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肢血管损伤多为严重创伤、直接锐器伤,常合并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威胁生命,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和缺血坏死.术后的早期护理非常重要,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环,应引起高度的重视.1临床资料我院近年来共收治38例四肢血管损伤患者,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最大30岁,最小7岁,平均28.5岁,共计45条血管,其中动脉29条,静脉16条;骨折端挫裂39条,锐器刺伤6条.合并出血性休克18例,创伤性休克4例,结果无1例死亡,截肢1例,肢体血液循环良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肝胆术后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64例肝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静脉镇痛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术后疼痛患者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安全方便,不良反应轻,镇痛效果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术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显微外科在口腔科的广泛应用 ,前臂皮瓣移植血管吻合术在口腔癌术后缺损修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 ,努力提高皮瓣移植的成功率除了要掌握游离皮瓣的手术技巧外 ,围手术期的观察、治疗原则和护理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我科近二年所治疗有关病历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科 2 0 0 1年 5月~ 2 0 0 3年 8月 ,共收治前臂游离皮瓣移植病人 10例。其中颊粘膜癌 5例 ,口底癌 2例 ,舌癌 3例。男 6例 ,女 4例。年龄在 4 0岁~ 6 0岁之间。患者口腔周围组织均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5.
腘动脉损伤缺损过长,短缩肢体吻合或建立侧支循环,会带来功能障碍甚至截肢的后果.笔者在临床救治中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腘动脉损伤缺损过长5例,4例成功,1例失败截肢,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动脉损伤缺损过长,短缩肢体吻合或建立侧支循环,会带来功能障碍甚至截肢的后果。笔者在临床救治中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动脉损伤缺损过长5例,4例成功,1例失败截肢,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为17~41岁,平均27.5岁。缺损5~7cm,平均6.1cm。机器伤3例,交通伤1例,坠落伤1例。合并伴随神经损伤3例,膝关节脱位2例。选择其中2例典型病例简述。例一,男性23岁,工人。因右小腿部被机器叶片割伤大流血5小时于1993年12月12日入院。入院前在某矿医院抗“体克”治疗,并行动脉断端结扎术,伤口未封闭。入院检查:神志清… 相似文献
7.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皮瓣移植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在皮瓣移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通过对15例皮瓣移植老年患者,加强术后护理使其均达到了一期愈合。1 临床资料 本组老年病人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56岁,平均年龄64岁。致伤原因为车祸伤、爆炸伤。伤面均在4cm×6cm~15cm×10cm。足部11例,手部4例。本组病例采用了食指背、小腿外侧及足背皮瓣修复。护理体会如下。2 术后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大部分老年病人思想紧张,情绪低落,担心手术是否成功,并对今后生活能力产生期待性焦虑。为此,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耐心解释,消除他们的疑虑,同时,切忌对患者冷漠,顺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修复缺损过长的四肢大血管损伤,避免后期侧支循环失败或短缩肢体给病人带来伤残的严重后果。取材大隐静脉,手术难度不高,适宜基层医院开展。把握手术时机,注意倒置吻合,保持血管一定张力,防止扭曲,警惕血管危象发生,必要的外固定是保证移植成功的条件.本组移植大隐静脉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缺损5-7cm9例,2例失败截肢,7倒成功,经验与教训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10.
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四肢血管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移植在四肢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对62例应用大隐静脉移植治疗的四肢血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和36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男45例,女17例,平均年龄26.3岁。交通事故伤43.5%,机器挤压伤占33.9%。血管损伤部位:小腿占54.8%,前臂占27.4%。移植大隐静脉长度13-45cm。血循环重建时间:2小时45分-24小时30分。59例肢体成活,占95.2%。随访36例,肢体缺血挛缩3例,神经功能恢复不完全5例,其余患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四肢血管损伤保肢成功率高,应作为血管移植的首选血管。治疗中注重肢体功能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腹复合性损伤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胸腹复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情进行评估,正确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正确掌握各种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结果50例胸腹复合伤以腹腔脏器损伤为共同特点,其中脾破裂16例,肝破裂8例,胸腹复合性损伤21例,胃肠破裂4例,临床治愈48例,死亡2例。结论50例胸腹复合伤均行手术治疗,由于术前、术中、术后制定了周密、科学的护理计划,为手术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不论在和平建设环境或作战时都可发生,如不及时抢救将给病原带来不可逆的后果。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大,在急性期应尽早发现问题,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掌握颅脑损伤的主要病理和临床表现,分析病情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为争分夺秒的抢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四肢血管损伤比较常见 ,但因高温所致血管损伤较少 ,我们自 1 992年 2月~1 998年 1 2月 ,利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四肢重要动脉损伤 9例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其中男 7例 ,女 2例 ;年龄2~ 45岁 ,损伤温度 1 2 0~ 80 0℃。高温铁条伤 6例 ,机床挤压伤 2例 ,高温铁水伤 1例。肱动脉损伤 3例 ,尺桡动脉同时损伤3例 ,股动脉损伤 2例 ,动脉损伤 1例。局部软组织均有面积不等、深浅不一的烧伤。肢体缺血时间在 2~ 8h不等 ,血管损伤缺损长度为 4~ 1 6cm ,其中 1例股动脉高温损伤患者 ,因血管栓塞 ,术后 3h再次行大隐静脉 1…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各种筋膜蒂皮瓣、静脉皮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外伤致手掌或背部及指部不同平面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指血管损伤,在临床多见,为能达到手及指一期良好的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又修复了指血管,达到保指的目的,手术难度较大,治疗较困难,而术后的护理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和产妇的护理经验。方法妇产科剖宫产产妇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镇痛,对照组用度冷丁镇痛,对全部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5.2%(100/105),明显优于对照组38.1%(40/105)(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进行镇痛,镇痛效果明显,同时进行全面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镇痛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剖腹产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85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自控静脉镇痛和传统镇痛两种方法 ,观察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自控静脉组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传统镇痛方法。结论剖腹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明显,是一种理想的剖腹产术后镇痛方法 。 相似文献
17.
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及血管瘤切除术后往往遗留相应部位的组织缺损,给患者带来功能的丧失和面容的破坏,皮瓣移植不仅恢复和改善了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1]。我科近1a来成功地进行了2例皮瓣移植修复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舒适是人类基本需要.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状态.脾切除术后的患者因手术创伤,切口疼痛,各种留置导管的刺激及自理能力下降而引起不适.护士应利用自己专业知识、技术、技巧更科学更专业解除患者痛苦,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让患者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姜丽丽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1997,(6)
下肢静脉瓣膜修复加包窄术后护理107医院(山东烟台264002)姜丽丽股静脉瓣膜修复加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在我院开展不久。该方法可同时纠正深静脉瓣膜和管壁结构不良两个基本的致病因素,临床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4年5月~2007年12月收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2例(52条患肢),采用自体血管(大隐静脉)片进行股浅静脉瓣膜环包(带戒)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