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肺结核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自愿于我院行MSCT、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并比较影像学特征。结果 MSCT表现:平扫表现均为低密度,动态增强扫描22例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薄环状强化。MRI表现:T1WI显示均为低信号,信号不均匀,T2WI显示32例周边高信号,中央区稍低信号,DWI显示32例高信号,信号不均匀,ADC图显示稍低信号。MSCT诊断钙化的显示率明显高于MRI,但MRI诊断结核球的显示率明显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其他影像学特征显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和MRI检查二者诊断优势不同,MSCT在钙化方面的诊断明显高于MRI,MRI在结核球的诊断上明显高于MSCT。对薄环状强化结合MRI可做出准确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CT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2例经痰检、活检和临床治愈证实的肺结核病例。全部病例均做了胸部平片和薄层CT扫描,其中27例做了增强CT扫描。结果 HRCT能够发现平片和常规CT不能或不能全部显示的许多征象,如小叶中心分布的气腔结节,小气道结节(树芽征),肺间质异常和马赛克灌注等。在52例肺结核中:①磨玻璃密度与实变29例,占55.76%。②空洞13例,占25%。③树芽征26例,占50%。④随机分布的结节8例,占15.38%。⑤小叶间隔增厚14例,占26.72%。⑥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9例,占17.3%。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能够真实、形象地显示肺结核的各种重要征象,因此,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杨震杰 《当代医学》2016,(16):37-38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可疑性肺结核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单层螺旋CT检查,观察组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对比2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洞的活动性征象检出率为2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腺泡结节、磨玻璃密度影以及树芽征的征象检出率分别为16.67%、33.33%和23.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6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表现、CT影像学特征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存在咳嗽、声音嘶哑、血性胸腔积液、胸痛等症状的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癌患者存在发热、咯血、盗汗、呼吸窘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存在肿块、分叶征、毛刺征、胸腔积液等影像学特征的例数高于对照组,而空洞征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周围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存在肿块、分叶征、毛刺征、胸腔积液等影像学特征的例数高于中心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而空洞征的例数低于中心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应用于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中,有利于将肺结核合并肺癌和单纯肺结核实行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56例不典型肺结核多层螺旋 CT 影像结果。方法:选择56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应用多层螺旋 CT 对患者进行检查,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56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中有结节或肿块型19例、肺炎实变性患者10例、空洞型患者11例、阻塞性肺炎型患者6例。肺门以及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10例。结论:多层螺旋 CT 在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191-1192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影像学表现,明确肺栓塞的直接、间接征象,并对假阳性征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我科30例肺栓塞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总结并分析。结果:肺栓塞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分支的充盈缺损(39支),中心型充盈缺损(121支),偏心型充盈缺损(62支),附壁型充盈缺损(37支)。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能够方便、准确、快捷的显示亚段以上的肺动脉栓塞,并且该方法易于在临床推广,是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必须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影像在不典型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南充市西充县人民医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经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的62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实变型11例,结节或肿块型21例,空洞型13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11例,阻塞性肺炎型6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多样,并有其自身特点,应仔细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以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空洞患者45例(肺结核空洞组)和肺癌空洞患者45例(肺癌空洞组)的CT表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空洞组中洞壁钙化、引流支气管、卫星灶等征象明显高于肺癌空洞组。而肺癌空洞组中分叶、毛刺、壁结节等征象高于肺结核空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存在一定的影像学差异,多层螺旋CT能够准确鉴别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治疗证实的成年人肠套叠患者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小肠套叠3例,回盲部套叠7例,结肠套叠5例。14例为顺行性肠套叠。13例手术发现原发病灶,良性病变5例(38%),恶性病变8例(62%),原发病术前CT检出率为86%(13/15)。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薄层结合MPR和CPR能明确诊断成人肠套叠,应常规实施。  相似文献   

10.
11.
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肝脏血管成像方面的应用。方法:阅读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结果: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广泛。结论: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有望成为肝脏疾病无创性影像学检查的首选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应用于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均行数字化X线摄影(DR)与MSCT检查,以手术-病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DR与MSCT的检查结果。结果共55例胃肠道穿孔患者(其中:胃窦穿孔14例,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21例,空肠5例,回肠10例,阑尾3例,乙状结肠2例)。MSCT检出腹腔游离气体54例,准确率约为98.2%,而DR检出腹腔游离气体31例,检出率约为56.4%,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准确判定穿孔部位44例,准确率约为80.0%,而DR未能够提示穿孔部位,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技术在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中相较于DR技术,具有极高的准确率,能正确显示大致穿孔部位,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31-133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结果,探究其临床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7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73例不典型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诊断表现为:肺炎实变型34例(56.58%)、间质改变型15例(20.55%)、孤立结节或肿块型12例(16.44%)、多发结节型12例(16.44%)。结论不典型肺结核多层螺旋CT表现多元化,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综合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输尿管重建中显示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腹部平片及B超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患者均行MSCT扫描及输尿管重建;输尿管重建方法有: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表面遮盖成像。结果 MSCT薄层重建结合输尿管重建后结石检出率为100%。并能清楚显示结石位置、大小及输尿管梗阻扩张的程度及范围。结论 MSCT轴位图像结合重建技术能迅速和准确诊断输尿管结石,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腹腔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腹腔动脉成像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5例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选择5.0mm×2.5mm的扫描参数,行层厚3.0mm间隔1.5mm的轴面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两种后处理成像方法,部分病例增加曲面重建(CPR)。统计MIP和VR二种成像方法对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率。结果:36例正常腹腔动脉;6例变异腹腔动脉及分支;23例病变腹腔动脉。MIP和VR法血管分支显示率分别为: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脾动脉100.0%(65/65),肝右动脉80.0%(52/65),肝左动脉76.9%(50/65),胃左动脉73.9%(48/65),胃十二指肠动脉96.9%(63/65)。结论:MSCT血管成像(MSCTA)显示腹腔动脉及其分支在腹部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IP和VR法的显示能力相当,但VR比MIP重建的血管图像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血栓栓塞(PT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45例PTE患者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肺通气/灌注(V/Q)显像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结果两组在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有效显示PTE栓塞形态、部位、分期及间接征象,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应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患有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就诊的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68例,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归纳检查结果,并对比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中输尿管结石疾病患者44例,输尿管癌疾病患者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患者6例,腹膜后淋巴结结压迫输尿管疾病患者4例,输尿管炎症疾病患者5例,输尿管囊肿疾病患者3例。其中63例患者的病情经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分析后做出了明确诊断,与术后病理学符合率为92.7%。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患有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MSCT)使扫描速度,薄层,覆盖范围达到了很好的统一,是胰腺癌最佳的单项检查手段。本文介绍了MSCT运用于胰腺的技术优势以及具体检查方法,重点叙述其在胰腺癌的诊断,术前可切除性的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赵秀勤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668+168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lightspeedTM16层及BrightspeedTM8层CT机进行扫描,再将得到的数据传输进工作站,在工作站采用曲面重建、多层面重建、表面阴影重建等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采用三维重建。结果:在12例观察者中,有5例为DeBakeyⅠ型,3例为DeBakeyⅡ型,剩下的4例为DeBakeyⅢ型。有2例合并马方综合征的三维重建图像中有特征表现,1例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所有病例均能清楚显示出主动脉的全程和分支,真假腔内膜病变以及夹层动脉瘤位置和范围、管壁钙化情况,附壁血栓与病变的空间位置关系亦可以满意显示。仿真内镜能表现出内膜片和血管的关系及夹层动脉瘤内膜破口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准确、迅速地诊断出夹层动脉瘤和其分型,协助临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为手术提供精准的解剖信息,对于评价血管的畅通性及明确有无血管内膜增生及有无支架变形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应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赵秀勤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15+14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肠梗阻病因诊断及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102例疑似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观察组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并将所有诊断结果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临床肠梗阻MSCT的诊断准确率为94.00%,X线平片准确率为65.31%,MSCT诊断肠梗阻明显优于X线平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P<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可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及患病程度,提高了临床对肠梗阻病因的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