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医学认为肾性水肿的发病病机繁杂,并且疾病在不同时期的病机可不相同,故肾性水肿的病机不可以用单一的病机来解释,临床上对于肾性水肿的病机存在“充盈不足”和“充盈过度”两种机制,但多数学者认为肾性水肿的主要病机还是与低蛋白血症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相关。现代医学在治疗肾性水肿方面常以利尿剂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但是利尿剂的使用却很容易产生诸多的并发症,如脂质、尿酸等的代谢异常,电解质的紊乱等。中医在肾性水肿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虽然中医学中并无肾性水肿之名,但其可归属中医的“水肿”范畴。中医认为肾性水肿的发病涉及五脏六腑,并且其病性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故临床治疗上不可以拘泥于一法,常需补虚与泻实同用,并非单纯补虚或泻实。中医治疗肾性水肿的方法众多,多数学者主要从脏腑进行辨证论治。然文章主要从治法方面进行总结论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法包括宣肺发汗利水、益气利水、健脾温阳利水、益肾温阳利水、滋阴利水、活血利水、疏利三焦等方面。现对以上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总述,并且提出在常规辨证治疗基础上运用苓桂剂类方治疗肾性水肿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肾性水肿是由于肾脏的功能障碍造成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疾病。肾性水肿可分为肾病性水肿和肾炎性水肿[1]。肾性水肿的首先发病部位为颜面部、足踝部等,严重时则可以涉及到下肢及全身[2]。肾性水肿不仅可导致皮肤溃疡,还可引起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等急性危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西医常采用利尿剂治疗肾性水肿患者,  相似文献   

3.
李光跃  崔淑华 《河北中医》2013,35(8):1163-1164
水肿即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为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水肿的一类病证.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故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感受外邪、饮食起居失常、劳倦内伤等因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均可引起水液代谢异常,水湿内聚发为水肿.  相似文献   

4.
董剑出 《河南中医》2013,(12):2243-2243
水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张宗礼教授审证求因,认为其基本病机是脾气不足,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故提出以补气利水为大法治疗肾性水肿。  相似文献   

5.
<正>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属于病理术语,是指病因未知的膜性肾病[1],以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为特征[1-2]。临床上需排除乙肝、药物、肿瘤、毒物等引起的继发性膜性肾病,才可定义为IMN[3-4]。中医古籍无此病名,但根据其水肿、大量蛋白尿等临床症状,一般将之归于"水肿"、"尿浊"等范畴。石君华教授是湖北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中医师承人员,现  相似文献   

6.
肾性水肿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水肿"范畴,其症状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张法荣教授认为肾为水脏,是生命活动的起源,与其余四脏密切相关,故治疗时尤为重视五脏在生理上的相互关联及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为肾性水肿的治疗提供了重要思路。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水肿为许多疾病的体征或症状之一。李新华用治气利水疗法治疗水肿疗效较好,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水肿之病因有风邪外袭肌表、疮疡之毒内侵、外感水湿之邪、饮食不加节制、躯体劳倦病久、先天禀赋不足等。水肿的基本病机为肺通调之能、脾转输之能、肾失开阖之能、三焦气化之能异常,以致水液代谢紊乱,导致浮肿[1]。《景岳全书·肿胀》云:“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因水在五行对应肾,所以其本在肾;肺为水之上源,所以其标在肺;脾五行属土、克水,故其制在脾。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由于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腰4、5及腰5骶1椎间隙,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在活动时或腹压增加而加重,或突发出现触电般的放射痛,这是困扰患者的主要症状[1]。其机理是脊神经根的炎性水肿,故保守治疗采用消炎利水、消除神经根水肿,减轻或消除坐骨神经痛。  相似文献   

9.
水肿是由于脏腑功能的衰竭,导致水液代谢失常,而致水液滞留于体内,泛滥于肌肤,停聚于脏腑、器官、肌肉等组织之间,表现为头面、四肢、阴囊肿胀,甚则胸腹腔积水,少尿或无尿等临床证候。本文的重点以“水肿”为主证,论述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及挤压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严重水肿的中医诊治临床体会。故简称“三病水肿”。就以下几个问题分别进行讨论:水肿病的形成机理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  相似文献   

10.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水肿一证,其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诚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曰“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为气,故其标在肺;  相似文献   

11.
<正>水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表现以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特征。《内经》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早有记载,《素问·水热穴论篇》有"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说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是导致水肿的病理基础。《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  相似文献   

12.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水肿一证,其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病机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诚如《景岳全书&#183;肿胀》篇曰“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为气,故其标在肺;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是以全身小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皮肤紫癜、关节炎、胃肠病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有肾脏损害者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简称紫癜性肾炎[1]。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将其归于"肌衄"、"血尿"、"水肿"等范畴。  相似文献   

14.
<正>特发性水肿属于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是一种排除心源性、肝源性、肾源性、内分泌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药源性所引起的水肿,慢性病程,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双下肢水肿为主,可伴双眼眼睑浮肿,午后及夜间尤甚,翌晨可基本减轻或消退。该病在文献中也常称为周期性水肿、水钠潴留综合征及体位性水肿[1]。  相似文献   

15.
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治疗特发性水肿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水肿(idiopathic edema)是指病因不明、以体重增加及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文献中也常冠以周期性水肿(cyclical ede-ma)、水钠潴留综合征(fluid retention syndrom)及体位性水肿(orthostatic ede-ma)等名称[1]。这类水肿虽然并不威胁健康,也不妨碍日常生活,但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 g/d)、低白蛋白症(≤30 g/L)、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由于其存在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肾竭、蛋白质及其代谢紊乱及免疫异常等[1].其中NS引起的血栓及栓塞性疾病发生率高达76%[2],主要发生在深静脉、肾静脉等静脉系统,动脉系统较为少见,故临床上对此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容易误诊或漏诊.现将1例以大面积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NS患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旨在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和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肾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 (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属中医水肿病范畴。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尽早控制蛋白尿 ,防止反复发作 ,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仍是目前丞待解决问题。现谈一点个人体会 ,仅供参阅1 标本缓急不同 ,治疗法则不一肾病之水肿易消 ,但不易根除 ,易反复发作。究其根源 ,正如《景岳全书·肿胀》篇说 :“凡水肿等症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肿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素问阴阳别论》曰 :“三阴 渭之水。”故在治疗时 ,“急则治其标” ,宜治肺…  相似文献   

18.
水肿是指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体液积聚的状态,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中医古籍对肾性水肿曾有过不少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跗肿肉如泥,按之不起”、“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等。在治疗上重视辨证施治。如鉴别外感内伤、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然后才立法、组方、选药。笔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归纳肾性水肿的中医治法,主要有以下8种,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水肿疾患,属于祖国医学“水肿”的范畴。它有别于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而无明显的原因可寻,而且“偏爱”女性,故冠以“女性特发性”一词,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笔者采用《千金鲫鱼汤》治疗女性特发性水肿,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水肿乃是中医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它既是一个病名,又是许多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如心脏性水肿、肾脏性水肿、肝脏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失调性以及功能性水肿等,而治疗时既要着眼于引起水肿的各种疾病,又要积极地消除水肿。就中医而言,消除水肿又是治疗引起水肿原发疾病的重要手段。水肿在《内经》中称之为“水”,《金匮要略》称其为“水气”并将其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等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