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癌是人类泌尿系肿瘤中占第三位的常见肿瘤。外科手术根治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一旦肾癌出现远处转移 ,其五年生存率不足 2 0 % [1 ] 。对肾癌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可提供可靠的肾癌分类和新的诊断方法[2 ] 。通过使用反转录酶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来探测MN/CAIX基因 ,可以发现血液循环中的肾肿瘤细胞。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改变的鉴别、vonHippel-Lindau体细胞突变的证实 ,高风险病人尿中的细胞外蛋白基质的查实对提高病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都有很大帮助。传感信号和转录激活物被认为是肾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重要证据。体内和体外的研究都表明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有重要的治疗效果。干细胞移植治疗肾癌虽然副反应问题尚未解决 ,但已进行的临床试验表现出一定的疗效。最近蛋白酶体阻断剂在临床应用上的发展 ,表明它在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分子治疗上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有效性。本文对肾癌基础研究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肾细胞癌(肾癌)约占肾恶性肿瘤的85%,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最常见的组织亚型,早期往往缺乏临床表现,多数被诊断为肾细胞癌的患者已到了肾癌晚期。早期肾癌的患者通过根治性肾切除术可以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晚期肾癌具有多药物耐药基因,对放化疗均不敏感,目前仍没有理想的治疗手段;靶向治疗是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长期使用靶向药物后容易出现耐药及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迫切需要探索肾癌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和特异性治疗靶点。SPOP蛋白作为E3泛素连接酶CUL-3的接头分子,能与肿瘤细胞中的多种蛋白结合,促使靶蛋白发生泛素化和降解。以往的研究发现,SPOP蛋白在肾癌细胞胞质中呈过表达状态,特别是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度表达,并可能通过对肾癌细胞中的肿瘤相关因子,如抑癌因子PTEN、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等进行泛素化和降解发挥促癌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对SPOP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分子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肾细胞癌( 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肾脏肿瘤的90%,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并且其发病率每年约增长2%[1,2]。在对肾癌基因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肾细胞癌可能是一种代谢性疾病[5]。代谢与肾癌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对肾癌的治疗以及预防都有重要的意义。而谷氨酸的代谢是细胞代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谷氨酸信号通路在谷氨酸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mGluR1)在肾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肾肿瘤标记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肿瘤标记物对于肾癌的早期诊断、观察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和复发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还没有理想的特异性标记物用于肾癌的早期诊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与肾肿瘤有关的多种肿瘤标记物在肾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的研究新近展。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细胞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目前临床上诊断肾细胞癌的最常用方法有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等,但对直径在3cm以下,内部有出血坏死、囊性变或血供比较少的肾癌,难与一些小的良性肿瘤相鉴别。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超声造影能够显著增强肾脏及其肿瘤血流灌注显示,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本文将就超声造影剂化学组成、特点、造影作用原理以及超声造影在肾肿瘤(肾细胞癌)诊断中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占肾癌病例的90%,其中又以透明细胞亚型最为常见。由于肾细胞癌对常规抗癌治疗的反应较差,其在癌症初期即可出现转移。肾细胞癌的高度转移性决定了对其进行早期诊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管临床对肾细胞癌已投入大量研究精力,但其机制仍不明确。最近有研究表明,斑点型POZ蛋白(SPOP)可以以癌症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最新文献对本病的病因学、病理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因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左肾肿瘤同期行右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以及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左肾肿瘤切除术。肉眼见肿瘤包膜完整,剖面灰黄质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由透明细胞构成的乳头状结构,伴有嗜酸性颗粒胞浆的癌细胞组成的巢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cytokeratin(-),Vimentin(+),上皮膜抗原(EMA)(+),CD10(+)。诊断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术后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临床上罕见,成人患者恶性度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p53基因缺失或突变与众多肿瘤有关。我们采用Northernblot方法对肾癌组织的p53mR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21例肾癌组织中,12例(57%)p53mRNA表达异常,其中7例明显增高,5例缺失或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53基因发生改变的多数是晚期和分化较差的肾癌组织,包括1例肾癌转移病灶和3例有肾静脉癌栓或肾门淋巴结转移的肾癌组织。这提示p53基因失活与肾癌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细胞向恶性发展或具有转移倾向的潜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基因瘤苗及其在泌尿系肿瘤研究中的进展。用某些细胞因子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制成的基因瘤苗,其自身致瘤力减弱或消失,可防止亲本瘤细胞形刺中瘤,对已形成的肿瘤和转移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前对泌尿系常见的肾癌,膀胱肿瘤和前列腺癌也进行了基因瘤苗的研究。基因瘤苗为防治肿瘤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肾癌又称肾细胞癌(RCC),是指起源于肾皮质的具有异质性的肿瘤[1],在人类泌尿系肿瘤中占第二位.外科手术根治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一旦肾癌出现远处转移,其5年生存率不足20%,据统计2008年全球肾癌新发病例约有271000例,约有116000例死于肾癌,肾癌约占成人新发恶性肿瘤的2.1%,男女发病率约为3:2[3],海德堡分类将肾癌分为4个主要的组织型:透明细胞癌(60% ~80%),乳头状肾细胞癌( 10% ~ 15%),嫌色细胞癌(约5%),肾嗜酸细胞瘤(约5%),各种类型在遗传方面和疾病的临床表现上都具有高度的不同[4].肾癌本身是多基因相关肿瘤,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病程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迄今为止尚未阐明.基础研究的进展能够提高肾癌的预测、诊断和个体化治疗能力.本文就肾癌基础研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正常肾和肾细胞癌组织,正常膀胱粘膜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以及肾癌细胞和膀胱癌细胞株BIU-87和E-J中的抗癌基因Rb进行Northernblot分析。肾和膀胱癌细胞都表达正常的RbmRNA。1/13例肾癌组织和2/8例膀胱癌组织中发现Rb基因缺失。此2例Rb缺失的膀胱癌均为低分化肿瘤,在分化较高的膀胱癌中未发现Rb基因缺失。结果表明,Rb基因缺失与膀胱癌的关系密切,同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结合文献对Rb抗癌基因与泌尿系肿瘤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超声造影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细胞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目前临床上诊断肾细胞癌的最常用方法有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等,但对直径在3 cm以下,内部有出血坏死、囊性变或血供比较少的肾癌,难与一些小的良性肿瘤相鉴别。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超声造影能够显著增强肾脏及其肿瘤血流灌注显示,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本文将就超声造影剂化学组成、特点、造影作用原理以及超声造影在肾肿瘤(肾细胞癌)诊断中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肾细胞癌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近年来关于肾肿瘤的临床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迅速,为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些更好的方法。复习文献,对与肾细胞癌的诊断、治疗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随着对肾癌的研究不断深入,今后必将对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晚期和转移性肾癌的治疗以及防止早期肾癌术后转移缺乏有效手段.但近年对肿瘤的生物治疗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已提出了多种运用NK细胞的治疗策略.本文总结了N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原理并对NK细胞用于肾癌的治疗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24例患者的螺旋CT资料。其中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各12例。结果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组和肾透明细胞癌组的平均CT值增强量(即增强扫描动脉相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平扫相上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分别为(31.75±14.73)Hu和(88.30±31.91)Hu,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CT增强幅度明显小于肾透明细胞癌(P〈0.01)。结论观察病灶的CT值,可以帮助医师初步确定术前肿瘤的病理亚型。  相似文献   

16.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在中国,肾细胞癌的发病率位居泌尿系肿瘤的第2位,仅次于膀胱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美国有63000例新发病例及14000例肾癌死亡病例,是第9位最常见的癌症.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肾癌患者得到了较早期的治疗,肾癌总体的5年生存率达到74%,但晚期转移者仅为12%[1].因此,探索寻找敏感的肾癌生物标志物和特异性的治疗靶点及提供个性化治疗对提高肾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全球每年大约40万人罹患肾脏恶性肿瘤,其中17.5万人死于此疾病[1]。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展和体检筛查力度的加大,超过60%的病人在诊断时属于无临床症状的早期肿瘤,通过肾根治性切除或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治疗,这些病人均能获得良好的预后。但仍有部分病人在诊断时或逐步进展至晚期肾癌,存在远处转移的病人约占所有病人的17%。这些病人需要进行综合治疗才有望改善预后。肾癌的诊疗进展也主要是集中在上述方向。  相似文献   

18.
PTEN基因(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它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和蛋白的组装,对细胞的信号传导和其他生物过程有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均提示在人类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中,PTEN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进一步揭示其抑癌作用机理,与肾肿瘤的早期诊断、基因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肾透明细胞癌中VHL基因失活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中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突变和超甲基化情况及其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及测序等方法对33例肾透明细胞癌和相应远离肿瘤正常肾组织VHL基因突变和超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19/33(57.6%)例肾透明细胞癌中出现VHL基因突变;6/33(18.2%)例肾透明细胞癌中出现VHL基因超甲基化;VHL基因突变和超甲基化与肾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肾癌中存在VHL基因突变和超甲基化,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VHL基因失活的检测可作为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指标,VHL基因可望成为肾透明细胞癌基因治疗的重要目的 基因.  相似文献   

20.
特殊分子特征肾细胞癌是2022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首次提出的1类具有明确驱动基因的肾癌病理亚型。其中以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RCC)和SMARCB1基因缺陷型肾髓样癌为代表的肾癌亚型具有高侵袭性和高致死性等临床特点,极易出现早期转移,故称为高侵袭性特殊分子特征肾细胞癌。该类肾癌亚型的发病率低且缺乏相关机制研究,目前临床仍无标准治疗方案。针对原发病灶或者转移病灶的减瘤性肾切除手术均是在全身系统化药物治疗下进一步改善转移性肾癌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针对高侵袭性特殊分子特征肾细胞癌,外科治疗的策略及其价值尚不明确,值得深入讨论和思考。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高侵袭性特殊分子特征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改善提供线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