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酒精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4只雄性健康普通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18只,验组又按处死时间分为4周(实验1组)、6周(2组)、8周(3组)各6只,通过大鼠酒精灌胃制备动物实验模型,选用内皮细胞平铺、H—E染色、TUNEL和分光光度法,探讨了酒精在一定剂量、不同持续时间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机制。结果H—E染色及TUNEL法对照组均未见凋亡细胞,而实验各组均可见凋亡细胞,实验各组和对照组MDA、T—AOC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过量饮酒使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严重失衡,进而导致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阿魏酸钠对TNF-α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sodium femlate,SF)对TNF-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VEC)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模型,采用电镜、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电镜观察TNF-α组可见VEC凋亡典型特征;TUNEL法检测TNF-α组VEC凋亡率为35.2%,显著高于对照组,SF组和TNF-d+SF组(JD〈0.01);TNF-α组bcl-2表达聪显减少,同时加入SF后bcl-2表达明显上升,而TNF-α可诱导bax表达增加,加入SF后明显降低。结论 TNF-d能诱导VEC凋亡,SF可抑制细胞凋亡,同时SF可使TNF-α诱导的VEC中bcl-2表达明显恢复,而对bax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0、0.1、1.0、10.0、50.0、100.0 n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长的影响;Hoche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T3作用于HUVEC细胞48小时后的凋亡.结果 T3在0.1~ 10.0 nmol/L浓度范围时,尤其是1.0 nmol/L对HUVEC具有保护作用,而> 10.0 nmol/L或<0.1 nmol/L浓度时,HUVEC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 生理浓度( 1.0 nmol/L)的T3对HUVEC保护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氯沙坦是否可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方法应用大鼠模型.LDL体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氯沙坦进行干预,观察其对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LDL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凋亡血管内皮细胞显著增加;氯沙坦组和LDL组比较凋亡细胞显著减少。结论氯沙坦可抑制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性损伤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研究发现 ,内皮细胞 (EC)不仅仅是血液与间质组织间的一层半透性的屏障 ,而且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内分泌功能、抗血栓作用、调节血管张力等 ,在不同的器官还具有特殊的作用。内皮细胞损伤会引起内皮功能障碍 ,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引起 EC损伤的因素很多 ,如细胞因子、活性氧、脂肪酶 (L PS)等 ,其中氧应激引起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就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性损伤机理进行探讨。1 内皮细…  相似文献   

6.
低浓度乙醇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乙醇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的关系。方法在培养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中加入ox-LD(L100μg/ml)诱导内皮细胞损伤。检测细胞培养液中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体外给予ox-LD(L100μg/ml)显著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增加培养液中ADMA、MDA、LDH和TNF-α水平,而降低NO水平。两个剂量乙醇(5或15μg/ml)均能显著抑制ox-LDL所致ADMA、MDA、LDH和TNF-α浓度升高和NO的降低。结论低剂量乙醇对ox-LDL诱导的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降低ADMA和TNF-α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脂肪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游离脂肪酸(FFA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 dothelialcells,HUVEC)凋亡及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FFAs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VEC),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培养的人VEC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结果 饱和脂肪酸(SFA)(C16:0,C18:0,C24:0),使培养的人VEC生长受到抑制,随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不饱和脂肪酸(USFA)(C18:1,C18:2),当低浓度时,VEC凋亡率较低(P〉0.05,P〉0.01),而当达400或600μmol/L时凋亡率升高(P〈0.05,P〈0.01)。结论 SFA对培养的人VEC具有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低浓度USFA对VEC凋亡及生长周期的影响不大,但高浓度时,其诱导凋亡的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8.
薯蓣皂苷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细胞凋亡的研究飞速发展,并不断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apo-1/Fa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成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处理组、TNF-α加VEGF处理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发生情况,通过RT-PCR法观察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apo-1/Fa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TNF-α处理组凋亡细胞和apo-1/Fas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TNF-α加VEGF处理组,而Bcl-2 mRNA表达情况相反。结论:VEGF能拮抗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其抗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 mRNA表达与下调apo-1/Fas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糖基化终产物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人血清清蛋白作为阴性对照,用含不同浓度梯度(100、200、400mg/L)糖基化终产物的培养液对内皮细胞体外培养60min及α-硫辛酸200μg/ml作用30min后再加入200mg/L糖基化终产物作用内皮细胞60min,采用ELISA法检测内皮细胞8-OHdG水平,瑞氏-吉姆萨染色及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糖基化终产物组内皮细胞8-OHd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糖基化终产物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α-硫辛酸干预后内皮细胞8-OHdG水平显著降低,明显减轻内皮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α-硫辛酸抑制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环氧合酶2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以花生四烯酸为底物合成前列腺素的首要限速酶,COX-2作为其亚型之一,主要受细胞内外的各种刺激因素诱导表达.大量的研究表明,COX-2与血管的发生密切相关,它能够通过其衍生的各种前列腺素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并由此来参与各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弄清COX-2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从而避弊取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处理对血管内皮细胞中SIRT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上调血管内皮细胞中SIRT1表达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模型,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通过qPCR法检测mRNA表达和通过免疫印记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VEGF165转染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诱导移植胰岛再血管化及对功能的影响.方法:受体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于肾被膜下移植300当量(1当量相当于1个直径为150μm的胰岛)胰岛,转染组和内皮细胞组分别加入1×106转染质粒pIRES2-EGFP/VEGF165的血管内皮细胞和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移植后监测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术后10d行静脉糖耐量实验(IVGTT).术后14d,取受者肾脏HE染色及Insulin-6,VEGF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实验组大鼠于移植术后3d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恢复正常.对照组和内皮细胞组虽有所改善,但未恢复到正常水平.IVGTT显示实验组K值(K=2.69)与正常大鼠相似,对照组和内皮细胞组K值分别为1.9和1.87,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与实验组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大鼠肾被膜下可见成团胰岛,Insulin-6免疫组化呈阳性,周围及内部有大量内皮细胞.VEGF165免疫组化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对照组和内皮细胞组肾被膜下的细胞团中心细胞较少,部分被纤维组织代替,内部仅有少量CD34染色阳性的内皮细胞.Insulin-6免疫组化仅有少量细胞染成棕黄色.VEGF165免疫组化呈阴性.对照组(11.43±2.22)和内皮细胞组MVD(10.9±2.45)无显著差异,而与实验组间(74.3±6.74)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VEGF165转染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诱导移植胰岛新生血管生成,促进再血管化,降低移植胰岛早期死亡率,减少供胰用量.  相似文献   

14.
血管去内皮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血管去内皮损伤后新内膜形成及平滑肌细胞(SMCs)凋亡的时相变化。方法用氮气干燥剥脱大鼠颈动脉内皮复制血管损伤模型,HE染色光镜形态计量内膜/中膜比(I/M),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荧光素d-uTP缺口末端标记(TRNEL)方法观察不同时间新内膜形成(I/M)及VSMC凋亡。结果 血管去内皮后四天,在SMCs增生形成的新内膜中有TUNEL法证实的细胞凋亡,I/M加比,凋亡指数(TUNELI)分别为0.12±0.06,2.4±1.98。在七天,内膜明显增厚(I/M为0.6±0.15,与四天比,P<0.05),TUNELI达到最大值(为9.3±3.8,与四天比,P<0.05)。到第14天,内膜明显增厚约为中膜的1.25倍(I/M比1.25±0.14,与七天比,P<0.05),TUNELI逐渐减小(为8.75±4.01;与七天比,P>0.05)。损伤后21天,内膜开始变薄(I/M比为0.98±0.41,与14天比,P<0.05),凋亡水平进一步下降(TUNELI为6.58±3.97,但差异无显著性,P=NS)。结论 血管壁对损伤刺激诱发增生反应的同时激活凋亡机制。凋亡调节血管壁细胞数和内膜增厚演变。细胞凋亡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AS)、再狭窄(RS)等血管疾病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中的表达及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环孢霉素A(CSA)组,每组27只。采用颈部心脏异位移植术式建立移植模型,于心脏移植手术后分别静脉给予0.85%氯化钠溶液及CSA干预。常规监测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每组7只用于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余20只移植术后1,3,7,11d各切取5例移植心标本。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移植心VEGF的DNA表达水平。结果:CSA组移植心存活时间[(21.1±2.9)d]长于对照组[(12.4±2.3)d],P<0.01;对照组各采样时段VEGF的DNA表达强度均强于CSA组,P<0.01。结论:VEGF高表达与移植心的炎性浸润以及急性排斥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高脂血症大鼠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及调脂药物辛伐他汀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脂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及辛伐他汀治疗组,分别检测3组大鼠血脂变化及NO、VEGF、VCAM-1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NO水平较低、VCAM-1表达较强且范围较广,黏附于内皮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组血NO2-/NO3-水平为(29.6±7.2)μmol/L,与正常对照组(38.0±9.9)μmol/L比较明显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血NO2-/NO3-水平为(37.4±9.5)μmol/L,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VEGF较高脂血症组明显增高(P<0.05);血NO2-/NO3-与VEGF呈正相关(r=0.644,P<0.05).血清NO浓度与VCAM-1表达强度及范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6、-0.684,均为P<0.05).结论 NO、VCAM-1参与高脂血症血管内皮的损害;辛伐他汀对内皮功能的改善,可能是通过提高NO水平、减少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及促进VEGF的分泌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氯沙坦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培养成功后先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刺激细胞,然后再加入氯沙坦与Ang Ⅱ共同作用于HUVEC,采用流式细胞术A-V双染法观察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HUVEC加入Ang Ⅱ刺激24 h后,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10-7 mol/L Ang Ⅱ组、10-6 mol/L Ang Ⅱ组、10-5 mol/L Ang Ⅱ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7.85%、9.96%和10.4%;加入10-6 mol/L氯沙坦后,HUVEC凋亡率得到明显改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95%、8.62%、8.67%.结论 氯沙坦对Ang Ⅱ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和心肌细胞(cardiomyocyte,CM)在非接触条件下共培养对CM细胞增殖、凋亡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法从大鼠骨髓获取单个核细胞,培养28 d,FITC-UEA-I、Dil-acLDL和DAPI三染色鉴定为晚期EPCs。分别吸取晚期EPCs和乳大鼠CM,按0∶1,1∶1,5∶1,10∶1的细胞比率分别植于Transwell小室,下室植入晚期EPCs,上室植入CM。将晚期EPCs与CM非接触共培养12~48 h,分别采用MTT比色法、Tunel法检测其增殖、凋亡功能。并于晚期EPCs与CM共培养48 h后,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比率组(0∶1~10∶1)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结果:体外培养7 d时,EPCs细胞呈典型长梭形;28 d时,呈铺路石样,并可摄取FITC-UEA-I、Dil-acLDL。晚期EPCs可促进共培养的CM增殖,减少凋亡。随着晚期EPCs与CM细胞比率的增加,不同共培养时间组的CM增殖功能均明显增强(P<0.05),凋亡功能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共培养时间延长,不同比率组的CM增殖功能亦均明显增强(P<0.05),凋亡功能均明显降低(P<0.05);当晚期EPCs与CM比率为10∶1、共培养48 h时,CM增殖功能最强(P=0.00),凋亡最低(P=0.00)。当晚期EPCs与CM共培养48 h后,随晚期EPCs/CM数量比率的增加上清液中VEGF浓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随着晚期EPCs与CM比率的增加以及共培养时间的延长,CM增殖明显增强、凋亡明显降低;可能与晚期EPCs通过分泌VEGF从而改善CM增殖、凋亡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姜黄素对炎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高糖组、高脂高糖+姜黄素预处理组(高脂高糖浓度为25mmol/L葡萄糖+500μmol/L棕榈酸),分别给予相应处理24h,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THP-1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同时将上清作用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HUVECs分为空白对照组、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姜黄素处理条件培养基组,并行噻唑蓝法(MTT)检测HUVECs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Westernblotting分析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及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脂高糖组THP-1细胞内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l40)、TNF-α和IL-6mRNA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8.55、9.44、9.73、16.01、19.22,均P〈0.05)。相对于高脂高糖组,姜黄素预处理组THP-1细胞内RIPl40、TNF-α和IL-6mRNA表达及上清中TNF-α和IL-6浓度明显下降(t=3.59、5.96、5.59、6.95、23.91,均P〈0.05);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HUVECs细胞活力明显低于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24h,1.22±0.07比1.85±0.14,t=6.58,P〈0.05;48h,1.72±0.02比2.49±0.09,t=10.08,P〈0.05),而姜黄素处理条件培养基组能够改善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对HUVECs增殖的抑制作用(24h,1.22±0.07比1.72±0.11,t=2.13,P〈0.05;48h,1.72±0.02比2.33±0.11,t=6.92,P〈0.05);与空对照条件培养基组比较,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能够明显增加HUVECs凋亡率、p-ERK表达及降低Bcl-2表达(t=9.82、9.69、4.61,均P〈0.05),姜黄素处理条件培养基组与高脂高糖条件培养基组比较,下调RIPl40表达后能明显降低HUVECs凋亡率、p-ERK表达及增加Bcl-2表达(t=6.35、7.17、3.26,均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通过抑制高脂高糖诱导的炎症来调控HUVECs的增殖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