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胸膜活检、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单独及联合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诊断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腔镜胸膜活检及外周血T-SPOT.TB试验,并以《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中相关标准为"金标准"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以此为依据,评价胸腔镜胸膜活检、T-SPOT.TB单独或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效能。结果胸腔镜胸膜活检与金标准检测结果缺乏一致性(Kappa=0.273,P=0.007);T-SPOT.TB实验与金标准检测结果一致性尚可(Kappa=0.590,P0.001);联合检测于金标准检测结果一致性尚可(Kappa=0.588,P0.001)。联合检测方案的诊断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一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诊断准确率最高,为82.8%。结论胸腔镜胸膜活检、T-SPOT.TB单独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可靠性均有待提升;联合2种方案则有助于大幅提升诊断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从而提升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腺苷脱氨酶(AD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联合检测在中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膜炎中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00例中老年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所有患者行外周血T-SPOT.TB、ADA及TNF-α检测。比较分析三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T-SPOT.TB、ADA、TNF-α单独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ADA特异性明显高于T-SPOT.TB(P0.05)。T-SPOT.TB敏感度明显高于ADA及TNF-α(P0.05)。研究组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检的检测敏感性高于各单项检测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T-SPOT.TB、ADA及TNF-α均可用于中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的检查,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度,且三者联合检测能提高检测的敏感性,有助于中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及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胸腔积液住院患者60例,排除漏出液后均行血、胸水T-SPOT.TB检测,按最终临床诊断再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和非结核性胸膜炎组。对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规律抗结核3个月后随诊,再次行血T-SPOT.TB检测,以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评价目标,探讨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36例,外周血T-SPOT.TB检测阳性32例,胸水T-SPOT.TB检测阳性36例,敏感性分别为88.9%、100.0%。24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外周血T-SPOT.TB检测阳性4例,胸水T-SPOT.TB检测阳性7例,特异性分别为88.9%、70.8%。外周血与胸水T-SPOT.TB检测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8.9%、83.3%、83.7%、100.0%。胸水T-SPOT.TB检测斑点形成细胞数平均是外周血的4~6倍,抗结核治疗后外周血斑点形成细胞数明显下降或缺失。结论外周血及胸水T-SPOT.TB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可以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一种快速、有效方法;胸水T-SPOT.TB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优于外周血T-SPOT.TB检测;治疗前后血T-SPOT.TB检测可作为结核病情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4.
胸膜活检标本行基因扩增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胸膜活检组织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PCR检测65例胸膜活检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并与胸水检测及胸膜活检组织病检对比。结果 胸膜活检组织PCR阳性率83.1%,胸水PCR阳性率为63.1%,胸膜活检组织病检阳性率为60.6%。前者较后两者更敏感。结论 胸膜活性组织PCR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法(简称“恒温扩增法”)联合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42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胸腔积液恒温扩增法、胸腔积液ADA、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外周血T-SPOT.TB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作为参考标准,评价恒温扩增法联合ADA、外周血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427例研究对象中,279例(65.3%)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组),148例确诊为非结核性胸膜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ADA的最佳诊断界值为19.5 U/L。单一检测方法中,恒温扩增法的特异度为100.00%,敏感度为31.54%,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类似(分别为100.00%和30.11%)。胸腔积液ADA和外周血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74.91%和84.95%,特异度分别为87.16%和74.91%。AD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胸水结核分枝杆菌-PCR(TB-PCR)及干扰素(r-IFN)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取壁层胸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同时测定胸水中的TB-PCR、r-IFN。结果胸膜病理结果为干酪样坏死或肉芽肿病变46例,胸水TB-PCR阳性20例,r-IFN〉240pg/ml37例,胸膜病理结合胸水TB-PCR、r-IFN诊断结核性胸膜炎52例,较分别单独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结合胸水TB-PCR、r-IFN的测定是结核性胸膜炎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判断外周血和胸腔积液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及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该研究选择胸腔积液患者104例,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两组.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对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标本进行结核感染T-SPOT.TB检测,并与胸水中ADA参数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结核感染中的价值.结果 外周血及胸腔积液T-SPOT.TB的敏感度为81.8%、95.4%,特异度为66.7%、50%.而ADA敏感度及特异度为54.5%、71.7%.结核组2种抗原在外周血及胸水的斑点数均高于非结核组(P<0.01).结核组2种抗原胸水的斑点高于外周血的斑点(P<0.01).通过ROC曲线评价胸腔积液T-SPOT.TB的cut-off值,当cut-off值取88时,敏感度为84.1%,特异度可升高至95%.结论 T-SPOT.TB检测应用于胸腔积液时,有很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外周血T-SPOT.TB的阳性标准可能并不适用于胸腔积液T-SPOT.TB,当改变胸腔积液T-SPOT.TB的阳性标准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也有明显改善.T-SPOT.TB作为辅助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方法,值得进行更多的试验研究进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弹簧式自动切割针胸膜活检联合CA125、ADA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10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分析比较患者CA125、ADA及胸膜活检的结果。结果单独胸膜活检阳性率为80.91%,三种方法联合诊断阳性率为92.73%,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弹簧式自动切割针胸膜活检联合CA125、ADA检测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Xpert MTB/RIF)、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血清ADA检测和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联合检测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同期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胸腔积液Xpert MTB/RIF检测、胸腔积液ADA/血清ADA检测、外周血T-SPOT. TB检测和联合检测,分别比较单项检测、两两联合检测和三项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胸腔积液Xpert MTB/RIF、胸腔积液ADA/血清ADA检测、外周血T-SPOT. TB、两两联合和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8. 33%、75. 83%、78. 33%、80. 00%、83. 33%、81. 67%、92. 50%;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和两两联合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胸腔积液Xpert MTB/RIF、胸腔积液ADA/血清ADA检测以及外周血T-SPOT. TB三项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灵敏度,并伴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可防止漏诊,对结核性胸膜炎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胸水结核分枝杆菌-PCR(TB-PCR)及白介素-6(IL-6)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取壁层胸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同时测定胸水中的TB-PCR、IL-6。结果胸膜病理结果为干酪样坏死或肉芽肿病变42例,胸水TB-PCR阳性23例,IL-6〉135pg/m l 35例,胸膜病理结合胸水TB-PCR、IL-6诊断结核性胸膜炎45例,较分别单独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结合胸水TB-PCR、IL-6的测定是结核性胸膜炎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及胸水干扰素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取壁层胸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同时测定胸水中的干扰素。结果胸膜病理结果为干酪样坏死或肉芽肿病变34例,胸水IFN-r〉240pg/ml31例,胸膜病理结合胸水IFN-r诊断结核性胸膜炎40例,较分别单独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结合胸水IFN-r的测定是结核性胸膜炎重要的内科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种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和胸膜活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价值。方法:对121例结核性膜炎(合并肺结核60例),44例癌性人患者进行血清,胸液四项抗结核抗体测定(抗PPD-IgG、LAM-IgG卡、TB-Dot卡、ICT-TB卡),对72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进行胸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血清四项抗体检测结核阻阳性率分别为75.6%、30.7%、44.7%、35.1%;癌性组为43.2%、17.1%、11.4%、2.6%。,胸液四项抗体检测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81.7%、24.0%、27.1%、22.7%;癌性组为51.2%、14.7%、5.9%、2.85。血清和胸液结核组均比癌性组高,合并肺结核高于单纯性胸膜炎组。敏感性以抗PPD-IgG为最高,但特异性差(血清56.8%,胸液48.8%),与癌性胸水存在明显交叉;LAM-IgG卡、TB-Dot卡、ICT-TB卡,特异性血清分别为82.9%、88.6%、97.4%,胸液为85.3%、94.1%、97.2%,比抗PPD-IgG高,但敏感性较低,胸液抗体检测阳率除抗PPD-IgG外略低于血清,以抗PPD-IgG加TB-Dot卡(A组)或抗PPD-IgG与ICT-TB卡(B组)两项阳性组合,且两项均阳性时,特异性,血清可达94.3%100%,胸液可达91.4%-97.2%,阳性率,血清为43.0%-42.98%,胸液为23.7%-17.2%,可提供临床鉴别诊断参考。胸膜活检72例,阳性34例(47.2%),活检阳性与病程密切相关,发病2个月内活检阳性率最高75.5%(25/34),结论:胸膜活检病理学诊断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多项抗联合测定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胸膜腔发生高强度变态反应引起的胸膜炎症,属于肺结核的一种,临床现阶段认为是渗出性胸腔积液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结核性胸膜炎未经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可导致严重通气功能障碍及肺功能损害。胸部超声目前是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及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超声引导下胸膜穿刺活检获得病原学和病理组织学阳性证据是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的标准之一,依据超声不同征象对结核性胸膜炎进行分型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由于不同医院和检查者之间的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及治疗方案存在一定差异,不利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综合管理。因此,本共识介绍了超声引导下胸膜穿刺活检、结核性胸膜炎超声分型及不同分型的临床介入治疗,旨在针对不同病程分期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精准化、规范化、合理化的超声诊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49例经内科胸腔镜病理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胸腔镜镜下改变、胸腔积液T-SPOT.TB、AD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结核性胸膜炎镜下直接诊断率为83.7%,结核性胸膜炎的镜下主要表现为胸膜充血水肿、增厚黏连、弥漫性或孤立的粟粒样结节、干酪样坏死灶等;②T-SPOT.TB、AD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8%、72.7%,61.2%、87.9%.两项平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8.0%,与ADA检测相比,敏感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6,P=0.00),与T-SPOT.TB检测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1.33,P=0.25).两项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7.0%,与ADA检测相比,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P=0.25),与T-SPOT.TB相比,特异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P=0.01).结论 ①内科胸腔镜检查具有高效、安全、易操作等优点,经内科胸腔镜镜下诊断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一项辅助检查手段;②T-SPOT.TB、ADA对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两项联合可以提高诊断效能;③内科胸腔镜镜下诊断、T-SPOT.TB、ADA三项联合可以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率,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军  陈明  田群 《山东医药》2014,(33):72-7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槽切式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胸腔积液患者胸膜活检的临床资料,统计胸膜活检的取材成功率、病因诊断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胸膜活检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79例患者经186次活检后均成功取到胸膜组织,取材成功率96.2%。病理具有病因诊断价值144例,病因诊断率80.4%,其中结核99例(55.3%)、恶性肿瘤45例(25.1%)。结核性胸膜炎活检阳性率86.8%,恶性胸腔积液活检阳性率75.0%。发生并发症9例(4.8%)。结论超声引导下半自动槽切式胸膜活检操作简单、取材准确、安全,病因诊断率高,对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向荣  张红  朱文忠  高辛 《内科》2009,4(4):542-543
目的探讨胸水三种标志物检测联合胸膜活检在结核性与癌性胸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胸腔积液(简称胸水)患者共1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4例为结核性胸水(结核组),68例为癌性胸水(癌性组),在行胸膜活检的同时。抽取胸水测定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及葡萄糖(GLU)的浓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癌性组CEA、GLU明显高于结核组,LDH变化不明显;CEA、GLU与胸膜活检相比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9.41%、75.0%和51.47%,差异有显著性;对标志物检测阳性但胸膜活检阴性者,反复多部位胸膜活检使胸膜活检诊断阳性率达72.06%。结论联合检测CEA、LDH、GLU对癌性胸水与结核性胸水有较高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胸膜活检具有确诊价值。三种标志物检测联合胸膜活检可提高胸膜活检诊断阳性率,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实验室检查用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02例,进行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SPOT.TB检测、胸水ADA、结核抗体、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涂片抗酸染色等,探讨各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102例胸腔积液患者中71例(69.61%)为结核性胸膜炎,31例(30.39%)为非结核性胸膜炎(包括肺癌16例,细菌性胸膜炎15例)。T-SPOT.TB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PBMC(≥6个斑点)为84.51%和70.97%,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涂片抗酸杆菌染色灵敏度仅为4.23%、2.82%;结核抗体、ADA灵敏度分别为52.11%、71.83%。结论外周血T-SPOT.TB检测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一项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135例胸腔积液患者内科胸腔镜检查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内科胸腔镜检查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中,经胸腔镜胸膜活检确诊104例(77.0%),其中病理为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各51例(49.0%),脓胸2例(1.9%)。135例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镜检查病因诊断阳性率85.9%。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胸腔镜胸膜活检阳性率分别为79.7%和91.1%。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有获得病理诊断、病因诊断及准确肺癌分期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朐水中腺苷脱氨酶(ADA)、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苷核酸(TB—DNA)和干扰素γ(IFN-γ)的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172例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标本进行ADA、TB—DNA和IFN一1检测。结果172例患者的胸水中,71例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TB—DNA的灵敏度、特异度为40.85%、99.01%;ADA为61.97%、74.26%;IFN-γ为77.5%、95.2%。TB—DNA或IFN-γ组合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好,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ADA和IFN-γ组合的灵敏度最高,与其他2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3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2种方法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胸水ADA、TB—DNA、IFN-γ 3种方法联合应用,是一种快速、灵敏度和特异度很高的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sPD-L1)单独及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结核组,选择同时期收治的140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非结核组,取血进行T-SPOT.TB,取胸腔积液测定sPD-L1水平,分析T-SPOT.TB、sPD-L1单独或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效能。结果结核组T-SPOT.TB阳性率为87.1%,非结核组阳性率为9.3%,结核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组( 2=169.945,P0.001);结核组胸腔积液sPD-L1水平显著高于非结核组,差异显著(t=21.345,P0.001);单独的T-SPOT.TB、sPD-L1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敏感度、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系列联合检测(P0.05),且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P0.05);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平行联合检测(P0.05),且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P0.05)。结论 T-SPOT.TB、sPD-L1联合检测可提高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