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局部封闭加软组织松解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硬膜外穿刺针行局部封闭加软组织松解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硬膜外穿刺针行第3腰椎横突周围筋膜松解和局部封闭治疗,术中用C型X线机准确定位;先行局部封闭,然后在局麻下行筋膜松解。结果 手术共313例,随访1年。优207例,良60例,可38例,差8例。总有效率为97.4%。复发20例,复发率为6.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肯定,适用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封闭治疗飞行员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肆华  张福忠 《人民军医》2006,49(5):274-275
1996年7月~2002年10月,我们采用封闭治疗飞行员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套正常成年男性干燥腰椎骨横突长、宽、厚、横突间距及横突间夹角等进行了测量,同时对5具成年男尸的腰椎横突区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①L3横突最长,L5横突宽及厚最大,横突长、宽、厚左右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横突间距亦以L5最大。横突间夹角在不同椎序间无显著性差异;②胸腰筋膜中层的纤维聚集成束附着于腰椎横突末端,在L3横突末端附着范围最大。每一横突间隙内有一恒定神经血管束从胸腰筋膜中层穿出,腰神经后外侧支被纤维束固定于横突背面。结论:①腰椎横突长度的解剖序列为L3〉L5〉L2〉L4〉L1;②L3横突最长,胸腰筋膜在L3横突末端附着范围最大,腰神经后外侧支被纤维束固定于横突背面等是导致L3横突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封闭配合针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志意  王坤 《人民军医》2006,49(1):27-27
2002年10月-2005年2月,我们采用封闭配合针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4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杨秀民  韩文岭 《武警医学》1997,8(3):175-176
小针刀治疗顽固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武警医学院门诊部杨秀民韩文岭(天津300162)关键词小针刀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简称腰三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腰痛或腰臂痛疾患,多数患者用推拿封闭等疗法效果很好,少数症状重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病例,用腰部...  相似文献   

6.
徐谦  姜世平  柯玮 《人民军医》2006,49(9):537-537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7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第 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慢性腰肌劳损的一种 ,是青壮年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我们采用痛点封闭 +理疗治疗第 3腰椎横突综合征 11例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1例均为男性 ,年龄 18~ 30岁 ,平均 2 4岁 ;病程 1~ 12个月 ,平均 6 5个月。临床表现为腰部酸痛 ,背伸明显 ,休息后或晨起时加重 ,活动后缓解 ,第 3腰椎横突尖端压痛明显 ,可沿骶棘肌向下放射[1] 。此前 ,经布洛芬等药物治疗 5例 ,理疗 3例 ,效果均不理想。经X线等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第 3腰椎横突综合征。1 2 治疗方法 用 2 0ml注射器抽取 2 %利多卡因注…  相似文献   

8.
韩文岭  徐东宁 《武警医学》2002,13(12):758-759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87例,女性5例,年龄19~54岁,平均24.3岁,病程5~24 a,平均3.7 a,有明确腰扭伤 史者59例,慢性累积性损伤33例,单侧发病者88例,双侧者4例,施术1次者45例,占48.9%,2次者36例,占39.1%,3次者11例;占12%,单纯小针刀治疗7例,占7.7%,小针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刀治疗,比较两组实际治疗效果及针刀定位失误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d组间腰部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d、3d观察组腰部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刀定位失误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2.50%、20.00%。治疗前超声检查表现为筋膜、肌肉明显增厚,肌内回声不均匀增强,肌束回声紊乱。治疗后超声检查表现为筋膜、肌肉增厚程度减轻,肌内回声增强消失,肌肉纹理清晰。结论肌骨超声检查可显示肌肉骨骼解剖结构,在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中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变化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用分光光度计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3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前后SOD活性、MDA的水平。结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治疗前SOD活性低于治疗后SOD活性(P〈0.01);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治疗前MDA的水平高于治疗后的水平(P〈0.05)。结论:氧化失衡存在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中,SOD和MDA可能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建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模拟第三腰椎横突周围无菌性炎症的方法,建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于两种不同动物重复用同一造模方法以考察其可靠性。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材料实验组及模型组。于造模后4、10、30 d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4、lO、30 d进行全血、前列腺环素、内皮素、5-羟色胺观察;0、l、8、15 d进行机械性压迫痛阈实验;将20只日本大耳白纯种兔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材料实验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于造模后4、lO、30 d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4、10、30 d进行全血、前列腺环素、内皮素、5-羟色胺观察;0、1、8、15 d进行机械性压迫痛阈实验。结果本模型可以在第三腰椎横突周围出现明显无菌性炎症、淤血、水肿及后期有瘢痕形成,经组织细菌培养,无细菌感染。模型组炎性递质等指标显著高于材料实验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P<0.01)。结论本模型可以对第三腰椎横突周围无菌性炎症作出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采用SRS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系统一次手术完成减压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对13例患者全部采用后路双侧小关节及椎板切除彻底减压,SRS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一次手术完成减压复位及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其中10例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器,3例采用整块髂骨植骨。结果术后13例全部达到解剖复位,无感染。除l例术后出现暂时性L5及L1。神经根牵拉症状外,余无神经系统功能恶化表现。所有病人原有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优9例,良3例,可1例。本组随访时间为3月~42月,平均13个月。随访中患者情况稳定,症状体征改善明显。X线片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螺钉无折断,无其它远期并发症。结论在重度滑脱的治疗中,应走出传统减压复位的误区,一次进行以小关节为中心的彻底减压及完全复位,免除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也为解决临床治疗中的难点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邦忠 《西南军医》2008,10(4):40-4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得宝松脊旁局部注射并配合牵引、推拿治疗,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经治疗三个疗程后:痊愈37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得宝松脊旁注射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不开刀、不住院、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副作用及创伤小、疗效满意等优点,病人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中西结合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黄胜 《西南军医》2011,13(5):796-798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0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60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均顺利完成,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改良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分辨CT重建同层显示第5腰椎横突肥大(HTPL5V)综合征中第5腰神经异常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22例临床诊断为HTPL5V综合征的患者及20例第5腰神经正常者,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36例)和Philips iCT 256层螺旋CT机(6例)进行常规扫描,在自身配备的工作站上重建并观察正常者与HTPL5V综合征患者的横突及第5腰神经。结果22例HTPL5V患者中,26侧肥大横突与骶骨翼形成假关节,2侧与骶骨翼接触;28侧第5腰神经走行在假性孔道内,其中6例双侧第5腰神经受压,16例单侧受压。21例27侧(96.4%)孔道壁骨质增生压迫第5腰神经,1例1侧(3.6%)孔道相对狭窄压迫第5腰神经。25侧(89.3%)受压的第5腰神经呈弧形,3侧(10.7%)呈直线形。7例9侧(32.1%)同时伴有椎间盘膨出和(或)突出压迫。结论高分辨CT重建同层显示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HTPL5V综合征中第5腰神经是否受压、变形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HTPL5V综合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收治的 96 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45 例) 与常规组 (51 例), 研究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 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椎体解剖结构及功能、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再骨折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常规组 (t = 39.581, P<0.001),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常规组 ( t = 36.312、19.972, P均<0.001); 术后 12个月, 研究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 t = 4.914, P< 0.001), 椎体压缩率、Cobb 角、受压面积均明显小于常规组 (t = 8.922、16.056、8.483, P 均<0.001),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 ( t = 10.633、12.680, P 均<0.001); 术后随访 12 个月,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22%, 与常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9.80%无明显差异 (χ2 = 2.345, P =0.126), 而再骨折率为 0%, 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再骨折率 11.76% (χ2 = 5.647, P = 0.017)。 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虽可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但能有效恢复伤椎椎体解剖结构, 提高椎体功能, 减轻患者疼痛, 降低再骨折率,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胶原酶单独注射和与髓核切吸术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  15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分为四组分别按腰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及分别将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与髓核切吸术合用进行治疗。结果 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与髓核切吸术合用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94%及 93 %高于单独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两组有效率 90 %及 88%。结论 胶原酶溶解髓核与切吸髓核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快速、有效的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