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与柴胡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并高热病人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98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高热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症治疗,与96例加用柴胡注射液作对照分析,观察其药物疗效.结果 应用醒脑静可减少患者发热持续时间,缩短病程,4小时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大汗虚脱现象、惊厥发作以及发热反弹,且未见副作用.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退热作用迅速而持久,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1例女性患者因头部外伤,给予酚磺乙胺3 g,醒脑静注射液20 m L,乙酰谷酰胺0.6 g,甘油果糖250 m L,qd,静脉滴注对症治疗;2 d后停用酚磺乙胺;用药至第13天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后约1 h出现寒战发热(39.4℃);第14天静滴醒脑静注射液后再次出现发热寒战,该患者发热寒战与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存在因果关系,故考虑该发热寒战是醒脑静注射液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合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常规应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78例,应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意识、语言、运动等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合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优于单独用药,效果确切、满意。  相似文献   

4.
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君民  王立平  韩小勇 《河北医药》2010,32(13):1738-174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14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72例)与常规治疗组(74例),醒脑静治疗纽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2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常规治疗组常规西药综合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脑水肿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结果醒脑静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14d后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醒脑静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疗效显著,且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醒脑静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的疗效。方法将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7例,两组都给予相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病毒唑抗病毒;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联合更昔洛韦,两组疗程7~10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2%和76.6%,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发热、头痛、呕吐、抽搐及神经病理征等持续时间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治疗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与分析醒脑静抗自由基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且将其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同时给予相应治疗且对其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醒脑静组总有效率为86.67%,且在降低MDA、提高SOD水平方面优于常规治疗(P〈0.05)。结论:醒脑静通过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水平达到抗自由基的目的且醒脑静抗自由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地塞米松和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治疗组应用地塞米松和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55%)明显较参照组(72.4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发热持续时间、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参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30例。疏血通注射液组采取常规西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醒脑静注射液组则采取常规西药+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醒脑静注射液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与疏血通注射液组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住院时间要低于疏血通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醒脑静注射液与常规西药+疏血通注射液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亦相当,但醒脑静治疗住院时间要低于疏血通,临床上对于脑梗死可选择醒脑静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金红莲 《中国药业》2011,20(9):75-75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维生素C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 将%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纳洛酮、维生素C.观察患者清醒时间,总结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结果 治疗组共济失调期、昏睡期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均未见并发症.结论 尽早使用醒脑静、纳洛酮、维生素C并采取正确的救治护理措施,能够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清醒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醒脑静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醒脑静组在常规治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醒脑静组有效率为88.8%,对照组为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促进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在佐匹克隆中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佐匹克隆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常规给予洗胃、补液、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其中纳洛酮组(18例)加用纳洛酮治疗;醒脑静组(18例)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17例)同时加用醒脑静、纳洛酮治疗。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频率等指标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轻中重度患者神志恢复时间分别为(137±37)min,(366±64)min,(526±109)min,纳洛酮组分别为(139±42)min,(395±95)min,(652±126)min,醒脑静组分别为(144±55)min,(381±78)min,(708±144)min,联合治疗组中度及重度患者神志恢复时间显著短于纳洛酮组和醒脑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纳洛酮治疗组、醒脑静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就诊时与清醒后的呼吸、血压、心率等临床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佐匹克隆中毒起效快、疗效确定,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高原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玉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33-2235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高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高原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例)和醒脑静组(n=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醒脑静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d,静脉点滴5 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3 d、5 d相关症状并综合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醒脑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高原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85例急性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145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 分为治疗组85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 对照组(P<0.01).结论 纳络酮联合醒脑静用于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付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109-110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40例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单用纳洛酮或醒脑静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为68.6%,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具有较为显著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观察组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酒后平均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酒后平均意识恢复正常时间和肢体运动恢复正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效果.方法 8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应用醒脑静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超敏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尤瑞克林治疗,研究组采用瑞克林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常规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与常规组的8.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尤瑞克林联合醒脑静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癫痫持续状态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醒脑静治疗的48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并以同期未采用醒脑静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6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17,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加醒脑静联合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促醒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DAI患者(GCS≤8分)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对照38例。两组于伤后6个月作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评估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组恢复良好率(47.37%)明显高于对照组(21.05%)(P〈0.05)。结论高压氧加醒脑静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时能加速苏醒,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纳络酮联用醒脑静在急性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早期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3例急性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纳络酮联用醒脑静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纳络酮联用醒脑静治疗组患者致残率及平均昏迷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T5"H结论 急性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早期联用纳洛酮、醒脑静治疗,对乙醇中毒所致昏睡及昏迷具有催醒作用,这有助于早期判断颅脑损伤伤情,同时纳络酮和醒脑静均有助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提高颅脑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