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ٴ����ƽ�չ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各种原因所致的重型肝炎、肝脏功能不全与肝脏功能衰竭临床上十分常见,肝炎病毒急性和慢性感染、大量或长期饮酒、应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一些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肿瘤、外科手术、严重感染等均可引起或加重肝脏损害,严重时则导致肝脏功能不全及肝脏衰竭。除去由晚期肝硬化导致的慢性肝衰竭,由重型肝炎导致的肝衰竭,西方以药物等中毒所致的急性(暴发性肝衰竭)为主,肝移植为主要治疗手段,国内多由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约占70%左右),且以慢性重型肝炎(相当于急性或慢性肝衰竭)为多,病情进展相对较缓,这为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功能严重损害,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肝炎病毒感染为其首位病因,其次为药物、肝毒性物质(如酒精)等,也是其重要病因。《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  相似文献   

3.
重型肝炎及肝衰竭现代试验平台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各种原因所致的重型肝炎、肝脏功能不全和肝功能衰竭十分常见,肝炎病毒急性和慢性感染、大量或长期饮酒、应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一些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肿瘤、外科手术、严重感染等均可引起或加重肝脏损害,严重时则导致肝功能不全及肝衰竭。在我国以晚期肝硬化导致的慢性肝衰竭和由重型肝炎导致的肝衰竭为主,西方则以药物等中毒所致的急性(暴发性)肝衰竭为主,肝移植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预后评估模型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昱  李海 《肝脏》2009,14(6):490-493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在我国.引起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肝毒性药物。  相似文献   

5.
肝功能衰竭(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引起肝衰竭的病因主要包括肝炎病毒、药物及肝毒性物质、病原体感染、妊娠急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居肝衰竭病因之首,酒精性、药物性肝衰竭呈上升趋势.导致肝衰竭的诱因复杂多样,包括劳累、感染、药物、病毒变异等,比较突出的是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相关因素,包括中断、减量使用核苷(酸)类药物、HBV变异以及抗病毒药物使用不规范等,列为可明确追寻的诱因,也提示应重视抗病毒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化[1].  相似文献   

6.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我国肝衰竭的首要病因为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制剂等).在西方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因素[2];酒精性肝损害常导致慢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衰竭在儿童中多可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肝衰竭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辅助治疗及肝移植术治疗等,其中内科综合治疗是基础,但内科综合治疗仍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缺乏特效药物及方法,病死率仍然较高[34].因此,肝衰竭内科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思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尤其是HBV,重型肝炎的分型充分体现了我国HBV感染所致肝衰竭发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重型肝炎、肝衰竭研究近年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谢青  汤伟亮 《肝脏》2012,17(6):377-380
<正>一、概述肝功能衰竭(又称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索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以病情重、进展快、治疗难、治疗费用高、病死率高为特征,是严重危害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肝衰竭的病因很多,包括肝炎及非肝炎病毒、药物及有毒物质、急性妊娠脂肪肝、HELLP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炎、肿瘤细胞广泛浸润和细菌感染等均可引起肝功能衰竭。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为其主要致病原因,其次为肝毒性药物绣发的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Budd-Chiari综合征及  相似文献   

9.
陈楠  滕杰  王介非 《肝脏》2012,17(3):205-208
肝衰竭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肝脏短期内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所致的肝脏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凝血机制障碍、高黄疸、肝性脑病等复杂的临床症候群[1].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主要是乙肝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慢性化程度高,患者肝功能常迁延不愈,如在短期内再次接受严重打击,易出现慢加急性肝衰竭.由于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势极为凶险,病死率极高,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暴发型肝衰竭的定义与病毒病因学方面的新概念,指出暴发型肝衰竭是急性起病、黄疸进行性迅速加深并伴有严重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并把暴发型肝衰竭与亚暴发型肝衰竭的时间界限定为2周。暴发型肝衰竭的病因是多种的,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多见,乙型肝炎病毒(HBV)、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以及丁型肝炎病毒(HDV)可单独或合并感染引起。进一步分析暴发型肝衰竭的病因,对于弄清该病的发病机理以及进行有效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婴儿及儿童急性肝衰竭是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的急性肝衰竭(RALF)是指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急性肝损伤且至少有一次达到肝衰竭的诊断标准。RALF患儿在急性肝损伤发病间期生化指标可完全恢复正常。临床上RALF患儿病因除了感染、免疫、药物及毒物等因素,还有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部分遗传性肝病引起的RALF每次发作均与发热相关。本文讨论了NBAS、SCYL1及RINT1等基因缺陷病导致的反复发热相关急性肝衰竭诊治。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肝衰竭病因及病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肝衰竭的病因和病理特征。方法应用Excel2000软件和χ2检验分析了本院1986年1月-2006年4月间收治的120例儿童肝衰竭临床资料。结果①急性肝衰竭10例,亚急性肝衰竭45例,慢性肝衰竭65例。在急性和亚急性肝衰竭中,半数以上病因不明。②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学龄期7~14岁组(70例,58.3%);其次是婴儿组(32例,26.7%)。③婴儿组中13例(40.6%)病因不明,占第一位;其次为CMV感染(11例,34.4%)。1岁以上组病因以病因不明最多(27例,30.7%),HBV感染24例(25.0%),肝豆状核变性17例(19.3%),HAV感染10例(11.4%)。④HBV感染、肝豆状核变性与病因不明引起的肝衰竭存活率相比无显著差异。⑤本组肝衰竭临床与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为88.9%。一些病例通过肝脏组织的铜染色、CMV免疫组化和HBVDNA原位杂交明确了病因。结论①儿童肝衰竭病因与年龄有较大的关系。在婴儿组中,主要是由CMV感染引起,但近一半病因不能明确。年长组在已知病因中以HBV和HAV感染为主,但在引起儿童肝衰竭的其他因素中,肝豆状核变性是最常见的。②诊断肝衰竭须临床与病理有机结合起来,才不至于诊断失误。通过肝组织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可以明确一些病例的病因,但还有一部分病原不明的病例尚须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3.
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的病因大多由肝炎病毒所引起,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损肝药物、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障碍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病毒长期未被消除(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机体自身免疫功能障碍为引起本病主要原因。近期资料表明慢活肝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4.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全球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HEV感染是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戊型肝炎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大部分戊型肝炎为急性普通型自限性肝炎, 临床症状轻微, 但在罹患基础性肝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 可发生重症化及慢性化, 表现为暴发性肝炎乃至肝衰竭, 不同慢性肝病背景基础上的HEV感染致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值得关注的HEV感染重症化的临床表型。此外, HEV感染可呈现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肝外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膜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冷球蛋白血症及血小板减少症为代表的血液病等。迄今国内外尚无批准专门用于治疗戊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 鉴于多数急性戊型肝炎可自发清除, 临床上无需特殊治疗, 但针对重症或慢性戊型肝炎患者, 利巴韦林(RBV)单药治疗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 取得一定的抗病毒疗效, 亦有小分子化合物联合RBV抗HEV治疗尝试, 但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尚显不足。研发新的高效抗HEV药物是亟待解决的临床课题;HEV感染重症化及慢性化的临床表型、预警、机制、干预及转归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15.
《肝脏》2015,(11)
<正>急性肝衰竭(ALF)是多数肝病的严重结局,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和药物。据统计,在美国,ALF的自然存活率约45%[1]。对乙酰氨基酚(APAP)引起的肝衰竭,是所有ALF的重要原因,在欧美国家,占ALF的首位;在我国,APAP引起肝衰竭也是仅次于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病因[2]。APAP又名扑热息痛,属于解热镇痛药,是大多数常用的缓解感冒症状药的主要成分,很容易因同类药物重复使用使剂量叠加或者单种药物长期服用,导致  相似文献   

16.
肝衰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和热点.肝衰竭常由病毒、细菌感染以及药物、酒精中毒等各种不同病因引起,在我国尤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的重型肝炎肝衰竭最为常见.由于肝脏组织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肝衰竭病情危笃,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是导致我国乙型肝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和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从定义,诱因、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肝衰竭进行了系统而精要的阐述,既与国际接轨,又独具中国特色,诊断分型突出了实用性,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了我国肝衰竭的临床诊疗.2007年,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推出了《(慢加急性肝衰竭共识》;2011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发布了《急性肝衰竭指南更新》.  相似文献   

17.
魏巍  曹武奎  李谦 《肝脏》2015,(3):257-259
<正>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LF)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生物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肝损害常导致慢性肝功能衰竭。在我国,引起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制剂等)。目前,重  相似文献   

18.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HBV感染.目前,对肝衰竭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我们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H 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来分析血氨在肝衰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倪清涛  杨永峰 《肝脏》2016,(8):689-692
<正>肝脏是体内联系各个组织和器官最密切、参与物质代谢最广泛的器官。同时,肝脏也是调节体内三大营养物质和其他物质代谢的"中枢性器官"。最新的肝衰竭诊治指南将肝衰竭(Hepatic failure,HF)定义为由多种因素(如病毒、酒精、药物等)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因此,HF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我国重型肝炎发生的主要病因,在我国由于慢性HBV感染患者较多,因此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hronicseverehepatitisB,CSHB)远多于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CSHB是肝衰竭(慢加急性及慢性肝衰竭)的一组病变,具有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且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此病不仅是肝脏本身的严重病变,也可引起肝性脑病、微循环障碍、内毒素血症、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等多方面的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