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清及关节滑液中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变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探索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抗氧化物质(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本文观察了正常人和PA患者血清及滑液中NO、SOD、MDA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取70名健康成人血清和85名患者血清及滑液,NO含量用硝酸还原法测定,SOD活性用化学比色法测定,MDA含量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结果 (1)RA患者的血清NO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F =2 5 0 5 ,P <0 0 1)。(2 )RA患者的血清SOD量低于正常对照组(F =2 0 5 7,P <0 0 1)。(3)RA患者的血清MDA量高于正常对照组(F =2 0 6 1,P <0 0 1)。(4)血清中SOD与NO、MDA呈明显负相关(血清NO :R =- 0 312 ,P <0 0 5。血清MDA :R =- 0 35 6 ,P <0 0 1)。结论 RA患者血清SOD活性下降、NO和MDA含量上升,表明RA发病早期体内自由基产生过多,使抗氧化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下降,检测其活性有助于RA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5,(4)
目的探讨强迫体位下谐振对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肌肉组织中肌酸激酶(CK)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对照组、4 Hz振动组、5 Hz振动组、6 Hz振动组。分别于第2、4、6周清晨空腹随机取5只进行耳缘静脉取血,测定血清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随后取腰大肌约0.2 g,组织匀浆后测定CK的活性。结果不同时间点各振动组SOD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SOD活性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不同时间点各振动组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MDA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不同时间点造模对照组和各振动组CK活性高于正常照组(P<0.05),各组CK活性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结论强迫体位和谐振对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及肌肉中CK活性的影响与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全身振动以频率4 Hz、加速度1.0 g的振动影响最为明显。强迫体位下谐振兔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呈负相关,肌肉的损伤程度与血清MDA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蜂胶对小鼠脑组织SOD及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D-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给予含维生素E和不同浓度蜂胶乙醇提取物,羟胺法测定SOD活性;TBA法测定MDA含量.结果:蜂胶能使小鼠脑组织的SOD活性明显升高,使MDA含量降低.结论:蜂胶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对血清白介素-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48例,经随机分组,23例列为治疗组,2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治疗组男17例,女6例.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AmbroXol Hydrochloride)240mg静脉注射Bid.计14天.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IL-8、SOD和MDA,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经治后IL-8、MDA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SOD增高(P<0.01),对照组MDA增高,SOD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对于COPD患者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O)作为一种药用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测活方法多样,并且不断得到改良和发展。本文概括介绍了SOD活性测定方法,重点介绍国内外最常用的黄嘌呤氧化酶-细胞色素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其改良,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快速、灵敏的化学发光法和极谱氧电极法。 相似文献
7.
海洛因依赖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46例海洛因依赖者和44例正常人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结果显示:海洛因依赖者血清PRL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吸毒剂量对PRL水平影响明显,吸毒时间的长短对PRL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洛因依赖者的性功能损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性功能的损害。方法:用自拟性功能调查问卷对依赖者逐个询问调查,以依赖者吸毒前后性功能状态作自身对照进行评判。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性功能明显受损,男性性功能障碍高达100%,女性88.89%。吸毒量越大,性功能损害越多。静注吸毒加重性功能损害。吸毒期限愈久,性功能受损愈重。结论:吸毒对性功能损害明显,男性重于女性。性功能受损的范围、数量、程度与吸毒剂量、方式、期限有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自由基参与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测定新生儿肺炎周围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血浆和红细胞膜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以探讨新生儿肺炎与氧自由基的关系。临床资料一、观察组:26例新生儿肺炎系1994年1月至1995年7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男12例,女14例,日龄1~22天。入院时病程1天5例,2天9例,3天5例,4天3例,5天4例。诊断标准依据们Lf;l.~病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口吐白沫,四周青紫,唇组不明显,呼吸急促,三凹征较明显。14例有羊水吸入史,IO例双肺可闻及少许细湿罗青,X线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由基对基底前脑海马/大脑皮质系统的损害及人参总皂苷(GS)的保护作用,为GS抗脑衰老及改善老龄动物认知能力提供可靠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Wistar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青年组、老龄组、给药组(第17个月始饲以GS至27个月)。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对3组大鼠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进行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含量测试;同时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老龄组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NO及MDA含量分别较青年组显著增高(P<0.01);但给药组较老龄组降低(P<0.05);老龄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给药组其活性较老龄组增高(P<0.05)。结论GS具有增强基底前脑海马/大脑皮质系统抗氧化的能力,并能够提高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测定了44例海洛因成瘾者和20例健康人血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发现海洛因成瘾组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1),并对SOD活性下降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激素依赖性皮炎豚鼠模型皮损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检测的意义。方法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分别予0.05%卤米松乳膏、单纯基质乳膏外涂45 d,空白对照组不给药,45 d后检测3组皮损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豚鼠皮损处SOD水平明显降低,而MDA水平增高。结论激素依赖性皮炎豚鼠模型皮损处SOD、MDA水平检测可为激素依赖性皮炎存在氧化失衡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配合中药综合治疗海洛因成瘾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符合DSM-Ⅲ-R阿片类诊断标准的109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单纯服用中药排毒养生胶囊组(单药组)和服用排毒养生胶囊联合针刺与推拿治疗组(针药组);使用阿片类戒断综合征量表(OWS)评测两组对海洛因成瘾戒断综合征治疗效果;用操守随访调查表评测近期(3个月)巩固操守率。结果:12 d治疗观察结果显示:单药组和针药组临床脱毒率均为100%,但针药组脱毒达标时间为d3,单药组为d4;戒断症状分项比较结果:针药组对腹痛、肌骨疼痛、失眠主显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近期巩固操守率:针药组为37.5%,单药组为28.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戒毒,可提高海洛因成瘾戒断综合征控制水平和近期操守率。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SOD的应用研究热点和问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袁勤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25(5):227-231
对我国在SOD的应用研究中的热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概括和介绍。应用方面包括临床应用的药物、日用化学品和用于食品;有待解决的问题是计划性生产,质量监控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220例海洛因依赖者的甲壁微循环,结果表明观察组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的分值及其总积分值高于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管袢形态、血液流态和袢周状态的分值及其总积分值与海洛因滥用时间呈正相关,不同的滥用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滥用海洛因导致微循环功能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年龄增加,人血小板、红细胞膜脂质中 EPA、DHA 减少,而 AA 增加,同时 MDA 的生成增多,SOD 的活性降低。红细胞与 LDL 温育可增强此过程,但与 EPA 温育则可抑制 LDL 的作用。老年志愿者服用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4周,6g/d,见红细胞膜中 EPA、DHA 增加、AA 降低、MDA 的生成减少,SOD活性增加。提示血液份必需脂肪酸的组成对过氧化-抗氧化的平衡有重要影响,鱼油是潜在的抗衰老药物。 相似文献
18.
113例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电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电图 (ECG)变化 ,了解海洛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方法··:连续抽取1999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13例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ECG进行观察。结果·· :113例海洛因依赖者ECG异常的构成比为46.02 % ,其中以缓慢型心律失常最为常见 ,共31例 ,占异常ECG总数的59.62 %。52例异常者 ,随机抽取22例进行追踪调查 ,发现有10例异常ECG恢复正常 ,占45.45%。结论··:海洛因对心肌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且海洛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与吸毒时间、吸毒量及吸毒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1133例海洛因依赖者首次吸毒月份及人口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高危人群首次使用毒品的时间规律及人口学特征,为禁毒宣传和打击毒品犯罪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自填问卷方式,对2002年2月5日在我所强制戒毒的1133例海洛因依赖者的首次使用毒品的年龄、月份、职业、文化程度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首次使用毒品的月份以1-4月及7月的比例最大;76.9%的吸毒者的初始吸毒年龄在14~25a之间;农村人口比例高达42.3%;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3.7%;无业占89.8%。结论1-4月及7月新生吸毒者多;青少年、低文化、无业仍是滥用毒品高危人群的基本特征;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减少新生吸毒人数。禁毒宣传及打击毒品犯罪应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海洛因依赖患者(HAs)的睡眠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别从MMT门诊和社区招募603例HAs(病例组)和377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居民(对照组),两组对象完成自编睡眠情况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病例组的睡眠潜伏期[(35.7±34.2)min.vs.(24.5±36.5)min.]和睡眠时间[(9.0±2.3)h vs.(7.8±1.5)h]均长于对照组,而其睡眠效率[(87.5±15.3)%vs.(95.1±17.0)%]低于对照组,同时,病例组PSQI总分及其7个睡眠成份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如,PSQI总分:(6.5±3.8)vs.(3.5±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2);目前无业、服用安眠药、既往吸毒时间≥10年和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的HAs睡眠问题检出率较高。结论:MMT的HAs入睡潜伏期长和睡眠效率差,睡眠质量各维度均全面下降;无业、安眠药使用和既往的较重的吸毒史可能增加了HAs睡眠问题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