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汤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益气补肾汤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9例,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显著优于对照组62.0%(P<0.01)。[结论]益气补肾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肾炎,尤其对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
中药指针点穴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药配合指针点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6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6例。中药配指针点穴治疗为观察组,针刺加TDP治疗为对照组1,西药治疗为对照组2。[结果]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痊愈率分别为85.7%、83.9%和69.6%;有效率分别为98.2%、98.2%和85.7%。观察组与对照组1疗效比较,痊愈率和有效率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2疗效比较,痊愈率χ2=4.17,P<0.05;有效率χ2=4.35,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配指针点穴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取得与针刺加TDP治疗同样好的临床疗效,其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胜于西药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华盖散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55例支气管哮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29例予华盖散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6例予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53.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应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结果]治疗组50例,总有效率84%;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66.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闪罐组)与对照组(单纯针刺组),观察疗效。[结果]经20次治疗,两组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均有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排卵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西医治疗,治疗1年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1.50%,对照组治愈率54.50%,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排卵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心律失常40例,并以32 例单纯西药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针刺、红外线照射和功能锻炼。[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1.43%、94.29%;对照组分别为24.32%、78.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10.
目地: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营养神经,抗炎,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础上辅以中药口服。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x~2=8.801,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药治疗面瘫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以温经散寒,疏通气血,濡润温煦肌肉为治则选取穴位,针药结合组同时配合祛风通络止痛的自拟面瘫汤。[结果]4w后针药结合组痊愈21例,好转8例,无效1例;针刺组痊愈17例,好转10,无效3例;针药结合组疗效好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56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西药与中药针刺相结合,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味牵正散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药及针灸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28d。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指标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0%,对照组总有效率81.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牵正散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并做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92.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途径。对于面瘫的选穴上可多使用远端腧穴,已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周围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的中药汤剂,结合应用电针、头针、温针灸、TDP照射、梅花针、闪罐等法综合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痊愈11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6%[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针灸综合治疗顽固性周围面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等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刺等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不同面瘫程度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的临床治疗,所有患者的面瘫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63例痊愈,4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60%。[结论]针刺等综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特别是轻度面瘫患者,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药物、电针、拔罐配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药物,电针和特定电磁波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拔罐配合康复治疗。经过30d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1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使用彭静山眼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体针针刺、肌氨肽苷(40mg/次,2次/d)静滴,治疗组35例眼针(肺区、上焦区)30~34号0.5寸毫针在相应眼穴区距眶内缘2mm处平刺,由该区始点向该区终点方向刺入3mm,不行捻转手法,留针10~20min;1次/d,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体针针刺及静脉滴注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面肌功能。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彭静山眼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络阻型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均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30例针刺治疗(患侧阳白、鱼腰、丝竹空、太阳、颧骼、下关、地仓、颊车、四白、迎香、完骨、豁风等穴,配风池、合谷、关元、气海)手法用补,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1周内前5d,1次/d,休息2d,连续治疗4周。治疗组30例通心络胶囊口服,4粒/次,3次/d,连续服用4周;针灸治疗同对照组。观测临床症状、Portmann简易评分。均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疗程,随访18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痊愈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痊愈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周围性面瘫症状总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络阻型面瘫疗效满意,提高痊愈、显效比例,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