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及指导居民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江苏省数据,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结合调味品称重法。计算膳食中营养素总量,并与膳食指南、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及相关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2010—2012年江苏省居民的谷薯杂豆类、蔬菜、蛋类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分别为358.8、303.7、29.4g,符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值要求;大豆及制品、奶类及制品、水果、水产品每标准人日摄入量为别为14.8、41.9、31.4、44.9g,均未达到推荐值要求;禽畜肉类、食用油、食盐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分别为102.7、46.8、11.1g,超过推荐值要求。能量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为2 277.1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为73.0、91.2、288.3g,分别提供12.7%、35.5%、51.8%的能量;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物、纯热能食物分别提供47.1%、3.1%、1.5%、17.5%、19.6%的能量。维生素E摄入充足,每标准人日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RNIs/AIs);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摄入量则低于RNIs/AIs,存在摄入不足的风险。钠、铁摄入充足,每标准人日摄入量高于RNIs/AIs;钙、钾、锌、硒平均摄入量低于RNIs/AIs,存在摄入不足的风险。结论江苏省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较以往有所改善,但膳食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重点体现在较高的油、盐摄入和较低的水果、奶类摄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长沙市岳麓区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现况,为针对性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查长沙市岳麓区3岁及以上居民2020年食物消费状况,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各年龄组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膳食和营养素摄入量差异,并与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 共计392人纳入数据分析,其中男性192人、女性200人,平均年龄(37.39±19.93)岁。2020年岳麓区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谷类(341.9 g)、大豆(33.6 g)、蛋类(39.9 g)和鱼虾蟹贝类(47.3 g)摄入量基本达到膳食宝塔推荐量;但薯类(19.5 g)、水果(34.9 g)、乳及乳制品(58.9 g)的摄入严重不足,畜禽肉类(159.7 g)、食用油(44.5 g)和盐(6.4 g)的摄入量超标。平均每标准人日营养素摄入量中,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钠、磷、铁的摄入量达到了推荐摄入量(RNI)要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能比分别为41.3%和45.0%,比2012年全国平均水平下降了13.7%和上升12.1%。不同年龄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云南城乡居民营养素摄入状况及膳食结构,为制定营养改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0—2012年云南省6个"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监测点1 024户共1 989人的膳食调查数据。结果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分别为9 425.6 k J和67.9 g,达推荐摄入量(RNI)的93.8%和90.5%,食物能量和蛋白质供给基本充足;维生素A、B1、B2、C及钙摄入不足,分别为381.2μg视黄醇当量、1.0、0.7、79.0和270.7 mg,仅及适宜摄入量(AI)的47.7%、71.4%、50.0%、79.0%和33.8%;居民每标准人日谷薯类、肉类及油脂类食物消费分别为505.5 g、116.3 g、40.3 g,已超过膳食指南推荐量,而蔬菜、水果、豆类、蛋类、水产品及乳类消费量偏低,仅为241.6、44.6、17.8、14.7、10.0和12.3 g;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脂肪供能比分别为36.0%、28.0%、25.0%和21.0%,城市居民已面临脂肪摄入过剩风险;9类食物多样化评分(DDS)分别为大城市6.4分、中小城市5.7分、普通农村5.4分、贫困农村5.0分,居民膳食多样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结论云南城乡居民存在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膳食结构失衡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营养宣教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蛋类食物的摄入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份150个监测点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食物频率询问法和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蛋类食物的摄入情况,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中国居民每标准人日蛋类食物的摄入量。结果31.3%的儿童少年和25.8%的成年居民蛋类食物摄入频率达到每天1次及以上,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蛋类食物摄入量为24.3 g。城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蛋类食物摄入量高于农村居民,分别为29.5 g和19.4 g(t=47.86,P<0.0001)。蛋类食物的摄入频率和摄入量均呈现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依次降低的趋势。从1982至2010—2012年30年变化来看,1982年至2002年中国居民蛋类食物的摄入量总体上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2010—2012年中国居民蛋类摄入量总体上缓慢增长,城市和农村居民蛋类食物摄入量却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 2010—2012年中国居民的蛋类食物摄入频率和摄入量均偏低,且存在地区差异,需要科学引导居民合理的蛋类食物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广州市居民食物消费量及营养素摄入现状,为进行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7个行政区中2 976名≥3岁居民进行膳食调查。采用3 d、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居民摄入的所有食物,采用称重法调查家庭调味品消费量。结果广州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谷薯类食物261.3 g、蔬菜289.2 g、水果56 g、畜禽肉193.5 g、水产品60.5 g、奶及其制品75.6 g、蛋及其制品38.5 g、豆类及坚果20.3 g、食用油25.5 g、食盐5.1 g。广州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能量7 119.5 k J,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分别为19.9%、31.9%、48.2%。尼克酸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充足,维生素A、硫铵素、核黄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平均摄入量均相对不足;磷、铁、锌、铜、锰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充足,钙、钾、钠、镁、硒摄入不足。结论广州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畜禽肉摄入量过高,蔬菜水果、豆类及奶类摄入不足,导致脂肪摄入过高,大部分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摄入不足。应继续加强平衡膳食的宣传教育,改善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方法于2010—201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地区495户家庭1 744名居民,采用食物称重法和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居民食物消费量数据,利用《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计算营养素摄入量,并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结果杭州地区居民蔬菜、水果、鱼虾类、蛋类、大豆坚果类和奶类摄入量分别为269.4、86.2、40.0、22.3、14.9和0.0 g/标准人日,呈摄入不足;禽畜肉类、总食盐当量和食用油脂摄入量分别为105.6、10.4和28.7 g/标准人日,呈摄入过量。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分别为2 143.8 kcal/标准人日、74.5、282.1和78.5 g/标准人日,均处于或接近其理想的摄入范围;维生素A、维生素E、硫胺素、核黄素和维生素C摄入量分别为431.8μgRAE/标准人日、11.2 mgα-TE/标准人日、0.9、0.9和70.2 mg/标准人日,均低于推荐或适宜摄入量(RNI或AI);钠摄入量为5 217.9 mg/标准人日,高于预防慢性病建议摄入量(PI),钙、钾和硒摄入量分别为520.7、1 877.6 mg/标准人日和46.4μg/标准人日,明显低于RNI或PI。结论杭州地区居民膳食结构总体尚不够合理,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较为充足,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膳食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的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的食物数据、家庭食物称重法记录的家庭调味品消费量数据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数据,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城乡居民平均每标准人蛋白质摄入量、脂肪摄入量、脂肪供能比、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以及某些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均收入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我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和膳食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厦门市城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方法根据全国营养调查方案,2010年1012月对厦门市城区的6个社区居委会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对其中的519人进行膳食调查,用称重法调查调味品的消耗,计算每标准人日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000)"对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对775人进行了健康体检。结果本次调查的厦门市城区居民人群的蛋类食物摄入适宜,谷薯类、蔬菜、水果、奶类、豆类食物摄入偏低,禽畜类、食用油、盐摄入偏高;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例不合理,脂肪、钠摄入偏高,膳食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钙、锌摄入不足状况严重;被调查人群低体重率为3.2%,超重率为32.3%,肥胖率为8.6%,高血压患病率为12.7%,贫血患病率为7.0%,空腹血糖受损率9.4%,考虑糖尿病率为6.7%,血脂异常率高达55.7%。结论被调查人群膳食结构不合理,部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脂肪、盐摄入偏高,慢性病患病状况比较严重,群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摄入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摄入状况及1982~2002年摄入量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膳食调查包括23470户,共68965人。结果全国平均每标准人日视黄醇当量摄入量为469.2μg,摄入量达到RNI的居民占14.5%,达到60%RNI的占33.1%,不足20%RNI的居民占23.2%。6类地区中3类农村仅有9.7%的居民摄入量达到RNI。随着收入水平从低到高,视黄醇当量的摄入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2~2002年,居民视黄醇当量的平均摄入水平没有太大改善。结论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总体摄入水平仍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老年人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2年)"16 61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和家庭食用油及调味品称重数据,按照2004年和2009年《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老年人每日能量和三大宏量营养素摄入量及供能比,根据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对老年人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中国老年人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分别为(1840. 9±636. 7) kcal/d、(255. 9±106. 8) g/d、(55. 6±22. 7) g/d和(66. 8±35. 0) g/d,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分别为(55. 7%±12. 1%)、(12. 3%±3. 4%)和(32. 5%±11. 7%)。城市老年人能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及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均低于农村,而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均高于农村。无论城乡、地区和性别,能量及各宏量营养素摄入量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 01)。蛋白质摄入不足率男性和女性分别达57. 0%和53. 8%,脂肪供能比高于30%者分别占56. 7%和56. 8%。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蛋白质摄入不足率分别为51. 0%、61. 2%和68. 6%,脂肪供能比超过30%的比例分别为56. 9%、56. 3%和57. 1%。结论 2010—2012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宏量营养素摄入模式不合理,蛋白质摄入水平低,脂肪摄入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河北省调查点人群膳食结构,掌握人群膳食营养摄入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干预措施、改善膳食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称重法和三日记账法对随机选取的90户居民400人进行膳食营养摄入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十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集》进行评价。结果居民平均每天摄入谷类食品376.34g、薯类44.28g、豆类12.35g、鱼虾27.68g、肉类43.07g、蛋类39.04g、奶类26.84g、蔬菜366.81g、水果359.96g、油脂42.44g、食盐10.95g、水及饮料793.50g。居民平均每天摄入能量9 095.68KJ、蛋白质63.4g、脂肪71.7g、碳水化合物342g、膳食纤维13g、胆固醇259g、维生素A350ugRE、硫胺素1.1mg、核黄素0.8mg、尼克酸99.29mg、维生素C88mg、膳食钙365mg、钠5 679mg、锌10.1mg、硒41.6ug、铁23.6 mg。结论调查点居民平均豆类、奶类及其制品、鱼虾水产品类食品明显摄入不足,远远低于推荐量标准;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膳食钙、锌等营养素摄入量低于2002年全国调查水平,低于推荐量标准;脂肪、钠摄入量高于推荐量标准2.5倍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平衡。有计划地开展人群膳食营养指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1—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223名居民食物、营养素摄入量及其变化。【方法】数据来自2011年和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中杨浦区2岁及以上居民的原始调查数据,采用3 d24 h膳食回顾法和调味品称重法收集膳食数据,获取居民每标准人日食物、营养素摄入量及能量营养素来源,分析其不同年度的摄入情况。【结果】2015年居民每标准人日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蛋类、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食用油、盐摄入量均低于2011年,2015年谷薯类、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类、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食用油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占56.0%、84.0%、98.2%、56.0%、70.2%、97.8%、85.3%、91.1%,畜禽肉类摄入过量的比例为51.6%;2015年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蛋白质、脂肪及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均低于2011年,2015年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4.0%、56.4%、97.3%、93.8%、93.3%、90.2%、91.6%,2011年、2015年居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50%的分别占64.6%、49.8%,蛋白质供能比高于15%分别的占76.2%、40.4%,脂肪供能比高于30%的分别占76.7%、72.9%。【结论】2011—2015年杨浦区社区居民整体上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均普遍降低,食物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的问题并存,其中食物摄入不足较严重,能量、大部分维生素及钙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情况仍旧严峻。同时膳食结构不尽合理,3大营养素供能失衡,建议应加大对居民的营养宣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目的:描述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连续3d24h回顾法的食物记录数据及“称重法”记录的家庭调味品消费量数据,分析居民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全国23470户,68962人的膳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平均摄入量为9.42MJ(2250.5kcal),蛋白质65.9g,脂肪76.2g,视黄醇当量469.2μg,核黄素0.8mg,抗坏血酸88.4mg,钙388.8mg,铁23.2mg,锌11.3mg。结论:我国城乡居民理论得到保障,膳食质量有所提高,钙、视黄醇、抗坏血酸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仍是膳食中的主要问题。城乡差别明显,农村居民膳食质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0—2012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奶及奶制品的摄入状况并与2002年老年人的奶类摄入状况进行比较。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家庭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和调味品称重法的膳食调查数据,分析中国老年人奶类摄入现状,并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膳食调查数据分析十年间中国老年人奶类摄入的变化。结果 2010—2012年中国老年人奶类摄入量为32.7 g/d,总奶类消费率为21.59%。奶类消费以液体奶为主。城市老年人奶类摄入量显著高于农村(P<0.001),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奶类摄入量显著高于60~6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P<0.001)。达到膳食指南推荐量(300 g/d)的人数仅占1.21%。与2002年相比,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中老年人奶类摄入量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5%~43%。特别是城市60~69岁的男性下降最为明显,城乡差距缩小。结论中国老年人奶类摄入严重不足并有持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比较2009年和2018年深圳市居民的膳食结构,了解深圳居民的膳食结构变化,为提出合理膳食建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9年和2018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8 487名和10 043名深圳常住居民进行相关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比较深圳居民不同年度各类食物及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异。膳食调查采用食物频率调查法。结果 与2009年相比,2018年深圳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粮谷类、水果类、水产品、蛋类、烹调油的摄入量分别增加了39.35 g、33.66 g、14.51 g、8.82 g、7.54 g; 水果类、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低于推荐摄入量,而畜禽肉类、烹调油及盐的摄入依然高于推荐摄入量; 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E、钙、镁摄入量呈上升趋势,其余营养素摄入量呈下降趋势; 膳食能量的47.50%来源于粮谷类,其次是纯热能食物(21.80%)和动物性食(19.60%); 与十年前相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供能比有所上升,而脂肪供能比下降; 居民主要摄取动物性蛋白和动物脂肪。结论 2018年深圳居民的膳食结构较2009年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膳食摄入不均衡,营养素摄入不足与摄入过量并存的现象,且膳食结构具有明显“西化”趋势。深圳市今后应根据人群的不同特征开展针对性、多方面的营养健康宣教工作,促进居民合理膳食习惯的形成,降低营养相关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992—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变化趋势。方法以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膳食调查数据为基础,比较不同年度各类食物消费量的差异。膳食调查均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用称重法调查家庭调味品消费量。结果1992—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消费量有所下降,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由1992年的439.9 g下降至2010—2012年的337.3 g,薯类食物消费量也呈下降趋势,2010—2012年摄入量比1992年减少了50.8 g。新鲜蔬菜消费量由1992年的310.3 g下降至2010—2012年的269.4 g,农村下降较城市更加明显。城市居民水果消费量由1992年的80.1 g下降至2010—2012年的48.8 g,农村居民保持稳定。畜禽肉类消费量由1992年的58.9 g上升至2010—2012年的89.7 g。豆类、奶类和鱼虾类食物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食用油摄入量在1992—2002年间明显上升,2010—2012年与2002年基本持平。与1992年相比,2010—2012年全国平均盐摄入量减少了3.4 g,与2002年相比减少了1.5 g。结论 1992—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中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质量有所提高,2002年后膳食结构逐渐稳定,但不合理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中国居民营养状况的双重负担更加明显,应对此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002年与2007年江苏省居民膳食维生素A摄入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2002年和2007年江苏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AS8.0统计软件。结果2007年江苏省居民每标准人日视黄醇当量摄入量为766.9μg,其中男性为798.3μg,女性为743.1μg;城市为738.8μg,农村为776.0μg。相比2002年有明显的升高,RNI达标人群的比例由16.1%上升为39.0%。其中男性为798.3μg,女性为743.1μg;城市为738.8μg,农村为776.0μg。地区差异依然存在,与居民经济收入成正相关。苏北城市与农村的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分别低于苏南城市与农村;城市各年龄组女性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低于同龄组男性。与2002年相比,2007年视黄醇当量摄入的蔬菜水果来源有所增加,动物性食物来源有所下降。结论江苏省居民维生素A视黄醇当量摄入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仍需要加强对低收入人群、城市女性以及苏北地区摄入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构成及变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d24h回顾法,调味品消费量采用“称重法”。样本:全国31个省132个县23470户,其中城市7687户,农村15783户,调查人数为68962人。结果:我国居民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9.42MJ(2250.5kcal)。20年来呈下降趋势。蛋白质与脂肪提供能量比例分别为11.8%与29.6%,大城市的脂肪供能比达到了38.4%。从能量的食物来源看,谷类占总能量的57.9%,动物性食物占12.6%,纯热能食物为17.3%。蛋白质摄入量为65.9g,粮谷类占52%,豆及豆制品占7.5%,动物性食物占25.1%,其它食物占15.3%。膳食脂肪摄入为76.3g,39.2%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结论: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居民的膳食特点是能量摄入量下降;谷类供能比下降;蛋白质摄入量下降;脂肪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脂肪上升。脂肪提供的能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季节特征。方法 分别在2012-2014年间4个不同季节对上海市代表性样本人群进行追踪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询问法辅以家庭调味品称重法收集食物摄入信息。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能量及产能营养素摄入。结果 2012-2014年上海市居民全年平均每标准人日粮谷类摄入量191.09 g、蔬菜250.69 g、水果107.23 g、动物性食物223.53 g、乳及乳制品96.39 g、大豆及其制品11.19 g、烹调油36.54 g、烹调盐7.57 g,不同季节食物消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2 048.70 kcal、碳水化合物241.04 g、蛋白质82.35 g、脂肪85.99 g,脂肪提供能量百分比37.99%。季节、年龄、地区和收入是膳食结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上海市居民能量摄入满足需求,脂肪能量摄入比例较高,膳食结构欠合理。烹调油、盐摄入量低于国家大城市平均水平但仍高于推荐量,应继续开展针对性营养干预。膳食摄入存在季节特征,夏季膳食摄入更合理,相关研究需考虑季节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陕西居民目前的膳食结构状况,为进一步改善膳食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供资料。方法按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分别在城市和农村抽取居民家庭,采取入户3日称重法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和城市的能量摄入分别为2444.4kcal(10.3MJ)和1904.3kcal(8.0MJ);三大产热营养素产热比城市和农村蛋白质分别为11.9%和11.3%,脂肪分别为29.9%和26.2%,碳水化物分别为58.2%和62.5%;城乡居民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城市与农村分别占58.7%和63.1%;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分别占9.3%、5.1%,纯热能食物(动物油、植物油)提供的能量城乡分别占18.7%、18.0%;农村居民的薯类消费高达82.0g/标准人日,而城市居民仅消费31.5g/标准人日;城市居民的脂肪、食盐摄入量分别为43.8g和13.7g(包括酱油含盐量,不包括腌菜含盐量),农村居民的脂肪、食盐摄入分别为52.7g和36.1g(包括酱油含盐量,不包括腌菜含盐量)。结论城乡居民膳食能量来源主要是谷类食物,且农村高于城市;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城市高于农村;谷类食物的蛋白质仍为城乡居民的主要供给来源,且农村高于城市,而动物性食物蛋白质供给则城市居民户高于农村,脂肪类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城市高于农村,而植物性食物则农村高于城市。从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看,除视黄醇外,其余营养素均是农村居民高于城市。城乡居民脂肪和食盐的摄入量均远大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摄入量,且农村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