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CT检查技术的发展和颈椎椎间盘(以下称颈间盘)切割术的开展,颈间盘CT扫描已越来越普及。颈椎解剖结构复杂,生理弯曲大、椎间隙窄、椎旁附着诸多组织,又因颈部脂肪组织较少,易产生因气体与组织密度差异大引起的线状伪影。笔者采用GE公司生产的Synergy及Hispeed CT/i型螺旋CT扫描机进行  相似文献   

2.
PET/GYP是解剖与功能的融合图像,代表着目前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PET/扫描图像是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的基础条件。然而,图像伪影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轻者需要重复扫描,严重者亦可能造成诊断错误。造成伪影的因素较多,尤其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由于伪影的原因需要头部、颈部,甚至全身重新扫描,如正常扫描体位应为双手上举与平行伸直,大约需要20min不动,原有扫描床上只有一个头托,受检者双臂上举后无放置位置使受检者很难坚持。  相似文献   

3.
颈椎损伤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常规X线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8例X线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受损椎体共46个,环椎骨折脱位5例,齿状突骨折移位3例,G3-7,椎体骨折(含脱位)共30例,其中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骨折有5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20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3例,椎管0度狭窄15例,1度狭窄16例,2度狭窄6例,3度狭窄1例。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由于X线平片和CT扫描均有一定局限性.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计算机X线摄影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受损椎体共48个,环椎骨折脱位7例,齿状突骨折移位3例,C3-7椎体骨折(含脱位)共30例,其中多个椎体连续或跳跃性骨折有6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18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1例,椎管狭窄为0度狭窄16例,Ⅰ度狭窄16例,Ⅱ度狭窄6例,Ⅲ度狭窄2例。外伤性颈椎间盘脱出7例。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由于X线平片和CT扫描均有一定局限性,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颈椎中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与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FLASH)技术对颈髓进行扫描,如上述序列扫描,在诊断上遇到疑问,再行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扫描提供帮助。结果 通过76例病例检查发现,TSE、FLASH均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高信噪比的图像。结论FLASH序列可避免常规SE、TSE序列中遇到的脑脊液搏动伪影的影响,提高图像的信噪比。TSE显示椎间盘变性比较敏感,而FLASH则不敏感。TSE序列在检查椎管狭窄时,常会产生脑脊液搏动伪影,此时应加做FLASH序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规X线和CT扫描对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X线和CT诊断为颈椎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0例,受损椎体共60个。低位颈椎骨折并(或)脱位27例,寰椎骨折9例,寰枢椎脱位8例,枢椎骨折6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联线异常24例,CT片根据脊柱三柱结构诊断不稳定骨折28例,椎管0度狭窄22例,1度狭窄17例,2度狭窄8例,3度狭窄3例。外伤性颈椎间盘脱出10例。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应常规行X线和CT扫描检查,以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CT能对颈椎损伤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作为颈椎损伤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的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 :图像无规律出现斜条状伪影 ,伪影随机架顺时针旋转或反时针旋转斜向不同 ,做腰椎间盘扫描时出现伪影的几率高于其他部位 ,扫描第几层出伪影无任何规律。检查分析 :进入DASCHK诊断程序 ,选择第 3项ESTESTADASSINO GRANDISPLAY旋转选 0不旋转 ,按下OK键 ,DAS采集数重建图像正常 ,选择第 3项 ,4 .5s旋转重建图像 1/2靠右侧密度低有两条横向黑带影。做第 4项ESTESTAD诊断程序检查 ,故障现象同上述。做第 5项ENTESTA及第 6项ENTESTA程序检查 ,选择不旋转时 ,重建出的图像正常。选择旋转 4 .5s或 6s旋转速度 ,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颈椎中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与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FLASH)技术对颈髓进行扫描,如上述序列扫描,在诊断上遇到疑问,再行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扫描提供帮助。结果:通过76例病例检查发现,TSE、FLASH均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高信噪比的图像。结论:FLASH序列可避免常规SE、TSE序列中遇到的脑脊液搏动伪影的影响,提高图像的信噪比。TSE显示椎间盘变性比较敏感,而FLASH则不敏感。TSE序列在检查椎管狭窄时,常会产生脑脊液搏动伪影,此时应加做FLASH序列。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颅底病变患者评价CT影像叠加技术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录的46例患者进行研究,皆实施常规CT检查与CT影像叠加技术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该研究的参照标准,评价应用效果。结果:46例颅底病变患者中,经CT影像叠加技术扫描共出现线性伪影4例(8.70%),伪影过多7例(15.22%),伪影少35例(76.09%),经常规C T扫描共出现线性伪影13例(28.26%),伪影过多33例(71.74%),伪影少0例(0.00%),表明C T影像叠加技术扫描的对患者脑组织的显示效果更好,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数据。结论:通过CT影像叠加技术检查能够为颅底病变的诊断提供科学的图像数据支持,值得在基础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CT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低剂量CT(LDCT)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受检者在行鼻窦常规剂量(150mAs)CT扫描后,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再行低剂量CT扫描,低年组5-17岁mAs设为(40mAs、25mAs)、高年组17~70岁mAs设为(50mAs、30mAs),其它参数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同。由3名CT医师盲法评价图像,按正常图像、图像少许伪影、图像有严重伪影的等级对每一幅图像进行质量评判,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低年组与高年组曝光量和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下降72.5%~75.5%和69.5%~72.5%,两个年龄组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鼻窦低剂量CT扫描是可行的,且青少年的剂量降低幅度比成年人大,正确应用可以降低患者的辐射损伤和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学龄前儿童接受CT检查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整个CT扫描过程中,是否保持受检部位固定不动,才会获得清晰的图像,如果受检部位稍有活动,轻者造成伪影,影响诊断,重者则是图像模糊,无法诊断,成为无效的扫描。为防止无效扫描以提高CT诊断水平,应针对学龄前儿童不同的特点,加强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各种护理措施,以求最佳效果,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LR)的超快速扫描方案用于颈椎MR扫描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36名受试者分别采用常规(扫描时间6 min 14 s)及超快速(2 min)扫描方案采集颈椎MR矢状位T1WI、脂肪抑制矢状位图像及轴位T2WI;以DLR方法重建超快速MRI。比较不同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结果,以及观察者间诊断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椎间盘突出的一致性。结果 与常规图像相比,超快速-DLR图像伪影显著减少(P<0.05)。观察者间主观评估图像质量结果的一致性均为良好(Kappa均≥0.60)。相比常规图像,超快速-DLR 矢状位T1WI、T2WI及轴位T2WI中,脊髓、脑脊液(CSF)和椎体信噪比及脊髓/CSF对比度均显著提高(P均<0.001)。2名医师基于超快速-DLR和常规图像诊断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Kappa值分别为0.94、1.00,诊断椎间盘突出时分别为0.96、0.98。结论 相比常规扫描方案,超快速-DLR用于颈椎MR检查可缩短扫描时间,而所获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与之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方法161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神经根型、动脉型、脊髓型、混合型和食管压迫型,分别为84例、40例、22例、13例和2例。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技术观察颈椎骨质增生情况、椎间孔大小、椎动脉和颈椎骨质增生的关系、骨性椎管狭窄的改变。结果84例神经根型中,发现椎间孔狭窄438处,其中C5-6和C6-7椎间孔狭窄占79.6%,椎间孔狭窄的成因有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体肥大、小关节突骨质增生、错位等;40例椎动脉型表现为骨赘压迫椎动脉(52.5%),导致椎动脉变细、粗细不均和椎动脉迂曲。22例脊髓型表现为颈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和颈椎间盘突出等。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能全面评价颈椎骨质增生及颈椎间盘退变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是颈椎病诊断较实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治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将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治误区探讨如下。 1 诊断方面1.1椎间盘膨出(bulging)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退变松弛,外周纤维环匀称超出椎体终板边缘,在MRI矢状面上椎间盘向后膨隆高起,CT及MRI横断面上显示较椎体周边影大出2~3mm。因而在CT甚至MRI的报告中不断出现“椎间盘膨出”的字样。但在病理上椎间盘膨出或膨隆应是椎间盘的正常退变。其纤维环完整。由于力学原因,膨出主要向前及两侧,掀起前纵韧带或骨膜,继而在其下骨化形成骨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X线平片及CT诊断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IDR)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患者行腰3/4、4/5及腰5/骶1椎间盘平面CT扫描,层厚3.75mm,对腰椎正侧位片及横断面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例患者诊断为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其中腰4/5椎间盘3例,腰5/骶1椎间盘17例,腰椎正侧位片均可见孤立性腰椎间隙狭窄、邻近椎体终板硬化、椎体骨质增生,CT表现为椎间盘膨出及突出6例,硬膜囊受压17例,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14例,椎间盘真空现象17例,小关节硬化13例。结论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线及CT扫描可以显示此征全部细节,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儿童椎体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附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并比较儿童椎体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重点讨论MRI的影像特点。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椎体嗜酸性肉芽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4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2例同时行CT、MRI检查。结果:X线表现为椎体破坏呈楔形或扁平形。CT表现为椎体骨质呈不规则溶解破坏。MRI扫描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图像信号不均匀。相邻椎间盘无破坏,MRI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可见椎间盘向病变椎体侧膨胀。椎体周围伴有限局性软组织肿块,MRI横断面扫描呈均匀环带状,矢状面及冠状面呈套袖状,边界清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MRI对于病变及其周围改变的显示要优于传统X线及CT,有助于椎体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付泉水  杨国庆  曾浩  吴佳佳 《华西医学》2012,(10):1495-1497
目的总结束胸后16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危重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2月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危重患儿用自制束缚带束胸后行CT扫描,扫描后所得图像与2009年5月-2011年8月8例既往工作中未行束胸CT扫描危重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图像进行比较(其中1例为同一患儿行常规及束胸后CT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气管支气管树重建、CT仿真内窥镜;并观察束胸检查前后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其中1例进行束胸前后胸廓最大径线比较。结果束胸后CT扫描能明显降低呼吸运动伪影,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检查前后患儿SpO2未见明显变化;1例束胸后胸廓最大径线缩小O.8em。结论束胸后16层螺旋CT扫描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呼吸运动伪影,使得气管支气管异物能够快速准确诊断,为后期实施适时治疗提供有效影像资料,进而降低该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并且在束胸检查前后患儿SpO2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脊柱的损伤CT比X线片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探讨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0例脊柱损伤的X线与CT影像资料。结果:120例中X线发现椎体骨折116倒,CT扫描发现椎体骨折120例。多椎体骨折16例,椎管狭窄38例,损伤部位:颈椎2例,胸椎21例,腰椎81例,胸腰椎复合损伤16例。结论: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诊断方法,但因体位和影像重叠的影响对骨折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CT扫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比X线更多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CT在诊断椎管狭窄的程度有重要价值,CT检查明显优于X线片。  相似文献   

19.
在CT扫描中,如何对一些特殊患者腰椎进行椎间盘CT扫描,使切层准确双侧对称并弥补因CT机架框倾斜角度不足。因此,腰椎摆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对腰椎畸形、滑脱、腰能角过大及特殊患者摆位,定位及切层方法进行总结探讨.五脊柱月创特点:1)脊柱呈长柱形多节结构,腰防各段均具生理弯曲,且曲度有个体差异。2)左右结构对称,成对的模实、关节实、以及椎体,椎间扎、推弓根、椎板等,在CT扫描中,同一层面上要求显示出多种组织结构,则要求摆正体位,正确的定位及切层,为CT诊断提供正确的依据。2扫描方法:我院使用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扫描及重建方式。方法:26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行椎间盘扫描,对L4~5及L5~S1椎间盘加大扫描范围,包括椎弓根层面;对其中10例行螺旋扫描,图像后处理采用平行于峡部的椎弓长轴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结果:包括椎弓根层面的轴位扫描均能显示峡部裂和其他伴发表现,包括椎管增大或变窄、侧隐窝狭窄、双边征、椎间盘变形、椎小关节退行性变和黄韧带肥厚。采用平行于峡部的椎弓长轴MPR、MIP斜矢状面重建能直观显示峡部裂的典型表现——猎狗项圈征,正中矢状面重建能显示椎体滑脱。结论:对常规椎间盘扫描采用对L4~5及L5~S1椎间盘加大扫描范围,包括椎弓根层面的方法, 对于轴位扫描发现或可疑峡部裂的患者再做相应椎体螺旋扫描,行平行于峡部的椎弓长轴多平面斜矢状面和矢状面重建,是腰腿痛病人CT检查的简单、实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