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钩藤中钩藤碱、异钩藤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和探讨钩藤药材中钩藤碱与异钩藤碱的最佳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0.01 mmol·L-1三乙胺水溶液(70:30,冰醋酸调pH 7.0)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1;柱温:30℃;进样器温度:5℃;检测波长为245 nm,测定和考察钩藤不同时间的水煎液和不同条件下甲醇冷浸超声提取液中主要有效成分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含量的变化.结果 钩藤碱回归方程Y=76.7170X-0.0727(r=0.999 8),在2.5~8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9.84%~116.91%,RSD小于8.8%;异钩藤碱回归方程Y=87.4729X-0.3666(r=0.999 7),在2.0~8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87.08~104.97%,RSD小于7.3%;甲醇冷浸超声提取液中钩藤碱与异钩藤碱的提取率大约是水煎液中的十倍.在甲醇提取工艺中,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声时间、甲醇用量、冷浸时间,经正交实验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20倍质量的甲醇,冷浸24h,超声60min.结论 钩藤药材中有效成分钩藤碱与异钩藤碱的提取,采用甲醇冷浸超声法优于水煎法.该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为评价钩藤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建立了黔产钩藤药材中钩藤碱与异钩藤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Kromo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以甲醇一0.2%氨水溶液(65:35),流速:1.0mL·min-1,柱温:35℃;进样器温度:5℃;检测波长为245nm,结果:异钩藤碱和钩藤碱分别在0.13064~1.17576μg(r=1.0000)和0.09744~0.87696μg(r=-0.9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异钩藤碱平均回收率(n=6)为98.88%,RSD为O.38%:钩藤碱平均回收率(n=6)为98.28%,RSD为0.72%;结论:本检测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黔产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钩藤中的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钩藤中的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方法:以ACQUITYUPLCR BEH130C18(2.1mm×100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0.01mol/L三乙胺水溶液(45:55,冰醋酸调pH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nm,流速0.2mL/min。结果:钩藤碱在0.052-0.309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0.88%,异钩藤碱在0.060μg-0.363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2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钩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安神养血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运用HPLC测定安神养血口服液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含量.色谱柱:依利特Kromasil 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甲醇-水(55: 45)(含0.01mol/L三乙胺,用冰醋酸调pH值至7.5);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 流速:1.0mL/min.结果:钩藤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04%,异钩藤碱为98.75%.钩藤碱在进样量0.12~1.20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9999),异钩藤碱在进样量0.08~0.80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安神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HPLC法建立钩藤药材中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的含量测定方法,用于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65:35(V/V,含0.01mmol/L三乙胺,冰醋酸调PH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在245nm检测波长下,测定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含量。结果:钩藤碱及异钩藤碱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E+6x-21142和Y=1.1E+6x-13566,线性范围分别为0.254~1.524μg和0.216~1.296μg,相关系数分别0.9999和0.9999。结论:本法正确、简便、快速,对于控制和评价钩藤药材的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UV、HPLC测定广东钩藤属4种植物的总碱以及钩藤碱、异钩藤碱含量的方法,比较其不同品种、不同部位间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以UV测定总碱含量,检测波长为242 nm;以HPLC测定钩藤碱、异钩藤碱含量,采用Hypersil ODS C18(4.6 mm×200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含0.50%三乙胺,冰乙酸调pH 6.33)=63∶37为流动相,流速为0.80 mL/min,进样量5.00μL,柱温为室温,245 nm波长下检测分析。结果:钩藤碱、异钩藤碱在0.02~5.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钩藤碱的r1=0.9999,异钩藤碱的r2=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2%、99.12%(RSD1=2.05%,RSD2=2.17%);总碱含量在不同品种、不同部位里存在差异性,其线性范围为6.00~14.00μg/mL,r=0.9989。结论:该法准确,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较好,精密度较高,可用于对广东钩藤属植物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总碱以及钩藤碱、异钩藤碱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天钩降压胶囊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试验,利用HPLC测定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1 mol.L-1三乙胺,冰醋酸调pH 7.5)(45∶5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60nm测定酚红的含量。结果:钩藤碱吸收动力学方程为Y=-0.331 7X-0.771 8(r=0.998 5),Ka=0.331 7(h-1),t1/2=2.09(h);异钩藤碱吸收动力学方程为Y=-0.687 0X-0.150 4(r=0.985 2),Ka=0.687 0(h-1),t1/2=1.01(h)。结论:天钩降压胶囊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在大鼠在体小肠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UV、HPLC测定广东4种钩藤植物的总碱以及毛钩藤碱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物种、不同部位间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毛钩藤碱含量,以Hypersil ODS C18(4.6 mm×20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含0.50%三乙胺,冰乙酸调pH 5.3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体积10.00μl,柱温为40.00℃,245 nm波长下检测分析;以UV测定总碱含量,检测波长为245 nm。结果毛钩藤碱在0.02~0.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30%,RSD=1.600%;总碱含量在不同物种、不同部位里存在差异性,其线性范围为2.00~10.00μg/ml,r=0.998 4。结论该法准确,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较好,精密度较高,可用于对钩藤属植物不同物种、不同部位的总碱以及有效成分毛钩藤碱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市售钩藤中钩藤碱的方法。方法:KromosilTMC18柱;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流速:1mL.min-1;流动相:甲醇:水(0.01mol/L三乙胺,冰醋酸调pH7.2)=70∶30;进样量:20μL。结果:在0.244~1.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13%。6批市售钩藤药材钩藤碱含量为0.1349~0.2107mg/g。结论:市售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含量变化较大。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钩藤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反相HPLC法测定大鼠组织中异钩藤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组织中异钩藤碱的方法。方法应用甲醇沉淀蛋白,然后氮吹仪吹干甲醇复溶后用反相HPLC法直接测定。以WatersTM RP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为固定相,前置保护柱为WondasilC18(4.0mm×10mm,5μm),甲醇-水(70∶30)含0.03%的三乙胺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卡马西平做内标。结果异钩藤碱在大鼠组织中的含量标准曲线方程为:Y=48.558X+0.2076(n=6),r=0.9996,在0.16~1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6%,RSD=1.56%。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专一性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灌胃和尾静脉2种方式对大鼠给予黄藤总生物碱,采用RP-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巴马汀与药根碱的浓度变化后,通过3P97软件计算巴马汀与药根碱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口服生物利用度。大鼠经灌胃与尾静脉2种方式给予黄藤总生物碱60 mg·kg~(-1)后,测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灌胃给药组中巴马汀和药根碱的Cmax分别为(0.91±0.06),(0.70±0.08)mg·L~(-1),tmax分别为(35.24±0.83),(47.76±1.24)min,t1/2分别为(187.03±1.53),(105.64±16.99)min,AUC分别为(280.30±18.69),(144.36±1.06)mg·min·L~(-1);静脉注射给药组中巴马汀和药根碱的t1/2分别为(172.18±12.38),(147.26±1.82)min,AUC分别为(2 553.14±214.91),(328.83±10.81)mg·min·L~(-1)。巴马汀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10.98%,药根碱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43.90%。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研究最小随机化在国内针灸领域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onMed)和PubMed数据库,整理、归纳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有国内针灸领域应用最小随机化的临床研究,统计并分析总样本量,组间基线水平等信息.结果:共纳入文献14...  相似文献   

13.
口服胸腺肽肠溶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胸腺肽肠溶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及调节免疫的体内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聚丙烯酸树脂Ⅱ号为载体材料,用改良的O/O液中干燥法制备胸腺肽肠溶微球。考察了载药量、聚合物浓度对包封率和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口服胸腺肽微球对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表明,随着载药量的增加,包封率呈下降趋势;聚合物溶液浓度提高会增加微球的包封率。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参数,药物包封率可达89.7%。胸腺肽微球在体外释药有明显突释,提高聚合物浓度,降低载药量可以减少体外突释。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小鼠经口服胸腺肽微球后可以提高小鼠淋巴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证明所制备的胸腺肽微球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结论用改良的O/O液中干燥法制备胸腺肽肠溶微球,通过调节制备工艺参数,可以得到高包封率的微球。动物实验表明,胸腺肽肠溶微球口服后具有调节和增强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春兰  朱江 《中国针灸》2002,22(10):12-20
介绍日本高等针灸教育课程设置的情况及针灸课程的内容,概括了其课程设置与针灸课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TCT(液基薄层)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病变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我院检查的4588例宫颈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TCT报告结果为ASCUS,均应用阴道镜进行诊断后,500例患者RCI评分达到2分以上,全部患者再进行病理组织活检后统计患者符合率。结果:500例组织活检以及TCT的符合率是82.0%,其组织活检与阴道镜诊断的符合率是88.0%;应用单纯的TCT与阴道镜进行诊断相较组织活检的对照结果,其符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于应用TCT达到HSIL以上以及应用阴道镜进行诊断其RCI的综合评分达到CIN I的三级以上并且阳性的患者为155例,同组织活检进行对照,其符合率是98.0%,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TCT对患者进行筛查,再配合以阴道镜进行诊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宫颈病变检出率,特别是对于早期诊断为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的患者,具有确实的检查价值,应予临床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6.
辛增平  张军 《江西中医药》2004,35(10):17-18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颇有差异,脏腑娇嫩,正气未充,稚阴稚阳之体。一旦发病,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发展迅速,变化莫测。故古有“宁治十个男子,不愿治一妇人;宁治十个妇人,不愿治一小儿”之说。治疗用药的总体原则:一是抓住病势,及时果断、不失时机地处方用药,以阻断病势的发展,提高方药的治疗效果;二是慎用疏肝利水之品,因为小儿为纯阳之品,滥用有损伤肝肾功能之虞;三是少用或不用峻猛有毒药物,比之成人,此类药物极易伤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包装饮片品规在不同调配模式中,应用巴莱多定律和长尾理论的原则和条件。方法:依据巴莱多定律和长尾理论。通过使用MySQL—Front软件分析门诊中草药处方调配,比较手工与机器自动化两种不同调配模式的优劣情况。结果:在小包装饮片品规调配中,兼顾巴莱多定律和长尾理论进行调配的981种品规和324种饮片,其完全调配率为76.12%;而只根据巴莱多定律设计完全忽略长尾理论进行调配的543种品规和229种饮片,其完全调配率为41.04%,但仍可完成80%的工作量。结论:兼顾巴莱多定律和长尾理论设计的方案更适合人工调配小包装品规;只依据巴莱多定律设计的方案更适合机器自动化调配小包装饮片品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测定和比较川贝母与其他贝母类药材在总生物碱和总皂苷的含量上的区别 ,探讨建立合理的川贝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标准的途径。方法 :用两相滴定法测定各种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 ;用重量法测定各种贝母的总皂苷含量。结果 :测定了 4种川贝母 (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各3个样品和浙贝母、伊贝母和平贝母各 2个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和总皂苷含量。结论 :川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在 0.05 %~0.1% ,总皂苷含量在2.0%~4.0% ;浙贝母、伊贝母和平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在0.1%~0.2% ,总皂苷含量在 1.0%~2.0%。这种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为解释川贝母的独特药理活性和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Various solvent extracts of the leaves of Monechma ciliatum (family Acanthecaea) were tested for oxytocic properties on uterine preparations in vivo and in vitro. The methanol extract (HME) contracted the nonpregnant uterus of the rat, guinea-pig and mouse as well as preparations obtained from guinea-pigs on days 6–7 and 11–12 of pregnancy. The rat pregnant uterus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extract.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ME to rats on days 15, 16 and 17 of pregnancy had no abortifacient effect compared with oxytocin. However, laparotomy on day 23 revealed fetal death in utero. The extract was also found to have oestrogenic activity based on parameters such as uterine weight ratio, premature vaginal opening and degree of vaginal cornifica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氧化白藜芦醇对肝癌SMMC-7721细胞以及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氧化白藜芦醇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流式细胞术测定肝癌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建立小鼠H22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氧化白藜芦醇80、40、20 mg/kg剂量组,以实体瘤瘤块生长曲线及抑瘤率为指标评价氧化白藜芦醇对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取用不同剂量组作用后的瘤块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论:MTT结果显示,氧化白藜芦醇对肝癌7721肿瘤细胞的IC50值为58.13μg/ml,抗肿瘤活性良好;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氧化白藜芦醇促进肝癌7721细胞凋亡;体内试验显示氧化白藜芦醇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明显,80、40、20 mg/kg三个剂量组对H22移植瘤抑制率为76.88%、65.90%和45.99%,呈一定量效关系,氧化白藜芦醇增加caspase-3表达量及Bax/Bcl-2比值。结论:氧化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抑制肿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