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颅多普勒(TCD)是一种可在颈动脉(CCA)阻断的情况下直接,无创伤监测颅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方法,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在预测 CCA阻断后脑血流耐受性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我院1987-01~2004-06对14例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患者的术前TCD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在单侧颈动脉阻断试验(CAO)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2例可能需要临时或永久阻断颈动脉的患者进行前瞻性TBO-TCD-SP(残端压)研究。结果:有症状组和无症组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下降率(△mV%)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mV%和△PS%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TCD结合TBO在CAO后脑对缺血耐受性预测中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在单侧颈动脉阻断试验(CAO)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2例可能需要临时或永久阻断颈动脉的患者进行前瞻性TBO-TCD-SP(残端压)研究.结果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下降率(ΔmV%)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ΔmV%和ΔSP%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TCD结合TBO在CAO后脑对缺血耐受性预测中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侧支代偿能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证实的单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41例,依据DSA侧支分级分为完全代偿组和不完全代偿组,计算患侧大脑中动脉(MCA)与健侧MCA峰值流速的比值(dVMCA/nVMCA,及患侧MCA与健侧MCA搏动指数的比值(dPIMCA/PIMCA),比较代偿是否完全时,峰值流速比值和搏动指数比值的不同,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TCD评估标准。并分析TCD血流指标与侧支类别、数量的关系。结果TCD与DSA比较,评价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代偿较完全,dVMCA/nVMCA〉0.65时,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75%,dPIMCA/PIMCA〉0.60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60%。dVMCA/nVMCA、dPIMCA/PIMCA与侧支开放的数目无关。结论TCD能够通过血液动力学参数评价侧支血流代偿的程度,能够反映半球的灌注情况,评价侧支血流的多少比评价开放侧支的数量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脑外伤患者脑血管痉挛(CV S)的诊疗价值。方法:对95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动态TCD检查,并结合患者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量(t-SAH)的大小对其结果进行统计评价。结果:TCD检查结果与GCS评分和、t-SAH量的大小相关,并与脑血管痉挛(CV S)的发展相一致,常在伤后1 d~3 d开始出现,3 d~7 d达高峰,2周后渐减轻。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 CA)>200 cm/s或VM CA<45 cm/s者预后差。结论:TCD检查是外伤后CV S动态监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临床医生判断病情、预后提供依据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联合颈动脉彩超检查在脑卒中高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具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以TCD联合颈动脉彩超检查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斑块的情况,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试验组患者行常规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降血脂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治疗效果及随访6个月发生(或再发)脑卒中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8例TCD及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有颅内外动脉狭窄或斑块,试验组有20例,其发生(或再发)脑卒中的风险高,而使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可有效改善病情、降低风险,出院时对照组有效率为68%,试验组有效率为96%;随访6个月,对照组有9例发生(或再发)脑卒中,而试验组仅1例。结论对脑卒中高危患者使用TCD联合颈动脉彩超检查,能及时了解患者颅内外动脉的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发生(或再发)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颈动脉病变与老年性脑血管病变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准确估计颈动脉病变对脑血管疾病的帮助有着重要意义。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可以探查颅内血管的血流变化情况,有关颈动脉病变引起颅内血管血流变化少见报道,本文应用TCD检查探讨颈动脉病变伴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变化对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sonography,TCD)联合应用在诊断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前分别行CDFI、TCD检查,其中37例经脑血管造影确定为颈内动脉(ICA)单、双侧狭窄或闭塞,48例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以DSA为标准,计算CDFI、TCD及二者联合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单用CDFI诊断符合率为93.1%(190/204)、单用TCD为96.2%(1275/1326),二者联合检测CDFI诊断符合率为96.6%(197/204)、TCD为98.4%(1305/1326)。结论CDFI和TCD的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对颅内外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运用在糖尿病患者脑动脉硬化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行健康检查者1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经颅彩色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两组对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阻尼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糖尿病患者根据IMT分组,IMT≥1.0mm为增厚组,IMT<1.0mm为未增厚组,对各组对象左、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IMT、RI、PI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IMT≥1.0mm者23例,IMT<1.0mm者97例;增厚组患者左、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同未增厚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彩色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可有效评估糖尿病脑动脉硬化,利于脑血管意外防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韩晓景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02-1102
目的:从经颅多普勒(TCD)对头痛、头晕的检测结果分析其发病原因。方法:①采用KJ—2型PW、2 MHz脉冲探头,彩色经颅多普勒仪检查。②对249例病人进行检测。检测部位:枕窗、双侧颞窗。检测前三天禁用血管扩张药。结果:脑血管供血不足52例;脑血管硬化67例;脑血管狭窄13例;脑梗塞11例;脑血管痉挛71例;血液黏稠度增高52例;脑血管未见异常23例。结论:头痛、头晕多因高血压、情绪异常、血管舒缩机能紊乱等因素引起,其TCD多表现为频谱图像异常、血流速度改变。  相似文献   

11.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脑血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脑血流及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脑供血不足患者和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50例进行颈动脉系统多普勒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并测量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0mm占24%,颈动脉狭窄率为24%,颅内血流异常率81.48%,颅内血管狭窄率为29.62%;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0%,6.00%,9.67%,6.45%。脑梗死对照组分别为50.00%,44.00%,88.88%,48.14%。对照组与脑供血不足组和脑梗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程度对全脑血流量(CBFV)的影响,寻找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指标。方法选取69例接受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其两侧颈内动脉、椎动脉内径(D)、狭窄程度及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V),计算CBFV,比较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CBFV。结果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CBFV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81,P<0.05);颈内动脉狭窄>70%组、狭窄50%~70%组患者的CBFV低于颈内动脉狭窄<50%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3.43和2.69,P<0.05),颈内动脉狭窄50%~70%患者的CBFV与颈内动脉狭窄>70%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27,P>0.05)。结论经多普勒超声证实颈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CBFV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超声诊断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影响CVS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手术前后应用TCD监测CVS。术前行颅脑CT检查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Fisher分级。采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归纳、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TCD检查资料。结果以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高于120 cm/s为诊断CVS的标准,术后有17例发生CVS,发生率为53.1%。TCD检测CVS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78%。Fisher分级Ⅲ、Ⅳ级患者中CVS的发生率有高于Ⅰ、Ⅱ级的趋势。结论 TCD为监测CVS的有效方法;颅内动脉瘤术后CVS的发生可能与Fisher分级的等级有关。TCD可以早期发现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增高,预测CVS,指导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造成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经颅多普勒(TCD)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诊断特点与应用价值。方法 对2型糖尿病患者67例和正常对照人群53例均行颈动脉CDFI及颅底动脉TCD检查。使用CD—FI测量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观察管壁有无斑块、斑块性质、分类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使用TCD检测颅底动脉血流参数并记录。结果 67例糖尿病患者中,CDFI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46例,TCD检出颅底动脉血流异常5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颅底动脉与颈动脉均显示异常42例,两者高度相关(P〈0.01)。结论CDFI与TCD联合应用对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病变及颅底动脉的检出预测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反应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德国DWL MDX 0630型TCD检测仪,通过屏气、过度换气及吸入自体CO2的方法,连续监测双侧MCA脑血流速度变化,计算血管运动反应性(VMR)、脑血管运动储备(CRC)及呼吸抑制指数(BHI)等数值评价脑血管反应性.结果:①颈动脉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及中度狭窄组的VMR、BHI、CRC值无明显差异.重度狭窄组的VMR、BHI、CRC值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双侧VMR、BHI、CRC值结果无统计学差异.②呼气末CO2分压(PCO2):对照组与血管狭窄组呼气末CO2浓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CVR无明显变化;重度狭窄患者CVR明显减低.②VMR、BHI、CRC值可以作为评价CVR的指标.③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CVR的可行性,易于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 (TCD)在诊断和预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TCD诊断仪对 6 4例 5 0岁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及 5 9例同年龄段正常对照组进行脑血流检测。 结果 糖尿病组的 PI值增高 (P<0 .0 1~ 0 .0 5 ) ;血流速度亦增高 ,其中 MCA、ACA、PCA的 Vs、Vm、Vd及 VA的 Vs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0 .0 5 ) ,BA的 Vs、Vm、Vd及 VA的 Vm、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糖尿病组颈内动脉系统血管 PI值较椎基动脉系统血管 PI值明显增高 (P<0 .0 1)。 结论  TCD对糖尿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灵敏度较高 ,在诊断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预测和减少脑血管意外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PTA治疗前后对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行TCD检查,收集各项血流参数〔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比较分析,并与DSA血管形态学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术前42例患者TCD检查病变动脉血流速度增快,频谱分布紊乱,频窗填充,可见涡流信号,RI及PI增高,闻及粗糙血管杂音或鸥鸣音;1例起始部未探及确切血流信号。TCD检查异常率为97.6%,其中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6例,单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28例,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8例,基本正常1例。术后42例患者病变动脉血流各项参数恢复至参考范围,双侧对比基本对称,血流频谱形态正常,频窗清晰,血流音频信号正常;1例变化不大。PTA手术前后TCD各项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CD与DSA结果相符率为97.6%;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无再发狭窄。结论 TCD可以为PTA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前后的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提供客观依据,结合DSA结果可清楚了解脑缺血改善之后各项血流参数的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18.
2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TCD)特点。方法:应用TCD对286例患者进行脑血管血流测定,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TCD总异常率88.46%(发作期96.15%,缓解期84.04%),发作期异常率显著高于缓解期,总异常率及发作期异常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认为TCD反映VBI的循环变化,对VBI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准确性。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文献数据库,纳入经颅多普勒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试验。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 Man5.0软件和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11个符合要求的研究,共包括病例1172例。Meta分析显示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灵敏度为87.04%,特异度为86.32%。ROC曲线远离中间的对角线,并十分接近左上角,曲线下面积为0.94,接近最大值1。阳性似然比(PLR)为6.20,阴性似然比(NLR)为0.16,诊断性的比数比(DOR)值为52.44。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准确性和较强的诊断效力,拥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加上其无创、方便、床旁的特点,使其成为诊断SAH后CVS的优秀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侧支循环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其发病率、病死致残率高。侧支循环是指连接相邻动脉群的细小动脉网络。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脑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良好的侧支循环对于脑缺血发生后维持正常的脑灌注和脑血流,减少梗死面积和缺血半暗带至关重要。评价侧支循环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经颅多普勒彩超(TCD)、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流体衰减恢复信号(FLAIR)、动脉自旋标记(ASL)、通透性影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等,尤以DSA为评价侧支循环公认的金标准。本文就近期多种脑血管侧支循环的评价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多种评价方式各有利弊,临床一线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选择恰当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