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盂、输尿管的移行细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常规治疗是全肾、输尿管切除,同时行膀胱袖状切除。但对其必要性已有多年疑问,保守性切除肿瘤已日益增多。保守性手术可用于全身状况差,有双侧肿瘤危险或肾功受损者。作者对195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27例行全肾、输尿管切除术,58行保守性切除,并对23例浸润性或分化不良肿瘤术后给予肾床或输尿管床放疗(300~5000cGy)。两组中表浅性分化良好的肿瘤患者均获90%以上生存率。原发肿瘤为多灶性时几乎均要复发。术后放疗并不改善生存率。作者研究结论 1.肿癌分级和分期是比手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75例原发性肾盂及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治疗。分析术后出现的尿路上皮细胞肿瘤与手术方式的关系,强调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治疗应行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要严密随访。本组肾输尿管全切者,膀胱再发癌的发病率为4.6%,而行肾及大部分输尿管切除者,输尿管残端癌发病率为40%,膀胱再发癌为20%。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76岁。因反复左腰痛 2年 ,间歇性肉眼血尿半年入院。入院反B超及CT检查发现左肾鹿角形结石 1枚 ( 3 .5cm× 2 .5cm )嵌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 ,左肾下盏数十枚 0 .5cm~ 1.0cm大小不等结石 ,合并左肾重度积水。IVP示左肾不显影 ,逆行左输尿管插管 16cm受阻。手术行肾盂切开 ,取出鹿角形结石。行左肾下极肾实质切开 ,术中发现左肾下盏 3 .0cm× 4.5cm菜花样肿瘤 ,术中冰冷活检示移行细胞癌 ,手术改行左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移行细胞癌Ⅱ级。随访 2年 ,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讨论 肾结石并肾盂移上皮细胞癌…  相似文献   

4.
肾结石并发肾盂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女 ,5 2岁。因右腰痛伴全程肉眼血尿 2周于 2 0 0 3年 5月 1 7日入院。既往患者有 30余年右肾结石史。体检 :右侧肋脊角叩痛。尿常规 :红细胞 + + + +。B超示右肾多发结石伴重度积水( 2 0cm× 1 0cm)。静脉尿路造影示右肾多发结石 ,右肾影增大 ,右肾盂未显影。同位素肾图示右肾无功能。膀胱镜检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 :右肾多发结石 ,右肾积水 ,右肾无功能。术前拟行单纯右肾切除术。于 5月 2 8日手术 ,术中发现右肾巨大积水 ,实质变薄 ,肾盂内多发结石。剖示标本见肾盂内一 2 .0cm× 1 .5cm的褐色乳头状肿块 ,术中冷冻活检发现肿瘤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晚期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常并发转移和输尿管壁间段肿瘤侵犯。本文报告4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合并肺或输尿管旁淋巴结转移及患侧输尿管壁间段肿瘤侵犯,术前组织多学科讨论,按照多学科治疗模式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收治本院晚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73岁;平均血尿病史10个月;3例肾盂输尿管全程侵犯,4例均有患侧输尿管壁间段肿瘤侵犯,3例肾盂输尿管周围淋巴结侵犯,1例肺转移。4例患者均行多学科联合治疗,所有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3例机器人辅助、1例腹腔镜辅助)。选择1例肺转移和肾盂及输尿管周围淋巴结侵犯做多学科病例分析汇报。结果 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予辅助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4位患者健侧肾功能正常,且无肿瘤复发。结论 晚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多学科治疗模式中,选择合适病例切除病灶(包括输尿管壁间段肿瘤)能有效延长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作者自1969~1979年间,对18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进行了放疗,其中单用放疗者(RT)147例,放疗加手术者(RT+S)38例。约32%的肿瘤为低期肿瘤(A、B_1),68%为高期肿瘤(B_2、C、D_1),低级肿瘤占低期肿瘤的50%,占高期肿瘤的23%。放疗采用钴-60或4 MV Varian Linac加速器。1976年前,RT组在4周内用三野技术照射整个盆腔4000rad,其后2周内经小旋转野补充照射膀胱2000rad;RT+S组于1周内准射1000rad,放疗后4~6周时完成膀胱切除术。1976年后,RT组用四野技术或箱式技术照射整个盆腔5000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8岁。因无痛性持续性肉眼血尿4月余入院。体检:患者无膀胱刺激症状,尿中时有片状血块。B超示左肾下极有2cm×2cm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呈低回声向肾外突出,肾盂无明显异常;膀胱镜检示左输尿管口有淡红色烟雾状血尿喷出,膀胱内无病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肾盂移行细胞癌(T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部MR检查、经病理证实为ccRCC及TCC的患者38例(ccRCC 29例,TCC 9例)。患者均行MR T1W脂肪抑制和T2W脂肪抑制序列扫描、LAVA增强扫描、DTI序列扫描(b=0、600s/mm~2)。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AW 4.4工作站采用Functool后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和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2名察者所测数据的一致性。ccRCC和TCC ADC值及FA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ADC值、FA值对ccRCC与TCC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2名观察者测量各参数一致性良好(ICC值均0.75)。ccRCC的ADC值[(2.03±0.49)×10~(-3) mm~2/s]高于TCC[(1.57±0.43)×10~(-3 )mm~2/s;P=0.015)],但ccRCC的FA值(0.24±0.10)低于TCC(0.42±0.22);P=0.002)。ADC值曲线下面积0.761(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3%、77.8%,阈值为1.59×10~(-3) mm~2/s。FA值曲线下面积为0.762(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93.1%,阈值为0.326。结论 MR DTI可有效鉴别ccRCC和肾盂TCC,其中FA值对鉴别两者的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肾肿瘤的外科治疗已有相当大的进展。本世纪上半叶,单纯性肾切除为标准的治疗方法。1969年Robson等对肾细胞癌采用较广泛的根治性肾切除术及淋巴结切除术提高了生存率。最近又有人报道了区域性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根据。1950年Vermooten重新提出肾部分切除治疗肾细胞癌的概念。由于技术问题和对肿瘤控制不佳,最初肾部分切除的疗效较差,但以后生存率有了改善。1945年Vest提出在经选择的肾移行细胞癌患者中局部切除肿瘤可获良好长期疗效,但至今肾输尿管切除术仍是标准的外科治疗。为评价肾肿瘤的原位手术疗效,我们对10例肾细胞癌和5例肾移行细胞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原位手术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0岁。间歇性右腰部胀痛、血尿10年。体检:贫血貌,右侧腹部可触及一质韧巨大包块,轻压痛,上界触不清,下界距助缘下10cm,向内超过中线。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8.3×109/L;尿常规检查红细胞8~10个/HP;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阴性。KUB+IVU未见阳性结石影,右肾不显影。B超示右肾积水约1200ml,肾门处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回声团块伴声影,疑为肾结石,输尿管内径2.7cm。CT示右肾巨大积水。手术见肾皮质菲薄呈囊袋状,与周围粘连紧密。切开减压吸出淡红色混浊液约1100ml,见囊壁内表面布满乳头状肿瘤,最大者…  相似文献   

12.
肾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伴肾盂移行细胞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报道应用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1例左肾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伴肾盂移行细胞癌。该病例第八因子相关抗原、荆豆凝集素、内皮细胞抗体、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FⅧRA、UEA、CD31、Vimentin、Cytokeretin和EMA)阳性,电镜查见W-P小体。作者认为该病是一种罕见肿瘤,预后差,其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类似于上皮性肿瘤,易导致误诊。电镜和内皮性标志物FⅧRA、CD31、UEA的联合应用可确诊本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肾盂移行细胞癌累及肾实质的不同方式,比较其在肿瘤分化及预后上的差异,方法:对58例伴有肾实质浸润和(或)累及集合管的肾盂移行细胞癌患者的手术标本结合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细胞对肾实质的累及方式可分为4种情况,单纯累及集合管的肾盂移行细胞癌与从肾盂处直接浸润肾实质者在肿瘤分化和患者预后上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盂移行细胞癌可以多种方式累及肾实质,不同累及方式的肿瘤在细胞分化和预后上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63基因在肾盂移行细胞癌(renal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RTCC)和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RTCC、50例RCC、10例正常肾组织中P63的表达,并分析P63表达与RTCC及R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病理类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肾组织、RTCC、RCC中P6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10)、95%(38/40)、0%(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CC组中G1级与G2级P63的强阳性、中度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G3级(P〈0.05);Ta-T1期以P63强阳性为主(66.7%),随RTCC浸润程度的增加,P63染色强度逐渐减弱;T2期P63强阳性表达率为42.9%,T3-T4期降至0;RCC组中,所有肿瘤无论组织类型、级别、分期,P63表达均呈阴性。结论P63在RTCC中高表达,与R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63可能参与RTCC的发生、发展,是评估RTCC预后的潜在因素之一;P63在RCC中不表达,可作为将RTCC从RCC中鉴别出来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肾盂鳞状细胞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提高对肾盂鳞状细胞癌的诊治效果,报告1980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的肾盂鳞状细胞癌12例,占同期肾肿瘤的3.4%和肾盂肿瘤的18.7%,平均发病年龄65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疼痛、血尿、包块三联征发生于病程晚期。本病常常与肾结石和肾积水合并存在,诊断时肿瘤常被漏诊。该病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手术治疗以根治性肾切除加局部淋巴结清扫为主,术后可辅以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16.
原发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5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报告18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总结了漏诊和误诊的原因及体会,认为本病的基本诊断方法仍是排泄性尿路造影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治疗上主张全上尿路切除。  相似文献   

19.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保存肾单位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肾盂、输尿管肿瘤和膀胱肿瘤相似,但上尿路肿瘤较少见,其发生率是:膀胱肿瘤:肾盂肿瘤:输尿管肿瘤=51:3:1。 上尿路肿瘤的特点 上尿路肿瘤主要是移行细胞癌(TCC),鳞状细胞癌约占10%,腺癌极少见,有以下特点:①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②找国发病率高。我国肾盂癌占肾脏肿瘤的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