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熊烈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12-1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周围性面瘫中西医治疗的患者50例为治疗组,选取同期周围性面瘫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优于单独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围世面神经瘫痪为临床上常见病症之一,我们1987年2月开始应用中医针灸配合西药激素类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14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140例,男44例,女96例,年龄6~66岁,平均36岁。左侧82例,右侧58例,病程4h~5年,约98%以上患者为首次发病后就诊。1.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经常规血、尿、便化验,心电图及腹透检查,有的患者进行脑CT检查,排除颅内病变,并排除面部及耳部感染性疾患。豆.2.且针灸穴位选择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手足少阳经穴为辅,采取面部近取与循环远取为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而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本病。结果采用针药配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治愈率达87.5%,有效率95.8%,与30例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更佳,病员病程短,治愈率高,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症,祖国医学称为“口眼歪斜”、“面瘫”。治疗面瘫的主法较多,但有些病人疗效甚微。3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周围性面瘫又称Bels面瘫,临床比较常见,我们自1976年3月至1998年3月共收治128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8例中,男97例,女31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31.5岁。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单项组)5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综合组)70例...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瘫即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现代医学认为是面神经及组织发生特异性炎症水肿,使面神经在神经管内受压迫造成,多以一侧面颊筋肉迟缓为主要症状,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病前多有受风寒或上感病史。中医学认为,此病因正气不足,经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流窜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所致。本病属中医“中风”范畴,为中络之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减压、电生理治疗、理疗、生物反馈疗法;经茎乳孔注射类固醇激素,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等。轻者治愈,重者疗效较差,且疗程较长。现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谈点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亦称‘口眼涡斜’或‘口僻’。是由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面瘫早期治疗则是关键,治疗正确则阻止病变发展使病及早治愈。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10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09-1809,190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为周围性面瘫治疗方法的优选提供临床根据。方法:我科1993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门诊收治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的周围性面瘫108例,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在急性期给予牵正散加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恢复期以针灸为主,辅以维生素B1、维生素B6、地巴唑各20mg,每日3次,随访9~16年。结果:1周~3个月以内恢复85例(占随访病例总数的78.7%),3~6个月恢复16例(占14.8%),6个月~2年内恢复5例(占4.6%),2年至今一直未恢复2例(占1.8%),总治愈率99.9%。结论:利用中西医的治疗特点,在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合理运用,两者相辅相成,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1.
李哲琳 《中外医疗》2015,(3):128-129,132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药物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联合电针治疗,两组均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5%对该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电针联合药物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更好、更快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方法。方法 :观察组采用以低频脉冲电流为主 ,配合针刺、红外线、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5 2例 ,与对照组采用针刺、红外线、超短波治疗 5 8例相比较。结果 :前者治愈率 92 .3 1% ,后者治愈率 68.97% ,治愈率相比t=3 .2 8,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 ;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 16.5± 5 .4d ,对照组平均 2 3 .1±7.7d ,t检验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疗效好 ,疗程显著缩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灸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附:73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优方法,在选用病侧的阳白、太阳、下关、颊车、翳风、地仓、双合谷等8个穴位以及配合祛风涤痰、固表通络的中药(银花藤30g,防风、荆芥、制南星、制白附子各10g,僵蚕、川芎各15g,全蝎5g,黄芪40g)内服的基础上,对照观察了艾灸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73例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效率、显效率以及疗程与疗效的关系方面,艾灸疗法与针刺疗法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艾灸不进入体内,无痛苦,加之操作简便,更易为病员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穴位注射、心理治疗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灸、穴位注射、心理治疗 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6.9%,对照组分别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穴位注射、心理治疗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提高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愿参加并接受综合求疗法的门诊或住院患者60例,中药每日1剂,煎服21 d,每次电针20 min,7次为1疗程,视病情康复定疗程,最长3个疗程:推拿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21 d,功能锻炼每日56次,每次15 min,连续21 d.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中医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8.33%.治愈率63.33%,平均治愈天数12.5 d.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周围性面瘫是我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配合中药是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临床中已被广泛推广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王恩龙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面瘫的病因又将其分为发展期、静止期、恢复期,下面笔者将从面瘫的病因病机、面瘫的分型及针灸和中药等方面介绍王老师对周围性面瘫的分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在我国的患病率较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往往会给患者面部留有一定的后遗症,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对于面瘫的急性期是否能进行针刺治疗,尤其是在患部进行针刺,目前仍存在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9.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关治疗的报道很多,但对近年来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时发现,其中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为最多且疗效肯定,常常结合药物一起使用,疗效更为显著。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包括针刺配合中药内服、针刺配合中药外敷、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外用,并对针刺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讨论,以期对此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结果]痊愈40例,占83.3%;好转6例,占12.5%;无效2例,占4.2%,总有效率为95.8%。[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