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国志 《农垦医学》2000,22(2):123-124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为了解垦区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抗体持久性 ,选择再免的合适时间 ,有效地指导今后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我们选择了垦区不同时期接种疫苗的四个单位 ,进行了全程乙肝血清学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选择筛检ALT在正常范围、HBV三项指标(HBsAg、抗 -HBs、抗 -HBc)全阴性、全程完整接种乙肝疫苗者 ,实际观察 1 367人。免疫程序按 0、1、6接种 1 0 μg血源性乙肝疫苗 ,并进行连续四年的HBsAg和抗 -HBs检测。1 2 检测方法用ELISA法检…  相似文献   

2.
注射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 HBs的因素很多 ,本文对 6 8例肝功能正常 ,乙肝 6项标志全阴性抗HCV阴性 ,抗HAV阴性 ,抗HEV阴性的健康人对血源乙肝疫苗应答与HBVDNA的关系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乙肝疫苗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血源疫苗 ,规格 30 μg、10 μg。1.2接种对象 工厂职工 ,心、肝、肺、肾功能正常 ,乙肝六项基本均为阴性 ,抗HCV阴性 ,抗HEV阴性 ,抗HAV阴性的正常人 6 8例。男 35例 ,女 33例。最小年龄 18岁 ,最大年龄6 8岁。1.3免疫方法 在上臂三角肌注射 ,均按 30 μg、10 μg、10 μ…  相似文献   

3.
乙肝基因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高发区 ,HBV携带者约有 1亿多[1] 。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对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阴性者进行乙肝疫苗注射 ,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我国自行研制了地鼠卵巢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CHO乙肝疫苗 ) [2 ] ,为了解接受国产乙肝疫苗后人群携带H  相似文献   

4.
母婴传播、家庭内水平传播和医源性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了解我区双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对子女感染乙肝病毒的影响情况 ,为预防乙肝传播提供依据 ,1998年 6月至2 0 0 1年 6月 ,笔者对临沂市罗庄区城乡 4 0 3个父、母HBsAg阳性家庭的子女进行了血清乙肝五项指标检测。1 对象与方法以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到罗庄区卫生防疫站门诊部就诊和接种乙肝疫苗者为调查对象。血检HBsAg阳性者 ,按“一人感染 ,全家预防”的原则 ,动员其父母或兄妹查血。选择家庭成员全部检测后父母中至少有 1人HBsAg…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测定消毒剂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消毒有效剂量时.发现结果与试验方法有关。为此,在实验条件下采用两种方法对次氯酸钙消毒剂破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效果进行了比较测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乙肝表面抗原悬液与样片的制备将纯化乙肝表面抗原(HBsAg)(2.0mg/ml)用含5%小牛血清的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稀释成含HBsAg20g/ml与100g/ml悬液,一20C保存备用。取含HBsAg100g/ml悬液20ul滴染于不锈钢图片上,涂匀,置37C温箱中干燥30mi…  相似文献   

6.
贾平  伟彦玲  纪强 《黑龙江医学》2001,25(10):794-794
乙肝疫苗 ,是目前预防乙型肝炎传播最有效的疫苗。我院于 1999- 0 8对我区 4~ 10岁儿童 3 78例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并于 2 0 0 0 - 0 8对该年龄组的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对我区农村的 4岁以上 (包括 4岁 )及 10岁以下 (包括 10岁 )的儿童 3 78例进行了全程免疫接种 ,其中男性 2 2 6例 ,女性 15 2例。1 2 标本及方法采肘静脉血 2 5ml,无菌分离血清 ,并在同一实验室用同一仪器 ,由同一检验者检测HBsAg和抗HBs ,血清检测采用ELTAS法 ,检测药盒由北京生化免疫试剂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7.
1995年 9~ 10月 ,本站对管辖区的 2 3所学校的中、小学新生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E抗原及抗 -HBs的检测 ,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建华区 2 3所学校中、小学新生 412 3人 ,其中男性 2 0 90人 ,女性 2 0 33人。1.2 内容 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E抗原(HBeAg)、抗体 (抗 -HBs)。1.3 方法 清晨空腹采静脉血 2~ 3ml,分离血清。2 结果被检对象 412 3人 ,全部进行HBsAg、HBeAg、抗 -HBs的检测 ,检测结果见表 1。其中HBsAg、抗 -HBs阳性率分别为2 .6 7%、2 7.89…  相似文献   

8.
某医学院新生接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凡未感染或未接种疫苗者均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易感者 ,为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手段。我校对每年入学的新生部分进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 ,对标记物阴性的学生进行乙肝基因重组疫苗全程接种。现将接种效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9- 2 0 0 1年入校的新生中 ,随机抽取其中 6 40例 (年龄 17- 2 3岁 ,男 35 1例 ,女 2 89例 )检查血清乙肝二对半 (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均呈阴性 ,并进行基…  相似文献   

9.
血源乙肝疫苗正逐渐被基因乙肝疫苗所取代[1,2 ] ,有研究认为基因乙肝疫苗与血源乙肝疫苗在安全性、效力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 ,可互换使用[2 ,3] ,基因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在 95%以上[2 ] 。本文报告在实际接种中应用国产基因乙肝疫苗的效果。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7~ 13岁健康小学生 ,筛查其乙肝HBsAg、抗 -HBs、HBeAg、抗 -HBe和抗 -HBc (乙肝五项指标 )均阴性者 ,共 2 4 1例 ,其中以前接种过血源乙肝疫苗者 70人。1 2 研究方法  ( 1)接种同一批号基因乙肝疫苗 ,免疫程序为 0 ,1和 6月三针 ;( 2 )接种后 2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8741-1对新生儿的免疫效果。方法:对34例HBsAg阳性孕妇所生子女进行该疫苗的预防注射,注射后的不同时期抽血检查血清抗-HBs、HBsAg、抗-HBc的滴度。结果:抗-HBs阳性率为824%~969%,有效保护率为735%~938%,HBsAg阳性率为294%~882%。结论:乙肝疫苗8741-1对新生儿具有良好的免疫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科应用金标法作为健康查体者快速检测 ,对16 2 0名查体者初复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并就该法与ELISA法进行了比较 ,初步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试剂 HBsAg快速测定试纸条 (金标法 :北京万泰生物有限公司 ) ;HBsAgELISA试剂盒 (分别购自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与华美工程公司 ) ;1ng/ml、2ng/ml、5ng/mlHB sAg定值血清 (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 )。金标法 用毛细管取手指血 10 0 μl滴入试纸条加样处 ,待 5~ 10min阳性对照线出现即报告结果。HBsAg定值血清或被测样本s/co值在 5以下时…  相似文献   

12.
陈列 《海南医学》2003,14(4):75-75
乙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乙肝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Ⅰ类传染病 ,为了解我县饮食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 ,便以制订防治措施 ,每年针对饮食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HBsAg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1997~ 2 0 0 1年饮食从业人员在防疫站健康检查资料。1.2 方法对每名饮食从业人员抽取静脉血2ml,分离血清 ,用反向对流血凝法(RPHA)检测HBsAg ,滴度在 1:16以上试验定为阳性 ,并进一步对HBsAg阳性血清用琼脂双扩法 (ELISA)检测HBeAg。2 结果2 .1 我县 1997~ 2 0 …  相似文献   

13.
封秀红  殷毅峥 《河南医学研究》1999,8(3):270-271,277
目的: 探讨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免疫持久性。方法:应用反向间接血凝反应( RPHA) 法从1500 名孕妇中筛查出82 名HBsAg ≥1∶64 的滴度阳性携带者的新生儿,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 人数比例为3∶1) 。疫苗组在新生儿出生24 h 内注射第1 针,1 月、6 月龄分别注射第2 针、3 针乙肝疫苗,对照组按同样程序注射安慰剂。结果: 在第13 年时疫苗组抗 HBs 阳性率仍高达5932 % (35/59) ;对照组13 年中有2353 % (4/17) 受到自然感染后变为抗 HBs 阳性,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疫苗组的抗 HBs阳性者中,抗 HBsGMT 峰值也在第12 个月,S/N 值为6884 ,到13 年时已下降到1782 ,相当于高峰的1/4 ,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出生时疫苗组与对照组HBsAg 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外,疫苗组HBsAg 阳性率一直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第13 年时疫苗组和对照组的HBsAg 阳性率分别为677 % 、4706 % ,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13 年时,大部分仍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对济钢新村882 名在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者进行了调查,检查其五项指标( H Bs Ag ,抗— H Bs , H Be Ag ,抗— H Be 和抗— H Bc) 。发现 H Bs Ag 阳性率明显降低,为023 % ,抗— H Bs 阳性率升高,为4093 % ,但比现场实验低,不同医院接种者抗— H Bs 阳性率不同。结果说明乙肝疫苗效果明显,但实际接种中可能出现问题,包括储存等,需引起基层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系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母婴传播机率大,刘克洲报道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出生6个月内,243%~45%HBsAg阳性。因而加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阻断围产期HBV的传播是预防乙肝的一种有效手段。1996年...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疫苗的普遍应用,为大规模预防和控制乙型肝 炎病毒(HBV)感染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段,但接种疫苗若 干年以后仍有部分转为HBsAg(+),为此,我们对已接种乙 肝疫苗的小儿进行加强接种,并对其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为我院妇产科出生的HBsAg(+)/(-)母亲所生的新生儿368名,其中HBsAg(+)母亲所生的新生儿30名, HBsAg(一)母亲所生的新生儿338名,所有新生儿均按0、1、6个月的程序接种乙肝疫苗,这些新生儿满5周岁时,按其自愿的原则,218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取自天津市传染病院咨询门诊,269例均为HBsAg、HBsAb阴性、肝功能正常之接种者,按“0,1,6”免疫程序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拉种,除道剂量分为10μg与5μg。结果:(1) ̄10岁组HBsAb最高, ̄40岁组最低,两者均值相差6倍以上,但从总体趋势分析,随年龄升高,抗体应答能力逐渐下降。(2)有HBV感染只者接种乙肝疫苗,其HBsAb应管能力较乙肝系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疫苗对HBsAg携带儿童的免疫影响金禹锡,李东奎榆树川发电厂职工医院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乙型肝炎中图法分类号R512.34目前关于乙型肝炎疫苗对HBsAg阳性者的作用和意义仍有不同意见。为了进一步了解乙型肝炎疫苗对HBsAg携带者能...  相似文献   

19.
血型变异1例     
患者男 ,70岁 ,因车祸致双下肢多发性骨折。入院查体 :T 35℃ ,P 146次 /分 ,R 2 4次 /分 ,BP 0。患者面色苍白 ,呼吸、心跳加快 ,四肢湿凉。实验室检查 :Hb 2 .0 g/L ,RBC 0 .6×10 12 /L ,WBC 2 .0× 10 9/L ,N 0 .5 9,L 0 .39,M 0 .0 2 ,血型AB ,交叉配血无凝集反应。住院后 4天共输AB型血 2 40 0ml,输血无不良反应。第 5日晨体温 38℃ ,全身皮肤粘膜出现黄染。查肝功和表面抗原 :GPT 1.6 7ukat/L ,TTT 4u,II 5 0 u,HBsAg(- )。配血时 ,出现凝集反应 ,化验室以B型血无凝集报告。因血型有…  相似文献   

20.
我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4738名接种过乙肝疫苗儿童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 (HBV)部分血清标志物检测 ,并对HBsAg阳性儿童HBV血清标志物模式进行了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来我所作入托体检的 2~ 5周岁儿童血清样本 4738例 (男 2 5 0 8例 ,女 2 2 30例 )。1.2 仪器和试剂 采用Metertech公司的∑ 96 0酶标仪。HBsAg及其抗体(抗 HBs)、HBeAg及其抗体 (抗 HBe)、乙肝核心抗体 (抗 HBc)测定用试剂盒 ,均为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