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不同时代社会、文化对中医药学的影响,探讨进入新的历史纪元,中医药学要发展就应该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大胆地借用现代先进科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引用全新的医学方法学-循证医学的工作原则,系统、科学地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与时代接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外公认的医学理论功底深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有相应社会影响和知名度的临床专家。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历代名医为中医药学的进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业绩。他们留下的临床经验、诊疗技术、学术思想、经典著作以及文物史迹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它不仅丰富了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中医药学,而且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升华,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立了不朽功勋。中医名医的最可贵之处,是他们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高尚医德,勇于实践、执着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坚持唯物辨证的思想,并以此推动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实践证明,名医是中医药学…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成体系,是世界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医学并立于世界医学之林,自唐以来,中医药学不断地传到国外,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几千年来,它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医药学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在保障人类的身心健康方面,在进一步探索人体科学方面,仍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十亿中国人民的繁衍昌盛,就充分地证实了中医药学有着强人的生命力。中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必将推动世界医药学的发展。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今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现代医学借助现代科学的有利条件,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  相似文献   

4.
规范的临床研究是中医药融入主流医学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学是我国源远流长的疾病防治技术,在西医学传人我国之前,中医学一直处于主流医学地位。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国际文化交流,中西医学相互渗透,在华人社区逐步形成了以西医学为主导、中医药学为辅助的局面,在中西医学并存的形势下,中医药学如何发展,如何尽快融入主流医学,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医药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医药文化的根源。中医药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以及文明历程的推动,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和传承以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分析、总结我省中医药发展脉络,以期能为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临床与基础的脱节将成为阻碍我国二十一世纪中医药医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医的优势在临床,中医药学大部分是从病人身上直接得来的,随着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医学法律的健全,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施,会给传统的中医学研究方法的实施带来困难,因此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有机结合将为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造就临床与基础实验相结合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世界是无限的 ,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近年来由于疾病谱的改变 ,人们对健康概念的改变和追求 ,化学药对人体毒副作用日益突出问题的出现 ,使西医学陷入了困境。医学的多样性和其优势互补 ,这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大趋势 ,使我们的中医学有了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从未来医学的发展需要看 ,当前中医药学已面临现代科学 ,现代医学的挑战 ,面临着国际上研究中医药的挑战 ,中医药学要想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必须实现中医现代化。1 中医药现代化 ,保持中医特色是本 ,强调发展和创新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 ,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10月17日讯:2018年10月11~13日,第十届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在天津召开,首次将循证医学、中医药学和人工智能三个领域跨界融合在同一个学术平台。第三届循证中医药学国际论坛暨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健康管理论坛同期举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对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提出建议。他表示,应加强循证中医药学人才队伍建设,探索适应中医药特点和辨证论治模式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学,挖掘和发挥中医非药物疗法的优势,推动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转化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中医药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并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引入到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中,改变传统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在树立转化医学的理念和思维,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转化医学导师队伍和实践基地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有利于中医药学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朱德明 《中医教育》2005,24(5):71-73
南宋时期,浙江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均有较大的起色,医学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建置临安(今杭州)的中央医学教育机构和浙江医学世家的医学教育为浙江及南宋控制区域培养了大量医务工作者,制定了一些医学教育和遴选医官的制度,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WTO后,中医药学将与世界医学有更快、更广泛的交流,这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医药学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丰厚的药物资源,笔者认为要把中医药大量的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方法,要使中医药学实现现代化,真正走向国际化,就应该借鉴循证医学。1循证医学的实质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即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社会依据进行。随着信息暴涨、加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  相似文献   

12.
王逊  文庠  吴勉华 《中医教育》2015,(1):17-20,82
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相关医学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积极予以调整。相较而言,美国院校的专业设置将重点放在了对健康的管理和维护上,我国公共卫生学院以预防医学和卫生管理为主,相较于社会发展需要和健康产业发展要求尚存在较大距离。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也当充分挖掘我们的本土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学,大力发展经济社会急需的、与传统中医药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十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医药领域内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重要的科研成果,无不与中西医结合密切相关,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学的进步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以中医药学的存在为基础,没有中医药学,也就不可能有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药学的发展、创新需要科学、适用的方法学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应当有其普适性,借鉴西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有可能是现阶段中医药研究的一个捷径,但还应考虑中医药学的特点和自身规律。临床是中医药研究的基础,也是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各方面都将与国际接轨。传统的中医药学走向世界,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是我国中医药界在新世纪内面临的良好机遇。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中医药学的发展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其理论体系与现代西医学有较大差异,因此要让世界理解中医药学仍然存在较大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面对政府对中医的歧视政策,福建中医药界人士以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组建中医药社团、救治民众、创立医学图书馆等各种形式来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学,为扶持和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应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科学,它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迄今仍显示着无限的生命力,日愈被全球所接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具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临床疗效。确切的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中医药学科学的历史见证和中医药学自身价值的真实体现。它关系到中医药学能否继续为人类健康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能否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成败兴衰。2全面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是振兴发展中医药学的当务之急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西医药"热"的环境下中医药如何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这一问题引起了一番争论。我国中医药学应积极加强医学伦理中的"医德"教育,进一步规范医药市场的制度建设、人才建设,从而才能推动中医药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亚太传统医药》2014,(7):F0002-F0002
<正>3月23日,以"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共融发展"为主题的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院士医学论坛在京举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学注重"辨证论治""以人为本""治未病"等理念,与转变了的医学模式相吻合,与调整了的医学目的相一致,这也为现代医学与中医药学共融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  相似文献   

19.
中医老年病学应参考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引入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将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光子中医学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简要叙述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史,以及光子学技术的作用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提出了光子中医学的概念,论述了该学科建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展望了光子中医学研究和发展的前景,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医学基础和临床的现代化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