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Rh分型在献血者和输血者中的分布情况及同型输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24例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实施Rh分型同型输血将输血患者分为对照组(未实施Rh分型同型输血即Rh随机配合性输血)3968例和观察组(实施Rh分型同型输血即献血者与受血者Rh分型一致或献血者Rh抗原少于受血者)4056例。另收集同期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血站的4222份RhD阳性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均行ABO和RhD血型鉴定、红细胞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红细胞Rh血型抗原特异性鉴定,统计并分析Rh分型在献血者和输血者中的分布情况、输血者不规则抗体产生概率及Rh分型同型输血的临床意义。结果:A、B、O、AB 4种血型的献血者和输血者共检出8种Rh分型,其中以CCDee、CcDEe为主;观察组输血后不规则抗体产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和输血者Rh分型均以CCDee、CcDEe为主,实施Rh分型同型输血可避免不规则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不规则抗体鉴定、Rh血型分型与输血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医院输血科开展不规则抗体鉴定和Rh血型分型.方法:选择我院3例住院患者,对其常规检测ABO血型、RhD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后交叉配血不合,通过不规则抗体鉴定和Rh血型分型,找到与患者同型或配合型的供者血液.结果:患者与同型或配合型供者血液交叉配血相合,输注后无不良输血反应,Hb升至应有水平,改善了贫血症状,输血效果理想.结论:医院输血科除检测常规项目外,需要开展不规则抗体鉴定和Rh血型分型,选择与患者同型或配合型的供者血液,达到及时输血和安全输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输血前检查RhC、E抗原的必要性,分析其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对比输注RhC、E相同表型和不同表型血液制品的治疗效果,为安全合理的临床输血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8 600例峰峰煤矿工人的Rh血型检测D、C、E抗原,并收集同期欲配血患者的血样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另选择输血患者100例,明确ABO血型和Rh血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输注RhC、E不同表型红细胞悬液2 U,研究组输注RhC、E相同表型红细胞悬液2 U,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比较2组患者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和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8 600例峰峰煤矿工人中RhD、C、E抗原阳性率分别是99.640%(8 569/8 600)、86.570%(7 445/8 600)、43.547%(3 745/8 600)。欲配血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7例,主要为Rh血型中抗-E及抗-c阳性。输血后,2组Hb和HCT均高于术前,研究组Hb和H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于已经检测出Rh血型中有抗-E和抗-c的患者,输血前应对供血者进行RhC、E血型检测,尽可能选择没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且配血试验均无溶血、无凝集时输血,以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病人血清中红细胞ABO以外的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及其特异性,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保障。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方法,对2 000例临床输血病人血清中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阳性结果者进一步鉴定其特性。结果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25例,其中Rh系统12例,MNS系统5例,Duffy系统3例,Kidd系统2例,P系统1例,Lewis系统1例,混合系统1例。结论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以Rh系统为主,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003名随机抽样患者Rh血型系统抗原与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研究Rh血型系统抗原鉴定在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性。方法根据病史分无或单次(863例)和多次输血组(140例)。用微柱凝胶卡进行Rh血型系统抗原及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患者Rh D、Rh C、Rhc、Rh E、Rhe抗原频率分别为98.80%、90.63%、59.82%、49.35%、95.71%。双群37例,无或单次输血组17例,概率为1.97%;多次输血组20例,概率为14.29%;两组双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5例;无或单次输血组阳性2例,与Rh血型系统相关,概率为0.23%;多次输血组阳性13例,Rh血型系统抗体筛查阳性9例,概率为6.43%;两组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D、Rh C、Rhc、Rh E、Rhe抗原分布频率各异,Rh血型双群与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和多次Rh血型不同型血液输注有关,故输血前应对患者和献血者Rh血型抗原进行分型检测并同型输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例稀有血型结肠癌患者,在紧急抢救输血时因存在不规则抗体,导致交叉配血困难,而采取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方案的可行性?方法:首次采用全自动血型仪(微孔板法)检测患者血型,并用试管法复核;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抗体筛查采用盐水法和微柱凝胶卡法;交叉配血试验采用盐水法?聚凝胺法?间接抗球蛋白法(试管法)?结果:患者血型为A型,Rh表型为ccDEE型;从已有备库细胞中的O型供者中找到ccDEE悬浮红细胞1 U,并从广东省血液中心的A型供者中筛查到ccDEE悬浮红细胞3 U,输注后12 h检测血红蛋白61 g/L,提示输注有效?结论:对于因不规则抗体存在,导致配血困难而又急需输血抢救的肿瘤患者,在ABO血型同型无法满足供应时,可筛选O型Rh表型一致且交叉配血试验阴性的供者红细胞输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典型案例说明酶法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对预防抗体漏检的重要性。方法 对2例样本均采用盐水试管法鉴定ABO、Rh、Lewis血型抗原。采用盐水法、聚凝胺法、试管抗球蛋白法、微柱凝胶卡法进行常规的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检测。在上述常规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阴性,与临床医院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增加两步酶法。同时,更换不同厂家的微柱凝胶卡,采用常规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对样本再次进行检测。结果 常规的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存在漏检抗体的情况;采用两步酶法检测到特异性明确的抗Lea抗体。同时发现更换不同厂家的微柱凝胶卡后,采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同样检测到抗Lea抗体。结论 要重视酶法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作用,不同厂家的微柱凝胶卡对抗体的检测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输血的对策。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本院临床需要输血或备血的住院患者,用微柱凝胶法做输血前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DAT)和交叉配血试验,对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不合,DAT阳性的32例比较输血前后的胆红素(TBIL、DBIL)、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并评估悬浮少白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结果交叉配血不合52例,红细胞直抗阳性4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88.5%,不规则抗体阳性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11.5%,其中两者合并阳性2例;输血前后的Hb、Hct有显著差异(P0.05),TBIL、DBI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红细胞DAT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是引起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悬浮红细胞输注对于DAT阳性导致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贫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Rh血型系统抗原检测在临床精准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均已明确为ABO血型或Rh血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输入RhC、E不同表型红细胞悬液2 U,观察组输入RhC、E相同表型红细胞悬液2 U.统计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情况和Rh血型系统抗体...  相似文献   

10.
李静  王翠香 《河南医学研究》2022,(20):3750-3753
目的 探讨卡式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对输血前患者血型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检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血液样本均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两种技术检测血型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分析输血前患者应用不同技术对血型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检测价值。结果 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正确139例,其中A型44例,B型46例,O型41例,AB型8例;凝聚胺法检测正确132例,其中A型41例,B型44例,O型39例,AB型8例;卡式微柱凝胶法对ABO血型及Rh血型一次准确率高于凝聚胺法(P<0.05);卡式微柱凝胶法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3例,其中抗-c 1例,抗-E 1例,抗-D 1例,凝聚胺法检出1例抗-E不规则抗体阳性,两组差异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式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两种检测技术对输血前患者血型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均有较好检测价值,但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检测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检测(微柱凝胶法)对RhD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以下简称HDN)的防治与监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接受检测夫妇RhD血型不合的表观RhD阴性孕妇的产前/孕前血型抗体检测结果,采用微柱凝胶血型卡检测受检者ABO血型及Rh血型的D、C、E抗原,RhD初筛阴性者进一步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管法检测D抗原以排除或确认弱D型或部分D表型;用微柱凝胶Coombs卡对受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初筛阳性者进一步用抗体鉴定细胞做抗体鉴定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95例RhD初筛阴性标本经传统试管法的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复检,均排除弱D或部分D表型,其中5例受检者产生了IgG抗-D,本组抗-D产生比例为5.5%.结论:不规则抗体检测应用于表观RhD阴性孕妇的产前检查,可为RhD血型不合的HDN的预测、评估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床预输血患者所产生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盐水介质和特殊介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凝聚胺等)中的抗体筛选与鉴定,盐水介质和凝聚胺介质中的交叉配血,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输血和妊娠史等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当地医院送检患者标本85例,抗体鉴定阳性的患者71例(83.5%),未检测出不规则抗体的患者14例(16.5%);抗体鉴定阳性的患者女性患者比例(69%)较男性患者(31%)高,多数来源于Rh血型系统(约占64.8%);年龄较大者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更大(≥6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60的患者);妊娠和输血是不过则抗体产生的直接影响因素。结论:临床输血前的交叉配血对于输血安全极为重要,ABO和Rh血型系统的同型输注对减少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黄疸、贫血患儿中ABO血型以外不规则抗体的检测,统计阳性率及分布情况,探讨不规则抗体、尤其是Rh系统血型抗体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意义,并作为早期诊断、治疗的依据.方法 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放散试验检测新生儿黄疸患儿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法筛检有黄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ABO、RhD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探讨ABO、Rh血型调查与建立Rh表型库在安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我院8 000例住院患者ABO血型及RhD血型的检测结果,对需输血的患者5 000例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标本进一步行抗体特异性鉴定。随机选取3 000袋RhD阳性滤白红细胞悬液样本检测Rh表型,通过电脑建立献血者Rh表型数据库,探讨其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及价值。 结果 8 000例患者中ABO血型分布情况从多到少依次为B型血(32.02%)、O型血(28.98%)、A型血(27.01%)、AB型血(11.99%)。不同年龄组间ABO血型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中ABO血型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 000例患者中RhD阴性48例(0.60%)。男性和女性 Rh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000例需输血患者的血样标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30例(0.60%),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19例(63.33%),抗-E检出率最高。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000例RhD阳性献血者血样标本Rh血型表型共8种,其中CCDee检出率最多,其次为CcDEe,DcDEE和ccDee检出率较少。 结论 ABO血型的分布与地域及年龄有关;临床上除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进一步检测其抗体特异性;建立献血者Rh表型数据库有利于预防因Rh表型不符输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对于临床安全输血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恒河猴E抗原(RhE)分布检测对临床输血的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对本院临床住院及献血人员恒河猴D抗原(RhD)血液样本16 800例进行RhE、e表型鉴定分析,并分析其中2 280例RhE阴性接收RhE阳性血液后不规则抗体的变化,分析患者输血前后血液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6 800例RhD血液样本Dee、DEe及DEE表型分别为8 420(50.1%)、6 847(40.8%)和1 533(9.1%);RhE阴性患者接收RhE阳性血液后不规则抗体分析发现产生阳性抗体共有185例,占8.1%,且两组患者输血前后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无明显变化,而3次及以上输血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明显升高(P<0.05)。因此,RhE抗原分布检测指导临床同型输血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袁慧铭  毛韵  刘艳  白登科  谢珏 《浙江医学》2017,39(9):747-749
目的分析1例肝移植患者输注大量交叉配血相合血液后出现抗-A1抗体的情况,探讨特大型手术后危急重ABO血型亚型患者输血原则。方法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出抗-A1抗体,按照相容性输血原则,在交叉配血相合的情况下给予O型洗涤红细胞和A型血浆输注。结果输注后无输血相关不良反应,血红蛋白、凝血功能及临床表现得到一定改善。结论对于特大型手术后危急重ABO血型亚型患者,建议在选择抗原种类等于或少于患者自身的供者红细胞,避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微柱凝胶技术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时均应用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技术.对比两种方法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与交叉配血情况.结果: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技术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0.00%、33.00%,比较发现微柱凝胶技术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更高(P<0.05).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率分别为2.00%、9.00%,比较发现微柱凝胶技术配血不合率更高(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治疗中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可提高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输血治疗安全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受血者与献血者Rh表型分布的多态性调查,探讨Rh表型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取4210例受血者和3 499例献血者血液样本,以微柱凝胶法检测每例样本的ABO血型和Rh表型,对各Rh表型进行统计分析,观察CcEe抗原间的不配合概率.结果 在受血者与献血者人群中Rh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不同Rh表型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Ee抗原间随机输注的不配合概率为0.5370.结论 了解受血者与献血者Rh表型的多态性,对保障输血安全尤其是对依赖长期输血治疗的受血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的快速分类与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检测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采用试管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吸收放散试验、血型物质测定等实验复查.结果 共29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抗原增多3例,抗体增多7例,抗原、抗体减弱或丢失19例.结论 ABO血型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受到多种原因影响,应用常见原因快速进行分类,同时正确分析原因排除干扰并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测,可提高血型鉴定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从而做到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gG抗E、抗c引起的配血不合,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对申请输血的病例,在输血前用微柱凝胶法检测IgG类不规则抗体,并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对配血不合(指主侧或主次侧均凝集,以下同。)者进行分析。结果申请输血的病例血浆中含有IgG性质的抗-E和抗-c抗体。结论对有输血史和(或)有妊娠史者,必须采用能够检测出IgG性质的交叉配血方法(DAT、酶、凝聚胺技术及微柱凝胶技术等),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以确保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