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就餐地点与儿童能量摄入及肥胖的关系,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 PubMed, 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199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提取资料并依据GRADE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结果 共纳入10项横断面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家就餐倾向于选择健康食物,在外就餐尤其西式快餐与高脂肪高糖高能量食物摄入有关;经常在外就餐可增加儿童超重肥胖风险,与儿童年龄、性别、体质量状况等有关。结论 就餐地点与儿童肥胖可能有关,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设计的证据支持。为预防与控制儿童肥胖,建议儿童多在家就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在外就餐频率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6个项目省12个区县中,按照大、中、小餐馆规模,每个项目点随机选取16家中餐馆,每个餐馆随机访问20名18-65岁就餐者(男女各半)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就餐者的基本信息、在外就餐情况,并记录自报近期的身高、体重等信息。根据成人BMI分类标准,BMI≥24.0判定为超重肥胖。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法分析在外就餐频率和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312名调查对象,49.76%的就餐者过去1个月每周在外就餐超过1次,就餐者超重肥胖的比例为33.27%。控制了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人数、职业和婚姻状况后,与过去1个月无在外就餐者相比,男性每周在外就餐3d及以上时,超重肥胖的风险是前者的1.553倍;女性在外就餐的频率为每周不超过1次、每周1~2 d和每周3 d及以上时,超重肥胖的风险分别是前者的1.849倍、1.603倍和2.22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就餐增大了女性超重肥胖的风险,男性仅在高频率在外就餐时与超重肥胖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河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指导儿童青少年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遏制肥胖流行趋势提供参考。  方法  调查数据来自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状况监测,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河北省12个监测点3 33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最近1周的就餐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和体检信息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对调查对象在外就餐情况,在外就餐影响因素及与超重肥胖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河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率为16.19%,超重肥胖率为29.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初中生:OR=1.36,高中生OR=3.57,P值均<0.05)和家庭人均收入高的儿童青少年(1~<2万元:OR=1.48,≥2万元:OR=2.93,P值均<0.05)在外就餐的可能性更高;居住地为农村(OR=0.20)、非独生子女(OR=0.76)、走读生(OR=0.21)以及主要抚养人为老人的儿童青少年(OR=0.69)在外就餐的可能性更低(P值均<0.05)。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风险增高存在统计学关联(OR=1.31,P<0.01)。  结论  河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现象较为普遍。居住地、年龄段、人均年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主要抚养人是在外就餐的相关因素,在外就餐可能会增加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区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庭在外就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抽取广州市12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2 206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在外就餐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 学生家庭在外就餐≥1次/周者占53.99%。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家庭比非独生子女家庭有更高的可能性在外就餐(OR = 1.45,95% CI:1.18~1.78,P<0.001)。与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的家庭相比,收入高的家庭在外就餐的可能性更高(家庭人均月收入为5 000~9 999元:OR = 1.60,95% CI:1.21~2.13,P = 0.001;≥10 000元:OR = 2.22,95% CI:1.68~2.94,P<0.001)。类似,与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家庭相比,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或本科的家庭有更高的在外就餐可能性(OR = 1.87,95% CI:1.44~2.43,P<0.001)。而中等营养知识得分的家长较得分高的家长有减少带孩子外出就餐的倾向(OR = 0.75,95% CI:0.59~0.95,P = 0.016)。此外,家庭在外就餐与儿童超重肥胖风险增高存在统计学关联(OR = 1.31,95% CI:1.03~1.67,P = 0.032)。结论 广州市城区小学二年级学生家庭在外就餐现象较为普遍。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收入和父母文化程度和营养知识水平是家庭在外就餐的影响因素。家庭在外就餐可能会增加儿童超重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在饮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外就餐的比例都在不断上升。然而在外就餐的膳食结构普遍存在高能量、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等问题,这增加了超重、肥胖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积极探索并研究开发适合的营养评价工具,对在外就餐的饮食进行营养评价和科学指导,预防摄入过量或营养不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成年居民就餐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成年居民就餐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经过数据清理,本研究共纳入171 040名调查对象。采用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 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就餐行为及肥胖率的差异。以是否肥胖为因变量,使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讨早、午、晚餐就餐行为与肥胖的关系。结果 我国成年居民一日三餐中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为3.3%。早、午、晚餐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16.4%、21.4%、11.7%。午餐在家就餐、在外就餐和不吃午餐的男性肥胖率分别为13.2%、16.1%、15.9%,女性肥胖率分别为14.5%、9.8%、1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男性中,午餐或晚餐在外就餐者和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午餐在外就餐与是否肥胖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晚餐在外就餐发生肥胖的风险低于在家就餐者。结论 我国成年居民不同餐次就餐行为存在差异,午餐在外就餐比例最高,晚餐在外就餐比例最低。男性午餐和晚餐在外就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较高;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行为及态度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市1550名学龄前儿童,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行为及营养认知的调查,采用Logistic法分析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频率与其体型(超重或肥胖)的关系。结果学龄前儿童多数喜欢在外就餐(852/1430,59.6%),在外就餐时父母多数喜欢为孩子搭配饮食(994/1498,66.4%),但多数父母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儿童饮食营养健康讲座(1199/1498,80.0%)或没有带孩子参加相关的饮食营养健康讲座(1330/1498,88.8%)。在外就餐选择中餐的家庭高达49.6%,选择西餐的较少(5.9%)。结论学龄前儿童在外就餐现象较普遍。  相似文献   

8.
刘志宇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38-3739
[目的]提高学生早餐就餐行为,减少学生食用零食行为。[方法]调查卫校女学生早餐就餐、零食食用情况,同时测量她们的营养状况,分析不同早餐、零食食用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不同早餐食用情况营养不良、正常、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不经常或不规律进食早餐与营养不良或肥胖关系密切。不同食用零食情况营养不良、正常、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经常食用零食与营养不良或肥胖关系密切。[结论]卫校女学生极少或不吃早餐、经常食用零食检出率较高。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和正确膳食行为的教育;提高餐厅的饭菜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膳食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中生超重与肥胖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市742名初一学生,采取询问法进行问卷调查,在膳食和体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超重肥胖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重肥胖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体育锻炼、就餐地点、坚果摄取频次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体育锻炼每天平均>1 h,即有保护性作用,相对危险度为0.039,而晚餐在餐馆或街头就餐及坚果类食物的摄取频率每周>5 d时,相对危险度则分别为7.435和1.934。结论晚餐在餐馆或街头就餐、坚果摄取频率高为超重与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5年河北省成年居民的在外就餐行为及其对肥胖的影响,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有效控制主要的健康危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在河北省抽取13个监测点,开展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该监测以面对面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2213名18~59岁居民过去1周在外就餐行为数据,通过集中体检获得身高和体重数据,以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进行复杂抽样加权计算,不同特征人群就餐行为采用例数和加权百分比进行描述,应用无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特征人群在外就餐频率的危险因素及优势比、以及在外就餐与肥胖的关联性。结果2015年河北省18~59岁居民过去1周在外就餐率为25.29%,18~44岁、45~59岁居民在外就餐率分别为30.77%和16.20%,其中,在外就餐1~6次/周和≥7次/周的比例分别为9.40%和15.89%。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在外就餐组相比,在外就餐频次≥7次/周的调查对象中,城市居民(OR=2.36,95%CI:1.71~3.24)、男性(OR=2.35,95%CI:1.72~3.20)、18~44岁人群(OR=1.63,95%CI:1.18~2.26)、文化程度较高(OR=3.77,95%CI:2.14~6.64)、在职人员(OR=3.02,95%CI:1.80~5.07)、家庭人口数>2人家庭(OR=1.37,95%CI:1.02~1.86)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4万元人群(OR=1.74,95%CI:1.08~2.81)在外就餐行为更为普遍。女性在外就餐频次与肥胖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在外就餐频次≥7次/周的人群发生肥胖的风险是非在外就餐人群的1.89倍(P=0.031)。结论河北省18~59岁居民在外就餐行为较为普遍,男性在外就餐频次≥7次/周,发生肥胖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1.
苏允杰 《健康大视野》2008,(10):111-1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选择外出就餐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于是餐饮企业摇身变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生力军。然而,外出就餐给城镇居民享受美食美味的同时,也给他们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餐馆就餐的人,却膳食能量摄入显著高于在家吃饭的人;经常或长期在外就餐者,体脂含量比很少在外就餐者明显增加,故而经常在餐馆就餐者很容易成为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重点对象。那么,真正的现代健康餐饮到底缺少什么?什么样的饮食才能使人们身体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不同体型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北京市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儿童的饮食行为状况,为制定儿童肥胖的营养干预措施和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8所非寄宿制公立小学的二~五年级学生1581名,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学生进行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分类。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学生调查问卷》,对小学生进行饮食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不同体型小学生每周吃早餐天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吃早餐的肥胖学生最高(3.08%);每周只吃1~3d早餐和每周只吃4~6d早餐的超重学生最高(10.00%,14.17%);每天都吃早餐的正常体重学生最高(82.86%)。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小学生对早餐食用新鲜蔬菜的应答率呈递减趋势;只有49.32%的北京市小学生每周喝奶≥7次。吃西式快餐≥4次/月、经常或每天晚上睡觉前0.5h吃东西、每周在外就餐≥14次的肥胖学生应答率均最高。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学校吃午餐(76.80%)。结论北京市不同体型小学生饮食行为状况不同,应努力帮助儿童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其坚持每天吃早餐、每天喝奶、科学减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徐州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行为现况,分析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行为知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3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行为平均得分(39.89±5.16)分,平均知晓率为53.90%。学习成绩等级为好的学生加工食物相关知识和食物中毒病原体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其他等级学生;经历过食物中毒的学生其中增加食物中毒风险的食物相关知识得分情况优于没有经历过食物中毒的学生;每周在外就餐≤3次的学生,其加工食物相关知识和增加食物中毒风险的行为知识得分均高于每周在外就餐4~6次的学生,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行为知晓率不高,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学习成绩、是否经历过食物中毒,每周在外就餐次数可能是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行为知晓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大学要加大对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卫生知识,使大学生养成良好食品卫生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人群中辛辣食物摄入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为肥胖膳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哈尔滨市2004—2008年的横断面人群,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纳入57 555名30~79岁(男性23 254人,女性34 301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人口学信息及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信息,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获取各类食物包括辛辣食物摄入信息,体格检查获得身高、体重等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辛辣食物摄入及其与偏爱肉食/素食膳食习惯的交互作用对超重与肥胖风险的影响。结果与摄入辛辣食物频率低的人群相比,摄入辛辣食物频率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在男性中增加了29%(OR=1.285,95%CI 1.251~1.319,P<0.001),在女性中增加了33%(OR=1.329,95%CI 1.294~1.364,P<0.001)。与摄入微辣食物的人群相比,摄入极辣食物人群男女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了20%(OR=1.198, 95%CI 1.137~1.259,P=0.011)和19%(OR=1.194, 95%CI 1.141~1.247,P=0.003)。在男性人群中,偏好肉食,且辛辣食物摄入频率及程度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最高,偏好肉食/素食的膳食习惯与辛辣食物摄入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结论辛辣食物的摄入可能增加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同时减少辛辣食物和肉食的摄入可能能够更有效地预防超重和肥胖。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在外就餐的频率越来越高,吃零食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而就餐地点不同、选择的零食种类不同,摄入的营养和能量也会有所差异,可能对儿童的健康产生影响。本期选登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胡小琪、刘爱玲、张倩等完成的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撰写的系列文章:《小学生午餐在外就餐与肥胖及代谢异常的关系》、《小学生零食消费种类与肥胖及代谢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游凯  张月  赵红叶  王静雷 《职业与健康》2013,(22):2990-2991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居民就餐行为习惯,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区12个社区1434户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每户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调查15—79岁居民1人。结果该区77.5%的居民经常吃自制早餐,食堂是在外就餐的主要地点,午餐、晚餐、夜宵经常在外用餐的居民其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4.9%和56.6%的居民经常吃蔬菜和水果,56.9%的居民极少或不食用奶或奶制品。结论该区居民就餐行为不够合理,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以促使居民养成健康的就餐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儿童超重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从参加河北省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人群中,选取6~17岁参加食物频率调查和体检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河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为19.71%,男性(23.79%)显著高于女性(15.81%),城市(22.96%)显著高于农村(15.57%),蔬菜、坚果和肉类食品的食用频次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有影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553、9.598和8.252,P值分别为0.023、0.008和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蔬菜类[OR值0.597(0.431~0.826)]、坚果类[OR值0.406(0.205~0.804)]的食用频次以及性别[OR值0.530(0.34~0.825)]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肉类食品食用频次[OR值1.619(1.172~2.235)]和在外就餐[OR值1.537(1.051~2.248)]是危险因素。结论河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应提倡平衡膳食模式,培养健康饮食行为,倡导家庭就餐,积极进行有效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在外就餐比例增加,在外就餐已经逐渐成为居民常见的一种饮食行为[1]。研究表明,餐馆菜肴中含较高的食盐[2],且在外就餐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3]。正常状况下,人体摄入的钠约98%从尿液排出,可以用测定尿钠排出量来评价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我国城市成年居民在外就餐行为。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7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在中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4个城市选取17 234名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食物频率和就餐行为问卷,收集调查对象过去一周在不同地点就餐频率和次数信息,分析过去一周在外就餐状况,使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在外就餐率和就餐地点的差异,使用秩和检验比较就餐次数差异。结果 2017年中国城市成年居民过去一周在外就餐率为55.6%,平均在外就餐2.8次,36.0%的人群在宾馆、饭店和酒店等地点就餐,19.8%的人群在单位、学校等处食堂就餐。男性、18~44岁、文化程度高和家庭年人均收入较高的人群,在外就餐率和就餐次数较高。学生在单位、学校等处食堂就餐的比例较高,专业技术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在宾馆、饭店、酒店等地点就餐的比例较高。结论 2017年中国城市成年居民在外就餐较为普遍,18~44岁的青年群体过去一周在外就餐率和次数较多。与其他场所相比,人群在宾馆、饭店、酒店等地点就餐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掌握天津居民在外就餐现状,为科学评价和指导在外就餐行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全市不同类餐厅共计完成842人的在外就餐行为调查,分析人群在外就餐现状。结果:在外就餐的比例高达64.3%,以1844岁组的青年人群最高,老年人最低,男性高于女性;早餐在外就餐的食物种类人群比例以蛋类(91.4%)最高,而午晚餐以蔬菜类(95.7%、92.3%)最高;早餐在外就餐的烹调方式以煮、蒸、煎的方式多见,午晚餐以炒、蒸、煮的方式多见。结论:天津居民在外就餐比例较高,针对此初步提出适合天津居民就餐行为及在外就餐建议,以引导人们科学用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