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combinedegeneration,SCD)主要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性瘫痪、周围神经病变、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多伴有贫血,临床易误诊误治。现将本院近5年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5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电生理检测对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是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亦可累及视神经及大脑白质,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SCD患者常可获得康复,否则病情恶化,可导致死亡。我们于1997年6月至2003年5月早期确诊16例SCD患者,结合电生理学检查明确病变范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泽峰  许雅琴  李冰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9):39-40,F0003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是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脊髓侧索和后索变性,同时也可累及周围神经和脑,或与恶性贫血共存.叶酸、烟酸缺乏同样可导致SCD.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20例SCD,现分析临床资料并探讨本病病因如下.  相似文献   

4.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的摄入、吸收、结合、转运或代谢障碍所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的一种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表现为双下肢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及周围神经病变,通常伴有恶性贫血。但由于脊髓后侧索的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所以只有因维生素B12缺乏者所致的脊髓病变称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本病临床较少见,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特征。本文搜集几年来临床确诊脊髓SCD并经MDR检查患者12例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血液和影像学改变。方法:通过2a来5例SCD患者临床观察,对其周围血象、骨髓象、头部MRI及胃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SCD患者首发症状多为末梢型周围神经病,脊髓表现主要在后索与侧索的变性。好发部位为胸髓、脑和脊髓MRI呈白质脱髓鞘改变。结论:了解SCD的病因,临床特征及MRI表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简称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是一类因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1]。该病典型的脊髓MRI表现为不同范围的后索、侧索等T1、长T2异常信号,以胸髓多发,而及时补充维生素B12后该异常信号则减轻或消失[2]。此外,文献报道少部分SCD也可有大脑白质脱髓鞘改变[3]。该病变的出现与维生素B12的缺乏关系如何,目前报道少见。本文报道表现为智能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SC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6例SCD患者脊髓MRI均显示颈胸段脊髓长节段异常信号,病变主要位于后索(20例)或同时累及后索和侧索(3例),2例单纯累及侧索,1例同时累及后索、侧索及前索。横轴位T2WI显示颈髓与胸髓异常信号形态各具特点,病变位于颈髓后索表现为"倒V字征"或"点状征";位于胸髓后索表现为"双目望远镜征"或"圆点征";位于颈髓或胸髓侧索均表现为双侧对称点状高信号。结论:SCD脊髓MRI提示脊髓后索和侧索选择性受累,可同时累及前索或单独累及侧索。病变在颈髓和胸髓上的特异性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黄剑  肖春蓉  李志国  章兴铭  詹茜 《临床荟萃》2011,26(17):1529-1530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是体内维生素B12含量不足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缓慢进展的退行性变。本病好发于颈髓和胸髓。SCD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1999~2009年收治的14例SCD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SCD)是体内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好发于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严重者视神经、小脑、脑干和大脑白质亦可受累.SCD临床较少见,诊断较困难,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回顾性分析8例SCD患者的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和MRI表现.  相似文献   

10.
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变主要在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上以双下肢痉挛性轻截瘫、共济失调及周围神经障碍为特征。现将我院1996年以来收治的7例SCD,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报道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男5例,女2例。年龄34~67岁,平均54岁。病程在1个月内4例,1个月以上3例。起病均为亚急性或慢性进行性。首发症状肢体麻木5例,记忆力减退1例。全部病人均有脊髓后索、侧索受损和维生素B12缺乏的证据。相关病史:胃炎3例,1例胃肠吻合术后,恶性贫血1例。…  相似文献   

11.
梅今  恽文伟 《临床医学》2003,23(10):12-13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SCD)是由于维生素B1 2 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及周围神经病变。近年来 ,由于各种辅助检查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对此病有了较大的认识 ,现将我院 199  相似文献   

12.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以双下肢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及周围神经病变等为主,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1,2]。2002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收治76例SCD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志坚 《临床医学》2012,32(8):98-99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SCD) 是因缺乏维生素B12 而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在脊髓后索、侧索和周围神经,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误治,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早期诊治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新县人民医院收治SCD患者13例,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VitB12缺乏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比较少见.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侧索和周围神经,表现为痉挛性截瘫、共济失调和周围神经障碍.MRI扫描能清楚显示脊髓损害的部位和范围.对于血清VitB12水平在正常范围,而临床有明显脊髓后侧索损害表现的患,脊髓MRI检查有重要价值.现将近3年来收治的11例SCD患的临床与磁共振,结合献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tation,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脊髓后索损害如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锥体束病变如痉挛性轻截瘫以及合并周围神经受损,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减少,因此又被称为维生素B12缺乏症。SCD多在中年后起病,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呈亚急性或  相似文献   

16.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主要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退化、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及周围神经病变等。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电生理及生化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特点,以提高对SCD的认识。方法:对26例SC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年龄15~67岁,中位年龄61岁,亚急性或慢性病程,病变主要累及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以四肢感觉异常、共济失调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合并植物神经损害,少部分合并有皮层下白质的脱髓鞘病变。MRI、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维生素B12是SCD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收治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后索、椎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12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下,13例行脊髓MRI检查,8例脊髓后索呈等T1长T2长冬状信号。16例病人均作神经电生理检查,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13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7例,12例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或消失。结论维生素B12缺乏及吸收不良、运钴胺蛋白缺乏是SCD的主要病因;以脊髓后索、侧索、椎体束及周围神经损害为主要特征,测血清B12水平、脊髓MRI、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其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已确诊的96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CD主要影响颈髓、胸髓后索,其次是侧索,继续发展可以累及前索。脊髓MRI阳性率80%(77/96),主要累及颈髓和(或)胸髓,多位于脊髓后索,少数同时累及侧索;双侧对称;病灶呈等或长T1、长T2信号影,可在矢状位上可见脊髓后部纵条状的T2高信号,轴位可看到较典型的"倒V字征"病灶分布在脊髓后部。Gd-DTPA增强扫描无强化。应用甲钴胺治疗均有不同程度好转,MRI显示病灶消失或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当临床怀疑本病时,尽快完善脊髓MRI检查,不仅有助于早期确诊,还可追踪观察病灶的动态变化情况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亚急性联合变性病(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是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的脊髓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脊髓后索和侧索联合损害为特发性改变,表现为肢体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及伴发周围神经病,巨幼红细胞贫血。在我国此病非常少见,近年有上升趋势。我院2003年7月-2004年9月共收治SCD病人6例,针对其发病原因,在护理过程中我们结合治疗对病人进行饮食、用药及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