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东省城市居民吸烟与被动吸烟现状及控烟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吸烟状况与被动吸烟状况,了解居民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的认知与态度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偶遇抽样方法,在广州市、江门市、增城市医院、商场、车站等候室、政府对外办公大楼4类公共场所抽取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中国控烟办公室统一设计的《成人被动吸烟调查问卷》。结果共调查城市居民599人,其中吸烟者190人,吸烟率为31.7%;男性吸烟率为56.6%,女性为3.2%;30-岁组吸烟率为最高,为42.6%;不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吸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2名不吸烟者中,162人处于被动吸烟状况,被动吸烟率为41.3%,男性被动吸烟率为37.6%,女性为43.1%。调查对象中,家里、室内娱乐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全部禁烟的比例分别为32.2%、12.3%和40.9%。非吸烟者对吸烟危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吸烟者,支持公共场所禁烟的比例也高于吸烟者。结论广东省城市居民吸烟和被动吸烟状况严重,居民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程度较高,吸烟者对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应加强吸烟危害健康教育,推动各类公共场所禁烟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入员吸烟和被动吸烟现状以及对控烟和禁烟的态度。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随机抽取2009年到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采取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450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现在吸烟率为28.00%(男性24.21%,女性3.79%),戒烟率为10.20%。在过去的7个工作日,26.00%的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曾被动吸烟,其中5.10%的从业人员则是天天被动吸烟;对单位的禁烟支持率达到97.66%;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控烟和戒烟知识的了解情况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昌平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吸烟及被动吸烟率偏高,需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吸烟有害健康"的宣教工作,以降低昌平区公共场所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山东省公共场所吸烟与被动吸烟状况及公众对公共场所吸烟的态度,了解本省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情况,为制定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控烟办公室统一提供的调查问卷,对进入济南市、聊城市、平阴县3个地区部分公共场所的公众采用拦截方式进行调查。结果551名被调查者的吸烟率为32.8%,现吸烟率为26.9%,被动吸烟率为47.6%,21.7%的吸烟者已戒烟;26.1%的被调查者回答在家中吸烟不受任何限制,31.2%的回答在常去的娱乐场所吸烟不受任何限制;95.9%的认为吸烟有害,只有31.8%的被调查者非常同意丈夫吸烟妻子更容易得肺癌的说法,34.7%的非常同意父母吸烟孩子更容易得哮喘或呼吸道疾病的说法;认为在办公室、餐厅、酒吧应该全部禁烟的被调查者分别占59.5%、33.9%和25.8%。结论本次调查的公共场所吸烟与被动吸烟状况严重,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不深刻、不具体,缺乏控制吸烟的支持性环境。控烟工作应侧重于控烟政策的制定及控烟支持性环境的建立,在吸烟危害的宣传方面应更加具体,并提供戒烟帮助。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松江区居民吸烟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居民的吸烟情况。[方法]在松江地区4个镇1个街道共16万人口中随机选择4772名居民采用统一标准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群中现在吸烟率为23.62%,曾经吸烟率为2.83%,居民现在吸烟率与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有关P值均<0.01)。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2.59±5.43岁,最主要的原因是好奇、社交需要和解乏。77.3%的现在吸烟者还没有考虑在未来6个月内戒烟。被动吸烟率为65.13%,被动吸烟的场所主要是家中和公共场所。[结论] 松江地区居民的吸烟率低于全国1996年调查的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35.3%)。但松江地区大多数吸烟者尚未考虑戒烟,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控烟干预。大多数非吸烟者都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有必要采取措施减少在家中和公共场所等地方被动吸烟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武汉市成人居民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市成人居民吸烟和被动吸烟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9077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用统一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武汉市18岁以上居民年龄标化吸烟率为25.6%,中心城区低于远城区;男性吸烟率为49.1%,女性为2.6%。年龄标化戒烟率为3.5%,其中男性为6.4%,女性为0.6%。18岁以上成人年龄标化被动吸烟率为25.9%。在所有成人吸烟人群中,平均初始吸烟年龄为22.3±7.1岁。结论武汉市成人居民的吸烟率、被动吸烟率低于2002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的全国水平,远城区居民的吸烟率和吸烟量均高于城区,城区居民戒烟率高于远城区居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省公共场所吸烟与被动吸烟状况、公众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与态度、本省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情况,为制定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问卷,对西宁、格尔木市及乐都县部分公共场所的公众采用拦截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在599名被调查者中,吸烟率为38.7%,男性吸烟率为66.9%,女性为7.1%,被动吸烟率为72.2%。58.3%的被调查者家中任何地方都能吸烟,72.7%的被调查对象常去的娱乐场所内吸烟不受任何限制,48.9%的被调查者的工作场所中任何地方可以吸烟;父母吸烟孩子更容易得哮喘或呼吸道疾病的知识知晓率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之间无差异,其他的均为吸烟者的知识知晓率低于非吸烟者,吸烟者支持公共场所禁烟的比例也低于非吸烟者。结论本次调查的公共场所吸烟和被动吸烟状况严重,公众对吸烟的危害认识程度不足;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程度较高,但缺乏相应的控烟政策及支持性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天津市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状况及戒烟打算。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天津的市区、滨海地区、农村共抽取2886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吸烟情况及相关知识态度。结果天津市1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为28.0%,其中男性为45.8%,女性为12%;男女重型吸烟率分别为25.3%和4.3%;男女开始吸烟年龄均以15~24岁年龄组最高,分别占81.98%和52.22%;仅有2.60%的男性吸烟者和4.40%的女性吸烟者近期有戒烟打算。结论天津市居民现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绝大多数吸烟者是在15、24岁年龄段开始吸烟的,提示应关注对此年龄段人群的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公共场所成人被动吸烟及其危害认知情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北京市公共场所成人被动吸烟情况及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和态度.方法 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形式,拦截调查4类29个公共场所18岁及以上成人被动吸烟及相关情况.结果 被访者现在吸烟率29.2%,男性(53.0%)高于女性(6.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32.9%)低于其他年龄组人群(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者(30.0%)低于其他学历人群(P<0.05).被动吸烟率39.0%,40岁~组(46.8%)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P<0.05),不同性别和学历人群的被动吸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吸烟危害健康、被动吸烟的人更易得心脏病、吸烟者的妻子更易得肺癌、子女更易得哮喘或呼吸道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92.7%,71.9%,74.9~6和84.4%,各知晓率在不同性别、学历人群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好于男性,高学历人群好于低学历人群.学校、医院、公共交通工具、办公室、餐厅和酒吧全面禁烟的支持率分别为90.7%,87.0%,86.9%,71.8%,47.2%和35.5%,吸烟者对各类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支持程度均低于非吸烟者(P<0.05).室内娱乐场所全面禁烟只占19.9%.结论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烟现状不容乐观,被动吸烟现象严重,需加强法律建设,加大被动吸烟危害的宣传力度,减少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吸烟状况,为在维吾尔族中学生中开展控烟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随机进行整群抽样,在抽取的2130名维吾尔族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尝试吸烟率为14、18%(男生31~30%,女生2.39%),吸烟率为12.09%(男生27.24%,女生1.65%)。促使吸烟的主要原因是烦恼或无聊(42.09%),吸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饮酒、父母亲吸烟、零用钱较多。戒烟的主要原因是吸烟有害健康(75.78%)。男生吸烟相关知识得分低于女生、初中生得分低于高中生、吸烟者得分低于非吸烟者。75.78%的学生支持在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结论维吾尔族中学生的吸烟率较低,有较高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对禁烟活动持积极的态度,应针对影响维吾尔族中学生吸烟的因素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西省居民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及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和态度,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江西省新余市和武宁县的医疗机构、学校、政府机关、火车站和汽车站、餐馆和网吧938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现在吸烟、被动吸烟及对吸烟相关知识认知和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结果共调查居民938人,吸烟者241人。8~岁组青少年吸烟率为2.16%,被动吸烟率为15.57%。18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为32.21%,其中男性62.16%,女性2.17%。成人被动吸烟率为69.55%,男性75.68%,女性63.41%。农村居民吸烟率及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城市。结论男性居民吸烟率较高,农村居民吸烟率及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城市。居民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程度较高,但对于被动吸烟危害认识不足,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采取相应的控烟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武汉市餐馆/酒吧顾客吸烟现状以及对吸烟的危害和控烟政策的态度。方法在武汉市城区选取2个餐馆/酒吧较为集中的区,每个区随机抽取40家餐馆/酒吧进行调查。采取拦截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每个餐馆/酒吧的顾客进行调查,最终参加问卷调查的共计65个餐馆和15个酒吧的496名顾客。结果居民现在吸烟率为39.3%,男性吸烟率为61.1%,显著高于女性吸烟率为7.0%。支持在公共场所全部禁烟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学校(85.5%),医院(85.3%),公共交通工具(82.9%),办公室(55.6%),餐馆(28.6%),酒吧(21%)。结论武汉市公共场所禁烟现状不容乐观,加大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宣传教育,营造全面无烟环境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天津市城区居民对烟草相关危害的认知及对公共场所禁烟态度,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2013年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天津市城区2 024户家庭,从每户家庭中随机抽取1名符合标准的成员进行个人问卷调查。 结果 共成功访谈1 977人。天津市居民对吸烟导致肺癌、心肌梗塞、中风、阴茎勃起障碍及所有4种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95.4%、74.9%、66.1%、32.1%、28.3%,高学历者知晓率高于低学历者,除对中风的认知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手烟暴露导致成人心脏病、成人肺部疾病、儿童肺部疾病及所有3种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74.3%、90.7%、83.0%、70.4%,不同教育程度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9% 的居民认为淡味、温和及低焦油卷烟的危害同普通卷烟差不多;居民对餐馆、酒吧禁烟的支持率最低,分别为81.7%、57.4%,对调查涉及的所有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率非吸烟者高于吸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3年,天津市居民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及对控烟支持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对吸烟及二手烟危害的认识仍不全面,且部分场所禁烟支持率较低,需要继续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人群烟草暴露情况、对学校等公共场所控烟认知及需求,为高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及整群抽样方法,对保定市4所高校2 7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2 602名被调查大学生中,现在吸烟率是12.0%,2 267名非吸烟者的被动吸烟率为24.6%,大学生被动吸烟主要发生在网吧(70.6%),宿舍(57.5%),家中(49.9%)等场所;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学生针对不同类型公共场所控烟的认识不同;73.5%的调查对象希望了解与吸烟相关的知识;83.0%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拒绝吸烟或戒烟的技能指导。结论应大力开展针对大学生的烟草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其自我保健意识、能力和控烟态度,并且加强高校校园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和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8—9月,采用4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2056名15~69岁居民,由调查员进行人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含个人信息、吸烟情况、戒烟情况、受二手烟危害情况及对吸烟危害的知识、态度和认识等部分。结果河南省居民的吸烟率为21.11%。调查居民中知道吸烟会造成严重疾病的占79.13%,知道吸烟会造成中风的占39.93%,知道吸烟会造成心脏病发作的占40.95%,知道吸烟会造成肺癌的占78.06%,但仅有11.38%的居民认为标明低焦油含量的卷烟的危害不比一般卷烟小。36.58%的居民非常赞同在公共场所室内完全禁烟不设吸烟室,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对于在公共场所室内完全禁烟不设吸烟室态度有差异(X2=92.01,P〈0.05)。结论居民缺乏吸烟对人体危害的具体认识,对公共场所禁烟缺乏足够支持。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争取其对公共场所禁烟的全面支持。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大中小学生被动吸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北省大中小学生被动吸烟状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河北省3个城市大学、高中、初中及小学4年级以上8所学校的学生。结果共调查9~25岁大中小学生818名,被动吸烟率为56.8%,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分别为50、7%、52.0%、70.3%和63.0%(P〈0.01),男生为63.3%,高于女生50.9%(P〈0.01);家长、老师及朋友吸烟的学生被动吸烟率较高;465名被动吸烟的学生接触二手烟的场所为70.5%在家中、75.7%在家外;81.5%的学生认为被动吸烟有害健康,51.5%的学生赞同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67.6%的学生反对他人当着自己的面吸烟。结论河北省大中小学生大多数都遭受二手烟的侵害,应加强学校、社区控烟健康教育、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等控烟干预活动,减少二手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青少年控烟态度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少年控烟态度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19个区县抽取辖区内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各1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64名学生进行控烟态度问卷调查,共调查9347人。结果收回有效问卷9239份,有效率为98.8%。学生吸烟率为19.5%,现在吸烟率为2.5%,尝试吸烟率为17.0%。学生普遍不支持“年轻女性吸烟”(88.2%)和“父母可以吸烟”(80.6%);对”教育学生停止吸烟是教师的责任”(83.0%)和“教师做不吸烟的榜样”(82.5%)普遍认同;支持“在香烟盒上印警语”(80.4%)、“公共场所禁烟”(81.0%)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84.0%)的比例较高。职校学生控烟正确态度持有率低于初中和高中学生,女生正确态度持有率高于男生;吸烟学生正确态度持有率明显低于尝试吸烟和不吸烟的学生。结论上海市青少年对于吸烟行为的态度仍存在不少误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是男生、职校学生和吸烟学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3个县(市)城乡居民对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的态度,探讨影响城乡居民控烟态度的主要因素.方法 2004年以四川省绵竹市、江西省安义县、河南省新安县为研究现场,每个研究现场均采片j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69岁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以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人户调查.采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对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3个县(市)调查对象的现在吸烟率为44.3%,在现在吸烟者中80.7%(1379/1709)报告经常或有时在公共场所吸烟;有工作者中9.6%(479/4983)报告工作场所有室内完全禁烟的规定;调查对象对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的赞成率是4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地区、城乡、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状况、掌握被动吸烟的健康危害知识、通过广播接受过控烟宣传与居民对公共场所完全禁烟态度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居住在城区的调查对象比居住在农村者更支持在公共场所完全禁烟(OR=1.29);女性支持高于男性(OR=1.27);高年龄组较低年龄组更赞成公共场所完全禁娴(30~49岁vs.18~29岁:OR=1.46;50~69岁vs. 18~29岁:OR=1.71);文化程度与控烟态度间呈正关联,文化程度越高,赞成率越高;与吸烟者相比,戒烟者、非吸烟者更支持在公共场所完全禁烟,OR值分别为1.90和2.01;掌握被动吸烟健康危害知识的调查对象对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的赞成率高于未掌握知识者(OR=2.26);通过广播接受过控烟宣传者较未接受者更赞成公共场所完全禁烟(OR=1.43).结论 3个县(市)人群已有一定的禁烟基础,应尽快制定并推广在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江月英  由淑萍  梁芳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68-2970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对被动吸烟与人群健康相关性的认识。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216名本、专科少数民族护生就有关个人一般情况、受被动吸烟危害的现况以及对被动吸烟与人群健康相关性认识等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少数民族护生中,维吾尔族195人(90.3%),哈萨克族18人(8.3%),其他民族3人(1.4%);72.7%的护生经常受到被动吸烟危害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来源于公共场所,为50.3%;对被动吸烟与健康相关性有一定认识,65.0%以上护生认为被动吸烟与(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有关,而认为被动吸烟与孕妇流产或早产、心脏病等有关的认知比例较低,分别为31.0%和18.1%;有61.6%的护生认为被动吸烟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同学历的民族护生对有关控烟的态度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少数民族护生受公共场所被动吸烟危害影响严重,对被动吸烟与健康相关性认识还存在局限性,对有关控烟态度的赞同率,本科护生明显高于专科护生。应进一步加大有关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宣传,加强对公共场所实施控烟措施的力度,减少吸烟和被动吸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