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黄芪甲甙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分化,但涉及具体作用机制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中药黄芪甲甙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和单克隆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加药组分别用25,50,100,200 g/L黄芪甲甙100 μL孵育72 h,对照组仅加等量DMEM-LG培养液.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其生物学特性,MTT法检测黄芪甲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检测黄芪甲甙干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第3代骨髓间充质于细胞高表达CD44,低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志CD45.与对照组比较,黄芪甲甙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以200g/L黄芪甲甙干预72 h促增殖作用最强(P<0.05).与对照组比较,加药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CF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TPO,GM-CSF,TGF-β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不表达自细胞介索3.黄芪甲甙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可能与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SCF有关.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黄芪粉针剂中黄芪甲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黄芪甲甙的含量。方法: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法。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干扰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补元合剂是一种治疗因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由黄芪、生地、枸杞、白术、山药、杜仲、牛膝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扶正固本的功效。黄芪为补气药(合剂中含黄芪50g/1000ml),性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收敛之功效,是补元合剂中的君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甲苷,保证黄芪甲苷的含量才能提高补元合剂的药效。所以,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芪甲甙联合蜂蜜促进褥疮创面愈合的机制与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褥疮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黄芪甲甙与蜂蜜促进褥疮创面愈合的机制与疗效。方法将66例Ⅱ~Ⅲ期褥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褥疮的基础上,根据创面大小及深浅,再应用黄芪甲甙联合蜂蜜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褥疮的方法,同样疗程结束后,或痊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疗效及痊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褥疮创面愈合时,治疗组比对照组提前7 d。结论黄芪甲甙联合蜂蜜治疗褥疮疗效好,创面愈合速度快,不留疤痕。  相似文献   

5.
端粒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及黄芪甲甙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端粒酶活性及其催化亚基(TERT)的表达以及黄芪甲甙不同剂量干预后的改变,进一步探计其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机制。方法:Balb/c雄性4周龄小鼠54只,随机分为5组:A组(正常空白对照组,腹腔接种0.1ml病毒培养液+0.1ml羟甲基纤维素钠盐溶液灌胃,n=10);B组(正常黄芪对照组,腹腔接种病毒培养液+0.1ml 9%黄芪甲甙灌胃2周,每日1次,n=10);C组(高刺量黄芪治疗组,腹腔接种同剂量CVB3+0.1ml 9%黄芪甲甙灌胃,n=10);D组(低剂量黄芪治疗组,腹腔接种同剂量CVB3+0.1ml 1%黄芪甲甙灌胃,n=10);E组(模型组,腹腔接种同剂量CVB3+羟甲基纤维素溶液灌胃,n=14)。观察14d后,眼球采血后处死动物,摘取心脏组织。计算及分析各组小鼠的死亡率;用TRAP-ELISA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TERT表达。结果:各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0%、0%、10%、30%和50%,C组死亡率明显低于E组(P〈0.05),D组与E组之间无显著差异。TRAP—ELISA结果显示,A组、B组和C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均呈阳性,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D组和E组均为阴性。RT-PCR结果表明,C组TERT表达明显高于D组和E组(P〈0.01),与A组和B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D组与E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外周血有核细胞端粒酶活性下降,心肌细胞催化亚基TERT表达水平明显减低;高剂量黄芪甲甙可通过增强端粒酶活性,并上调其催化亚基表达改善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张跃霞  丁涛  张兰桐  张祥宏 《临床荟萃》2008,23(19):1441-1442
黄芪是一种重要的补益类中药,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黄芪具有健脾益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多种功效.近年来,黄芪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黄芪对肝癌、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都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芪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超 《临床医学》2003,23(9):60-61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药黄芪在临床中的应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黄芪的主要成分为甙类、多糖及微量元素。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利尿、抗衰老、保肝、降压、强心、扩张冠状血管及全身末梢血管、抗菌等作用。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药物。配伍补益药 ,以益气补虚、配伍祛邪药物 ,扶正祛邪固本。生用偏于走表 ,能固表止汗、托里排脓、利水、利痹。炙用偏于走里 ,能补中益气、补气生血、利尿。临床中根据病症不同 ,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加热回流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水—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方法线形关系良好(r=0.9987),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为0.94%,不同来源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法可有效测定不同来源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黄芪注射液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性甘、温 ,归肺、脾经 ;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敛疮生肌的功效。黄芪注射液为黄芪的提取物 ,含有活性较强的三萜皂甙、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近几年来 ,黄芪注射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多种疾病 ,而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 ,黄芪注射液应用更广、研究较深入。本文重点综述该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1 临床研究1.1 冠心病 :周丽等〔1〕采用常规疗法加黄芪注射液静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7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 ,左室舒张功能均明显改善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相似文献   

10.
黄芪的妙用     
黄芪为豆科植物,其根切片或蜜炙用。性微甘,微温,为补气强壮良药。其功能具有强心利尿,兴奋中枢神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刺激造血器管升高白细胞而起到消炎、抗菌、增强免疫力。保护肝脏,促进肝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防止肝糖原减少等。  相似文献   

11.
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练祥  蔡琴芳 《临床荟萃》2000,15(15):700-701
黄芪为补气升阳中药 ,生用有益卫固表 ,利水消肿 ,托毒生肌 ;炙用补中益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黄芪含有丰富氨基酸 ,微量元素硒、铁、锌、黄酮及黄酮类似物 ,黄芪皂甙类和黄芪多糖等多种成分 ;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 ,清除体内氧自由基 ,扩张血管 ,减少血栓形成 ,增加肾血流量 ,利尿 ,还能升高血浆白蛋白 ,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把其有效成分制成注射剂 ,由于疗效确切 ,副作用小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复习近年来文献 ,就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概述如下。1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1.1 慢性支气管炎 季逸伦等 [1 ]用黄…  相似文献   

12.
黄芪甲苷对关节软骨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①研究黄芪甲苷对软骨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为软骨组织工程短期内大量种子细胞的获得提供一条新途径;②研究黄芪甲苷对软骨细胞合成细胞内蛋白质和蛋白多糖能力的促进作用,了解黄芪对软骨细胞生理功能发挥的影响.方法 经处理后的新西兰大白兔关节细胞分别接种于无药组及浓度分别为5、10、20、40、80、160靏/ml黄芪甲苷组,计数法比较第1~8天细胞增殖情况差异;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活性差异;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各组一定量细胞内蛋白含量的差异;甲苯胺蓝染色及番红0染色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的能力差异.结果 在黄芪甲苷浓度为5~40 靏/ml范围内,药物对软骨细胞增殖速度、细胞活性、细胞内蛋白含量以及细胞异染反应起促进作用,药物浓度越大其促进作用越强;黄芪甲苷浓度达到或超过80靏/ml时,药物对其起抑制作用.结论 黄芪甲苷具有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合成细胞内蛋白以及蛋白多糖等作用,这种作用在40靏/ml含药浓度时最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复方芪薏胶囊干浸膏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法分别测定微波干燥、真空干燥所得复方芪薏胶囊干浸膏中黄芪甲苷含量,考察两种不同干燥方法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微波干燥、真空干燥所得干浸膏中黄芪甲苷按每克干浸膏计分别为3.042mg/g、0.867mg/g。结论:微波干燥所得干浸膏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明显高于真空干燥,此方法对黄芪甲苷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背景:黄芪甲苷和丹参酮Ⅱa是传统中医药治疗心肌缺血的有效成分,是否可参与骨髓间充质于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过程呢?目的:观察黄芪甲苷联合丹参酮Ⅱa对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M丌法分别测定黄芪甲苷和丹参酮Ⅱa的最大无毒浓度,确定两者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剂量。将分离纯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5组进行诱导:黄芪甲苷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组、5-氮胞苷组、空白对照组,ELISA方法观察体外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和肌钙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诱导后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组、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5-氮胞苷组肌钙蛋白、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组高于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组(P〈0。01)。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组与5-氮胞苷组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黄芪甲苷联合丹参酮Ⅱa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方向转化,而其联合作用高于单一成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复方阿胶黄芪膏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ELSD漂移管温度103℃,载气(N2)压力:0.2MPa。结果黄芪甲苷在88.1~440.5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97.05%,RSD=1.22%。结论 HPLC-ELSD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阿胶黄芪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体外炎症状态下,黄芪甲苷对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和NF-κB及主要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单个核细胞以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按照黄芪甲苷95%有效量(ED95)干预炎症状态下的单核细胞,实验分为6组:①正常单核细胞对照组(NC);②黄芪甲苷对照组(AS);③脂多糖对照组(LPS);④糖皮质激素实验组(LPS+Dex);⑤黄芪甲苷实验组Ⅰ(LPS+As);⑥黄芪甲苷实验组Ⅱ(LPS+As+Dex)。用反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GR)、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①LPS刺激后GRαmRNA表达量有所下降,加激素组与单纯LPS刺激比较无明显差异,黄芪甲苷可使GRαmRNA表达量表达显著增加;②LPS刺激后GRβmRNA表达显著增加,加激素或黄芪甲苷后与单纯LPS刺激比较均无明显差异;③LPS刺激后NF-κBmRNA表达显著增加,加激素或黄芪甲苷后与单纯LPS刺激比较均无明显差异;④LPS刺激后TNF-αmRNA表达增加,地塞米松能抑制其表达,单用黄芪甲苷对其表达也具有抑制作用,联合激素和黄芪甲苷对其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黄芪甲苷能显著增加GRα的表达,与地塞米松联合能显著抑制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各类型心脏疾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和心功能分级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黄芪组:结合中医辨证,气虚者用黄芪注射液20g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静滴;气虚兼血瘀者用黄芪注射液20g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0~16ml静滴;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2~3周。对照组: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西药治疗。结果:黄芪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黄芪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了8.8%,舒张压下降了10.0%,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了0.6%,舒张压下降了6.9%。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心功能不全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较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西药毒副作用少,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用药中很有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黄芪(A)具有补气、固表、利尿、生肌等功效,常作为肿瘤及免疫功能低下的辅助治疗用药。甘草(G)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解止痛等功效。两者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很多方面具有协同作用,配伍应用极具临床潜力,所以将两者配伍应用以探讨中药的抗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 SD大鼠脓毒症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诱导形成脓毒症大鼠肝损伤模型,黄芪甲苷分别于大鼠 CLP术前1 h灌胃给药。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CLP模型组、CLP+黄芪甲苷(50 mg/kg)治疗组。记录一般情况并检测CLP术后24 h各组大鼠的存活率,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及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IL‐6水平及其 HE染色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各时间点假手术组大鼠均无死亡。术后12 h ,模型组、黄芪甲苷组大鼠存活率分别为80%和100%,术后24 h ,模型组大鼠无存活,而黄芪甲苷组大鼠存活率为40%,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4,P<0.05),显示黄芪甲苷能提高实验性脓毒症大鼠的存活率;术后24 h ,大鼠血清AST、ALT值脓毒症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 P <0.05),黄芪甲苷治疗组则明显改善( P <0.05);脓毒症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肝组织 TNF‐α、IL‐6值显著升高( P <0.05),黄芪甲苷治疗组则明显改善( P<0.05);病理切片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肝脏结构轻微改变,脓毒症模型组肝组织点灶状坏死、混合炎细胞浸润、肝细胞脂肪变性,黄芪甲苷治疗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黄芪甲苷对CLP诱导的SD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母乳多口服液由黄芪、党参、当归等中药组成 ,能促进乳汁的生成和分泌 ,具有通乳排乳增乳作用。作者用薄层扫描法对母乳多口服液中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定量分析。该法在0.98μg~4.90μg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r=0.9983 ,平均回收率98.90% ,RSD为2.82%。1仪器与试药岛津CS -930薄层扫描仪 ,日本岛津公司 ;硅胶G ,青岛海洋化工厂 ;黄芪甲苷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母乳多口服液 ,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2方法与结果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芪甲苷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