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000~2002年,我们对16例患者实施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能够满足各种静脉给药的深静脉导管,在国外早已广泛应用,它以其独特的优点在临床应用。近年来,我们已在ICU病人中广泛应用。现就我们2003—12/2004—12应用PICC置管15例病人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与盲穿法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行PICC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方式进行分组,将接受行盲穿法进行PICC置管的7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进行PICC置管的8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78/8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0%(80/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60/70)和92.9%(65/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05、5.91,P值分别为0.008、0.015)。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4/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1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P=0.003)。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PICC置管的效果优于盲穿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控制各环节质量,确保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mC)术在肝病患者中的安全护理。方法对533例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结果HCC置管过程中的出血量控制在0-8ml,术后渗血率为10.13%,静脉炎的发生率为9.38%,感染率为0.75%,满意率为98.87%,无断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提高PICC置管人员资质,采用规范的导管使用和护理措施是确保PICC在肝病患者中安全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临床上广泛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PN)、使用刺激外周静脉的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家庭病床、早产儿、中心静脉压测量等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140例需要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穿刺)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经颈内静脉穿刺),对两种方法 进行对照研究,记录从消毒铺巾至成功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需要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成功率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超声组7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65例(92.9%),总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44例(62.8%),总成功率为91.4%,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超声组的平均穿刺时间为(4.2±1.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为6例(8.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标记法,且穿刺时间明显缩短,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可见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具有安全、有效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严重肝病患者常伴凝血机制障碍,病程长,病情重,长期静脉输液,外周表浅静脉质量差且破坏严重,穿刺后易形成局部紫斑和渗漏、导致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选择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解决了外周静脉质量差,长期输液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治疗效果,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治疗后,胸膜肥厚及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形成,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只有尽早,及时地抽出胸腔内积液并配合有效抗痨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CVC)胸腔内置入持续引流胸水,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我科住院病人,满足下列条件:(1)均确诊为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2)中量或中量以上的单侧胸腔积液,并经B超证实无胸膜肥厚及多房分隔。(3)不合并肺结核,无心、肝、肾功能障碍,无活动性结缔组织病,无严重营养不良及低蛋白血症。共87例,男61例,女26例,18~68…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中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发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其操作方法简单,可床旁操作,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较少。具有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临床中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静脉化疗、胃肠外营养等患者,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可靠的深静脉通道。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开展PICC置管术228例,现将置管患者常见并发症防治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替代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例中经胸部X线和/或胸部超声检查确诊为中或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例87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7例),分别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和反复多次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出现并发症情况、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相比:胸水吸收时间、胸膜反应、胸水包裹发生率、气胸发生率、住院费用、治疗后第三个月的胸膜厚度等各项指标对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胸腔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方法简单、方便、安全、经济,患者痛苦少、效果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2003年8月~2004年4月,我们对67例恶性肿瘤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进行化疗和静脉营养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67例恶性肿瘤患者,男48例,女19例;年龄26~83岁,平均56.3岁。其中肺癌29例,胃癌12例,直肠癌2例,胰腺癌4例,肝癌3例,乳腺癌6例,鼻咽癌2例,其他癌9例。患者用肥皂水彻底清洁穿刺处皮肤后取仰卧 相似文献
12.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中 ,胸膜肥厚及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形成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只有尽早 ,及时地抽出胸腔内积液并配合有效抗痨治疗 [1 ] ,才能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入持续引流胸水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例标准 (1)均确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初治。 (2 )中量或中量以上的单侧胸腔积液 ,并经 B超证实无胸膜肥厚及多房分隔。 (3)无合并肺实质结核 ,无心、肝、肾功能障碍 ,无活动性结缔组织病 ,无严重营养不良及低蛋白血症。 (4 )体温在 38.5℃以内 ,… 相似文献
13.
14.
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核性心包积液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结核性心包炎在心包疾病中占有重要位置,占心包疾病的21.3%~35.8%,远远高于国外的1%~8%。结核性心包炎可产生大量渗出液,短期内心包大量积液可造成急性心包堵塞而危及患者生命,其治疗除全身应用抗结核化疗药物外,需尽快消除心包填塞症状和尽量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7)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行PICC的脑出血患者246例,按是否发生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无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组(A组)232例,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组(B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酗酒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肿体积、血肿累及脑室情况、行CT定位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情况、昏迷时间、感染史、糖尿病发生情况,并分析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酗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GCS评分为3分者所占比例、血肿体积、血肿累及脑室者所占比例、行CT定位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者所占比例、昏迷时间、感染史、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9.508,95%CI(5.039,15.528)〕、行CT定位下血肿钻孔引流术〔OR=3.025,95%CI(1.812,7.354)〕、昏迷时间≥1周〔OR=5.711,95%CI(1.123,19.780)〕、糖尿病〔OR=15.547,95%CI(1.382,74.898)〕为脑出血患者PICC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行CT定位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昏迷时间≥1周、糖尿病为脑出血患者PICC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应用PICC的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6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44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3.3%;插管平均操作时间为(25.0±5.4)min;60例患者应用PICC出现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结论 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对应用PICC的肿瘤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再通及防止导管移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再通处理及防止导管移位的措施。方法用肝素+挤压导管进行再通处理及用纱布绷带从指端向手臂固定。结果能有效解除导管体外部分的完全血凝性堵塞及防止导管移位。结论本方法简单,易操作,患者尢任何并发症,对导管也尢损伤,延长了留置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及再次穿刺之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在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行肝切除术的7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置静脉导管的方式将其分为耐高压注射型PICC组(36例)和CVC组(34例)。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次数、插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耐高压注射型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耐高压注射型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CVC组(中位数:14 d vs 7 d;z=-4.983,P <0.001),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31%(11/36) vs 41%(14/34);χ2=0.859,P=0.354]。耐高压注射型PICC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5例),而在B组中未观察到静脉炎的发生(χ2=3.2... 相似文献
19.
姜维娜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112-113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PICC带管出院患者5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导管维护健康知识掌握评分、PICC知识掌握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后导管维护依从率、总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维护健康知识掌握评分、PICC知识掌握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健康知识掌握评分、PICC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SDS评分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依从率和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Z2)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PICC带管出院患者5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导管维护健康知识掌握评分、PICC知识掌握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后导管维护依从率、总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维护健康知识掌握评分、PICC知识掌握评分、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健康知识掌握评分、PICC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SDS评分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依从率和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