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及后交叉韧带(PCL)的损伤,在膝关节外伤中较为常见,常可导致膝关节功能受限,膝关节不稳,严重者可致退行性膝关节疾病.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内侧髌股韧带止点的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国人内侧髌股韧带止点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在髌骨稳定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30例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观测国人内侧髌股韧带止点的解剖学特点。 结果 内侧髌股韧带在股骨端附着于收肌结节与股骨内上髁之间的骨脊上,此处纤维薄而窄,向前逐渐增宽增厚。在髌骨端,附着于髌骨内缘上2/3,此处最厚最宽。 结论 揭示了内侧髌股韧带止点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学者曾为小腿溃疡进行阔筋膜张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和肌筋膜瓣转位加固股骨颈骨折修复成功 ;对该肌的血供应只提到旋股外侧动脉 ,还未见臀上 (下 )动脉的报道 ;而本文对阔筋膜张肌的长度及血供的来源、外径均做了解剖学测量。为临床提供修复巨大型腹股沟斜疝和幼儿巨大型脐疝修补、取材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取 15具 (男 8、女 7)整尸标本 ,在 30侧经髂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盆部及下肢标本 ;解剖观察臀上 (下 )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的走行、分布 ;并用游标卡尺对血管外径进行测量。2 结果2 .1 旋股外侧动脉的起源 该…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测髌下脂肪垫血供特点,为TKA术中如何保护其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20侧防腐及2侧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用巨微解剖法观测髌下脂肪垫血管网的组成、走行及分布。 结果 髌下脂肪垫血管网外侧由膝下外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降支构成,内侧由膝下内侧动脉升支、膝降动脉髌上支的降支、膝降动脉关节支的髌下支构成,各支互相吻合形成网状结构,为"密集血管区",位于在髌骨内、外侧旁开5 mm范围以内,髌尖下约14 mm,髌韧带后面10 mm区域。此血管网向髌骨下极、髌韧带后部、髌下脂肪垫及其表面的滑膜提供血供。 结论 髌下脂肪垫具有滋养其周围结构的功能,在TKA术中应予保留,若需切除至少应保留"密集血管区"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髌韧带血供的特点,为临床交叉韧带移植重建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对成人和胎儿下肢标本经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以及胎儿墨汁灌注组织透明和组织切片等方法,观察髌韧带的动脉来源、分布特点,并测量胎儿韧带内微血管密度。结果:髌韧带的动脉来自膝下外动脉、胫前返动脉、膝降动脉和膝下内侧动脉的分支;胎儿髌韧带不同区域微血管密度不同,以韧带中心部位密度最低。结论:髌韧带中心部为相对乏血管区,对以髌韧带为替代物行交叉韧带重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伸膝装置应用解剖及其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软组织平衡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2例新鲜、80例固定成人膝关节标本伸膝装置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髌前三层不同走向的纤维膜性结构包被伸膝装置。股外侧肌腱、股内侧肌、股最内侧肌与股直肌腱分别成33.50°±6.19°、54.5°±8.20°、78.60°±8.52°角。矢状面股直肌腱与髌腱成12°(3°~20°)夹角。股四头肌腱扩张部向下扩展形成髌内、外侧支持带(MPR、LPR)。内侧髌股韧带(MPFL)长(47.60±5.59)mm,宽(19.70±6.13)mm。膝关节肌为独立肌肉,是膝关节重要的滑移装置并维持髌骨内侧稳定结构。结论:TKA术中髌骨软组织平衡,关键在于准确分层缝合股最内侧肌止点和MPFL,必要时松解髌骨外上角股外侧肌腱或LPR。术中防止膝关节肌内侧束撕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侧髌股韧带(MPFL)是髌股关节内侧的主要静力结构,对稳定髌股关节内侧,防止其外脱位起重要作用。临床上MPFL损伤,可引起膝痛、髌骨不稳定等。对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者,临床上可行保守治疗,但易复发,早期手术治疗近年为一些学者所提倡。本文对MPFL的解剖、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重建膝关节韧带断裂缺损的应用解剖及术式设计。方法: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标本,解剖观测大收肌腱的形态及其血供,2侧新鲜下肢标本模拟手术设计。以膝上内侧血管为蒂大收肌腱转位修复膝关节韧带断裂缺损。结果:应用带血供大收肌腱转位修复胫侧副韧带30例,胫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8例,胫侧副韧带和后交叉韧带4例,多韧带损伤1例,经随访疗效为满意。结论:大收肌腱与膝关  相似文献   

9.
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膝关节外侧感觉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自体B-P-B中1/3组织重建ACL后膝关节外侧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病原因。方法:(1)对21例临床用自体B—P—B中1/3组织重建ACL的患者随访5~6年,测量其膝关节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麻木范围。(2)解剖观察成人新鲜尸体标本3具6例和附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30例的隐神经髌下支的分布范围。结果:术后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出现膝关节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隐神经髌下支自深筋膜穿出后,在胫骨内侧髁下方发出分支,横行跨过髌韧带分布至膝外侧皮肤。结论:隐神经髌下支分布到膝外侧皮肤,用自体B-P-B中1/3组织重建ACL在取材时可致其损伤,是术后并发膝外侧皮肤感觉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自体髌骨膜-髌韧带-骨瓣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在6侧经防腐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及6侧新鲜标本上观测踝关节外侧韧带起止点及走行径路、髌韧带的解剖形态与起止点,在新鲜标本上摹拟重建手术。  结果 髌韧带位置恒定,解剖层次表浅,切取方便,髌骨膜-髌韧带-骨瓣的髌韧带长度(4.1±0.4) cm,距腓前韧带长度(2.4±0.5) cm,跟腓韧带长度(3.1±0.4) cm。 结论 (1)髌骨膜-髌韧带-骨瓣的髌韧带具有足够的长度,可形成移植供体;(2)髌骨膜-髌韧带-骨瓣复合体两端分别与骨及软骨创面固定,容易成活和恢复功能;(3)采用自体髌骨膜-髌韧带-骨瓣重建踝外侧韧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髌韧带和膝交叉韧带的血供特点,为临床韧带重建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通过成人和胎儿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剥离、胎儿墨汁灌注组织透明和组织切片等方法,观察髌韧带和膝交叉韧带的动脉分布特点并测量胎儿韧带内微血管密度。 结果 髌韧带的动脉来自膝下外动脉、胫前返动脉、膝降动脉和膝下内动脉的分支;胎儿髌韧带不同区域微血管密度不同,且以韧带中心部为最低。前、后交叉韧带的动脉分别来源于膝中动脉、髌下脂肪垫以及膝下外动脉的分支。多数韧带内血管沿长轴走行,同时也有横向交通的小血管,血管网呈梯状或平行的丛状。近侧端和远侧端较密而中间部相对稀疏。 结论 ①髌韧带和膝交叉韧带均存在中心部乏血管区;②韧带两端血供最丰富,且近侧段好于远侧段;③髌韧带血供优于膝交叉韧带,髌韧带重建交叉韧带具有血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带血供半腱肌肌腱转位重建膝交叉韧带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带血供半腱肌肌腱转位重建膝交叉韧带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半腱肌肌腱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及分布特点:2侧新鲜下肢标本进行模拟术式。结果:半腱肌肌腱长15.1cm、宽0.5cm、、厚0.4cm,a其血供来源于动半腱肌支,膝下内侧动的腱支、腱外周组织血管网动脉和胫前返动脉。结论:半腱肌肌腱与交叉韧带形态相似,有足够的游离长度。血供丰富,为多源性。以半腱肌肌腱转移重起初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制动对髌韧带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膝关节制动对髌韧带力学特性和影响。我们将兔膝关节伸直位制动6周。然后对制动前后髌韧带的本构方程、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极限载荷等力学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与制动组间髌韧带的应力-应变关系理论曲线有明显不同,其材料常数亦有显著差异;制动组髌韧带的极限强度张弹性模校正常组均有明显下降,其极限载荷下降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膝关节制动使得髌韧带所受应力下降,为适应这种改变,组织将进行重塑,从而导致其  相似文献   

15.
在50全外肢标本,观察了正中神经掌皮支的血供,结果下下中神经掌皮支的营养动脉是来自在尺动脉干,桡动脉干,掌浅弓及桡掌浅支的分歧,共135支,每条掌皮支为2.70支营养动脉,其营养动脉进入神经方式有伴入型,直入型及肌支型三种,营养动脉进入神经的方位有4种方向,即由外侧,内侧,前方和后主进入神经。  相似文献   

16.
正中神经的血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25具(男14女11)专供科研用的成人尸体上,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解剖和测量了50侧正中神经的来源动脉、营养动脉的长度和外径等。共解剖出营养动脉365条。来源动脉和营养动脉的长度、口径分别为25.44±3.30mm,9.81±0.71mm,0.40±0.02mm,1.61±0.06mm。营养动脉主要发自肱动脉(82侧22.46±5.90%);正中动脉(80侧21.92±5.85%);桡动脉(37侧10.13±4.26%)。  相似文献   

17.
正中神经掌皮支血供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例上肢标本,观察了正中神经掌皮支的血供,结果是正中神经掌皮支的营养动脉是来自民动脉干、桡动脉干,掌浅弓及桡动脉掌浅支的分皮,共135支,平均每条掌皮支为2.70支营养动脉,其营养动脉进入神经方式有伴入型、直入型及肌支型三种,营养动脉进入神经的方位有4种方向,即由外侧、内侧、前方和后方进入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带血供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半腱肌肌腱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及分布特点;在2侧新鲜下肢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结果:半腱肌肌腱长(15.1±0.3)cm,宽(0.5±0.1)cm,厚(0.4±0.1)cm,其血供主要来源于腘动脉的半腱肌支、膝下内侧动脉的腱支、腱外周组织血管网动脉和胫前返动脉.结论:半腱肌肌腱与交叉韧带形态相似,血供丰富,有足够的游离长度.采用带血供的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内侧髌胫韧带(MPTL)的应用解剖及生物力学、重建技术及其临床疗效研究进展。方法 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2022年5月之前公开发表的关于MPTL解剖、生物力学及重建技术研究文献47篇;通过对上述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筛选,补充检索21篇。按照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7篇文献(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42篇)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MPTL位于膝关节内侧支持带第二层,起自髌骨内侧下端。沿内下方走行,止于胫骨前内侧近端。MPTL内侧总约束力约为5%,并且主要在膝关节屈曲30°~90°的倾斜和旋转中发挥作用。此外,初次髌骨脱位常伴有内侧髌股韧带(MPFL)和MPTL的联合损伤。MPTL参与的重建方式主要分为单纯MPTL重建和MPFL联合MPTL重建,前者临床研究疗效良好,但单纯重建MPTL无法恢复内侧支持带原有的生物力学结构,故不推荐在临床中应用。在多项MPFL联合MPTL重建临床研究中,患者术后功能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以及髌骨高度、胫骨结节-滑车沟、髌骨外移度等影像学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但MPFL联合MPTL重建手术适应证仍未达成共识。结论 对MPTL的应用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MPTL在维持髌股关节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因此,MPFL与MPTL联合重建能恢复内侧支持带的解剖和生物力学。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论证该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带血供骨 半腱肌肌腱条骨块转位重建后交叉韧带 (PCL)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5 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半腱肌肌腱的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及分布特点和股骨内侧髁及后交叉韧带的形态 ;2侧新鲜下肢标本进行摹拟术式。结果 半腱肌腱长约 15 2cm× 0 5cm× 0 4cm ,血供主要来源于动脉的半腱肌支、膝下内侧动脉的腱支和腱外周组织血管网。肌门位于半腱肌外后 ,距股骨内上髁上方约 3 6cm ;后交叉韧带长约 3 6cm× 1 0cm× 0 6cm ;股骨内侧髁关节面中点前后径约为 4 3cm ,左右径约为 3 0cm。结论 半腱肌肌腱与后交叉韧带形态相似、有足够的游离长度。血供丰富为多源性。故采用带血供的半腱肌肌腱条骨块是重建后交叉韧带较理想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