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胸部外伤患者的舒适效果。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10月38例胸部外伤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心理、胸部皮肤、体位。肺功能恢复训练的舒适护理,通过观察疗效、评价舒适护理前后效果。结果 胸部外伤患者护理前后效果比较,经秩和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舒适护理后效果优于舒适护理前。结论 认为胸部外伤患者的舒适护理,有效地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最大可能获得舒适,减少并发症,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2.
1045例胸部外伤患者临床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胸部外伤的特点,探讨处理胸部外伤的策略。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自1990年1月~2004年5月间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1045例,接院前时间、外伤疾病、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分类。结果 交通事故伤是胸部外伤最常见的原因(38.7%);闭合性胸部损伤占70%,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治愈者805例,占77%,须紧急开胸手术占胸外伤患者的5.5%。死亡率为0.7%.其中主要为合并心脏大血管损伤死亡和合并颅脑损伤死亡。结论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是减少胸部创伤的重要环节。缩短院前时间、改善院前救护、加强基层医院对严重外伤的救治水平是降低死亡率的基础。多发伤的及时正确诊断、重视非手术治疗、及时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用自制的健康知识需求调查表对200例手外伤患者进行调查,选择前8项最关心的宣教内容。结果患者对健康知识需求排前8位的是:解除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避免伤口感染、肿胀,伤口换药等,均在79.0%以上。提示基层医院应针对手外伤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复合性外伤的患者发病突然,伤情危重,变化快,并多合并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迅速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将我科接诊、抢救118例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对急诊外伤患者的影响,为其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人2012年6月—2013年6月175例急诊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管理组85例与对照组90例。管理组患者给予疼痛教育、心理护理等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治疗及护理。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表(SF—MPQ)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评估。结果随着患者损伤程度的增加,疼痛得分PRI、PPI、VAS及HAMA得分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576,4.798,4.342,5.967;P〈0.05)。两组外伤后3d患者PRI、PPI、VAS及HANA得分明显高于外伤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得分高于管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后7dPRI、PPI、VAS及HAMA得分开始下降,管理组得分分别为(4.33±1.82),(2.88±1.42),(3.94±1.84),(10.16±2.7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3±1.88),(3.38±1.36),(4.42±1.87),(12.36±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097,4.534,4.043,3.937;P〈0.05);外伤后14d得分PRI、PPI、VAS及HAMA得分下降更明显,管理组得分分别为(2.19±1.00),(1.32±0.85),(2.54±0.96),(5.44±2.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e1.02),(2.13±1.18),(3.18±1.36),(6.47±2.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937,4.454,4.234,4.634;P〈0.05)。患者疼痛得分PRI、PPI、VAS及HAMA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外伤患者进行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同时减少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40例GCS3~5分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方法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1999年1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GCS评分3~5分,昏迷时间超过6h的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亚低温治疗护理的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40例GCS3~5分特重型颅脑外伤存活18例(45.0%),其中恢复良好9例(22.5%),重残9例(22.5%),死亡22例(55.0%)。结论 亚低温治疗结合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挽救部分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脑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 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汶川8.0级大地震致腹部外伤的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探索其护理对策。方法:以汶川8.0级大地震致腹部外伤的19名患者为暴露组,普通患者20名和医务人员19名作为对照组。由3名医护人员运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地震伤员在睡眠质量、精神焦虑、抑郁情绪等3个方面与普通患者及医务人员比较有明显异常。结论:地震致腹部外伤患者的心理影响明显大于普通患者及医务人员,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以控制和减缓其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降低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压疮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程序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程序组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睡眠障碍、负面情绪、颅内水肿方面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运动障碍、颅内出血、排尿困难则无明显差异;程序组患者发生髂前上棘、骶尾部I期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压疮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能够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对患者有更好的治疗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颅脑外伤作为常见的外科急症,由于其病情重、致死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成为外科棘手的难题,临床研究发现优质的护理在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疗效显著,本文将对近年来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未来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发展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方向,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35例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的护理体会,分析护士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做出预见性的评估,实施全面整体护理措施的重要性。结果患者恢复正常工作、生活4例,基本生活自理7例,中残9例,重残11例,死亡4例。结论通过护士全面细致地观察病情,做出预见性的评估,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总结136例海岛渔民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渔民胸外伤常伴多脏器功能损伤、呼吸道易梗阻、患者心理压力大等特点。为此,对渔民胸外伤患者必须迅速接诊、评估,做出正确判断,同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及护理对策,使患者脱离危险。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治愈131例,死亡5例,治愈率96.3%,无护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经验,提高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接诊外伤6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当场死亡8例,安返医院594例.结论: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现场伤情准确的评估并急救,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院前外伤抢救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与研究“5·12”汶川大地震所致成批胸外伤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措施,为灾难性胸外伤护理方法提供有益的经验与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IO天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普胸病区收治的75例住院患者资料,总结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7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挫裂伤和擦伤(100%),血胸75例(100%),血气胸24例(32%),肋骨骨折75例(100%),锁骨骨折6例(8%),肩胛骨骨折11例(14.7%),肺穿刺伤3例(4%),右主支气管断裂1例(1.33%),左侧膈肌破裂2例(2.7%),肺不张29例(38.7%)。同时伴有其它部位损伤:四肢骨折10例(13.3%),脊柱损伤2例(2.7%),脑损伤2例(2.7%),脾破裂2例(2.7%),胃破裂1例(1.33%)。住院期间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康复。结论:“5·12”地震胸外伤以血、气胸和肋骨骨折为主,合并严重的脏器损伤和复合伤是其主要特征,通过精心护理,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的疗效比较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对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胸外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因其伤势紧急、危重、病情发展迅速,且具有一定隐蔽性,易并发多发伤,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2004年8月~2005年9月,我科收治2l例重症胸外伤患者,通过加强对胸外伤病人的呼吸道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林旭波  秦静  徐丽 《护理学报》2010,17(13):31-33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脱)管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0月260例颅脑外伤住院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置管类型、非计划性拔(脱)管发生的时间及发生时患者的意识状态.及发生原因等信息。结果鼻饲管、气管切开套管、深静脉置管、胃肠减压管、导尿管的非计划性拔脱率分别是15.4%、7.7%、6.7%、4.2%和3.9%.其所占构成比分别为65.8%、9.8%、4.9%、2.4%和17.1%;术后躁动患者占发生总数的61.O%;发生在前、后夜班的比例分别是22.O%和46.3%。本组资料未发生负压引流管、血肿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气管插管和脑室引流管的非计划性拔(脱)管。结论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易发生鼻饲管、气管切开套管、深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脱,应加强易拔(脱)管道、重点患者、管道拔(脱)高发时段的管理,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自护能力教育等,以减少非计划性拔(脱)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我院口腔科自2003年1~12月共收住患者312例,其中,颌面外伤患者150例,占48.08%。合并颅脑损伤9例。由于采取了科学的急救措施和实施了整体护理,患者无1例死亡,均康复出院。现将致伤原因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颌面外伤是头面部最常见的外伤,我科自2001年以来,收治颌面外伤患者126例。效果满意,现将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肾外伤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外伤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肾外伤非手术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及局部症状、尿液等方面的监测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结果 :5 6例肾外伤保守治疗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康复快 ,病情稳定 ,无并发症发生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结论 :有针对性地做好肾外伤保守治疗患者护理 ,严密观察 ,仔细分析 ,及时处理病情变化 ,对肾外伤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