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癌老年女性患者全系膜切除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6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老年女性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系膜切除术后直肠阴道瘘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肿瘤位于直肠前侧壁(OR=2.413),使用双吻合器(OR=2.171),肿瘤距肛门位置10 cm(OR=1.833),肿瘤分期(OR=1.547),术前放疗(OR=1.233),绝经(OR=1.043)。结论:肿瘤位于直肠前侧壁、使用双吻合器、肿瘤距肛门位置10 cm、肿瘤分期、术前放疗及绝经是直肠阴道瘘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积极采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年6月~2009年6月我院行直肠癌前切
除手术患者628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影响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2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共
发生吻合口漏54例(8.6%,54/628)。患者术前有糖尿病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中没有行预防性近端肠造口、肿
瘤下端距肛缘距离≤7 cm、肿瘤病灶直径>5 cm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并且肿瘤下端距肛缘距离≤7 cm是
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肿瘤较大、合并糖尿病及营养不良是直肠癌术后吻合
口漏的危险因素, 行保护性近端肠造瘘可以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建立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以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吻合口瘘发生与否分为吻合口瘘组(n=35)和非吻合口瘘组(n=26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并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构建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列线图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瘘组男性、BMI>24kg/m2、TNM分期Ⅲ~Ⅳ、肿瘤距肛门距离<7cm的占比高于非吻合口瘘组(P<0.05),吻合口瘘组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术后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非吻合口瘘组(P<0.05),吻合口瘘组术后7d引流量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吻合口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肿瘤距肛门距离<7cm、术后PCT水平高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低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AUC为0.763(95%CI:0.710~0.810),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1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分析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2例患者(5.1%)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诊断发生吻合口瘘的中位时间为4.5 d。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小于6 cm、老年人、肥胖为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小于6 cm、老年人、肥胖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易出现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5.
徐尔侃  华汉巨  李念  黄雄  皮健 《四川医学》2011,32(6):835-838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155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2例(7.7%)。肿瘤距肛缘距离≤5cm者吻合口瘘发生率(16.67%)明显高于≤7cm(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有无合并心血管肺疾患、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单双吻合技术、肿瘤侵犯肠管周径、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距下切缘距离、肿瘤是否侵出浆膜、肿瘤大体或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肿瘤分期的吻合口瘘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距肛缘距离是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距肛缘距离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6年收治的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297例,男165例、女132例,发生吻合口瘘25例(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5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大小、肿瘤距肛缘距离等因素与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关系。结果患者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营养状态(NRS 评分)、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分期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年龄和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众多,有必要对高危人群制定围术期治疗方案以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吴文星  黄韬 《中外医疗》2012,(20):82-82
目的分析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有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1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有关的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中有21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9.09%。术式、吻合口距肛门距离以及术前是否合并肠梗阻等均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率不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分期、吻合方式不同吻合口瘘发生率也不同,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式、吻合口距肛门距离以及术前是否合并肠梗阻等均是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对26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直肠癌保肛手术30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6例,发生率为8.6%(26/301);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与术前合并肠梗阻、肿瘤与肛缘距离、病理类型、手术时长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有否合并糖尿病、术前低蛋白、吻合方式、使用吻合器、术中放置肛管、肿瘤大体病理、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等均无关(P>0.05);26例患者中,20例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行横结肠造口治愈,3例行直肠阴道瘘修补术治愈,死亡1例。结论注重直肠癌围术期治疗的每个环节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关键,绝大部分吻合口瘘患者经保守治疗可痊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2013年收治的43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吻合口狭窄及无吻合口狭窄两组.采用x2检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生吻合口狭窄25例,发生率为5.7%.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吻合口瘘、手工吻合、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合并糖尿病为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吻合口狭窄均在介入下球囊扩张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性别、吻合口瘘、手工吻合、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合并糖尿病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介入下球囊扩张治疗吻合口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吻合口漏危险因素,为吻合口瘘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471例中发生吻合口瘘3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并发吻合口瘘)、对照组(未并发),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男性、年龄≥65岁、吸烟、术前新辅助化疗、肿瘤下缘距肛上缘距离、病理分期、营养不良、新辅助化疗均属于其影响因素;其中肿瘤下缘距肛上缘距离、营养不良、新辅助化疗属于影响吻合瘘口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吻合口漏影响因素较多,术前新辅助化疗有助于降低吻合口瘘风险;需积极预防营养不良,围术期禁止吸烟。  相似文献   

11.
Dai Y  Jiang JB  Zhang XM  Ma Z  Jin ZT  Bi DS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2):822-825
目的探讨单吻合器联合外翻脱出技术在早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及其适应证和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手术43例,按手术技术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外翻脱出式单吻合器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双吻合器吻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下缘与肛侧切缘的距离、局部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控便功能以及手术费用等。结果远切缘长度:实验组为2.2 cm±0.2 cm,明显大于对照组1.9 cm±0.4 cm(P=0.006)。齿状线与远切线的距离:实验组1.3 cm±0.3 cm,对照组1.9 cm±0.5 cm,后者明显大于前者(P<0.001)。实验组无局部复发而对照组有3名患者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实验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手术器械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肛门控便、控气功能无明显差异,实验组1例夜间肛门周围有少量粪便污染,清醒时控便控气功能均好。结论直肠外翻脱出式单吻合器技术用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具有手术切除彻底、安全性高、局部复发率低、肛门控便功能好、手术费用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早期低位直肠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60例采用全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食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病人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体质量指数、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术前放化疗、手术时间、吻合方式、是否做管状胃、吻合口是否包埋、吻合口是否悬吊、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含量、术后肺部感染及病理学类型与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60例中,31例发生吻合口瘘,保守治疗后瘘口消失;14例出现吻合口狭窄,经球囊扩张治疗后均好转;无支架植入及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上段)、术前未放化疗、肺部感染及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 < 30 g/L的病人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 < 30 g/L和术后肺部感染是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术后血清白蛋白 < 30 g/L和肺部感染是全腔镜食管癌根治McKeown术式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改善营养状态及控制肺部感染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邓松  刘金炎  庄丹 《吉林医学》2013,34(14):2639-2640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行内括约肌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评估肿瘤根治效果和术后控便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成功完成保肛手术的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通过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A组)36例,通过双吻合器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42例(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及术后控便功能情况。结果: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A组)的术后复发率比通过双吻合器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近期(1年内)和远期(>1年)的控便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行内括约肌切除术完成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是一种可选择的保肛术式,具有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徐明凤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3-13,15
目的验证并总结TME联合使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术(Dixon术)中的临床价值和确切疗效。方法按照低位直肠癌前切术的适应症入组患者,确定切除癌肿远端肠断2.5 cm后,肛门括约肌功能仍健全者依据TME原则行Dixon术,并联合使用双吻合器。结果入组50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无1例死亡,吻合口瘘2例(4%),吻合口狭窄1例(2%),术后随访:局部复发5例(10%)。结论严格按照适应症选择患者,依据TME原则,行Dixon术并联合应用双吻合器可以达到根治低位直肠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患者23例与按性别、年龄挑选出的未复发患者69 例,分析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后病理阳性淋巴结个数、肿瘤位置高低及T分期是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 T4期)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肿瘤位置高低(肿瘤距肛缘小于5 cm)则近似构成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行前切除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2月选择58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前切除,采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肛侧残端进行切割、闭合,采用33 mm管型吻合器进行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术。结果 58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中没有发生切割和闭合不全的病例,无吻合口渗漏。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45%),经横结肠造口转流瘘愈合,3个月后造口还纳。无吻合口狭窄病例。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行前切除术中切割完全、闭合可靠、操作方便,具有安全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双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比较2006年10月-2011年12月对5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应用弧形切割闭合器行双吻合术(以下简称双吻合组)与7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使用荷包钳荷包闭合行单吻合术(以下简称单吻合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双吻合组保肛率为98.0%,手术时间为145~27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3~247 ml,吻合口瘘为4.0%,吻合口出血为4%;单吻合组保肛率为82.9%,手术时间为220~350 min、术中出血量为246~354 ml,吻合口瘘为11.4%,吻合口出血为8.6%。双吻合组保肛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单吻合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出血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弧形切割闭合器的应用能扩大直肠癌保肛手术,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肠腔内容物溢出对术区的污染,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肛门括约肌路径的手术在直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8月~2009年12月170例中下段直肠疾病患者施行Mason手术的经验。结果170例中直肠绒毛状腺瘤90例,早期直肠癌53例,进展期直肠癌10例。以直肠类癌为主的黏膜下结节26例。直肠肿瘤中行直肠部分切除术136例,直肠节段切除术10例。直肠阴道/尿道瘘21例,其中一次修补成功者17例(81%)。术后伤口积液感染7例(4.1%),直肠-皮肤瘘6例(3.5%)。早期直肠癌的肿瘤局部复发率为3.9%(2/51)。其中存活超过5年者45例,占88.2%(45/51)。170例术后未发生肛门失禁。结论Mason手术具有手术进路直达,术野表浅和显露良好的特点,适用于可行局部手术治疗的中下段直肠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