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凌庆枝  敖宗华  陶文沂 《中药材》2003,26(12):873-875
目的:考察六味地黄汤及其加味组方对生精障碍模型大鼠的促生精作用。方法:用醋酸棉酚造成大鼠生精障碍模型后,以分煎和合煎的六味地黄汤及其加味方灌胃治疗,以市售六味地黄丸和甲基睾酮分别为对照和阳性对照,考察实验各组精子的数量和质量。结果:六味地黄汤分煎组、合煎组、市售组、加味组方各组及阳性对照组的精子数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的精子质量(活力)也显著优于模型组。结论:六味地黄汤及其加味组方对生精障碍大鼠均有显著的促进生精作用,并可显著提高大鼠精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唐庆  胡慧  王全胜  范恒  马晓红 《中草药》2010,41(1):77-8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对肾脏蛋白激酶C(PKC)活性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ip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DN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洛汀新组、六味地黄加味胶囊组、洛汀新与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合用组,药物干预12周后,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肾皮质CTGF表达,检测相对肾质量、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UPER)、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脏PKC活性等。结果DN大鼠肾脏胶原沉积明显,相对肾质量、血糖、UPER、CCr、肾脏PKC活性、肾皮质CTGF表达等显著升高,洛汀新、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及两药合用均可降低肾脏PKC活性和肾皮质CTGF的表达,改善DN大鼠蛋白尿、肾功能,减轻肾脏胶原沉积,两药合用能更显著降低肾脏PKC活性、肾皮质CTGF的表达,降低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作用更强。结论洛汀新、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及两药合用均能保护DN大鼠肾脏,且两药合用较单用洛汀新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3.
加味六味地黄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对病鼠超敏反应性炎症左、右后足跖厚度以及病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加味六味地黄汤能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自身免疫性足跖肿胀,疗效随疗程延长而增强,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能降低病鼠增高的TNF-α、CIC、MDA含量,提高其低下的SOD活性,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具有对抗大鼠佐剂性、继发性关节炎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自由基损伤和降低自身免疫的病理生理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对关木通所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功能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 将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20)、模型组(n=20)、对照组(n=20)、中药组(n=20),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予以关木通煎剂[60g/(kg·d)]灌胃造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予以泼尼松[0.5mg/(kg·d)],中药组予以加味附子理中汤,共治疗3周,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造模后大鼠均出现了脾阳虚症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和对照组血肌酐、尿素氮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对照组血肌酐、尿素氮及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中药组血肌酐、尿素氮、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木通所致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临床表现以脾阳虚为主;加味附子理中汤能改善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的肾功能和临床表现,提示对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3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只/d)灌胃,中药组给予加味六味地黄汤组灌胃(2 ml/d)。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观察大鼠肾组织Notch1、jagged1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出现肾间质纤维化,中药组大鼠小管间质病变减轻。与假手术组相同时间点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小管间质半定量评分、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大鼠相同时间点相比较,加味六味地黄汤显著降低小管间质半定量评分、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阻断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的活化,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补体调节蛋白CR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六味地黄汤组。采用复合方法建立IgA肾病模型,成模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4周。检测各组大鼠尿常规、尿红细胞计数和24 h尿蛋白,取血检测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取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脏组织TGF-β1和CR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模型大鼠蛋白尿、血尿及肾脏纤维化减轻(P0.05),TGF-β1表达下降、CR1表达上调(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降低TGF-β1的生成,促进CR1的表达,延缓IgA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并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后给药,给药后测定大鼠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水平和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加味六味地黄汤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在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清胰岛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血清丙二醛、胰腺丙二醛等血液生化指标方面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低剂量组也有差异,呈现一定的疗效关系。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能有效的降低血糖和血脂,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耳针、中药对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大鼠血清载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的影响,初步探讨耳针、中药防治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可行性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在分别接受耳针、中药(加味六味地黄汤)、耳针 中药治疗10周后,测定其有关生化指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载脂蛋白AI(ApoAI)、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及ISI降低,血清载脂蛋白B(Apo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含量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耳针、中药特别是耳针 中药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耳针(肝、脾、肾穴)、加味六味地黄汤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方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肾功能、血脂代谢、尿液生化和肾组织病理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腺嘌呤制作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ZC组)、模型组(MX组)、别嘌醇组(XY组)、加味四妙方组(SMF组),给予相应干预。检测给药后大鼠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血脂四项[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尿液生化[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和24 h尿蛋白代谢的变化情况;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BUN、Scr、UA、TC、TG、HDL和LDL、NAG、β2-MG和24 h尿蛋白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2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妙方组的BUN、Scr、UA、TC、LDL、NAG、β2-MG和24 h尿蛋白代谢显著降低(P0.01);别嘌醇组的UA显著降低(P0.01),而别嘌醇组的Scr、TC、TG、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肾组织病理改变显示,加味四妙方组和别嘌醇组较模型组肾小管内尿酸盐结晶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肾小管-间质损伤较轻,其中加味四妙方组损伤最轻,与别嘌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方能够显著改善尿酸性肾病大鼠的肾功能、血脂代谢、尿液生化,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0.
六味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六味地黄汤;对照组用科素亚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具有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少弱精男性不育的效果。方法:1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少弱精男性不育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精子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院的64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均为根据用药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强的松1rag/(kg·d)激素治疗,同时免疫抑制剂、钙剂、胃粘膜保护剂等?观察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好,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少或减轻副作用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加味过敏煎干预下阿霉素肾病(AN)大鼠肾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加味过敏煎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苯那普利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大鼠分别采用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ADR)6.5mg/kg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VEGF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VEGF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加味过敏煎可能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起到保护肾组织的作用[2][3][4]。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对人毛乳头细胞增殖和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低、中、高浓度的含加味六味地黄汤大鼠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味六味地黄汤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泌VEGF方面,中、高浓度的加味六味地黄汤组促分泌作用明显,且具有量效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对人毛乳头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但能明显促进毛乳头细胞VEGF的分泌,加味六味地黄汤可能是通过增加毛乳头细胞VEGF的分泌来促进毛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陈敏 《天津中医药》2017,34(3):170-172
[目的]评价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八白散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加味六味地黄汤煎服,同时配合八白散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及3%氢醒霜外用治疗。疗程12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黄褐斑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及中医证候观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MASI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MASI评分降低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MASI评分差值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八白散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或门诊糖尿病肾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尿蛋白、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对治疗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胶囊和六味地黄汤加味对阿霉素性大鼠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ip)阿霉素3 mg/(kg·d),q 3 d×3 d诱导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观察高、低剂量六味地黄汤加味及六味地黄胶囊对病鼠肾功能、血脂、血浆蛋白、肾组织病理学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以上3种药物均能降低病鼠高值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P<0.01)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含量(P<0.01),提高病鼠低下的总蛋白(TP)和白蛋白(A)含量(P<0.01),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改善病鼠肾组织病理学的改变(P<0.01),但六味地黄胶囊对病鼠肾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则未见显著性(P>0.05).在上述各观察指标中,各药间的作用强度,差异也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地黄胶囊和六味地黄汤加味均具有对抗阿霉素性大鼠肾病综合征的氮质血症、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限食联合六味地黄汤合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及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限食联合六味地黄汤合水陆二仙丹,疗程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4%,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限食联合六味地黄汤合水陆二仙丹能够提高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减少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肾糖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肾糖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肾糖颗粒)、西药治疗组(洛汀新)、中西药治疗组(肾糖颗粒+洛汀新),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血糖变化。实验结束前进行留尿,测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TGF-β1的表达。[结果]经肾糖颗粒治疗8周后,大鼠一般状况较模型对照组改善较好,体重增加。空腹血糖、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的TGF-β1的表达显著高于各治疗组。[结论]肾糖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与其抑制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耳针和六味地黄加味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耳针和六味地黄加味对去势雌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通过切除 6月龄雌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大鼠被随机分为 6组 ,各组分别经耳针、六味地黄加味和苯甲酸雌二醇的 3个月治疗后将大鼠处死、取血 ,用放免法测定血清 E2 ,BGP,IL-1,IL-6和骨 BMD,BMC含量。结果 :耳针、六味地黄加味和苯甲酸雌二醇的治疗均能提高 E2 ,BMD,BMC的水平 ,同时能抑制 BGP,IL-1,IL-6的分泌。结论 :耳针、六味地黄加味对骨质疏松症的骨形成和骨吸收有调节作用 ,能早期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