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中医证及临床相关因素,探寻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中医病机相关因素及客观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分析研究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与是否脾虚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型有关,其中溃疡性腺癌更易发生肝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侵犯程度有关,侵犯浆膜下或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更易发生肝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淋巴结转移数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清CEA,CA242,CA19-9,CA50,CA724,CA125,CA153,血浆D-二聚体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联合检测>血清CEA>血清CA242>血清CA199>血浆D-二聚体>血清CA125>血清CA724>血清CA50>血清CA125。结直肠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脾虚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血浆D-二聚体诊断阳性率高于非脾虚患者(P<0.05)。结论中医辨证是否脾虚,以及年龄,肿瘤病理分型,侵犯程度,肠周淋巴结转移数,血清CEA,CA153,CA242,CA199,CA50,CA724,CA125,血浆D-二聚体与结直肠发生肝转移高度相关,几种肿瘤指标联合检测能增加诊断率,其中血清CEA,CA199,CA125,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结直肠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脾虚证量化指标,对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的监测、诊断及中西医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临床表现相似而病理改变不一、预后不尽相同的免疫性疾病。由于对本病的治疗较困难 ,故加强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就十分必要。我们统计了我院 1 997年 1月~ 1 999年 4月期间住院的 1 97例慢性肾炎患者病历 ,发现临床辨证为气虚证的患者有 1 1 1例 ,占 56.3% ,遂再对此 1 1 1例病人的兼夹标证进行分析 ,以探讨中医对慢性肾炎的辨证规律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证及其兼夹标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包昆  杨霓芝 《江苏中医》2000,21(5):10-1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血气虚证候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方法: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建立证候数据库,然后对气虚的证候特点进行分析,并与相关因素关联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在所有证候要素中占75.0%;气虚合并血瘀1321例,占86.9%,气虚合并阴虚687例,占45.2%,气虚合并痰浊630例,占41.4%;高脂血症、糖尿病对气虚的影响强度最大。结论:气虚证是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的证候要素,气虚血瘀是其根本的病机,高脂血症、糖尿病与气虚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不同中医证型间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分析结直肠癌中医证型与粪便多配体聚糖2(SDC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83例,按相关标准将其分为湿热内蕴、瘀毒内阻、脾肾阳虚、气血两虚和脾虚气滞5种证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等信息。统计分析结直肠癌的中医证型特点,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中医证型与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结果:(1)18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湿热内蕴证51例(27.87%)、脾肾阳虚证49例(26.78%)、脾虚气滞证36例(19.67%)、瘀毒内阻证27例(14.75%)、气血两虚证20例(10.93%),各证型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在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中占比均高于湿热内蕴证(P<0.05)。(2)18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79.78%,脾肾阳虚证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湿热内蕴证和脾虚气滞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毒内阻证中,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昆明地区平均海拔1900米左右,年均气温14.5℃,年温差12到13℃,调查研究该地区结直肠癌化疗后中医证候学特点,分析地域因素对结直肠癌化疗后中医证侯形成的影响程度,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导师临床经验,制定中医证候学调查量表。对118例结直肠癌化疗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进行中医辨证,得出该地区结直肠癌化疗后临床常见证型。结果:118例患者化疗后证型以脾肾阳虚证为主,临床表现以食少纳呆、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和腹痛喜按等症状最多见;兼见气虚、血虚,夹瘀者亦不在少数。结论:该地区结直肠癌化疗后以脾肾阳虚证为最常见证候,治疗应以温补脾肾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归纳结直肠癌术后中医证型分布和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自1996—2016年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文献,采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评价,对所选文献中的中医证型分布、中药使用频次等进行统计归类。结果在检索出的1 746篇文献筛选出16篇文献,其中12篇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文献共涉及1 509例患者,其中966例患者接受中医治疗。12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Jadad评分均低于3分,为低质量临床试验。文献中证型分布频率依次是:脾肾阳虚(23.6%)、气血亏虚(23.2%)、脾虚湿盛(19.5%)、脾气亏虚(16.5%)、气滞血瘀(11.2%)、肝肾阴虚(6.0%)。方剂中涉及64味中药,其中以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党参为代表的健脾益气类中药比例较多。5篇文献(31.3%)报告了卡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的中医证型以"脾虚"为主要表现,兼有肾虚、痰湿、气滞、血瘀等,中医治法以健脾益气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中医证型与预后相关性进行探索分析。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的结直肠癌患者,对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20例患者(观察组),按1:4匹配80例未复发转移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从肿瘤部位、TNM分期中医证型、术后辅助治疗及中药治疗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以肝脾不和居多(P=0.027),对照组脾肾两虚更多(P=0.029)。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中药治疗时间对预后是一种保护因素(OR<1),而肝肾阴虚证(OR>1)较脾肾两虚证的复发转移几率大大增加。结论:特定的中医证候与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相关性,中药治疗可能对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目前已经成为多数医家共识,随着临床辨证的不断加深,痰瘀之中更见兼夹.文章通过梳理痰瘀互结兼夹证文献,从痰瘀互结兼夹证的理论研究,古今医家的认识,病因病机研究,辨证论治的角度做一综述.痰瘀互结兼夹证充分体现了冠心病的复杂多变性,也是临床个体化诊疗的重要依据,为痰瘀互结兼夹证本身和兼夹类证的研究和临床辨证论...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从名医经验、文献研究、临床研究探究其证候规律,发现在肿瘤不同时期及结合不同西医治疗手段其证候多有变动,但总体以湿热蕴结、脾胃气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瘀毒阻滞最为常见。临证用药亦有辩证论治、肠癌专方、中药外用等不同,但处方用药不离"虚"、"湿"、"瘀"、"毒"四大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气虚血瘀证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了分析,发现60.2%的患者存在气虚血瘀证,痰浊及痰热是气虚血瘀证常见的兼夹证。存在气虚血瘀证的患免疫功能低下且有血液高凝倾向。研究认为:T细胞亚群、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溶解酶等学及血液流学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是气虚血瘀证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提出晚期小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治疗应以“益气活血,化痰散结”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真实世界中气阴两虚型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合并用药的规律。方法:以近5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527例气阴两虚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信息、伴随症状、发病与节气的关系、出生年份的中运、病理类型、中药处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65岁的患者发病率最高;多以门诊治疗的方式为主,病情多为一般;住院科室以肿瘤科为主;肺腺癌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立夏为其入院人数高峰;出生年份的中运为木运不及及水运不及的患者人数最多;该病治疗常以补肺消积饮为基础方,祛湿药与化痰止咳平喘药的联合用药最常见,伴随症状多以咳嗽、咳痰、胸闷为主要症状。结论:气阴两虚型肺癌以50~65岁中老年人多见,与节气关系较明显,常以咳嗽、咳痰、胸闷作为主要症状表现,出生于中运为木运不及及水运不及的患者最为多见,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中药治疗以补肺消积饮为基础方,搭配化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及抗癌药的合用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从脾论治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住入院的经冠脉造影确诊的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120例,所有病例冠状动脉狭窄50%~70%,未行介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气虚血瘀证候评分、心电图、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比较2组4周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在总有效率(84.21%vs73.33%)及心电图改善(77.19%vs 66.67%)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气虚血瘀证候评分、hs-CRP、HCY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气虚血瘀证候评分、hs-CRP、HCY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脾论治气虚血瘀证UA有效且安全,可提高患者的心绞痛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膏方对气虚血瘀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脓毒症患者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膏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2组血清凝血及抗凝指标水平;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仅气短、乏力、舌象等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而观察组气短、乏力、神疲、自汗及舌象等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缩短(P0.05),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D-二聚体(D-D)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PLT)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及活化蛋白C(APC)水平均明显升高,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膏方可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调节其凝血因子及抗凝因子水平,促进凝血及抗凝平衡,降低血液黏度,可防止机体出血及血栓形成,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药单用。  相似文献   

15.
崔娜  刘君  于博 《西部中医药》2016,(12):70-71
目的:观察复方蜈蚣散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蜈蚣散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NHISS评分及FM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6%,对照组为7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ISS及FMA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蜈蚣散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疾病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10273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住院相关信息,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以住院费用的不同分位数为基准,划分为低、中、高三组分位费用组,描述解释相关变量对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 住院年份、机构类型、年龄、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对三个分位组的住院费用均有正向影响;使用中医药类治疗手段在三个住院费用分位组均呈现负向影响;医疗付款方式在中分位费用组呈现负向影响,手术方式则在低分位费用组呈现负向影响,而在中、高分位费用组为正向影响。结论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需定期体检,早筛早诊至关重要,从减少费用角度,建议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病情及经济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并鼓励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中医药类治疗手段,合理安排检查检验,减少住院天数,以降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气虚类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118例气虚类(含气阴两虚及气阳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集其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检验检查,比较分析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的不同临床特点。结果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不同,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结论心力衰竭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在原发疾病和心力衰竭病情程度上有不同特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8.
结合《内经》中的有关论述,对气虚及藏气虚、真气虚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辨析,并就有关气虚与少气、短气、无气的鉴别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临床精确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苏谨 《上海针灸杂志》2020,39(3):325-329
目的观察雷火灸对气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111例气虚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雷火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 d后、7 d后、14 d后简明疲乏量表(BFI)评分变化,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QLQ-C30评分及CD3﹢、CD4﹢T细胞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1%(P<0.05)。两组治疗后BFI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FI评分有随时间变化而降低的趋势(P<0.05)。两组治疗后QLQ-C30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CD3﹢、CD4﹢T细胞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治疗气虚型NSCLC患者癌因性疲乏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升高CD3﹢及CD4﹢T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