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建波 《九江医学》2007,22(4):35-35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常见并发症,本文对8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SBP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SBP危险因素。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肝硬化腹水病例均来自我院消化科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住院病人,其中男68例,女12例;年龄38~72岁,平均55岁。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A级48例(占60%),B级25例(占31·2%),C级7例(占8·8%)。1·2 SBP诊断依据①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②发热。③腹水增加迅速,利尿剂无效。④腹水白细胞≥500×106/L,多核细胞PMN比值≥0·50。2结果2·1…  相似文献   

2.
我科应用左氧氟沙星预防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并设对照组与之比较,发现左氧氟沙星预防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硬变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变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肝硬变腹水病人86例(并发SBP41例,未并发SBP45例),观察比较肝硬变并发SBP和未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SBP组黄疸、发热及腹部反跳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BP组(P<0.05); SBP组血清总胆红素、腹水白细胞总数高于非SBP组(P<0.05),腹水总蛋白低于非SBP组(P<0.05).结论:血清总胆红素>51.3 μmol*L-1,腹水白细胞数>1 000×106*L-1,腹水总蛋白水平≤10 g*L-1患者易发生SBP .腹水总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作为预测SBP发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与其并发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根据是否并发SBP分为两组,其中30例并发SBP(SBP组),40例患者无SBP(无SBP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两组患者腹水中的TNF-α和sICAM-1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SBP组患者腹水及血清中TNF-α、sICAM-1水平分别为(186.24±19.32)ng/m L和(467.93±30.45)ng/m L,均明显高于无SBP组的(66.12±10.34)ng/m L和(103.25±17.38)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BP组降钙素原(PCT)、IL-6水平均较无SBP组明显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NF-α参考值诊断,SBP组阳性27例,无SBP组阳性7例,诊断灵敏性90.0%(27/30),特异性82.5%(33/40),准确率为85.7%(60/70);以sICAM-1参考值诊断,SBP组阳性28例,无SBP组组阳性9例,诊断灵敏性93.3%(28/30),特异性为77.5%(31/40),准确率为84.3%(59/70)。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若并发SBP其TNF-α和sICAM-1水平均会明显升高,因此可以通过对TNF-α和sICAM-1水平的检测来鉴别患者是否并发SBP,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马艳 《当代医学》2021,27(28):155-156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SBP分为SBP组(n=62)和非SBP组(n=100).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详细记录纳入患者各项资料,经多因素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SBP病史、合并消化道出血、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腹水总蛋白(AFTP)、血钠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BP病史、消化道出血、TBIL≥17.1μmol/L、ALB≥48 g/L、AFTP≥30 g/L、血钠≤120 mmol/L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SBP病史、消化道出血、TBIL≥17.1μmol/L、ALB≥48g/L、AFTP≥30g/L、血钠≤120mmol/L均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肝硬化病人并发SBP的危险因素.本文通过37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与40例肝硬化腹水未并发SBP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胆红素>51.3μmol/L,腹水蛋白量≤10g/L的肝硬化病人SBP发病率明显高于血清胆红素<51.3μmol/L,腹水蛋白>10g/L的肝硬化病人,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高危病人宜口服肠道灭菌剂如氟哌酸预防SBP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科於1995年6月~1999年6月收治肝硬化腹水病人57例,其中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经对照分析,有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7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1993年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第5届学术交流会制定的肝硬变临床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腹部B超检查,部分病例经衡阳医学院附一医院腹部CT检查证实,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2~65岁,平均43.2岁,病程3月~15年,平均4.7年,初次腹水13例,2次以上腹水19例,属肝炎后肝硬化者27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对照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3~67岁,平均44…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人血浆和腹水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的含量变化,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人血浆和腹水uPA和uPAR水平的变化及其uPA/uPAR比值与其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硬化并发SBP病人血浆和腹水23例及正常人30例血浆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结果①SBP病人血浆uPA和uPAR含量水平分别为(0.63±0.29)μg/L、(0.47±0.35)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O.05±0.01)μg/L、(0.08±0.009)μ/L,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②SBP病人腹水uPA和uPAR含量分别为(0.68±0.35)μg/L、(0.54±0.42)μg/L,均明显高于其血浆组,有显著差异(P〈0.05);③SBP病人血浆uPA/uPAR比值分别为(1.93±1.26)μg/L、(1.91±1.33)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3±0.07)μg/L,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但其血浆和腹水之间uPA/uPAR比值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SBP病人腹水中uPA及其受体uPAR含量水平高于其血浆中的水平,血浆和腹水uPA/uPAR比值在评估肝硬化病人的病情转归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顽固性肝硬变腹水患者,在治疗上实属困难,常不易奏效。我科对10例肝炎后肝硬变并发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白体腹水超滤回输的方法进行治疗,使腹水迅速消退,改善了症状,减轻了痛苦,收到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0例均为住院的肝炎后肝硬变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33~66岁。腹围80~105cm,腹压0.99~1.96kPa。均为重度腹水合并下肢、阴囊水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阴性,肝功能正常,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均倒置。腹水检查均为草黄色,利凡他试验阳性,白细胞数<0.50×10 9/L,蛋白  相似文献   

10.
周廷华 《医学文选》2001,20(5):667-667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 (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因其病情凶险 ,病死率高达 6 0 %~90 % [1 ,2 ] 。现将我院收治的 SBP患者 6 2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0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 2 87例 ,并发 SBP6 2例 ,发生率为 2 1.6 %。其中男 46例 ,女 16例 ,年龄 2 4~ 72岁 ,平均 4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腹水会议制定的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 [3 ]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35例 ,酒…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因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60%~90%[1,2].现将我院收治的SBP患者62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1990年6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287例,并发SBP62例,发生率为21.6%.其中男46例,女16例,年龄24~72岁,平均4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腹水会议制定的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3].其中肝炎后肝硬化35例,酒精性肝硬化20例,血吸虫病肝硬化7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并发SBP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腹水蛋白≤10 g/L组sBP发生率(72.9%)显著高于腹水蛋白>10 g/L组sBP发生率(3.3%),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总胆红素>51.3μmol/L组SBP发生率(53.8%)显著高于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组(10.0%)和17.1~51.3μmol/L组(11.8%)(P<0.05);伴有腹泻组BP发生率(46.3%)显著高于无腹泻组SBP发生率(9.6%),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消化道出血史组SBP发生率(81.0%)显著高于无消化道出血史组SBP发生率(17.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水蛋白含量、血清总胆红素、伴有腹泻、消化道出血史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高发人群,如果对以上几个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降低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陈世奇 《当代医学》2012,(28):35-36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将2009~2011年间收治的92例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观察组)和未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并发SBP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肠道感染及腹水总蛋白>50μmol/L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9.6%,略高于对照组的1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经上述综合治疗后,显效40例,有效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治疗无效的3例患者中,2例发生血压变化,1例患者死于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死亡率为2.2%.结论消化道出血肠道感染及腹水总蛋白>50μmol/L是肝硬化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应对肝硬化患者行常规腹腔穿刺腹水检查,以便早期确诊,在治疗过程中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对症治疗,以降低肝硬化合并SBP的发生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14.
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63例糖尿病患者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63例患者均为双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l例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48岁~70岁,平均年龄54.60±10.40岁;病程5年~16年,平均9.78±4.2l年;血糖8.6l~12.30mmol/L,平均11.36±1.05mmol/L。对照组32例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50岁~72岁,平均58.12±9.31岁;病程5-15年,平均9.39±4.01年;血糖8.21~13.07mmol/L,平均12.37±0.97mmol/L。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DR)期标准:参照1984年全国第三届眼科大会确定的分期标准[2]分为单纯型和增生型6期。治疗组中糖…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0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若虎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2):178-179,18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02例住院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患者近半数无明显腹膜刺激征。88例(86.27%)患者腹水多核细胞(PMN)比值≥0.50。26例腹水细菌培养呈阳性,共分离细菌28株,大肠埃希菌占46.43%。腹水蛋白≤10g/L,并发SBP发生率高于腹水蛋白〉10g/L患者。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较可靠的参数。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腹水蛋白≤10g/L患者应警惕SBP的发生,宜及早行腹水检查。SBP患者宜早期抗生素治疗,不必待腹水细菌培养回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性别、年龄、胆红素、血浆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腹水中蛋白浓度、上消化道出血、病原学、病程、感染及细菌培养、病死率等资料。结果有58例(25.7%)发生SBP,临床因素中,血浆白蛋白<25g/L时,发生率42.3%;腹水蛋白浓度<10g/L时,发生率45.3%;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发生率40.2%;胆红素>171μmol/L时,发生率39.6%;病程>2周时发生率38%;年龄>70岁时,发生率37.9%。细菌培养阳性率46.5%,以大肠埃希氏菌(77.8%)为主,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85.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71.4%,但均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感染以院内感染(72.4%)为主,病死率达31%。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SBP的发生率较高,当患者高胆红素、低白蛋白(血浆、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年龄>70岁、病程>2周时更易发生,且主要为院内感染,对一般抗生素的耐药率高,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对照组的 283例标本来自 2002年 3月 ~2003年 3月来本院就诊的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 18 ~54岁 (平均 23. 1±4. 6岁),无TG. TCH相关疾病。孕妇组的 211例标本来源为常规孕检及待产妇,年龄 20 ~42岁 (平均 24. 8±3. 9岁 ),检测时孕周为 14~40周 (平均 25周 ),所有孕妇肝肾功能正常。所有标本均为空腹 12小时以上静脉血,采集后 2小时内分离血清,当天完成测定。TG. TCH的测定均采用上海科华 东菱生产的诊断试剂,氧化酶法在日立 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2 结 果对照组的 283例血清中的TG含量为 1. 20±0. 48mmo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合并SBP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SBP,88例)和对照组(未合并SBP,86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腹水CD64与外周血mCD14,全部患者均采用头孢他啶联合氧氟沙星抗菌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41±1.05)×109/L]、腹水中性粒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16 421.35±289.37)和腹水CD64指数(182.34±16.31)均显著升高(P<0.05),而淋巴细胞的外周血mCD14阳性表达率[(2.71±0.07)%]、外周血mCD14平均荧光强度(45.62±14.07)、外周血mCD14指数(115.24±24.15)及腹水CD64平均荧光强度(86.47±10.24)则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无效/死亡患者相比,治疗有效/生存患者的腹水中性粒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574.34±114.01)和腹水CD64指数(52.33±11.25)均显著降低(P<0.05),而外周血mCD14平均荧光强度(130.11±15.31)、外周血mCD14指数(289.01±30.11)和腹水淋巴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131.06±20.33)则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单项检测相比,二者联合检测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预测的准确度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水CD64与外周血mCD14检测可以提示肝硬化是否合并SBP,二者联合检测在对肝硬化合并SBP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判定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分析在本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病人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观察的161例肝硬化腹水病例中50例发生SBP,以有血清胆红素>51.3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EA)低于40%、腹水病程>6个月、上消化道出血、其它部位的感染、腹水总蛋白浓度低于10g/L等为分析因素,在SBP分别为36例(72.00%)、42例(84.00%)、24例(48.00%)、18例(36.00%)、12例(24.00%)、44例(88.00%),在对照组分别为54例(48.65%)、62例(55.86%)、28例(25.23%)、17例(15.32%)、8例(7.21%)、21例(18.92%),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51.3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腹水病程>6个月、上消化道出血、其它部位的感染、腹水总蛋白低于10g/L,均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对 336例住院肝硬化腹水并发SBP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  2 5 3例 (75 75 % )患者多核粒细胞 (PMN)相对值≥0 5 0。 84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 ,共分离细菌 4 2株 ,大肠埃希菌占 4 5 2 4 % ,腹水蛋白≤ 10g/L并发SBP患病率高于腹水蛋白 >10 g/L患者 ,两者差异显著 (χ2 =6 4 6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腹水并发SBP临床症状大多不典型 ,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比较可靠的参数。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腹水蛋白 <10 g/L患者应警惕SBP发生 ,应及早做腹水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