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立体视功能状况。方法:检测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71例96眼的视力、视物变形情况,采用同视机随机点图检测患者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采用颜氏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最小角度对数视力统计患眼的平均LogMAR视力为(0.15±0.21),较非IMEM眼的平均LogMAR视力(0.03±0.09)低下,差异有显著性(P=0.00)。采用Amsler卡检查发现49%(47/96)的患眼有视物变形;4眼有阳性暗点。71例患者均保留双眼同时视知觉和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检测发现15例(21%)患者的各项立体视功能均正常,其中远立体视锐度正常25例(35%),近立体视锐度正常22例(31%),立体视范围正常15例(21%)。56例(79%)患者的远近各项立体视功能中有1项或2项及以上的指标异常。其立体视功能正常与否与视力良莠和两眼视力差等因素有关。结论:随着病情进展IMEM患眼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加重,并且立体视功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对正常对照眼和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眼进行检测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用VERISScience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对17例(20只眼)正常对照者和15例(19只眼)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进行检测。结果: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皆出现程度不同多焦视网膜电图异常,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显示视网膜前膜组1~6环的P1波反应密度值和1~6环的N1波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视力与第一环振幅无相关但与第一环的潜伏期存在相关。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可用于对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进行视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前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延年  王琳 《眼底病》1990,6(3):181-183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描述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眼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2004~2006年因特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31例(31只眼),男性3例,女性28例;年龄56~71岁,平均59.6岁.病程3~49个月.术前视力0.02~0.3.术中行前膜剥除后再行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追踪观察6~38个月.结果 病程短者的视网膜内界膜能很容易剥除,病程长的内界膜不易剥除.术后矫正视力0.05~0.7,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病程短者术后获解剖和功能的成功,视力提高显著(P<0.05);病程较长者虽获解剖成功但功能上的恢复不显著(P>0.05).尚未发现由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应用不但可以松解黄斑区视网膜皱褶,还可以清除紧密附着在黄斑前视网膜表面的炎性物质,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卢光  夏群  李永  高岩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108-2109
目的:探讨对比敏感度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IMEM)的视功能评价。方法:常规检测71例患者96只视网膜前膜(IMEM)患眼的视力,采用对比敏感度检测卡(FACT)检测患眼和健眼的对比敏感度。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结果:患眼的视力为0.15~1.2,健眼视力为0.25~1.5。采用最小角度对数视力统计患眼的平均LogMAR视力为(0.15±0.21),较健眼的平均LogMAR视力(0.03±0.09)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比敏感度检查显示IMEM患眼各频区的平均对比度值较健眼显著低下(P<0.01)。视力的良莠直接影响到对比度值的高低,并且部分IMEM患眼视力虽然与健眼相等,甚至达到1.0,但其对比敏感度值却已显示出了差异。主要表现在高频区的损害。结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视功能损害不仅会有视力下降,还会出现对比敏感度值下降。对比敏感度检查是反映视功能的重要、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老年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惠蓉  王薇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10):608-610,I000
为观察60例67眼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特点和视力预后,并探讨其程度分期。用荧光造影,90D前置镜或三面镜裂隙灯作检查。结果①视网膜前膜多发生在老年人,本组占96.7%,单眼发病占88.3%,双眼发病占11.7%,左右眼发病无差异。②玻璃体后脱离占61.2%。③按程度分期:一期38只眼占56.7%,二期21只眼占31.3%,三期5只眼占7.5%。4.36例(64.3%)视力在0.5以上。结论:视网膜前膜为一老年性病变,病情发展缓慢,视力预后好。有明显膜形成者作玻璃体切割和膜剥离术可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8.
王峰  王继群  徐锦堂  崔浩  苏颖  陈剑 《眼科研究》2004,22(2):205-205
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是眼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我们于1999年4月~2 0 0 3年12月对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 6例5 6眼,男3 9例3 9眼,女17例17眼。年龄5 2~69岁,平均43 6岁。病程1~15个月,平均3 5个月。术前均进行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B型超声、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排除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术前光感至手动者3 5眼,数指至0 0 9者16眼,0 1~0 5者3眼,0 5~0 6者2眼。1.2 方法 所有患眼均于局部麻醉下进行三通道封闭式玻璃体切割手术。切除轴心部玻璃体,…  相似文献   

9.
10.
人眼玻璃体视网膜前膜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可与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黄斑假孔、黄斑板层裂孔同时发生,清除眼后极部玻璃体及完整剥离IMEM是治疗的关键. 目的 探讨吲哚青绿(ICG)辅助黄斑前膜联合内界膜剥离在IMEM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IMEM患者29例29眼,包括单纯黄斑前膜16眼、黄斑前膜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6眼、黄斑前膜合并黄斑假孔3眼、黄斑前膜合并黄斑板层裂孔4眼.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先将0.1ml曲安奈德4 mg注入玻璃体腔染色玻璃体后皮质,对无玻璃体后皮质脱离者或不全性玻璃体后皮质脱离者行诱导脱离并完全切除,然后用1 ml注射器吸取0.1 ml质量分数0.25% ICG推注3~5滴于黄斑部表面,30 s后笛针吸除.染色后有前膜游离边缘者用视网膜镊夹取剥除,之后0.25% ICG再染色,剥除黄斑区内界膜;无法分辨黄斑前膜范围或前膜与内界膜贴伏平整或粘连较紧密者则将内界膜及前膜一并剥除.记录染色及膜剥离效果.主要分析指标包括膜染色形态及成功膜剥离眼数,次要分析指标包括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染色后所有患眼均能很好地辨认剥离区及未剥离区,黄斑前膜范围清晰者23眼,占79%,能够分辨前膜游离边界并直接剥除前膜者17眼,占58%;染色后无法分辨前膜范围或前膜与内界膜贴伏平整或粘连紧密者,术中由内界膜起瓣并将前膜及内界膜同时剥离者12眼,占42%.术后随访1~28个月,平均(9.65±7.58)个月,20眼术后视力提高,占69%.患眼术前LogMAR视力为0.72±0.67,术后为0.62±0.56,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0,P=0.025).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无黄斑前膜复发病例.结论 ICG染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有助于安全、彻底地剥离IMEM,改善术眼视力,并能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2.
黄晓波  邹海东 《眼科新进展》2008,28(10):797-799
特发性黄斑前膜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增生性视网膜疾病,可造成视力损伤、视物变形,严重者可引发黄斑裂孔。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本文主要对黄斑前膜的发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脉络膜厚度和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MEM)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6-12期间我院就诊的IMEM患者48例48眼,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的右眼进行对照,比较IMEM组患眼、健眼及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水平,随访观察术后IMEM患者患眼及健眼SFCT水平变化,并分析术后脉络膜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

结果:术前IMEM组患眼SFCT(362.22±40.75μm)明显较对侧健眼(410.56±38.45μm)及对照组右眼(420.73±39.63μm)低,且对侧健眼较对照组右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EM组患者术后1wk患眼和健眼SFC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mo患眼和健眼SFCT均显著升高,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SFCT值趋于稳定,而术后1mo患眼和健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不同SFCT值患者术后BCVA≥0.5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FCT值>380μm组术后BCVA≥0.5患者构成比明显较<320μm组和320~380μm组高,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分析,IMEM患者术后脉络膜厚度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存在正相关性(r=0.629,P<0.05)。

结论:脉络膜变薄可能是IMEM的重要诱因,且术前脉络膜厚度对术后视力恢复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董洁  张含  孙鹏  谷峰  王欢  傅博  刘哲丽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6):1112-111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MEM)术不同眼内填充物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44例44眼。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A组20例;B组24例,两组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A组玻璃体腔内行平衡盐溶液(BSS)填充,B组行气体填充(13眼填充滤过空气,11眼填充100mL/LC3F8),术后随访12~16(平均13)mo。术前、术后1,3,6,12mo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术后1,7d;1,3mo行眼压(IOP)检查,对比观察手术前后视力,间接检眼镜,CFT,IOP检查结果。结果:末次随访时两组患眼BCVA较术前显著提高,提高0.2logMAR及以上者29眼(66%)。两组间logMARBCVA的差异手术前(0.53±0.18vs0.52±0.14)及末次随访时(0.31±0.14vs0.28±0.09)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组患眼CFT较术前明显降低,从407.82±97.00μm下降到285.25±70.07μm(Z=4.29,P<0.05)。两组间CFT的差异术前(409.45±108.40μmvs406.46±88.76μm)及末次随访时(287.60±66.94μmvs283.29±73.95μm)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A组眼压(14.25±3.06mmHg)低于B组(17.71±3.2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P<0.05),但两组眼压均值均未超过正常范围(10~21mmHg)。术前、术后7d;1,3mo两组间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无需俯卧位,B组患者填充滤过空气者术后俯卧位1~3d,填充100mL/LC3F8者俯卧位至少7d。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末填充BSS或气体均能显著提高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两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填充BSS可避免术后俯卧位,减轻患者术后身体及精神负担,同时手术更加快捷、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的形态特征和临床应用。方法:应用3D-OCT观察IERM患者59例71眼,分析中心凹形态及感光细胞(IS/OS)情况。结果:IERM的3D-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高反光带,或紧贴于黄斑表面或与其部分相连。绝大多数黄斑中心凹变浅,厚度增加;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前膜消失。在59例71眼中合并板层裂孔者18眼、假性黄斑裂孔者17眼、弥漫水肿者15眼、中心凹正常者5眼、囊肿者16眼。结论:3D-OCT可以直接客观地显示IERM及手术前后黄斑部各种组织结构的改变,为IERM的临床诊断、手术效果及治疗评价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术后视力恢复的两种预测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01/2016-10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的30例30眼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病例资料,评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相关参数,记录术前、术后1、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探讨最终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光感受器细胞层(椭圆体带)完整性或光感受器外节长度的相关性。

结果: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降低,术后3、6mo逐渐好转并提高; 黄斑中心厚度在术后1mo较术前增厚,术后6mo明显缓解(P<0.05); 而光感受器外节长度在术后1mo较术前缩短(P<0.05),术后3、6mo接近术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最终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光感受器细胞层完整性和光感受器外节长度明显相关(P=0.023、0.004)。

结论:黄斑中心光感受器细胞层完整性和光感受器外节长度均可预测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8-01/2011-10于我院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白内障患者112例118眼,根据临床表现和OCT检查结果按早期、增殖期、牵拉期予以分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wk;6mo检测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OCT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组织变化情况并予以比较。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mo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早期组≥0.5者100%,增殖期组≥0.5者73%,牵拉期组≥0.1者53%。术后6mo,OCT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牵拉期组患者有2例最终行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离术。 结论: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白内障患者可以改善视觉质量,并不会加重原有眼底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黄斑前膜已处于牵拉期的白内障患者,单纯白内障手术对术后视力改善有限,建议联合或再行眼底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在特发性黄斑前膜 (IMEM)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 6只患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剥膜、气液交换手术。手术前后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照相及OCT检查。术后随访平均 8 5 ( 3~ 14 )个月。结果 术前 15眼 ( 4 2 % )OCT图像表现为与视网膜内层局灶黏附的条带状强反光 ,其大部与视网膜内层分离 ;另 2 1眼 ( 5 8% )表现为与视网膜内表面完全紧密粘连的增强增宽的反光带或局部反光团。IMEM可伴黄斑全层裂孔、板层裂孔、假性裂孔、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浅脱离。术者根据OCT所示指导剥膜过程。术后视网膜表面异常反光条带或反光团均消失 ,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由术前 419μm± 10 5 μm( 2 65 5~ 689μm)降低为 3 0 0 μm± 65 μm( 185~ 5 11μm)。 12眼 ( 3 2 % )黄斑中心凹曲线术后达到或接近正常形态 ,2 4眼 ( 67% )黄斑中心凹曲线仍不存在 ,呈浅平或略前凸。结论 OCT在IMEM术前定量评估手术指征、监测病情变化以及术后评价手术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黄斑前膜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导致视物变形和视力下降的眼科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多焦视网膜电流图作为新的检查技术,对特发性黄斑前膜的诊断、鉴别诊断、形成发展、病情监测及其手术疗效评估、术后视功能恢复程度的评估均有重要意义.而作为有效手段的玻璃体切除联合膜剥离手术在此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近年来特发性黄斑前膜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