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和扩散张量成像(DTI)两种成像方法对鼻咽癌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2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初诊患者,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6个月时,进行颅脑常规MRI检查、MRS多体素成像和DTI检查,将不同时期MRS检查所获得的颞叶NAA/Cr、Cho/NAA、Cho/Cr比值以及DTI检查所测量的ADC值、FA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15名作为对照组。结果放疗结束时,颞叶前部NAA/Cr较放疗前明显降低,Cho/NAA、Cho/Cr明显升高,ADC值明显升高,而FA值明显降低;放疗后3个月,NAA/Cr进一步降低,Cho/NAA、Cho/Cr进一步升高,ADC值呈继续升高的趋势,FA值呈降低的趋势;放疗后6个月,上述各代谢物比值均有所恢复,ADC与FA值亦呈现缓慢恢复的趋势。结论 MRS和DTI能够检测到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MRS和DT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表现为放射性脑损伤的出现并逐步加重和逐渐恢复的过程。MRS和DTI成像是对放疗后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检测较理想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验兔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波谱(MRS)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实验兔32只,复制创伤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分别在损伤前及损伤后4、8、24和48h行MRS检查,观察NAA/Cr、Cho/Cr的变化,并与病理对照。结果打击后4h即可见到创伤性脑损伤的病理表现,MRS示NAA/Cr 4h显著下降,8h轻度上升,而24~48h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而Cho/Cr损伤前后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 MRS能无创性定量监测脑外伤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为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普(1H—MRS)在脑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放射性脑损伤和脑肿瘤复发的评估及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2例经普通放疗后、在常规MRI图像上发现原肿瘤部位周边照射野内或照射的高剂量区内有新的异常强化灶的脑星形细胞和脑转移瘤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2.9岁;星形细胞肿瘤16例、脑转移瘤6例。使用美国GE公司Signacv/I 1.5T超导型MR装置,MRS数据的搜集应用配置屏蔽梯度和鸟笼形头部线圈的1.5T超导型磁共振仪(signa;GEMedicalSystems;Milwaukee),多体素1H—MRS采用PRKSS序列。结果放射性脑损伤的氮一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及肌酐(cr)下降或消失,NAA/Cr比值与Cho/Cr比值均下降,脑肿瘤复发Cho上升,NAA明显下降。Cho/Cr、Cho/NAA在脑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肿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间NAA/Cr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体素质子MRS对脑肿瘤放射治疗后的脑损伤及脑肿瘤复发的评估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背景放射性脑损伤是鼻咽癌放射性治疗(简称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其早期诊断目前仍有一定困难,而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能无创性地检测脑组织细胞代谢,是对放疗后脑损伤检测较理想的手段和方法.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对放射性脑损伤的表达.设计以诊断为依据,非随机化同期对照研究.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对象对1998-10/2002-12临床证实因鼻咽癌行颈部鼻咽部放疗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追踪治疗并行MRI和MRS检测76例(病变组).同期选择无鼻咽癌及放疗史的健康者25例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作对照组.干预用1.5T MR成像系统和氢波谱采集分析软件,对两组对象行常规?骀MRI和MRS检测.波谱检测序列单容积波谱定位序列,激励回波探测法,扫描参数TR 2 000 ms,TE 135 ms,FOV 180 mm×180 mm,感兴趣区取20 mm×20 mm×20 mm(8 cm3),采集时间6.5 min.MRS波峰形态分析,按NAA,Cr,Cho波峰的高低排列不同组合,分Ⅰ型、Ⅱ型和Ⅲ型.波峰积分值分析,取病变中央区、边沿区和正常区的3个主要波峰NAA峰,Cr峰,Cho峰,用随机的软件包测各自的积分值并分别计算NAA/Cr,NAA/(Cr+Cho)和Cho/Cr的积分值比.主要观察指标①病变组和对照组不同部位波型.②病变组和对照组不同部位各波峰积分值及其比值.结果健康对照组MRS波峰形态主要呈Ⅰ型86.67%.病变组病灶中央区以Ⅱ型为主68.42%,边缘区波形组合以Ⅰ型44.74%和Ⅲ型39.47%为多,正常区以Ⅰ型为主84.21%.病变组各区间的NAA,Cr,Cho,NAA/Cr,sNAA/(Cr+Cho)和Cho/Cr的积分值及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MRS的波形及脑化合物的积分值变化能提示放射性脑损伤的程度.Ⅱ型提示已有放射性脑损伤的存在,Ⅲ型加NAA/Cr,NAA/(Cr+Cho)的比值<1,则要考虑有放射性脑损伤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1H-MRS)对胶质瘤术后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作用.方法 应用Siemens 3.0T MR对35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常规MR检查出现新强化灶患者行2D~1H-MRS分析.观察病变强化区及水肿区主要代谢物,计算代谢物比值(NAA、Cho、Cr、Cho/Cr、Cho/NAA、NAA/Cr)比较各代谢物比值在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患者间的差异.结果 35例中,肿瘤复发20例,放射性脑损伤15例,经组织学证实23例,经临床及影像随访证实12例.肿瘤复发病变强化区平均Cho/Cr和Cho/NAA比值显著高于放射性损伤,平均NAA/Cr比值显著低于放射性脑损伤;肿瘤复发病变水肿区平均Cho/Cr和Cho/NAA比值显著高于放射性脑损伤,平均NAA/Cr在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病变强化区代谢物比值ROC曲线,将Cho/Cr和Cho/NAA比值中任意一个或两个大于1.77作为肿瘤复发的判断标准,2D~1H-MRS对胶质瘤术后复发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18/20)和93.33%(14/15),准确率为91.43%(32/35).结论 2D~1H-MRS对胶质瘤术后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具有重要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SD大鼠脑外伤模型,探讨磁共振波谱对脑外伤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前景。方法雄性大鼠40只,自由落体复制创伤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分别进行损伤前及损伤后4h、8h、24h、48h行MRS检查,观察NAA/Cr、Cho/Cr的变化,并与病理对照。结果打击后4h即可见到创伤性脑损伤的病理表现,MRS示NAA/Cr4h显著下降,8h逐渐恢复上升,然而24—48h之间变化无显著差异;而Cho/Cr损伤前后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MRS能无创性定量监测脑外伤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MRS有望成为早期诊断、预后及疗效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背景:放射性脑损伤是鼻咽癌放射性治疗(简称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其早期诊断目前仍有一定困难,而磁共振波谱(magnetic ly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能无创性地检测脑组织细胞代谢,是对放疗后脑损伤检测较理想的手段和方法。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对放射性脑损伤的表达。设计:以诊断为依据,非随机化同期对照研究。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对象:对1998-10/2002-12临床证实因鼻咽癌行颈部鼻咽部放疗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追踪治疗并行MRI和MRS检测76例(病变组)。同期选择无鼻咽癌及放疗史的健康者25例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作对照组。干预:用1.5T MR成像系统和氢波谱采集分析软件,对两组对象行常规MRI和MRS检测。波谱检测序列:单容积波谱定位序列,激励回波探测法,扫描参数TR 2000ms,TE 135ms,FOV 180mm&;#215;180mm,感兴趣区取20mm&;#215;20mm&;#215;20mm(8cm^3),采集时间6.5min。MRS波峰形态分析,按NAA,Cr,Cho波峰的高低排列不同组合,分Ⅰ型、Ⅱ型和Ⅲ型。波峰积分值分析,取病变中央区、边沿区和正常区的3个主要波峰:NAA峰,Cr峰,Cho峰,用随机的软件包测各自的积分值并分别计算NAA/Cr,NAA/(Cr+Cho)和Cho/Cr的积分值比。主要观察指标:①病变组和对照组不同部位波型。②病变组和对照组不同部位各波峰积分值及其比值。结果:健康对照组MRS波峰形态主要呈Ⅰ型86.67%。病变组:病灶中央区以Ⅱ型为主68.42%,边缘区波形组合以Ⅰ型44.74%和Ⅲ型39.47%为多,正常区以Ⅰ型为主84.2l%。病变组各区间的NAA,Cr,Cho,NAA/Cr.sNAA/(Cr+Cho)和Cho/Cr的积分值及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lt;0.01)。结论:MRS的波形及脑化合物的积分值变化能提示放射性脑损伤的程度。Ⅱ型提示已有放射性脑损伤的存在,Ⅲ型加NAA/Cr,NAA/(Cr+Cho)的比值&;lt;1,则要考虑有放射性脑损伤可能。  相似文献   

8.
脑内环状强化病变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分析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特征,评价其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55例脑内环状强化病灶,胶质母细胞瘤17例、转移瘤19例、放射性坏死11例,脑脓肿8例.单体素PRESS(TE 135 ms)序列采集病灶中心(非强化区)和整个病灶(非强化区和环状强化病灶).结果①胶质母细胞瘤病灶中心和整个病灶高Lip峰3例,高Lac峰14例;病灶中心Cho/Cr 1.80±0.17(0.57~3.47),整个病灶Cho/Cr 4.17±0.26(2.03~8.57),P值0.001.13例病灶中心检测到NAA峰(76.5%).②转移瘤病灶中心和整个病灶高Lip峰11例(57.9%),高Lac峰8例;病灶中心Cho/Cr 1.08±0.24(0.68~2.71),整个病灶Cho/Cr 3.62±0.38 (1.02~7.19),P值0.031.病灶中心检测NAA峰5例(26.3%).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病灶中心NAA和Lip出现几率差异显著,P值分别是0.003和0.013.③放射性坏死病灶中心Cho/Cr 1.67±0.32(0~2.12),整个病灶Cho/Cr 2.13±0.33(1.08~3.59),P值0.334;并与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是0.004和0.028.④8例脑脓肿病灶中心Lac峰外,7例显示AA峰,5例Ace峰,3例Suc峰;2例Ala峰;1例Lip峰;1例Cho和NAA峰.结论 1H MRS能提供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病理组织学信息,高Cho/Cr有助于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病灶中心NAA峰提示胶质母细胞瘤可能性,脑脓肿有特征性AA峰.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研究失血性休克早期兔子脑代谢的变化。方法:10只新西兰白兔用于建立急性出血性贫血模型。通过1H-MRS测量休克前和休克后30min、90 min和180 min兔子脑部肌酸(Cr)、N-乙酰天冬氨酸(NAA)、乳酸(Lac)和胆碱化合物(Cho)的峰值,并计算NAA/Cr和Cho/Cr比值。结果:通过检测发现,与失血性休克前相比,休克后180 min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PaCO_2明显降低,血乳酸、PaO_2均明显升高。休克后30 min、90 min和180 min的NAA/Cr比值分别为(1.50±0.09)、(1.37±0.09)和(1.27±0.10),均明显低于休克前(2.11±0.16)(P0.05);休克后30 min和90 min的Cho/Cr比值分别为(1.16±0.05)和(0.97±0.04),均明显低于休克前(1.38±0.08)(P0.05)。结论:MRS可以非侵入性地动态检测失血性休克早期脑代谢变化,对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正常人海马MRS的多种代谢物的数值与其可信性区间,为诊断海马疾病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方法对33例正常自愿者行常规MRI与分别行左、右侧3D—~1H-MRS,PRESS法。观察双侧海马形态与信号,统计双侧海马NAA、Cho、Cr峰高、半高宽、NAA/Cho、NAA/Cr值的平均数、标准差,并计算各值95%可信性区间。结果常规MRI双侧海马形态、信号正常。各组左、右侧海马计算值中,波峰高度,NAA分别为2.550±0.508、2.490±0.434,Cho分别为2.291±0.464、2.184±0.389,Cr分别为1.819±0.313、1.728±0.308。NAA/Cho比值分别为1.143±0.250、1.094±0.147,NAA/Cr比值分别为1.143±0.225、1.352±0.183。95%可信性区间以双侧NAA、Cr峰高、NAA/Cho、NAA/Cr比值离散度小,提示数据较稳定。结论可通过~1H-MRS检查获得正常人海马NAA、Cho、Cr及其比值数据,为诊断海马疾病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1H-MRS探讨颞叶癫痫(TLE)患者双侧杏仁核的各代谢物比值改变.方法 对15例TLE患者(TLE组)和1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杏仁核1H-MRS扫描,比较两组杏仁核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分析TLE患者双侧杏仁核各代谢物比值与癫痫病程和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TLE组患侧杏仁核NAA/(Cho+Cr)和NAA/Cr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低(P均 <0.05);TLE组患侧杏仁核NAA/(Cho+Cr)、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与TLE组对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TLE组对侧杏仁核NAA/(Cho+Cr)、NAA/Cr和NAA/Cho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低(P均 <0.05).TLE组双侧杏仁核NAA/(Cho+Cr)、NAA/Cr和NAA/Cho比值与癫痫病程及发病年龄均无相关性(P均 >0.05).结论 TLE患者双侧杏仁核存在显著的代谢异常,双侧杏仁核可能作为传导通路的一个环节,参与T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1H-MR波谱(1H-MRS)观察急性期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双侧额叶代谢物变化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20例急性期抗NMDAR脑炎患者(脑炎组)和20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双侧额叶1H-MRS,获得相应MRS及各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醇(mI)、谷氨酸盐复合物(Glx)和肌酸(Cr)的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Cr、mI/Cr及Glx/Cr比值。记录脑炎组脑脊液抗NMDAR抗体滴度检测结果,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2组认知功能,比较组间1H-MRS参数差异,并分析其与抗NMDAR脑炎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及与脑脊液抗NMDAR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脑炎组双侧额叶NAA/Cr、Cho/Cr、mI/Cr、Glx/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2.29、-0.73、0.15,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脑炎组双侧额叶NAA/Cr下降、Glx/Cr升高(P均<0.05),而双侧额叶Cho/Cr、mI/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炎组双侧额叶NAA/Cr、Cho/Cr、mI/Cr及Glx/Cr与MMSE评分、MoCA总分和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1H-MRS有助于诊断急性期抗NMDAR脑炎及监测病情;抗NMDAR脑炎急性期双侧额叶NAA/Cr降低、Glx/Cr升高,但与认知障碍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波谱对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磁共振波谱(MRS)观察特发性震颤(ET)患者小脑皮质代谢物变化情况.方法 ET患者11例为病例组,健康人7名为对照组,对双侧小脑皮质进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计算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比值,并对每例患者进行临床评分(Fahn-Tolosa-Marin).结果 病例组同侧小脑皮质NAA/Cr较对照组减低(0.78±0.05,0.90±0.16;P=0.03).病例组双侧小脑皮质代谢物比值与症状评分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ET患者小脑皮质存在神经元的损伤或丢失,提示ET很可能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症病人皮质结节的质子磁共振波谱特征,理解皮质结节的病理形成。方法收集我院有完整波谱资料的25例临床确诊结节性硬化症病人,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采集皮质结节和对侧半球MRI正常的对应脑区,比较两侧代谢物和各代谢物与Cr比值。结果25例病人采集50个单体素波谱,均未显示Lac峰,两侧Cr峰对称。25例皮质结节NAA峰较对侧低,NAA/Cr值1.33~1.57,平均NAA/Cr值(1.46±0.07);正常对侧1.49~1.78,平均NAA/Cr(1.54±0.11)(t=3.024,P=0.004)。25例皮质结节Cho/Cr值(1.02±0.12),正常对侧是(1.00±0.15)(t=0.339,P=0.736)。结论结节性硬化症皮质结节NAA/Cr降低,Cho峰无明显升高,反映皮质结节NAA减少,提示皮质结节是由不成熟神经元和/或没有NAA表达的神经胶质组成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发弓形体脑炎的1H-MRS的特点。方法 收集13例确诊为AIDS并发弓形体脑炎的患者,分析其39个病灶1H-MRS特点。结果 由病灶实性区、水肿区到对侧正常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磷酸肌酸和肌酸(NAA/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类化合物(NAA/Cho)呈逐渐升高趋势,胆碱类化合物/磷酸肌酸和肌酸(Cho/Cr)、肌醇/肌酸(MI/Cr)呈逐渐下降趋势。AIDS合并弓形体脑炎病灶水肿区与对侧正常区、病灶实性区与对侧正常区的NAA/Cr、NAA/Cho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实性区与水肿区的NAA/Cho、MI/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实性区与对侧正常区的MI/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MRS对于AIDS并发弓形体脑炎的诊断提供代谢性信息,可作为常规MR检查的补充,但其波谱表现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H-MRS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足月HIE患儿30例(HIE组)和无神经系统异常新生儿16例(对照组)。于出生后22天内行头颅1H-MRS扫描,分别计算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NAA/Cho)、乳酸/肌酸(Lac/Cr)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IE组Lac/Cr升高(P<0.05),NAA/Cr,NAA/Cho均降低(P均<0.05),Cho/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NAA/Cr、Lac/Cr是HI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1H-MRS可客观反映HIE患儿缺氧缺血后代谢变化,更好地评价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助于HIE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脑MRI与1H MRS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利用MRI及^1H-MRS研究有与没有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基底节区信号变化与代谢改变。方法2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MRI与基底节区MRS扫描,其中男22例,女5例,年龄29-62岁,平均43岁,其中14例肝硬化患者有亚临床肝性脑病(经数字连接试验及符号数字试验测试)。18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对比,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4-51岁,平均38岁。结果有与没有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结果及正常对照组间的NAA/Cr无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间苍白球的高信号强度值、mI/Cr与Cho/Cr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与没有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间苍白球的高信号强度值、mI/Cr与Cho/Cr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亚临床肝性脑病与苍白球的高信号、基底节区mI/Cr、Cho/Cr有明显相关性。基底节区MRI与1H-MRS对判断是否有亚临床肝性脑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常人脑组织发育的磁共振质子波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用^1H-MRS观察正常人脑组织主要代谢化合物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场强为2.0T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3例正常人(年龄0.4~1056周)脑组织进行^1H-MRS采集。计算氮-乙酰天门冬胺酸(NAA)与肌酸(Cr)的峰下面积比值以及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峰下面积的比值,并分别与年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MAA/Cr值随年龄增加而成指数曲线增长,Cho/Cr值随年龄增长而成递减指  相似文献   

1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局灶性脑炎1H-MR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1H-MRS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局灶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对确诊的23例AIDS局灶性脑炎患者进行MR检查,以1H-MRS分析32个病灶,测量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Cho)、肌酸(Cr)、肌醇(mI)峰下面积均值,观察乳酸(Lac)、脂质(Lip)峰出现的频数,计算NAA/Cr、Cho/Cr、mI/Cr、NAA/Cho、(Cho+mI)/NAA值。比较AIDS局灶性脑炎实性区、坏死区、水肿区及与相邻正常脑组织代谢物差异。 结果 AIDS局灶性脑炎病变各区均出现NAA、Cho、Cr、mI峰。与相邻正常脑组织比较,NAA峰在病变各区均降低,Cho、mI峰在实性区略升高,在坏死及水肿区降低。Lac、Lip峰在病变各区均出现,在实性及坏死区出现频数明显高于水肿区,且Lip峰出现频数较Lac峰高。病变各区之间NAA/Cr、NAA/Cho、Cho/Cr、(Cho+mI)/NA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邻正常脑组织比较,病变各区Cho/Cr、(Cho+mI)/NA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1H-MRS能够发现AIDS局灶性脑炎的特征性物质及能量代谢变化,为定性、定量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