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临床分离率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万古霉素等12种抗菌药物对成都地区分离到的27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MRSA占临床分离SA的31.6%。MSSA除对青霉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部分耐药外,对其他所测抗菌药物均基本敏感,MRSA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它抗生素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MRSA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最高(95.4%),以下依次为环丙沙星(55.8%),氧氟沙星(50.0%),氨苄青霉素/舒巴坦(39.5%)。头孢唑啉以下依次为环丙沙星(55.8%)。氧氟沙星(50.0%)。氨苄青霉素/舒巴坦(39.5%)。头孢唑啉(36.1%),头孢噻肟(30.3%)。利福平(27.9%)亚胺培南(17.5%)和阿米卡星(8.1%)。 相似文献
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全身感染者病死率高达50%,临床治疗颇为棘手。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我院收治33例MRSA医院感染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球菌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多见,由于滥用抗生素,一些以前不致病的或仅为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日渐普遍,耐药菌株已大量出现。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CoN(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本文对我院1999年7月~2002年7月3年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社区感染中重要的致病菌之一,以往由其所致感染多发生在医院环境,如今其引起的社区感染的比例不断上升.自1961年发现第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世界各地流行并引起暴发流行,耐药程度不断加重.尤其1996年万古霉素不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2002年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显示其对人类的威胁愈趋严重,已成为当今感染医学一个难题.本文介绍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控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筛查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在医院和社区的感染人数快速增加,MRSA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迫在眉睫。目前,MRSA筛查技术包括标准培养、显色鉴定培养基和基于PCR的快速检测技术。用于MRSA筛查的方法测试周期应低于24h,且能在包含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群中鉴别MRSA。MRSA筛查结果可指导接触预防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然而,“MRSA筛查-接触预防”感染控制策略受较多因素影响,几项大规模前瞻性观察研究显示MRSA快速筛查能否预防MRSA传播和感染尚有争议。医院内MRSA筛查并不能阻止抗生素耐药的发展和MRSA的进化,其目的是降低医院内感染率和避免患者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院内肺部感染的特点及万古霉素的疗效.方法分析4年来确诊为MRSA院内肺部感染69例,研究其相关易感因素、药敏试验、抗生素使用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69例均存在严重基础疾患、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抗生素的滥用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MRSA对万古霉素100%敏感,三甲磺胺和利福平敏感率较高,其余抗生素敏感率极低.万古霉素治疗效果好.结论MRSA院内肺部感染者均存在明确易感因素.万古霉素为首选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肺部感染四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肺部感染四例唐英春张天托张扣兴饶宪由于抗生素不断开发和使用,肺部感染病原菌发生了很大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尤其院内感染。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给治疗带来严重困难,病死率高。我院于199...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房中耐甲氧西林葡萄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80年代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为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葡萄球菌的分布、感染状况及耐药特点,1996年1月~1997年12月,我们从ICU患者、工作环境和医护人员的标本中分别分离到349、151和42株葡萄球菌,对所有葡萄球菌进行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筛选试验,检测了MRS的β内酰胺酶,并用13种抗生素测定了533株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一)菌株来源 1996年1月~1997年12月从ICU中分离到葡萄球菌542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离白糖尿病足感染溃疡创面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388例糖尿病足溃疡住院患者中分离的24株MRSA和18株MRSE菌株,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MRSA菌株相似系数为42%~97%,分为11型(A—K),12株为A型克隆株(其中11株分离于2008年的1至5月),包含12个亚型;B型2株;c型2株;其余8型各1株。MRSE菌株相似系数为34%~100%,分14型(A—N),5株A型克隆株中3株A1亚型,A2、A3亚型各1株;其余13型各1株。结论本院糖尿病足病科2008年1至5月分离的MRSA菌株很可能有A型MRSA克隆株的暴发流行,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呈散发感染;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分离的MRSE菌株呈散发性,未发现有克隆株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22例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改变等。结果 22例中10例治愈,7例好转,有效率77.27%,无效5例,其中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白细胞进行性升高出现黄疸后考虑为血液病而转科治疗。3例白细胞降低至正常范围以下,2例血小板降低,3例合并肾功能异常及9例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后肝肾功结果未见明显升高。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既有效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感染日益增多,其严重的耐药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尤其是由于万古霉素的滥用,出现了万古霉素中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ancomycinintermediate staphylococcus aureus,VISA)。本文就其感染现状、基因分型和毒素、耐药性及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MRSA感染、乙型肝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被列为世界范围内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患,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本就其流行病学、耐药机制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从8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分离出42株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产酶株51株(63.8%)、MRSA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多粘菌素B、丁胺卡那霉素耐药;对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大部分耐药;对万古霉素、先锋霉素Ⅴ号显示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93.1%、90.5%。痢特灵应用于15例MRSA感染病例,治愈14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复方新诺明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8例MRSA感染者随机分成两组,复方新诺明治疗组和万古霉素治疗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发病年限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对于轻中度病人复方新诺明与万古霉素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由于口服用药,作用慢,对于重度病人,仍以选择万古霉素为佳,且两者可能有一定协同作用。结论对于轻中度病人,特别是经济条件不发达的边远地区,不妨应试用复方新诺明治疗MRSA感染。 相似文献
16.
钟灿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8,35(9):555-559
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状况日趋严重和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研究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机制、寻求对革兰阳性耐药菌有效的药物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目前研究较为集中和深入的革兰阳性耐药致病菌之一,本文简要对其感染状况、耐药趋势、耐药机制及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药物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为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一个重要病原体 ,其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MRSA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均存在很多困难。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们收治的 11例 MRSA肺炎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1例中 ,男 7例、女 4例 ;≤ 14岁 2例 ,≥6 0岁 1例 ,15~ 5 9岁 8例。其基础疾病分别为急性脑血管病昏迷 3例 (均鼻饲流质 ,胃管测 p H值 ,且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其中 1例气管内插管、机械辅助呼吸 ) ,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气管内插管机械辅助呼吸 2例 ,糖尿病 1例 ,慢性阻塞…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