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20例,患者均实施心脏瓣膜手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术后存活110例(91.7%),发生出血7例、心律失常3例、胸腔积液2例、切口感染1例、气胸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手术联合冠状动脉搭桥术具有可行性,但要求医师做好体外循环灌注和心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和分析顺逆灌结合桥灌技术在重症冠心病搭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了152例重症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均经冠状动脉顺灌加冠状静脉窦逆灌并结合桥血管灌注进行心肌保护。结果所有患者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5例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肾功能不全,2例低氧血症,经调整后均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在重症冠心病搭桥手术中,采用顺逆灌并结合桥灌技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老年人长时间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老年人长时间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36例,其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2例、中度低温34例。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7例,离心泵左心辅助循环4例,应用改良超滤(MUF)8例,心肌保护应用氧合血心肌停搏液。根据病情选用顺灌、逆灌、桥灌及顺灌逆灌间断灌注的灌注方法。实施血液保护、脑保护、心肌保护、肺保护、肾保护。结果1例冠状动脉移植合并室壁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体外循环中采用综合性措施是老年人长时间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席耀明  高伟  李锋  顾国军  黄浩 《山东医药》2009,49(42):79-80
目的总结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26例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及左心室明显扩大的冠心病患者(均为3支血管病变)。单纯冠心病患者采用并行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不停跳或室颤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先在并行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不停跳下吻合血管桥远端,然后再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脏停跳液、置换心脏瓣膜。结果本组用左乳内动脉20支与前降支吻合,桡动脉2支及大隐静脉26支与其他血管吻合,6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2例死于心室颤动。随访2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增大(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8.3±2.3)mm。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术中尽量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合理的手术设计、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灵活的并行体外循环以及合理使用IABP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和分析顺-逆灌并选择性桥血管灌注技术在重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术前患者均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合并左主干病变46例,狭窄程度均大于70%,左前降支完全闭塞51例,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均完全闭塞29例,三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并血管细小55例;所有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均经冠状动脉顺灌加冠状静脉窦逆灌并选择性桥血管灌注进行心肌保护.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转流平稳,150例自动复跳,2例出现心室颤动,电除颤后顺利复跳,均顺利停机.术后5例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肾功能不全,2例低氧血症,经调整后均恢复,无死亡患者.结论 在重症CABG中,采用顺-逆灌并选择性桥血管灌注技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脏手术的危险因素、手术时机和围术期管理.方法近7年对老年患者行113例心脏手术,其中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58例,单纯瓣膜手术39例,瓣膜手术同时冠状动脉搭桥术9例,其它7例.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20例(17.7%),早期死亡5例(4.4%).术前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左心室射血分数<0.5、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急症和2次手术是发生术后并发症及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心脏病一旦有手术适应证应尽早外科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30例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进行瓣膜手术,年龄40-76(62.9±10.4)岁。其中缺血性瓣膜病变22例,风湿性瓣膜病变8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诊断26例,术中发现冠脉严重病变4例。全组共移植血管133支(平均4.43支)。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成形术8例、双瓣膜手术7例。结果术后住院死亡1例(3.3%),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术后心功能Ⅰ级22例、Ⅱ级7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瓣膜手术安全、有效。冠心病与心脏瓣膜病同时存在明显加重了心肌损害,完善纠治瓣膜病变、充分心肌再血管化和严格的术中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停跳心脏手术中,顺灌与联合灌注心脏停搏液在不同心脏疾病与手术应用中的优劣,为指导临床个体化选择停搏液灌注方式,取得最佳心肌保护效果提供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1992-2015年PubMed、Ovid、EMBASE、Highwir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与万方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收集有关比较联合灌注与单纯顺灌心脏停搏液对术后心功能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4篇,患者728例。联合灌注组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4项研究,231病例,OR=2.82,95%CI=1.16~6.86,P=0.02)与需要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支持的患者比例(7项研究,450病例,OR=2.02,95%CI=1.11~3.68,P=0.02)均低于顺灌组;低心排出量、围术期心肌梗死及30d内死亡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搭桥手术中,联合灌注组主动脉开放后心脏一次性复跳率优于顺灌组(2项研究,79病例,OR=0.05,95%CI=0.01~0.25,P=0.0002)。结论:联合灌注心脏停搏液较单纯顺灌能够减少体外循环下停跳心脏手术中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这一区别在冠脉搭桥手术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老年心脏瓣膜病变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行二尖瓣置换(MVR)65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5例,双瓣置换50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0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9例,左房折叠术4例.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3.9%.随访140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死亡2例,其余138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者.结论 术前充分调整心功能,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提高老年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高危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48例高危冠心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男性32例,女性16例,对手术方法及围术期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共搭桥127支,平均2.63支.使用完全静脉桥22例,全动脉化10例.平均体外循环辅助时间55 min.5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早期死亡3例(6.25%),分别为低心排综合征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高危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术中尽量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合理的手术设计、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灵活地使用体外循环辅助、积极应用IABP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采用冷血间断灌注保护心肌行双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20天康复出院,心功能由Ⅴ级上升到Ⅱ级。认为该病尽管病情复杂,手术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但只要重视 术前准备,完善术中手术技巧和心肌保护措施,提高术后监护水平,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比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及含血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的应用,探讨HTK液在CABG中的使用方法及其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60例单纯行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TK组术中使用HTK液正灌+逆灌的方法进行灌注停跳和心肌保护,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4∶1冷血高钾停搏液.在麻醉诱导后、升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10 min及术后6、12、24、48 h分别采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比较两组术后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后并行循环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和术后心功能等指标.结果 HTK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后并行循环辅助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cTnT和CK-MB浓度在升主动脉开放后均逐步升高,与升主动脉阻断前相比,P<0.05,12 h达高峰,24 h后逐渐下降;HTK组cTnT和CK-MB的上升幅度在各时点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CABG手术中,HTK液正灌+逆灌的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其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冷血停搏液.  相似文献   

13.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辉  陈敏  陈绍洋  熊利泽  巩固 《心脏杂志》2003,15(1):28-30,33
目的 :总结 2 8例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术前依据患者心脏功能及全身状况 ,给予营养心肌、扩冠、降压、利尿等治疗。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 :手术期间 4例血压过低 ,2例 ST段显著抬高伴室性心律失常 ,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 ,余 2 2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非体外循环组 2 2例 6~ 8h内拔管 ,明显少于体外循环组 (10~ 16h)。 2 8例预后良好 ,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心肌氧供需平衡 ,是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为多瓣膜病变的病人施行手术,由于其心脏失代偿的程度常较严重、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常导致其他器官的功能失常、替换多个病变瓣膜所需体外循环的时间较长、以及尽管采用通常保护心肌的方法而手术时仍常产生某种程度的心肌损伤等因素,加上手术的技术要求,致使多瓣膜病外科治疗的危险性较大。作者等自1970年1月至1976年6月相继为102个病人施行了106次多瓣膜替换手术。1974年以前的62例(第一组)系采用冠状动脉灌注法以保护心肌,当换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时作左、右冠状动脉插管,每分种灌注流量  相似文献   

15.
含血停搏液,经主动脉根部与冠状静脉窦顺-逆行联合灌注已在成人冠状动脉和瓣膜手术中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根部开放的情况下。作者总结了123例小儿心脏手术,并对6例进行了心肌耗氧量测定,证明该法较单独顺行灌注对心肌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管理经验。方法自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119例,全部经颈内静脉和股动、静脉置管行ECC,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技术。ECC中鼻咽温28℃~31℃,灌注流量60~80 m L/(kg.min),经加长型灌注针向主动脉根部灌注冷4∶1含血心肌保护液保护心肌。结果 119例患者ECC时间为(143.4±33.9)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2.4±21.3)min,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结论在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中辅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技术能明显改善单靠重力静脉引流的不足,选择相对偏大的股动脉插管管径有利术中管理,注意主动脉阻断前的温度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微创非体外循下外科治疗心肌桥的方法临床经验和手术后期远期疗。方法 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单纯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13例,均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心肌桥松解术。手术方法采用和微创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一样的操作方法,锐性切开心肌桥上的心肌组织。患者年龄(47.8±13.4)岁,有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V1~V5心肌缺血,心肌桥狭窄程度78%±9%,均位于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长度(2.1±0.29)cm。结果心肌桥松解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心肌缺血症状消失,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善,平均住院天数(5.5±1.5)d,术中及术后均没有输注血制品,平均SICU时间(20.1±2.2)h,术后均没有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患者术后3个月冠脉造影示心肌桥消失。结论对于病变严重的心肌桥狭窄>50%患者,应该积极干预治疗。治疗方法以心肌桥松解术效果最好,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比较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单纯心肌桥松解术有以下优点:(1)避免了体外循环的相关并发症;(2)寻找冠脉更为容易,减少对冠脉的损伤;(3)心肌桥后的心肌保护更好,避免了心脏停跳,更好地保护了心功能;(4)切开的心肌内的止血及时容易;(5)手术效果切实;(6)患者康复快,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左心室舒张末径较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2例发生低心排综合征、1例室颤均抢救无效死亡.通过电话及门诊复查,随访3~24个月,2例失访,失访率4.44%,无一例死亡.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满意.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术方案、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熟练的手术技术及术后的重症监护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应用温血顺灌心肌保护法进行连续5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全部获得成功.54例中,男性45例,女性9例,年龄平均55.41±12.31岁(41~71岁),术前合并心肌梗塞者30例,合并高血压26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2例,2支病变11例,3支病变41例,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为56.93±18.36%.CPB时间:141.7±52.5分,升主动脉阻断时间:83.5±24.2分.全部病例均未行人工降温,鼻咽温度因室温不同波动在33.5~37.0℃之间(平均36.5℃).每例搭桥数1~4根不等,全组平均2.44根.作者介绍了温血灌注的操作方法,讨论了应用该方法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越性.指出,单独应用温血顺灌亦能为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良好的心肌保护.本文还就温血持续灌注对术野及血钾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告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结果及分析。方法 对27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应用体外循环(CCABG)21例,其中并发室壁瘤2例、瓣膜病1例;非体外循环(OPCAB)6例。结果 全组手术效果良好,27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完全消失,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无早期死亡。结论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合理选择病例、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技术及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条件具备时可选择性地进行非体外循环下搭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