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杨乃栋(山西省大同市39100部队卫生处037006)关键词中药,双向调节许多中药能纠正病理状态,但对正常人体和动物并无作用。例如,五苓散对健康人、正常小鼠及家兔均无利尿作用,单味茯苓更有使尿量减少的倾向。但水代谢障碍时,五苓散...  相似文献   

2.
中药双向调节作风的概念是指当机体处于失去平衡状态时,给同一组成的方药则机体可向与原来相反的状态转化而趋于平衡,即可使亢进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又可使低下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  相似文献   

3.
经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药理研究,发现不少药物具有双向作用,是现代中药药理研究重点之一,所谓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系指某一中药即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可使机体机能低下状态转为正常状态,因机体所处的病理状态不同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最终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笔者谨将有关资料略作简要整理,请同仁参考并救斧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了解中医药研究的理论---双向调节作用.方法:从临床实践入手,从药材使用量,炮制方法,入药部位等入手.对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药材,充分发挥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结论:中药双向调节理论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药成分与双向调节作用,中药剂量与双向调节作用,中药炮制与双向调节作用,机体状态与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药成分与双向调节作用、中药剂量与双向调节作用、中药炮制与双向调节作用、机体状态与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常见形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巨三 《光明中医》2008,23(10):1605-1607
本文从中药的阴阳、寒热、表里、补泻、升降、利涩、燥润、散收、活血止血、兴奋抑制等10个方面,概述了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常见形式及其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双向调节作用即同一矛盾运动中出现完全相反的作用,从中医而论,用一方一药在不同条件下可产生几乎完全相反的效应,说明了这种双向效应有益于我们全面掌握药物的功能,以指导临床准确用药、组方。影响中药双向调节的主要因素如下。1药物剂量许多药物随剂量的增减而...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登善 《陕西中医》2003,24(10):936-937
中药呈现双向调节作用的特殊现象 ,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单味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已有不少学者涉及 ,复方双向调节作用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本文参阅有关文献 ,对中药复方双向调节作用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现代研究作以初步探讨。1 中药复方双向调节作用的概念有学者将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称为复合性作用 [1]。中药复方的双向调节作用 ,指当机体处于失衡状态时 ,给以特定的复方 ,既可使机体机能从亢进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 ,亦可使机体机能从低下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 ;或可使机体机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暂时偏离正常状态 ,以利于祛邪愈病。其显著特…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临床及药理的研究报道中,常常会见到单味中药以及复方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探讨。如白术既可以止泻,又可通便;黄芪既具有升压作用,又具有降压作用;桂枝汤既可以治疗汗出症,又可以治疗无汗症等等,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2.
方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单方和复方都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以改善体质和病情,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最初仅作为一种现象报导,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研究、探讨性文章,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确有见解的观点,将这一新课题引向深入。本文根据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有关资料.就存在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定义有人给中药双向调节作用下了这样的定义:“中药双向调节作用,指当机体(包括生物材料)处于失去平衡状态时,给同一成分或同一复合成分的方药,既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或可使机体从低下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其特点在于一方药可调节截  相似文献   

14.
中药是一种具有多种成分的集合体,单味中药具有多种成分,复方中药更是如此。文中所指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实际上是指一种过程,在使用某一味中药时,这种中药可以让身体从亢奋状态向正常状态转换,同样也可以让身体从低潮状态转向正常状态,因为身体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最后使得身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对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进行了深刻剖析,从其剂量、炮制方法、用药部位等多个方面,解释了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谈大黄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下、抗菌、利胆、止血、抗肿瘤等作用。它是临床运用较广的常用药,同时也是具备多种双向调节功能的药物。现就此问题加以阐述。一、药物功效的双向调节大黄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等功效已被大家所公认,如《本经》云:“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用药中,药物相同而疗效迥异的现象时有所见,如大黄有泻下作用,也有止泻作用;黄芪可以利尿,也能抑尿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这就是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了解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机理,对正确用药,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药的剂量、炮制、配伍三方面阐述中药“双向调节”作用。认为这种特殊功能,是某些中药特有的异向作用规律;研究这种规律对揭示药物作用的机理、开发传统药物的新用途、提高临床疗效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内关穴双向调节作用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归纳内关穴对多病症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采集古代文献,整理出内关穴定位、主治症及相关配穴处方的原文,按病症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通过本次文献研究,证明了内关穴对心肺、脾胃、大肠小肠、女子胞宫等脏腑的病症有双向调节作用。[结论]内关穴有多项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阴交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临床证实三阴交穴治疗便秘与泄泻、失眠与嗜睡、遗尿与癃闭效果确实.同时,对三阴交穴的双向调节作用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20.
论桂枝汤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现代药理动物实验,分析桂枝汤对体温,汗液4及胃肠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以便进一步研究方剂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