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患者男,69例。因里急后重伴便血2个月入院。肛门指检距肛缘3cm处可触及一不规则肿物,绕肠周2/3周,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欠佳,指套染血,呈暗红色。结肠镜检示直肠溃疡增殖性病灶。病理检查示(直肠)中分化腺癌伴钙化血吸虫卯沉着。入院3d后遂行直肠癌Miles术,盆腔腹膜缝合,会阴部关闭,置胸腔引流管经左侧臀部盆底引流。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Miles术后并发盆腔腹膜疝的预防和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直肠癌Miles术后空腹膜疝(PPH)的原因、预防和诊治。方法 对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9年6月间收治的直肠癌Miles术后并发PPH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iles术后并发PPH的发生率为3.6%(11/309),表现术后不同程度的腹胀,阵发性腹痛3例,呕吐2例,胃管引流液每天超过500ml者3例,结肠造瘘口无排气排便11例,其中2例会阴部引流管引流液为淡绿色小肠液;腹部轻  相似文献   

3.
内疝性肠梗阻的发生因素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腹内疝性肠梗阻是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形成腹腔内异常间隙,肠管经此间隙疝人而导致梗阻的一类病变.腹腔手术是导致腹内疝形成的最常见后天因素,因手术造成腹腔内异常的孔隙、术后组织器官间的粘连、术后形成的异常索带,都可以构成腹内疝的疝环,肠管疝人其中,持续遭受疝环卡压发生肠坏死,如不及时诊断处理,病死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5.
6.
直肠癌术后肠梗阻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 例 1 男 ,74岁。直肠癌术后 1个月 ,腹胀 1周入院。 1个月前行直肠癌根治术 (Miles手术 ) ,术后静脉化疗 1次 ,无不适。但 1周来出现腹胀腹痛 ,肛门排气、排便减少 ,经补液对症治疗无效 ,且腹胀逐渐加剧。体查 :腹部膨隆 ,左下腹可见人造肛门口。满腹压痛 ,移动性浊音阳性 ,肠鸣音亢进 ,有气过水声 ,人造肛门可通过小指。立位腹平片有多个小液平面。诊断 :粘连性肠梗阻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 ,改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淡黄色腹水约10 0 0ml ,整个腹膜、肠系膜、肝表面均可见粟粒状白色结节 ,整个小肠扩张 ,结肠无扩张 ,…  相似文献   

7.
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0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为机械性肠梗阻。保守治疗6例,其中治愈5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4例,其中3例术中有绞窄性肠梗阻征象,均治愈。1例术中发现为广泛癌性粘连,行部分粘连松解术,术后第8天再发肠梗阻,保守治疗1天无效,患者自动出院。结论 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并不困难;保守治疗多数有效,故宜先行保守治疗;可疑肠绞窄时应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8.
<正>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是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其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s简称EPISBO)的发病率约0.69%~14%。常发生在腹部手术后,但在治疗上存在较多的分歧,一旦出现术后炎性肠梗阻,治疗措施若选择不当,可引起肠瘘、短肠综合症,甚至造成死亡。死亡率为2.4~17.8%。现  相似文献   

9.
我院外科自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内疝病人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40~75岁,平均57.2岁;发生内疝距胃大部切除术后5~18年,平均9.3年。2.诊治情况本组病人均有突发上腹痛,为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3例呕吐物含胆汁,呕吐为喷射状;3例出现腹膜炎症状,术后证实肠管有坏死;喜右恻卧位5例。腹腔穿刺5例,抽出血性液体1例,抽出液含胆汁2例;发热3例,白细胞计数偏高4例;2例术前CT检查确诊,1例术前吞稀钡确诊,1例行腹腔镜、5例行剖腹探查确诊。…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2 0 0 0年 3~ 8月对 5例直肠癌病人施行了经腹腔镜直肠Miles术 ,均获成功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中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40~ 67岁。均有腹泻、脓血便、大便习惯改变 ,病史为 5~ 2 4个月 ,纤维结肠镜检示肿块距肛缘 4~ 7cm ,活检报告均为直肠腺癌 ,且均属DukesA期。2 手术方法及结果  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器械加电凝弯剪 ,及传统腹腔手术器械包。全麻后 ,取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联线中点作为穿刺点 ,插入 10mm穿刺器 ,进行腹腔探查。决定腹腔镜手术后再在脐下和耻骨上 3~ 5cm右锁骨中线处分别…  相似文献   

11.
肠梗阻的病因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探讨肠梗阻病因的演变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1年11月至2000年8月收治的483例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肠梗组的病因居前3位的是肿瘤性44.1%,粘连性33.7%,嵌顿疝10.1%。483例患中,手术治疗39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6例,死亡22,病死率4.5%。结论 近10年来上海地区肠梗阻的病因谱与发达国家相接近,恶性肿瘤与肠粘连是最主要的原因。加强术前诊断,选择积极的治疗方法是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腹内疝所致肠梗阻32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士驹  奉典旭  韩峰 《腹部外科》2003,16(6):355-356
目的 提高对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均为小肠疝入粘连形成的孔隙引起 ,术前诊断率为 5 6 .3% (1 8/32 ) ,术中证实并伴有肠坏死者为 71 .9% (2 3/32 ) ,死亡率为 9.4 % (3/32 )。结论 本病术前诊断困难 ,即使作出诊断也多已有肠坏死。对本病临床特点缺乏认识是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老年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89例老年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83例,好转4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结直肠癌、嵌顿疝和肠粘连;早期诊断,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把握好手术指征,积极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是提高老年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少见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收治的20例少见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病人中,3例胆石性肠梗阻,4例柿石性肠梗阻,4例放射性肠炎致肠梗阻,小肠扭转2例,小肠内疝3例,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肠系膜根部挛缩致血运性肠梗阻1例,均经手术治愈.结论 正确认识少见病因引起的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对指导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早期炎性肠梗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6月至2017年06月40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总结。结果38例患者于保守治疗后2周内症状消失,平均治愈时间(12.8±2.5)d。另外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无显著改善,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反复对其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及必要相关检查,尽早做出诊断,以保守治疗为主,多可取得良好效果,对保守治疗无效、出现完全性或绞窄性肠梗阻及腹膜炎症状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鼻肠减压管选择性小肠造影对小肠梗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临床诊断为小肠梗阻并排除急诊手术指征患者,在X线监视下经鼻置入300 cm长的减压管至空肠上段抽吸减压治疗,随着小肠减压的不断深入,减压管前端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病变部位进行选择性小肠造影.在透视下经减压管吸引口注入76%泛影葡胺20~100ml,再注入空气50~200ml,使造影剂和空气直接涌入梗阻病灶周围形成双对比造影.对局部进行动态多体位观察,摄取点片.必要时同抽减压管至空肠上段行全小肠双对比造影.结果 本组35例置管全部成功,小肠减压治疗后肠梗阻缓解20例,减轻15例,手术治疗10例.35例选择性小肠造影局部小肠显影清晰,不重叠,重点突出.未见明显异常X线征象6例,粘连性肠梗阻15例,小肠肿瘤4例(转移瘤3例,小肠癌1例),小肠克罗恩病3例,小肠放射性肠炎3例(其中1例造影误诊为小肠转移瘤),小肠套叠2例,小肠息肉1例,升结肠癌1例. 结论鼻肠减压管具有小肠减压治疗与选择性小肠造影检查的双重作用.选择性小肠造影可以明确梗阻部位、梗阻程度和梗阻病因,做出影像学定位与定性诊断,为确定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嵌顿性腹股沟疝时合并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3月间159例嵌顿性腹股沟疝病人,分析全组病例的年龄、性别、严重基础疾病情况、确诊情况、肠梗阻时间、疝类型、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全组中,有斜疝115例、直疝3例、股疝41例;13.8%(22/159)合并完全性肠梗阻;其中,54.5%(12/22)的病人超过12h诊断为嵌顿性腹股沟疝导致的肠梗阻(A组),另45.5%(10/22)的病人12 h内得到及时诊断(B组);两组间在年龄、严重基础疾病、肠管切除率、同期无张力疝修补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预后更佳.结论 详细的问诊、细致的体检以早期确诊是改善嵌顿性腹股沟疝时肠梗阻预后的最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后早期小肠内疝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术后早期小肠内疝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2006年38例腹部手术后早期小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SB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小肠梗阻(发生于术后30 d内)的38例中各种原因所致小肠内疝占9例(23.7%).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53.6岁(32~72岁).术后出现症状的平均时间为7.8 d(2~17 d),平均行保守治疗时间为3.4 d(1~8 d).术后早期内疝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完全性机械性梗阻表现,症状重,进展快,可早期出现肠绞窄.影像学检查可能发现特征性内疝表现,以增强CT检查最佳.本组术中见6例患者已发生肠绞窄,其中4例患者发生肠坏死.本组共行肠切除术5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5.8 d(8~42 d).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无围术期死亡患者.结论 小肠内疝可发生于术后早期,易于发生绞窄坏死,应积极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Lapar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Background: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s a common reason for general surgical referral.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has been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followed by laparotomy if conservative measures are unsuccessful. However, with the adven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he need for laparotomy for this common problem is being challenged.Methods: From May 1991 to April 2001, 167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y for diagnosis and/or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verage patient age was 62 years (range, 21–98). The site of obstruction was the stomach in seven patients, small bowel in 116 patients, and colon in 44 patients.Results: Laparoscopy successfully diagnosed the site of obstruction in all patients. In addition, 154 patients (92.2%)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laparoscopically without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 Both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s were low (3.5 and 18.6%, respectively) and compared favorably with those of published reports.Conclusion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n be approached safely and effectively by laparoscopy with the intent not only to correctly diagnose the patient but also to rend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内疝导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2例经手术证实为腹内疝导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均行手术治疗,确诊为原发性(先天性)腹内疝8例,继发性(后天性)腹内疝34例;术后死亡2例,痊愈出院40例.结论 腹内疝导致肠梗阻术前早期病因诊断困难,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进展快,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大多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