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变速变负荷(VVR)运动训练后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度范围(AROM)、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峰力矩(PT)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LKSS)评分的变化。方法:将60例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变速变负荷训练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功能训练,变速变负荷运动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功能训练基础上进行变速变负荷运动训练,两组患者于康复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度范围(AROM)、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峰力矩(PT)、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LKSS)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度范围(AROM)、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峰力矩(PT)、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变速变负荷运动训练试验组上述各项参数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VVR下肢肌力测定训练系统对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不仅有利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峰力矩的恢复,而且还有利于其生存质量的提高;VVR下肢肌力测定训练系统应该结合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际病情,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尽早应用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变速变负荷运动训练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理疗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膝关节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和变速变负荷运动训练,理疗组给予石蜡疗法、脉冲磁场药物离子导入仪及高频电微波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膝关节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结果:治疗5周后,用目测类比评分法、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和变速变负荷运动训练下肢肌力评定训练系统进行评定,三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峰力矩均有改善(P<0.05),理疗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治疗(神经促进疗法、平衡功能训练、等张肌力训练、桥式运动、重心转移训练、步态训练、协调与运动控制训练等)、作业治疗、传统康复疗法、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偏瘫下肢屈、伸膝肌群等速肌力训练,测试及训练模式为普通等速向心/向心模式。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的峰力矩值(P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及改良Ashworth肌痉挛分级(MAS)对患者下肢肌痉挛及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0周后,2组患者膝关节伸屈膝肌PT、Fugl-Meyer评分、Berg评分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肌痉挛MAS评分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变速变阻力运动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ACL损伤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加用变速变阻力运动训练.治疗12及24周时分别测定患肢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峰力距(PT)并给予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评定(LKSS).结果:术后第24周,2组患者患肢股四头肌和腘绳肌PT、LKSS评分均较术后第12周明显提高,且研究组PT、LKSS评分提高幅度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ACL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变速变阻力运动训练较常规康复治疗更有利于其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okomat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下肢功能偏瘫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机器人组(2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指导,自行训练;机器人组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运动训练,每次30 min,每周3次,连续训练10周(2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后)分别评测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肌力肌张力和髋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治疗前,2组间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髋、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机器人组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髋、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27.09 ±4.95)分、(17.43±1.97)°和(29.17 ±2.20)°,与组内治疗前的(11.82 ±3.12)分、(9.42±1.42)°、(13.84 ±2.95)°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24.55±10.09)分、(9.94±2.42)°和(26.36 ±1.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下肢肌力肌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机器人组和台疗组的各项肌力肌张力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机器人组治疗后各项肌力肌张力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采用Peairson相关分析法计算髋、膝关节活动度与下肢关节活动度的相关性,下肢运动功能与髋、膝关节活动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Lokomat机器人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并降低肌张力,进一步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和肌力训练相结合的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易化技术.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和移动能力评价.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侧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及E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性化下肢肌力运动处方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7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下肢肌力运动处方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术后3、6个月大腿周径萎缩指数低于术前(P 0. 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大腿周径萎缩指数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术前(P 0. 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个性化下肢肌力运动处方指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可明显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肢肌力恢复,改善关节功能,快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流限制训练在膝关节微创手术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治疗的78例膝关节微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血流限制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活动舒适度、膝关节Lysholms评分、标准伸膝肌力,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综合康复效果。结果两组训练后活动舒适度、Lysholms评分、标准伸膝肌力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训练后活动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Lysholms评分、标准伸膝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慢性疼痛、下肢瘀斑/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血流限制训练有助于提高膝关节微创手术早期肌力、关节功能以及活动度,能降低性慢性疼痛、下肢瘀斑/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3组病人均进行常规康复,A组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B组增加下肢等速肌力训练,C组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每周训练6次,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峰力矩值)、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组内比较,3组患者的峰力矩值、FMA评分、BBS评分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C组在角速度60°/s、120°/s及180°/s下的伸膝肌及屈膝肌峰力矩值、BBS评分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在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方面较两者单独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功能性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康复中的疗效和对肌力、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基本治疗相同;对照组对偏瘫下肢进行抗痉挛模式训练,治疗组对偏瘫下肢进行功能性运动训练,2组治疗均为40 min/次,1次/天,5.5 d/周,总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徒手肌力检查(MMT)、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Bathel指数(MBI)等评价2组患者下肢的肌力、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下肢MMT分级、MAS分级、FMA下肢运动积分和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下肢MMT分级、FMA和MB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张力在治疗前后却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功能性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下肢的肌力和日常生活功能,对下肢肌张力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80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和等长肌力训练,治疗组另给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和等长肌力训练结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可明显加强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7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是否进行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分为注射组和非注射组,在行膝关节镜术前及术后均进行膝关节屈伸肌等速指标测试和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注射组和非注射组膝关节屈伸肌等速测试指标和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Fas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是细胞凋亡通路中的重要蛋白。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玻璃酸钠治疗对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48名正常对照者,膝骨关节炎患者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玻璃酸钠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玻璃酸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mL,1次/周,连续5周。检测正常组及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升高的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治疗5周后,玻璃酸钠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提示玻璃酸钠具有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裴姝婷  杨娟  吕晓燕  胡玲 《全科护理》2014,(14):1259-1260
[目的]探讨电子脉冲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灌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膝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电子脉冲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灌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 7.5%和82.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脉冲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灌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比单纯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灌注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在骨关节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Fas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是细胞凋亡通路中的重要蛋白。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玻璃酸钠治疗对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48名正常对照者,膝骨关节炎患者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玻璃酸钠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玻璃酸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mL,1次/周,连续5周。检测正常组及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升高的血清可溶性Fas蛋白水平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治疗5周后,玻璃酸钠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可溶性Fas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提示玻璃酸钠具有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疗法结合阻滞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潘化平 《中国康复》2006,21(6):384-385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结合阻滞疗法对于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疼痛症状及改善其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40例膝关节OA患者,给予系统功能锻炼。同时进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m1,配合1%利多卡因、强的松龙25mg及VitB12 0.5mg的混合液进行关节周围的痛点阻滞。每周1次。治疗前后采用视觉类比测试法(VAS)及关节活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40例患者膝关节VAS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有效率达96.8%,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运动疔法结合阻滞疗法治疗膝关节OA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本治疗,包括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以及理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5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JOA评分、关节功能、下肢肌力、步态等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1个月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膝骨关节joA评分均有较大改善,且差异有显著性(P〈O.01),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膝骨关节JOA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时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81.65±3.96VS60.58±4.38,P〈0.01);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88.33%VS78.33%,P〈0.01);和对照组相比,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下肢乏力及血压升高总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常规基本治疗相比,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更有效,不良反应减少,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与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能。方法 45例关节腔积液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与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对照组单用透明质酸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1周、2周、4周、3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的更加明显,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8%,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0%)(P<0.01)。结论对关节腔内有关节液的骨性关节炎联合治疗比单纯用透明质酸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