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探讨中药外用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库,以关键词"皮肤瘙痒症"和"中药"、"外用"进行高级检索,锁定搜索年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的期刊文献,建立中药外用治疗皮肤瘙痒症数据库,并采用Excel、Clementine12.0统计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马齿苋临床外用规律。方法:检索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马齿苋外用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组方信息,运用Excel 2013、Clementine12.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对筛选出的组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总结马齿苋外用的治疗疾病,分析马齿苋外用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结果:1)共纳入103篇文献,共计中药组方103首。2)马齿苋外用治疗的疾病主要为湿疹,尖锐湿疣,肛肠疾病,皮炎,扁平疣等。3)与马齿苋配伍应用的高频中药包括黄柏、苦参、蒲公英、蛇床子等,药味以苦和辛为主;药性多为寒性,温性;归经多集中于肝经、胃经。4)功效分类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5)关联规则分析共计得到马齿苋外用配伍的核心组合32个,并提取出8个公因子。结论:马齿苋外用以治疗湿疹,扁平疣、尖锐湿疣最为常见,且外用时多与蒲公英配伍。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得到的马齿苋临床外用规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对含白及的外用方药用药规律及应用特点进行探讨,旨在为白及相关外用制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相应方向及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收集并筛选含有白及的外用中药处方,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20、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等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含白及外用中药方剂总计92首,共含中药212味,药物性味多偏寒、温、微寒,辛、甘、苦等,主要归于肝经、肺经、脾经、胃经。白及常与清热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及解表药等配伍应用,多用于治疗皮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肛肠疾病。给药方式有外敷、灌肠及外涂等。白及常与黄柏、黄连、大黄及乳香、没药等配伍。聚类分析发现,含白及外用中药处方高频药物可聚为4组。结论:通过对含白及外用中药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初步阐明白及临床外用特点及临床用药规律,为白及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相关外用制剂研制开发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膜性肾病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中药复方治疗膜性肾病(MN)的临床循证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膜性肾病"为篇名,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排除西医药物、单味中药处方及中药提取物。提取入选文献的中药复方组方内容,对中药名称进行术语规范化处理,建立中药复方药物构成数据库。应用R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对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对中药复方的药物使用频数、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统计量化分析。结果:170首治疗膜性肾病的中药复方中,出现配伍频数较高的中药为黄芪、茯苓、白术、党参、丹参、当归、山药、山茱萸等;出现频数极低且不常用的中药为鬼箭羽、胡芦巴、虎耳草等。关联规则分析共筛选出17条有意义的配伍关联,提示黄芪、茯苓、白术等为配伍核心药物,常与淫羊藿、山茱萸、山药、泽泻等中药配伍。结论:数据挖掘技术提示益气健脾等治疗原则是中药复方治疗膜性肾病的主要组方配伍规律,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可为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现有软件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组方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发表的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所需的中药内复服剂,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分别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探索中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116首,包括134味中药,处方率≥15%(即使用频次≥20)的高频药物有18味,使用频次居前四位的中药依次是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石韦;功效以利尿通淋类为主,活血调经类次之;以金钱草+海金沙的药对、“三金”以及“三金”+石韦的角药组合运用广泛;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其中以金钱草、海金沙同质性最高。结论:在治疗泌尿系结石过程中,体现清热利尿、排石溶石为法则,兼顾补气、行气、化瘀、止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外用易过敏的药物、反应、易过敏人群以及如何防范。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法归纳具体中药外用致过敏的医案,将病例所涉及的信息录入后应用EXECL软件,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以外用为第一关键词,过敏反应为第二关键词,查阅到文献有130篇,其中挑出关于具体中药外用过敏反应的医案有31篇。单味中药有巴豆、鸦胆子、冰片、补骨脂、乳香、石龙芮、蓖麻仁、何首乌、土鳖、延胡索、无花果叶、雄黄、白僵蚕、泽兰、白芷、威灵仙16种,外用复方中药有15种,使用频数最高中药有透骨草、伸筋草、肉桂(5次,8.4%)。结论:单味易引起过敏的是活血化瘀药,辛味中药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比其余四味更明显,速发型和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最易出现,其中包括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皮炎2个最常出现的中药外用具体过敏反应。女性,年龄在30~39岁之间,有既往过敏史是中药外用易过敏人群特征,应在今后临床外用时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治疗银屑病方剂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收录治疗银屑病方剂,采用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方剂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327首治疗银屑病方剂,涉及中药240味,出现频数最高的单味药为生地黄(204次);聚类数目为9类时较好,常用药物有生地黄、赤芍、甘草、牡丹皮、当归、土茯苓、丹参、白鲜皮、紫草、白花蛇舌草等;关联分析显示,当归配伍川芎、生地黄配伍水牛角、桃仁配伍红花为已知常用药对。结论:治疗银屑病处方多以清热、凉血、解毒、滋阴、活血化瘀法为主,而生地黄→板蓝根、生地黄→白茅根以及藤类药、虫类药的使用值得进行进一步讨论,进而为中医方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满姗姗  王立新 《中草药》2016,47(15):2775-2778
基于数据挖掘及辨证论治探讨国家药品标准中中药治疗肝病的用药特点。分析《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中药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治疗肝病的经典方剂,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频数分析,采用SAS 9.1统计分析软件作为数据挖掘平台,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获得肝病治疗用中药复方114个,涉及药物246种;以使用频次≥10次的27种作为主要药物进行分析,归为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解表药、泻下药、收涩药9大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获得两联药对18对,三联药对20对;结合病症分析了用药特点。结合数据挖掘和辨证论治有助于解读中药复方治疗肝病的用药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雷会霞  白明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2020,15(3):377-380,384
目的:探究以中药外治方法治疗腹泻的临床用药特点。方法:搜索中国知网中临床研究文献,归纳文献中的用药疗程、用药时间、用药频率、剂型、赋形剂、用药剂量、给药方式,总结中药临床外治腹泻的用药特点与规律、不良反应。将临床文献中含有腹泻外治的中药处方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应用Clementine12.0、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腹泻临床外治中药一般为吴茱萸、丁香、肉桂、白术、黄连等;以温里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常用药对为肉桂-丁香、吴茱萸-丁香等。给药方式主要有外敷法、灌肠法;给药频率主要为1~3次/d;用药时间多为在0≤t≤1 h、6 h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中药用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的规律及方法。方法:以“中药外治”和“高血压”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整理文献记载的治疗方法,建立数据库,归纳总结外治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联合用药情况、高频药物及用法用量、外用频次、疗程、时间、部位、注意事项等内容。结果:共筛选出389篇临床外治高血压的文献;治疗方法以联合用药为主,单纯疗法较少,分别占比84.31%,15.68%;用药频数、用法用量、疗程、单次用药时间、用药部位、注意事项等均因给药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结论:中药外治高血压常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耳穴贴压、足浴方式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共同治疗,外治方法作为辅助手段,疗效确切,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药烟熏灸联合红光治疗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口服明竹欣、甲钴胺,观察组中药药烟熏灸联合红光,对照组外用喷昔洛韦乳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及8周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下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8周后DLQI评分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疼痛或瘙痒""日常生活""穿衣""社交""个人关系""治疗"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药烟熏灸联合红光治疗肝经湿热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白明  刘田园  田硕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2020,15(3):351-355,360
目的:比较分析中国知网中含白芷的中药复方内服与外用用药规律,旨在为白芷的临床开发应用提供方向和理论支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60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5日的数据,以“白芷+临床”为主题,筛选临床中含有中药白芷内服与外用的相关文献,对单味中药的性味归经、药物类别等进行频次统计,并进行关联规则统计分析。结果:CNKI共得到125首含白芷复方,外用药中以白芷(53次,46.49%)、大黄(14次,12.28%)、甘草(11次,9.65%)用药频次相对较高。内服药中以白芷(72次,37.70%)、甘草(32次,16.75%)、川芎(28次,14.66%)排名前3。在用药类别上,二者均以解表药和清热药占比较重。药性统计中,均以温、辛类占比较高,归经统计中,均趋于归肝、肺经。结论: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白芷临床内服使用时与国家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处;临床外用时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有所不同,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CBM、VIP、Wan Fang Data等国内中文数据库中治疗带状疱疹的相关临床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药物进行频次及关联规则的分析,提取出高频药物及高关联规则药组。结果:最终纳入234首处方所涉及215味药物中,提取出11味临床常用药物(支持度20%,置信度0.7)和3味临床核心药组(支持度25%,置信度0.7)。结论:清热燥湿、疏肝化瘀为带状疱疹的主要治疗方法,活血、滋阴、健脾为主要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中药复方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数据库,检索治疗失眠、不得卧、不得眠、目不暝、不寐、失寐的中药方剂,建立中药复方治疗失眠方剂数据库,并采用Excel、SPSS 22. 0统计软件及SPSS 14. 2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及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进而对中药复方用药规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相关机制。结果:中药复方治疗失眠涉及方剂73首,中药227种,高频中药40味,甘草、当归、生地黄、茯苓、人参等较为常用;补气药、补血药、养心安神药最常选用;四气以温、平、微温,五味以甘、苦、辛,归经以归脾经、心经、肺经、肝经、肾经较常选用;聚类分析结果得到21个药对或药组;关联分析共得到46条关联规则,药对以生地黄→当归,甘草→当归等为常用,三味药组以甘草→生地黄,当归,酸枣仁→茯苓,生地黄等为常用。结论:临床治疗肺病多从脾心肺肝肾入手,以补虚泻实为治疗原则。补虚以温阳益气,滋阴养血,泻实以清热凉血,行气活血等方法选取相应中药组方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中药外用毒性的表现形式、特点、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对外用毒性中药、常见外用方法及中毒特点、外用毒性反应及救治方法进行研究,说明中药外用毒性反应特点。结果:中药外用是直接将中药作用于患处或穴位,使中药直接通过皮肤吸收或经脉的疏通作用达到全身给药的效果。外用中药不经肠胃,没有首过效应,且不会引起胃肠道刺激,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新型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给药方式。目前中药外用理论指导较少,使得一些中药外用时毒性难以控制。后续研究应以探究中药外用正确方法为主,以期降低外用毒性提高药效。结论:中药外治的毒性反应较弱,防治及救治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较高。但中药外用缺少相对应的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应补充完善,使中药外用更好地用于中药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应用历史悠久,近现代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药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笔者从中药性能、中药配伍、中药资源方面的不足,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