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用硫酸铵盐析法纯化的抗霍乱肠毒素和含钙、镁的巴比妥缓冲液,进行被动免疫溶血试验测定大肠菌不耐热肠毒素,并与 Y-1细胞试验进行了对比,78株大肠菌两法符合率为84.6%,讨论了提高本法敏感性及特异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中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肠毒素大肠株菌是引起急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苗,目前已引起全球许多国家的重视。为了探讨我省分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其不耐热肠毒素(LT)与抗毒血清的中和状况。近年来,我们对一些苗杆的LT与抗毒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ETEC菌株是从我省霍乱样腹泻病人分离的:吕乱邓首569BN株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防治研究所赠送的。2.肠毒素液的制备:产生肠毒素菌株接种于pH7.6的3%脉际水20~30ml中,大肠杆菌于37”C孵育4天;吕乱弧菌569BN株孵育1天。其培养液加人1/万硫柳汞后…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ELISA法检测产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LT+)的研究。用酶标抗-CT建立的ELISA,检测杭州市医院病人分离的70株和动物分离的56株大肠杆菌,以及来源于腹泻患者的10株沙门氏菌、亲水气单胞菌、类志贺氏邻单胞菌和耶尔森氏菌,结果仅从病人菌株中检出3株ETEC/LT+,阳性率为4.3%;未发现与其它4种肠道病原菌有交叉反应。这是一种特异、敏感、快速检测ET EC的方法,在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研究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用LT基因探针试验检测了从已排除其它肠道致病菌的急性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挑出的109株大肠杆菌(每例病人1株),同时用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及家兔肠段结扎试验检测ETEC进行比较。结果LT基因探针试验检出率最高,达66.06%,比平板免疫溶血试验的6.42%及家兔肠段结扎试验的5.50%均高了约10倍,证实了LT基因探针试验具有极高度的敏感性,适合于一次过地大量筛选出含毒素基因的菌株。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超声波击碎菌体,取上清液,按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从肠道门诊腹泻病人中分离到的29林大肠杆菌进行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检测。将待检苗接种在普通平板上,传代三次,挑取菌落接种在产肠毒素肉汤培养基中(内加洁霉素90m/ml),然后置转鼓上旋转培养48小时,离心沉淀,取沉淀物加入PBSInil,经超声波处理5分钟,击碎菌体,取出冰箱过夜,离心沉淀,上清液即为被检测肠毒素(此上清液加入1:ic稀释吐温1滴,已除去非特异性物质)。取4X10孔聚乙烯微量反应板,用抗l,T8pyml(0.smol/LpHg.6碳酸盐缓冲盐水稀释)包…  相似文献   

6.
7.
辽宁省金县于1980年开始在中国预防医学中心流研所的指导下,建立四个乡疾病长期监测点,五年来对监测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了统计、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8.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是人和家畜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它产生两种肠毒素:热稳定肠毒素(ST)和热敏感肠毒素(LT)。后者有多种检测方法,包括经典的兔肠结扎、组织培养、皮肤试验以及近来的 SPA 协同凝集法,固相放射免疫、ELISA 等。国内学者杨氏根据 Evans 的被动免疫溶血试验原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创建了平板免疫溶血试验(PIH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法需高质量的特异性抗体,最近北京302医院制备 LT-McAb、LT  相似文献   

9.
自1977年Yolken等建立了测定大肠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后,Svennerholm等又利用GMI—神经节苷酯作为LT的捕捉剂,建立了GMI—ELISA。随后Sack等又加以改进。1983年Czerkinsky等又建立了在塑料平皿上直接用菌落进行的GMI—酶联免疫色斑试验。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鉴定产不耐热肠毒素(LT)大肠艾希氏菌(ETEC-LT)的基因探针和单向免疫溶血试验(SRIH)检测河南、广东、湖北腹泻病人分离物的效果。26株LT基因探针阳性菌株中,24株SRIH阳性;2株SRIH阴性菌株,1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被动免疫溶血试验(PIH)和Y-1肾上腺细胞试验均为阳性,另1株未经后三种方法检查。48株LT基因探针阴性菌株中,46株SRIH阴性,2株SRIH阳性菌株,1株ELISA,PIH种Y-1均阳性,另1株未经后三种方法检查。 1979年Dallas等完成了肠毒性大肠艾希氏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克隆,随后制备了LT基因探针,成功地用于临床和外环境标本ETEC-LT_4的检查,为ETEC-LT+的鉴定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为了解该探针DNA与我国ETEC-LT+菌株的同源性,评价其实用价值,我们制备了LT探针,检查了河南、广东、湖北省腹泻病人粪便分离物,并与其它LT测定免疫学方法及培养细胞试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副溶血弧菌(V·P)是沿海一带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该菌在我市散发性感染性腹泻弧菌科病原菌中占绝对优势。目前国内外对V.p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甚为活跃,大量研究表明:V.p的耐热溶血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TRH)是目前公认的致病因子,因此研究这两类溶血素的分布和致病机理具有重要的实用和理论价值。为了研究V.p致病的基因本质,我们采用PCR技术建立了tdh和trh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来源V.p的tdh、trh携带状况进行了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免疫学及疫苗研究的不断发展,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 LT)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介绍了LT的免疫学机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表达和纯化融合表达的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毒素。方法 将表达载体 pET3 2a -tlh转化大肠杆菌BL2 1(λDE3) ,诱导表达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毒素 ,表达产物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鉴定 ,8mmol/L的尿素溶解包涵体 ,用 6×his组氨酸蛋白质镍亲和层析树脂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结果 诱导表达的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其含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10 % ,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合表达的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毒素。结论 转化有重组质粒pET3 2a -tlh的BL2 1(λDE3)可稳定高效地表达目的蛋白 ,采用低浓度的咪唑、β -巯基乙醇和Tritonx -10 0等方法减少杂蛋白污染 ,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 ,可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15.
作者比较了几种新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以便选择最简便与可靠的方法来筛检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并确定其在匈牙利的发病率.测LT的Oxoid毒素检测盒用反向被动乳胶凝集法,测STa用Oxoid ST一EIA试验为竞争性酶免疫分析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肠菌不耐热肠毒素(LT)和霍乱毒素(CT)间免疫学上的交叉反应性,建立了测定LT 的抗 C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 CT-ELISA).并与 Y-1细胞试验进行为对比,68株大肠菌两法符合率为97%,抗 CT-ELISA PN 值与 Y-1细胞反应强度密切相关(r=0.88)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空肠弯曲菌肠毒素在腹泻中的病理作用,作者对从粪便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的19名儿童腹泻患者和8名无症状的对照,用神经节苷脂ELlSA 测定其不耐热毒素的血清抗体,同时测定其菌体耐热抗原的血清抗体。另外还查粪便白细胞和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弯曲菌,气单胞菌、耶尔森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用 ELlSA 检测轮状病毒,用常规方法查寄生虫卵或寄生虫。分离出的空弯菌用 CHO 细胞试验检测肠毒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应用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d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溶血弧菌可引起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肠炎,尤其在夏季,常可从食用不洁海产品而导致食物中毒的病人肛拭标本中分离到。目前一般认为该菌的热稳定性溶血毒素(TDH)是重要的毒力因子。TDH可在莪萋氏血平板上产生一种特殊的溶血现象,称作神奈川现象(Kanagawa phenomenon,KP)^[1]。临床上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株几乎都是KP阳性,因此通常认为KP阳性为产毒株,KP阴性为非产毒株。  相似文献   

19.
自六十年代初霍乱第七次世界大流行以来,检测方法发展很快,种类繁多,但都属表型(Phenotype)检测范畴,常会受到影响抗原、毒素和酶活性表达的各种外环境因素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产肠毒索大肠埃希氏苗(ETEC)引起人类腹泻的病例逐年增多,从而相继推出了一些检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索(LT)的方法。本文采用超声波击碎菌体,取上清液,按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到的29株大肠杆菌进行不耐热肠毒素(LT)检测,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