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GERD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每日2次)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和胃镜下食管炎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胃镜检查食管炎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GERD疗效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  相似文献   

2.
程静 《临床医学》2012,(12):4-5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对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52例均经内镜证实的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 mg,每天1次,莫沙比利5 mg,每天3次;对照组24例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每日2次,莫沙比利10 mg,每天3次,分别于治疗后4、8周,观察烧心、反流等症状疗效,并且观察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程度的变化。结果埃索美拉唑加莫沙比利治疗组用药4周时有效率为71.4%,对照组为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8周时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率为96.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1%(P<0.05)。内镜复查食管黏膜病灶愈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是治疗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类型,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GERD患病率约为10%, 其中40%为RE, 目前质子泵抑制剂(PPI)为最有效的药物,埃索美拉唑作为第一个以异构体形式存在的PPI, 其药效学和药动学与奥美拉唑有明显的不同,作者从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研究比较了标准剂量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食管炎及并发症状的疗效,以评价埃索美拉唑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疗效。方法:4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3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次,2次/d,口服;B组19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次,2次/d,联合莫沙比利5 mg/次,3次/d,口服。8周后按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评分标准的模式对咳嗽、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进行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后2组症状改善率及食管炎治愈率。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烧心及反酸症状改善B组优于A组(P<0.05);食管炎疗效B组优于A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可以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临床症状的缓解优于单独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评价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治疗组38例和法莫替丁对照组30例,两组均加用莫沙必利,疗程8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埃索美拉唑组与法莫替丁组治疗GERD 8周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63.33%,内镜下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GERD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返流(GERD)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8例支气管哮喘合并GERD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支气管哮喘评分和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埃索美拉唑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GERD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8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2组,治疗组4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d,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对照组4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d,口服,于治疗后6周观察胃烧心、反流、反酸、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食管炎治愈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80%,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6周后内镜下A、B、C、D级食管炎治愈率达7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6周后内镜下A、B、C、D级食管炎治愈率57.5%,总有效率75%,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8.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0年新野卫生职业中专附属医院治疗的86例RE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用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并评价内镜下有效率。结果 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为93.02%,内镜下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9%,内镜下总有效率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RE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缓解及黏膜愈合疗效。方法 98例经RDQ量表及胃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40mg/d)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及黏膜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反流相关症状明显改善,RDQ总评分有非常显著差异,19.92±6.86比3.78±1.58(P〈0.01);内镜黏膜愈合率93.9%,其中2.0%没有改善或恶化。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8周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缓解反流相关症状,并有很好的黏膜愈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疗效。方法将符合RE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组(甲组)和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组(乙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莫沙必利口服5 mg/次,3次/天,在此基础上甲组联合埃索美拉唑片口服20 mg/次,2次/天;乙组联合奥美拉唑片口服20 mg/次,2次/天,两组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第4、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和胃镜下食管炎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4、8周后,甲组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乙组(P<0.05);行胃镜检查,甲组食管炎的愈合情况均优于乙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RE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与埃索美拉唑单用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和对照组(单用埃索美拉唑)。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0%(P 0. 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 00%和26. 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GERD的疗效显著优于埃索美拉唑单用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严春姣 《临床医学》2011,31(8):118-119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胃力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采用雷贝拉唑+胃力胶囊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0例,单用雷贝拉唑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症状缓解率,食管黏膜糜烂的愈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胃力胶囊治疗GERD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类型,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GERD患病率约为10%,其中40%为RE,目前质子泵抑制剂(PPI)为最有效的药物,埃索美拉唑作为第一个以异构体形式存在的PP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对残胃患者胃食管酸反流的疗效.方法 24 h食管pH<4时间百分率大于4%的残胃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A组)及奥美拉唑(B组),比较治疗前、后食管pH变化及反流症状缓解率.结果 A组治疗前、后pH<4总时间百分比与B组无差异,但各组内有明显差异(P<0.05).A组第2天反流缓解率高于B组.结论 埃索美拉唑可明显缓解残胃患者食管酸反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多潘立酮及埃索美拉唑联合应用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对比两组的复发率、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复发率36.11%,高于观察组的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0%低于观察组的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多潘立酮及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40例,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1次/d;雷贝拉唑对照组40例,口服雷贝拉唑20mg,1次/d,疗程均为六周。结果治疗六周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显著优=F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不影响治疗。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雷贝拉唑10 mg,qd。对照组为莫沙比利5 mg,tid,联合雷贝拉唑10 mg,qd。疗程为4周。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重个体化的心理治疗,并要求患者加强自我调养。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5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胃食管反流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胃舒平与埃索美拉唑治疗儿童胃食管反流(GERD)的疗效。方法:选择58例GERD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1.5mg·kg-1·d-1每日1次,晨起口服;对照组给予胃舒平,每次1~2片,每日3次,饭前30min服用。治疗3周后评价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上腹痛、胃灼热、胸骨后痛等症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儿童GERD疗效优于胃舒平。  相似文献   

19.
李玉丁 《临床荟萃》2003,18(20):1177-1177
胃内容物 (包括十二指肠液 )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 ,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GERD)。酸 (碱 )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RE)。消化内镜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GERD广义地包括了食管黏膜破损或无破损。因此 ,可分为内镜阳性GERD和内镜阴性GERD。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有破损者为RE。1 RE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的GERD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而无报警症状者需具备下列RE的依据。1.1 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 见表 1。表 1 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分级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积分0级正常 (可有组织学改变 ) 0Ⅰ级点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6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每天1次)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每天3次)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按上法单纯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为70.0%,两组的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不良反应方面,尽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体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77),但分布各有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腹泻(19.4%)、口干(16.7%)和便秘(13.9%),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便秘(40.0%)、恶心呕吐(20.0%)、口干及头晕/头痛(16.7%),以上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相应处理可缓解.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且安全性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