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廖建中  王伟  罗永湘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179-181,F0003
背景:生长因子开创了伤口愈合研究与应用的新纪元,祖国医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尚在探索中。 目的:用中药白芨胶作为外源性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的载体。观察促进大鼠伤口愈合的作用。 设计: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采用单一样本观察;观察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对伤口愈合的作用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骨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骨科。材料:90-120dSD大鼠4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20-280g;牛精液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lmg/支。冻干制剂。 方法:实验于2001-09/2004-12在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骨科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实验分两部分进行:①将生理盐水、白芨胶、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中,观察其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的影响。②选用SD大鼠40只,分为4组,每组大鼠均为10只。空白对照组,伤口不用药;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在各大鼠背部切取2cm的切口,分别给予外用白芨胶、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用药1次/d。在用药后第3天及第10天测量伤口面积,并用图像分析仪计算伤口面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渗出类型和数量,并观察伤口愈合时间。 主要观察指标:①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②伤1:3愈合速率的观察。③伤口愈合时间观察。④光镜组织学观察。 结果:①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24h后。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与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的稀液倍数以1:10^6-1:10^8神经节周围有突起生长反应最明显。而生理盐水及白芨胶。均未见神经节有突起生长。②伤1:3愈合速率的观察: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伤口愈合速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③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空白对照组、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伤口愈合时间依次为(19.5&;#177;0.7),(17.3&;#177;0.6),(16.6&;#177;0.7)及(14.9&;#177;0.4)d。④光镜组织学观察:用药后3d组织切片观察: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和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渗出的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且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可见毛细血管。用药后第10天组织切片观察: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与空白对照、白芨胶组比较,肉芽组织较致密的,含有较多毛细血管。 结论: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在伤口愈合早期及后期均有显著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且作用优于单用白芨胶或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芨胶作为外源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载体对兔背部创面表皮细胞DNA含量及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临床实验中心完成。选择健康家兔40只,以手术切割方法造模,距脊柱正中旁开2cm处做皮肤全层切口,面积约2cm×2cm,左右各3个。将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和白芨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白芨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白芨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用已配好的药液浸透纱布外敷伤口,换药1次/d。取材后测定:①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标准以创面面积小于总面积的5%或愈合面积大于95%为完全愈合。②伤口愈合率:各组动物分别在术后第3,10天,用0.25cm×0.25cm的透明方格纸测定伤口面积,用德国产ASN-68K半自动图像分析仪计算伤口面积,伤口愈合速率=愈合面积/原伤口面积×100%。③表皮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检测方法检测术后第5天表皮细胞DNA的含量及周期变化,增殖指数=(S G2M)/(G0/G1 S G2M)×100%。结果:纳入家兔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伤口愈合时间:白芨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伤口愈合时间少于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3.9±0.3),(19.3±0.7),(16.8±0.7),(17.6±0.6)d,t=7.632,3.278,4.563,P<0.01,0.05,0.05]。②伤口愈合率:术后第3,10天,白芨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家兔伤口愈合率高于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第3天分别为(49.83±0.03)%,(21.63±0.03)%,(36.34±0.03)%,(39.57±0.04)%,P<0.01;第10天分别为(87.88±0.01)%,(68.40±0.02)%,(83.37±0.01)%,(78.97±0.02)%,P<0.01,0.05]。③表皮细胞增殖活性:术后第5天,白芨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的增殖指数高于生理盐水组、白芨胶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43.17±1.1)%,(31.7±1.4)%,(36.3±1.6)%,(32.59±1.5)%,P<0.05]。结论:白芨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显著促进创面表皮细胞DNA的合成,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深度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度压疮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先以0.5%浓度的活力碘进行局部消毒,将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等清除干净,再以生理盐水湿敷疮面;观察组表面擦干后给予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覆盖。观察所有患者治疗10 d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深度压疮平均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深度压疮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再生与神经生长因子给药途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局部和全身给予神经生长因子,观察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6/2003-05在大连医科大学神经解剖研究室完成。选用体质量180~200g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即全身用药组、全身对照组和局部用药组。其中局部用药组,右侧后肢为实验组,左侧后肢为对照组。切除大鼠5mm长的坐骨神经,两断端用硅胶管桥接形成再生室。局部用药组向右侧再生室内注入0.5mL神经生长因子;向左侧再生室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全身用药组按5mL/kg腹腔内给药。对照组腹腔内注入等量盐水。术后9周对各组动物进行电镜观察及轴突计算机图像分析,采用辣根过氧化物法逆行追踪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标记情况。结果:36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再生坐骨神经电镜观察结果:局部用药组及全身用药组的结果基本一致,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轴突直径较粗,髓鞘厚呈板层样排列,神经再生活跃。而对照组中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直径细小。②轴突计算机图像分析:用药组轴突数目优于对照组[局部:(2781±170),(1758±103)个/μm2;全身:(2840±127),(1786±112)个/μm2,P均<0.01];用药组轴突直径亦优于对照组[局部:(1.11±0.18),(0.64±0.17)μm,全身:(1.16±0.15),(0.87±0.17)μm,P均<0.01]。③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结果:实验组脊髓腰段横切片中,可见较多标记的前角运动神经元,而对照组中则少见。全身用药组与局部用药组结果相似。结论:全身和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神经生长因子也支持运动神经元存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完全去神经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及愈合过程中神经纤维再生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情况,探讨神经纤维再生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伤口愈合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6-02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雌性Wistar大鼠32只,体质量250~300g。切断所有大鼠右下肢的坐骨神经和股神经,然后分别制造1cm的圆形皮肤缺损作为去神经组,在大鼠左下肢相应部位制造同样皮肤缺损作为对照组,于伤后1,3,7,14d每个时间点随机处死8只大鼠,用3M贴膜覆盖于伤口,然后沿切口周围1cm切取伤口组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丝蛋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结果:纳入大鼠3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伤口无感染。①两组大鼠伤后7d的伤口面积比伤后1d均明显缩小[去神经组:(0.195±0.053),(0.687±0.053)cm2;对照组:(0.131±0.041),(0.562±0.088)cm2]。与对照组相比,去神经组伤后3d大鼠的伤口面积无明显变化[(0.366±0.031),(0.408±0.079)cm2,P>0.05]。②去神经组伤口的神经丝蛋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染色在伤后第1,3,7,14天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完全去神经后皮肤伤口愈合缓慢,而伤口内的神经纤维再生缓慢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减少与皮肤伤口愈合缓慢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合剂神经生长液对神经元生长的促进作用,为神经生长液用于治疗神经损伤、促进损伤神经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生大鼠背根神经节无血清培养,在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神经生长液,观察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背根神经节细胞生长状况和突起生长的长度。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无血清培养,在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神经生长液,采用3-(4,5-dimethylthiaz-2-y1)-2,5-dijo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法,观察实验组、神经生长因子(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生长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背根神经节细胞突起生长明显,突起长度(314±43)μm显著大于对照组(76±26)μm(F=313.69,P<0.01);与对照组相比,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液均可显著提高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大脑皮质神经元对MTT的代谢率(F=82.54,P均<0.01),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神经生长液在体外可促进背根神经节和大脑皮质神经元生长。  相似文献   

7.
白芨对大鼠创面愈合几个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芨对大鼠创面愈合几个要素的影响,探讨其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大鼠麻醉后,在背部脊柱两侧1.5cm处切除两个直径约1.6cm的圆形,以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其中一个创面局部涂抹白芨胶溶液;或在背部脊柱两侧1.5cm处各切开一约8cm长的全皮层切口,埋入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海绵,随机数字表法选择一侧注入白芨胶溶液。结果:伤后3(或5),7,10,14,21d白芨治疗组创面残留面积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提前2.5d,创面组织蛋白含量和羟脯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伤后3,5,7d白芨组伤口巨噬细胞数量也显著提高。结论:白芨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和愈合的质量,增加伤口巨噬细胞数量可能是其促愈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痛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5,mGluR5)表达变化。方法 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只,观察组腹腔注射紫杉醇制备周围神经痛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第1、7、14天检测2组大鼠足底机械痛阈值;造模第14天,处死大鼠后取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GluR5在脊髓与背根神经节分布及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与背根神经节mGluR5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观察组造模前机械痛阈值[(41.48±3.29)g]与对照组[(42.00±2.71)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1、7、14天,观察组机械痛阈值[(30.78±2.04)、(19.48±2.22)、(14.29±1.44)g]均低于对照组[(39.98±1.48)、(40.87±3.11)、(40.10±2.74)g](P0.05);造模第14天,对照组脊髓、背根神经节mGluR5表达均较低、且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浅层,观察组脊髓、背根神经节均可见mGluR5表达、且分布较密集;观察组脊髓、背根神经节mGluR5阳性细胞率[(24.24±1.49)%、(38.20±2.47)%]均高于对照组[(6.30±1.11)%、(8.52±1.89)%](P0.05),且观察组背根神经节mGluR5阳性细胞率高于脊髓(P0.05),对照组脊髓mGluR5阳性细胞率与背根神经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14天,观察组脊髓、背根神经节mGluR5相对表达量(5.22±0.53、6.44±0.51)均高于对照组(1.02±0.33、1.23±0.41)(P0.05)。结论周围神经痛大鼠脊髓及背根神经节mGluR5分布较密集,且背根神经节mGluR5表达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非特异性拮抗剂氯胺酮对甲醛致炎小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以及背根节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2/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取成年健康昆明种小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甲醛组和甲醛 氯胺酮组3组,每组8只。分别于甲醛组和甲醛 氯胺酮组小鼠右后足底注入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100μL形成急性炎性痛模型,甲醛 氯胺酮组小鼠在注入甲醛后立即经腹腔注入40mg/kg的氯胺酮。正常对照组小鼠不干预。观察甲醛注射后小鼠疼痛行为学变化,甲醛致炎2h后处死小鼠,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背根节TrkA受体表达。结果:经补充后24只小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疼痛行为学变化:甲醛注射后1h内小鼠均出现明显的摔腿、舔足、跛行、致炎足不能着地等疼痛行为学改变,注射足呈高度肿胀。甲醛 氯胺酮组小鼠氯胺酮注射后翻正反射立即消失,甲醛致炎后第一时相(注射后0~5min)、第二时相(注射后20~60min)的疼痛行为学反应次数显著少于甲醛组眼(6.0±2.5),(113.0±9.5)次;(3±0),(75.0±4.5)次;P<0.01演。②背根节TrkA受体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注射侧甲醛组高于甲醛 氯胺酮组和正常对照组(205.3±11.9,121.6±7.9,116.5±7.7,P<0.01),甲醛 氯胺酮组和正常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氯胺酮能抑制急性炎性痛时疼痛行为学变化,并减少背根节TrkA受体的表达,这种效应可能与TrkA受体下调后初级伤害性刺激传入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位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电针治疗对大鼠背根神经节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10):空白对照组(Con组);坐骨神经结扎组(CCI组);假电针治疗组(CCI+A组);电针治疗组(CCI+EA组).分别于实验前及坐骨神经结扎后第7、14、21 d,观察并记录大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和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变化和大鼠受累后肢的运动功能评分.在实验结束(即第21 d)时,处死大鼠,取出右侧L4~6节段的背根神经节,之后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PWT和PWL在Con组中没有变化,而在CCI组和CCI+A组中显著降低,并持续至实验结束.CCI+EA组在电针治疗后PWT和PWL与CCI组和CCI+A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电针治疗后,CCI+EA组大鼠受累后肢的运动评分显著低于CCI+A组和CCI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CI+EA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的磷酸化p38MAPK (phosphor-p38 MAPK,p-p38 MAPK)阳性细胞表达均显著低于CCI组和CCI+A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位能够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热痛和机械痛,改善大鼠受累后肢的运动功能评分;电针抑制CCI大鼠背根神经节中p38MAPK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与玉红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表皮干细胞在创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从诱导干细胞角度来阐释中药加速受损皮肤再生的机制值得研究。 目的:观察玉红膏对大鼠创伤愈合过程中皮肤组织中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药理室。 材料:实验于2006—07/09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药理室完成。选用114只清洁级健康Wistar雄性成年大鼠,体质量180~210g,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玉红膏购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制剂中心(批号20020110),京万红为天津达仁堂达二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Z12020440)。 方法:按完全随机法将大鼠分为玉红膏组、京万红组、模型组,每组36只,另设6只为正常组。正常组常规饲养不作任何处理,其余各组玉红膏组造模后立即外敷玉红膏,每个创面0.1g;京万红组每个创面外敷京万红0.1g,每日定时换药2次至创面愈合;模型组创面不予处理。 主要观察指标:于造模后第1,3,5,7,14,21天6个时间点观察记录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并取创面皮缘比较各组各观测点整合素β1吸光度值及转录因子p63阳性细胞数。 结果:纳入大鼠10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创面愈合时间:玉红膏组与京万红组大鼠均短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整合素β1吸光度值及转录因子p63表皮层阳性细胞数:玉红膏组、京万红组及模型组在造模后两指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玉红膏组及京万红组在第7天达到峰值,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模型组,峰值的强度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玉红膏有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诱导创缘残留的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建立海水浸泡复合伤伤情快速评定方法的实验动物模型,以利于其愈后恢复.目的探讨建立海水浸泡复合伤简易伤情评定方案的方法.设计分组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骨二科,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材料健康成年杂交犬32只,体质量12~15kg,雌雄不限.方法本实验部分于2001-10/2002-06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五、六研究室在我国特定海域完成.犬随机分为烧冲复合伤组与弹烧复合伤组,每组又分浸泡组10只与对照组6只.烧冲复合伤组制造烧伤和轻度冲击伤模型,对照组致伤后直接置于25℃室内,浸泡组立即用固定架将犬浸泡模拟海水中.弹烧复合伤组制造烧伤和轻中度弹片伤模型,致伤后对照组和浸泡组处理方法同前.观察各组在伤后28 h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找出与死亡发生有关的指标,分析其相关性,建立伤情评分表,内容包括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氯离子浓度、动脉氧分压及致伤因素各项,分为0~5分,总分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犬死亡数分析.②伤情评分.③评分表评定伤情的验证.结果32只犬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犬死亡数分析及各项指标与死亡发生的关系犬共死亡12只,10~20 h是死亡发生高峰期,无论浸泡是否发生;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氧分压、氯离子浓度等5指标与死亡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②各组犬伤情评分、预测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比较烧冲对照组各项分别为(5.89±3.25)分,0,17%;弹烧对照组分别为(6.78±2.02)分,25%,33%;烧冲浸泡组分别为(9.50±4.20)分,50%,30%;弹烧浸泡组评分别为(11.13±3.57)分,50%,60%.结论①建立的评分表易于获得常用生理指标以快速评定伤情,且有无合并海水浸泡均可进行评定,适用面较广.②评定的准确性经验证可以接受.③但此表是基于动物实验数据建立,与真正的伤员伤情评分表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关节镜下清理术作为一种微创、可重复的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但作为关节镜清理术标准步骤之一的滑膜刨削术,其作用近来遭到质疑。目的:探讨骨关节炎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中滑膜刨削术的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对照分析。单位:抚顺市中心医院骨科。对象:于1997-02/2000-12抚顺市中心医院骨科行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时行滑膜刨削术65例,资料完整并且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32例,为滑膜刨削术组;2001-01/2003-11抚顺市中心医院骨科行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时未行滑膜刨削术48例,资料完整并且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方法:手术以滑膜刨削术作为干预因素进行分组,采用关节冲洗,游离体摘除,骨赘清除,半月板修整,软骨刨削,滑膜刨削术与不进行滑膜刨削术或局部滑膜刨削术对照行疗效分析。两组病例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膝关节骨关节炎评定标准于术前及术后1年进行评定,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7d视觉模拟评分,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主要观察指标:术前及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7d视觉模拟评分。结果:纳入患者6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前两组病例具可比性,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27,P=0.899)。滑膜刨削术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显著(t=9.547,P<0.001),术后引流量多。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滑膜刨削术组、对照组分别为(4.6±1.1),(2.8±1.4)分,t=6.206,P<0.001],随访1年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滑膜刨削术组、对照组分别为(77.6±11.9),(79.0±10.3)分,t=0.562,P=0.576]。结论:滑膜刨削术不能增加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的近期疗效,相反其施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术后反应重,不应在关节清理术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组织工程发展很快,但目前缺乏理想的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活性骨在体内的成骨能力各家报道不一.目的探讨异种完全脱蛋白骨支架材料复合自体红骨髓体内植入的成骨作用.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济南军区第一五二医院骨科,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干部病房,平顶山煤业集团朝川矿医院骨科.材料实验在济南军区第一五二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4月龄日本大耳白兔40只,体质量2.0~2 5 kg,雌雄不限(平顶山市第一五二医院动物实验室提供).干预将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制得的小牛完全脱蛋白骨(CFDB)支架材料与免自体红骨髓复合后植入免大腿肌肉内(40只)进行实验,术后4,8周分别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①常规组织学检查.②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③植入物成骨的定量判断.结果实验组4周和8周移植物组织块ALP活性分别为(63.48±0.873)和(69.527±0.635)IU/L,移植物组织块成骨含量分析分别为(2.50±0.38)和(4.70±0.67)分,对照组4周和8周移植物组织块ALP活性分别为(2.50±0.38)和(4.70±0.67)IU/L,移植物组织块成骨含量分析分别为(1.90±0.54)和(3.40±0.54)分,表明,实验组在同时间点的成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植入时间的延长,新骨形成增多.结论异种完全脱蛋白骨支架材料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复合自体红骨髓后植入体内,其成骨能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背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在糖尿病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少见报道。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复合创伤修复过程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3周后将各组动物复合背部1.3cm2全厚皮切除形成伤口。结果与结论: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模型大鼠伤口愈合明显延迟,创伤后第4,8,12和16天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第8天,糖尿病组大鼠肉芽组织成熟度和新生血管形成指标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时间递增趋势,而糖尿病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在整个创面愈合过程的后期(第12天后)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糖尿病大鼠皮肤伤口愈合后期创面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相对正常对照组减少可能是导致创面愈合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背景:红骨髓中的骨髓基质细胞是骨的非特异性生长因子,是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靶细胞,具有骨诱导作用和自身成骨作用;可注射性藻酸钙凝胶属于凝胶态可降解生物材料,其组织相容性好,为成骨、成软骨细胞的增殖、附着提供支架,有利于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目的:制备骨形态发生蛋白、自体红骨髓及藻酸钙凝胶复合物,观察其诱导成骨活性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2-02/2003-02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完成,选用27只纯种SD大鼠,雌雄不拘,体质量(200±20)g,购于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骨形态发生蛋白购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方法:随机摸球法将大鼠分为3组: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组、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组及藻酸钙凝胶组,每组9只,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组大鼠在麻醉后,取已制备的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0.4mL,于股骨大粗隆处抽取红骨髓0.1mL,加入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搅拌混合后用注射器注入股后肌肉中,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组及藻酸钙凝胶组双侧肢体股后肌群分别植入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及单纯藻酸钙凝胶。①术后观察动物麻醉后苏醒、切口愈合、饮食、活动情况,同时观察植入物的大小、硬度及血管分布情况。②分别在造模后1,2,4周3个时间点进行指标检测,每个时间点3只大鼠,取出标本切片进行光镜下观察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动物一般观察及植入物大体观察。②组织病理观察。③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结果:纳入SD大鼠27只,麻醉4~6h后完全清醒,可正常进饮食;24h切口无血肿、可正常活动;72h切口无感染征象;2周后切口完全愈合、缝线脱落;全部27只大鼠切口均Ⅰ期愈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植入物标本大体观察: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组1周时植入物体积无减少、有血管长入;2周时质地较硬,切面呈灰白色,有骨样组织沉积;4周时有大量血管长入,有大量骨样组织沉积,质地较硬。②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组1周可见大量间充质细胞聚集,骨母细胞及软骨母细胞增生活跃;2周软骨细胞趋于成熟,有软骨样基质及骨样基质;4周骨细胞多见,有编织骨形成,较其他两组成骨多。③碱性磷酸酶活性:植入后1,2,4周,藻酸钙凝胶组分别为(0.179±0.018),(0.058±0.017),(0.027±0.018)IU/g,低于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组[(0.922±0.226),(1.169±0.249),(0.431±0.081)IU/g,P<0.01],植入后1,4周,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组活性分别为(0.447±0.015),(0.276±0.081)IU/g,低于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骨髓组(P<0.05)。结论:藻酸钙凝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复合物具有稳定而持久的诱导成骨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对于骨肿瘤性骨缺损,以往多采用取自体髂骨移植修复。目的:以自体髂骨移植修复骨肿瘤或瘤样病变引起的腔洞性骨缺损为对照标准,观察脱蛋白牛松质骨结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封闭残腔以及新生骨密度的情况。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3-07/1998-07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骨科收治骨缺损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患病时间(6.2±2.1)个月,骨缺损(136±30)mm3。对照组62例,患病时间(6.1±2.3)个月,骨缺损(133±37)mm3。方法:实验组接受脱蛋白牛松质骨结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对照组接受自体髂骨移植治疗。首先彻底刮除肿瘤组织,用体积分数为0.95的乙醇烧灼创面后,再刮除烧灼面致出血,然后植入骨移植材料,植入的骨量要充足、紧密。以术后第1周的X射线片作为新骨生长的密度对比标准,术后第3,6,8个月分别摄X射线片,以术后8个月指标为两组比较标准。主要观察指标:比较骨缺损愈合情况,以残腔封闭及新生骨密度为标准。结果:两组患者平均随访20个月。随访6个月时,实验组失访1例。随访18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失访2例。术后8个月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骨缺损残腔消失,新骨组织与母骨融合为一体,密度和正常骨相同或高于正常骨,实验组44例,对照组46例;骨残腔基本消失,新生骨密度接近于正常骨,实验组12例,对照组10例。与自体骨移植材料相比,脱蛋白牛松质骨与自体红骨髓结合后对修复腔洞性骨缺损疗效相当。结论:应用脱蛋白牛松质骨结合自体红骨髓移植与自体骨移植修复腔洞性骨缺损,均可使腔洞性骨缺损残腔基本消失,新生骨密度接近正常骨,两种方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背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是椎体成形术中最常用的注入材料之一,其引起的脂肪栓塞所导致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屡见报道。因此拟观察其在椎体成形术中是否也可引起脂肪栓塞。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中犬的血液动力学和血气变化及是否发生肺脂肪栓塞。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骨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对象: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完成。6只成年犬,雌雄不限,体质重(12.0±2.5)kg,由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动物中心提供。干预:随机抽取4只犬将PMMA注入到犬的L2椎体,另2只犬做对照,仅行手术切开不注射PMMA。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颈动脉血压。②血气分析。③肺组织病理。结果:平均2.6mL的骨水泥注入到椎体后导致颈动脉压快速下降(5±2)s,持续(150±35)s,并可导致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为(1.64±0.53)kPa,(P=0.009),pH下降0.09±0.06(P=0.049),氧分压减低(1.95±0.59)kPa(P=0.007),注射PMMA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肺组织病理可见到小血管内有脂肪滴。结论:椎体成形术中注射骨水泥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和脂肪栓塞,是椎体成形术的潜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背景:关于成年哺乳类动物脊髓损伤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特征和来源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尚无肯定性结论。目的:通过分析成年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及减压后巢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特征和来源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3/10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选择成年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中度组(压迫物占椎管矢状径的40%)、重度组(压迫物占椎管矢状径的60%)及重度压迫损伤24h后减压3d、10d组,每组10只。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压迫临近段(距压迫边缘至5mm)脊髓灰质和白质内nestin的阳性表达并测量其灰度值。②各组大鼠脊髓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50只大鼠均进入实验分析。①中度压迫组(白质235.33±6.48,灰质196.28±6.55)、重度压迫组(白质190.45±4.91,灰质173.15±5.98)及重度压迫损伤减压后3d组(白质198.39±3.24,灰质180.38±4.51)和减压后10d组白质(202.55±3.54)中巢蛋白均有明显表达(P<0.05),以重度压迫组最为显著(P<0.01)。减压10d组的灰质和脊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的巢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损伤组脊髓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增多、胞体肥大,突起增粗、增长。结论:成年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及减压后早期存在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对脊髓具有重要的营养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在动物实验中已有大量免疫学方面的研究,但由于临床只是早期的探索,对其临床免疫学研究需要进一步积累。目的:动态分析异体手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学状态的变化。设计: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和检验科。对象:实验组纳入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两例单侧异体手移植的患者,观察时间1999-09/2000-03。健康对照组为同期本院体检者20人,男12人,女8人,年龄20~45岁,均为自愿者,无活动性免疫性和感染性疾病。方法:2例手移植患者手术前1和3d各采外周血1次,术后第1周采血1次/d,2~4周采血3次/周,5~8周采血2次/周,9~16周采血1次/周,5~6个月采血2次/月。①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T细胞),用ELISA法检测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酶动力法检测血清肌酸肌酶。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以丝裂霉素C处理的供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作刺激细胞,3H-TDR掺入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供体移植抗原的增生反应(阴性:刺激指数的均值与1无显著性差异,反之为阳性)。以自体相同处理过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供体刺激细胞作为对照,计算每一标本的刺激指数(刺激指数=实验cpm/对照cpm)作为比较指标。健康对照组20人均采外周血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T细胞)、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C反应蛋白和肌酸肌酶;20人随机分为10组,互为供受体,行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主要观察指标:①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T细胞)。②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③C反应蛋白。④肌酸肌酶。⑤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①术后1周内CD3 ,CD4 ,CD8 T细胞明显下降,1周后除CD8 细胞比术前升高外均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CD3 :(66.43±4.56);CD4 :(30.55±3.94);CD8 :(33.45±2.69)]。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②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为0~10%,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③血清C-反应蛋白为0~0.359mg/L,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④血清肌酸肌酶肌酸肌酶为25~170mmol/L,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⑤移植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为阴性,5个月后转为阳性。对照组均为阳性。结论:T细胞亚群的短期的变化与长期的再分布与免疫抑制剂密切相关,说明免疫抑制剂对异体手移植术后T细胞亚群有明显的影响。免疫诱导方案使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有效地避免了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但患者还未达到特异性耐受,还需要免疫抑制剂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