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游离组织瓣移植应用于头颈肿瘤缺损修复的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头颈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由于该区域解剖和功能的高度复杂性,头颈肿瘤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困扰着头颈外科医师的难题。游离组织瓣移植应用于头颈肿瘤缺损修复的价值早在30年前就已经开始被认识到,影响早期接受游离组织瓣移植的原因之一是对其可靠性的怀疑。头颈肿瘤患者常常身体状况较差,寿命有限,因此,任何的外科手术,特别是重建手术必须安全、  相似文献   

2.
自Hidalgo于1989年首次报告利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以来^[1],游离腓骨肌皮瓣在口腔下颔骨重建中的应用很快为头颈重建外科医师所接受。目前,游离腓骨肌皮瓣已经成为修复各种类型下颌骨缺损最常用的方法。我科自2004年5月-2007年11月,应用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即刻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1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 0 0 3年5月~2 0 1 2年4月收集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1 0 0例,其中口腔4 7例,口咽部1 6例,下颌骨9例,颌面部20例,颈部6例,项背部2例;所有患者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101处)修复组织缺损,其中游离前臂皮瓣61处,游离背阔肌皮瓣18处,游离腓骨肌皮瓣7处,游离腹肌穿支皮瓣2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 0处,游离髂骨肌瓣2处,游离肩胛皮瓣1处;观察游离组织瓣修复组织缺损处后的愈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至5年,患者术后外形及功能均恢复正常,101处游离组织瓣术后成活98处,坏死3处,成功率97.03%。受区和供区的并发症12/101(11.8%)。结论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头颈外科修复中应用安全灵活且可供选择的组织瓣多,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吻合血管的双游离瓣技术在大型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双游离瓣技术在大型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0年3月~2002年1月期间完成的33例利用双游离瓣行大型头颈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分析所采用游离瓣的类型、受区血管、游离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游离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33例患者中23例采用腓骨瓣 前臂瓣,6例采用腓骨瓣 腹直肌皮瓣,4例采用前臂瓣 腹直肌皮瓣;除1例采用串联瓣的形式外,其余32例患者的两块游离瓣均采用不同的受区血管,其中14块游离瓣采用了对侧颈部的受区血管;66块游离瓣中,1块腓骨瓣和1块腹直肌皮瓣因静脉栓塞而失败,其余的64块瓣均成活;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9.4%(13/33),但大多数并发症均不严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结论 大型头颈部缺损的双游离瓣修复安全可靠,能较好地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咽癌切除后应用半侧舌根组织瓣修复咽腔侧方缺损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年10月~2016年4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行下咽癌切除并同期行半侧舌根组织瓣修补咽腔侧方缺损患者36例,其中梨状窝癌29例,下咽后壁癌7例,肿瘤均累及咽腔侧方。临床分期:Ⅱ期3例,Ⅲ期7例,ⅣA期25例,ⅣB期1例。统计并分析患者3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咽喉功能恢复情况及喉功能保留率。 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完整切除,病理示切缘阴性,均保留喉功能,吞咽、吞咽保护功能好(均于术后10~14 d拔除鼻饲管,顺利经口进食)。其中34例患者顺利拔除气管套管,气管套管拔除率94.4%。术后咽瘘发生1例,经短期换药后愈合,咽瘘发生率2.8%。36例患者3年生存率69.4%。 结论 半侧舌根组织瓣就近取材,操作简便,咽瘘发生率低,在咽腔侧方缺损修复中符合解剖及功能重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估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功能性重建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及术前增强CT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口腔癌患者8例,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一期修复下颌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血管吻合采用端端吻合法,分析腓骨肌皮瓣的设计、大小、修复部位和存活情况等。术前行供瓣区增强CT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排查腓骨肌皮瓣血管变异。结果:1例牙龈癌患者存在腓动脉与胫后动脉共干,改用其他肌皮瓣修复;余7例游离腓骨肌皮瓣全部成活,均携带1块皮岛,皮岛6cm×2cm~10.0cm×3.5cm,用于口内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后语音功能基本正常,面部外形、功能及咬合关系良好。下肢功能在术后2周~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术前CTA检查对游离腓骨肌皮瓣的供区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游离腓骨肌皮瓣的骨量充足,具有骨膜和骨髓双重血供,抗感染能力强。可根据需要做截骨塑形从而更加准确地恢复颌骨牙槽突形态,腓骨的高度和宽度以及皮质骨的厚度也十分适合牙种植体的植入。游离腓骨瓣的皮岛还可作为术后血供的观察窗,是能够同时兼顾颌骨缺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功能修复重建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鼻内镜外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后会伴随各种鼻腔的组织缺损,影响手术的预后和鼻腔功能的恢复。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了各种鼻腔内部或者外部的皮瓣来修复缺损,重建鼻腔组织缺损的结构。本文就鼻腔带蒂黏膜组织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以期推动该技术在我国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鼻内镜下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一软骨瓣修复颅底硬脑膜缺损的方法,总结其疗效,并探讨其应用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鼻内镜下修复颅底肿瘤手术后硬脑膜缺损病例16例,其中嗅神经母细胞瘤5瘤,颅咽管瘤2例,垂体瘤5例,脑膜瘤3例,生殖细胞瘤1例。依据颅底缺损范围的大小,设计鼻中隔取材组织瓣的切取范围,将一侧的部分黏软骨膜及软骨作为整体一并切下,对组织瓣进行修整并环形缝合防黏骨膜撕脱,利用软骨自身的弹性将软骨完全嵌入缺损骨壁的内层,而将黏软骨膜平铺于缺损骨质的外壁,从而形成一种夹层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重建成功,无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发生;5例嗅母细胞瘤和1例生殖细胞瘤患者术后辅助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其余病例随访6个月至5年,均未发生脑脊液鼻漏及颅内感染。结论鼻内镜下经鼻入路采用纽扣式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修复颅底肿瘤术后硬脑膜缺损是一种可靠的颅底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外鼻临近局部皮瓣修复外鼻小面积缺损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42例鼻小面积缺损(直径〈2cm)的患者分别应用外鼻局部皮瓣(鼻背瓣、鼻唇沟瓣和双叶瓣)修复。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38例,皮肤其他良性病变4例,缺损直径1~2cm。鼻尖缺损7例采用鼻背旋转皮瓣一期修复;鼻侧部缺损30例采用鼻唇沟瓣修复,其中使用岛状鼻唇沟瓣一期修复7例,插补式皮瓣二期修复18例,滑行瓣修复5例;鼻侧上方缺损5例采用双叶瓣一期修复。结果:所有患者均修复成功,组织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平均随访3个月~2年,肿瘤无复发。结论:外鼻局部皮瓣如鼻背瓣、鼻唇沟瓣和双叶瓣是修复鼻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岛状额瓣和鼻唇沟瓣一期修复鼻翼大面积全层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应用该方法行全层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均为男性,62~76岁,平均64岁.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3例,外伤性缺损1例.缺损直径平均达3.3 cm(2.5 cm ~4.5 cm).缺损累及两个外鼻亚单位1例,3个亚单位1例,4个亚单位2例.手术首先采用梨状孔边缘,鼻唇沟处皮下组织为蒂的梯形皮瓣向鼻腔内翻入修复衬里;再以该瓣外侧的三角瓣向内滑行修复梯形瓣遗留的缺损;接下来以滑车上动脉及伴行的内眦动脉丛为蒂的岛状额瓣经眉间皮下隧道覆盖鼻部皮肤缺损.结果 全部缺损一期修复成功,组织瓣全部成活,无坏死.1例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时鼻孔略狭窄,有轻度鼻塞.随访6个月至3年,肿瘤无复发.结论 以皮下组织为蒂的岛状额瓣联合鼻唇沟瓣是一期修复鼻翼大面积全层缺损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洞穿性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应用游离双皮岛股前外侧穿支皮瓣,Ⅰ期修复颊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洞穿性缺损19例,面颊面皮肤缺损范围8cm×6cm~4cm×4cm,口颊面黏膜缺损范围9cm×7cm~6cm×5cm,所用股前外侧皮瓣面积20cm×8cm~12cm×6cm。结果 19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8例创面Ⅰ期愈合;1例颊部皮肤面部分坏死,黏膜面成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组织量丰富,修复颊部缺损形态与功能保持好,是修复颊部大面积洞穿性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在外鼻肿瘤术后局部皮肤缺损中Ⅰ期皮瓣修复的两种方法,而尖端折叠鼻唇皮瓣修补与眉间跨鼻双瓣修补,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外鼻肿瘤切除术后,根据不同缺损部位选择不同的Ⅰ期修复方法。鼻翼及鼻背缺损用尖端折叠带蒂鼻唇沟皮瓣修复方法(9例),眉间缺损选择跨鼻皮瓣修复方法(6例)。 结果1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到1年,鼻部及周围皮肤无明显畸形,皮瓣均成活,血运好,皮瓣色泽红润、大小匹配,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外鼻肿瘤切除后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重建鼻部基本轮廓,保持鼻部及面部外形及结构的完整性,提高美学效果、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及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折叠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上颌、腭部组织缺损的特点。方法: 应用折叠前臂皮瓣修复4例上颌、腭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结果:4例前臂皮瓣修复全部成活,随访3~24个月,皮瓣与腭部黏膜伤口愈合良好,口鼻腔分隔良好,呼吸、语言和吞咽等口腔功能得以基本维护,面部和腭部外形较满意。结论:折叠前臂游离皮瓣是修复上颌、腭部组织缺损较好的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The treatment of total columellar defects is very difficult, and there is not any first choice in reconstruction of these defects. Various technique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this purpose. Each technique has its own drawbacks, and few can be performed in one stage. We report a pediatric patient with a defect involving the entire columella. Reconstruction of the defect was accomplished with laterally based bilateral nostril sill flaps. An acceptable cosmetic result was obtained. This method can be done as a single-stage operation with an excellent color and texture match. We think that this method leads to good aesthetic results,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total columellar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