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分为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3型。患者症状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笔者应用裸花紫珠片(海南九芝堂中元药业生产)治疗慢性咽炎2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裸花紫珠片治疗肛肠病术后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纯中药制剂裸花紫珠片治疗肛肠病术后出血进行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肛肠病术后病人在术后不同时期切口出血情况。结果:裸花紫珠片能明显改善肛门局部创面的出血症状。结论:裸花紫珠片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口服裸花紫珠片具有明显缩短出血时间,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并具有消炎、解毒、收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裘桂静 《新中医》2019,51(5):199-201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裸花紫珠分散片联合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总数(WBC)及血沉(ESR)变化;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WBC、ESR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指标下降更为明显(P 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得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为7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对照组为2.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传统西药消炎治疗基础上给予裸花紫珠分散片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更加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更有效保护患者生殖系统功能,减少疼痛,增加治疗有效率,但不增加药物副反应,表明联合治疗比单独传统西药抗炎治疗更加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4.
裸花紫珠片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伤性前房出血是眼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常可继发青光眼、角膜血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影响视力.我院 2002年 1月~ 2003年 10月采用裸花紫珠片为主治疗本病 36例 (36眼 ),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裸花紫珠片治疗鼻黏膜糜烂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黏膜糜烂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可引起鼻出血。临床上常按病因和病情不同采用含缩血管药液的棉片填塞、烧灼、冷冻及凡士林纱条填塞等方法治疗,但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2004年1月-2005年10月,本院采用海南九芝堂中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裸花紫珠片治疗鼻黏膜糜烂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院门诊及住院处方使用裸花紫珠片的特点,讨论其临床实际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某院2013~2017年门诊裸花紫珠片处方。结果 33 384张裸花紫珠片处方中,30~39岁患者使用比例最高占32.16%,患者临床诊断分布情况:主要为妇科(46.11%)、耳鼻咽喉科(34.97%)、皮肤性病科(13.08%)、眼科(3.71%)及其它科室(2.13%)。结论某院裸花紫珠片科妇科、产科、生殖科等主要用于止血调经等;耳鼻咽喉科主要用于消炎止血;眼科、皮肤性病科主要用于消炎,儿科、中医科主要用于消炎、收敛;裸花紫珠片属于止血调经、消炎解毒中成药,临床应用领域广泛,合理使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裸花紫珠片治疗前鼻孔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00例,均系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4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小动脉出血10例,小静脉活动性出血19例,鼻中隔黎氏区黏膜糜烂渗血31例,合并鼻中隔偏曲13例。对照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5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小动脉出血8例,小静脉活动性出血13例,鼻中隔黎氏区黏膜糜烂渗血19例,合并鼻中隔偏曲9例。两组患者均因鼻出血就诊,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服裸花紫珠片配合乙醇外涂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56例确诊病人给予内服裸花紫珠片1.0g,每日3次,并用棉签沾95%乙醇外涂并轻轻转动除去上面的伪膜,每日3次。结果:治愈38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裸花紫珠内服配合乙醇外涂治疗口腔溃疡疗程短,疗效确切,简捷方便,经济实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是一种多发于男性青壮年的复发性视网膜静脉壁的隐匿性炎症,多数患者因反复视网膜玻璃体出血,使视网膜前及玻璃体内形成结缔组织条索及新生血管而致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进而继发视网膜脱离而失明,且多双眼发病,对视功能危害极大[1].  相似文献   

10.
裸花紫珠片治疗病毒性肝炎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岭森  胡德建 《中成药》1999,21(11):582-583
应用裸花紫珠片治疗病毒性肝炎54例,并与一般保肝药物治疗进行随机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8.52%,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分别为40%和74%(P〈0.05)。对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降低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也有一定效果(P〈0.05)。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裸花紫珠片中毛蕊花糖苷及连翘酯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裸花紫珠片中毛蕊花糖苷及连翘酯苷的含量,建立裸花紫珠片具专属性的含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醋酸水溶液(40∶6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4 nm;进样量:10μL.结果:毛蕊花糖苷在0.48~9.60 μg(r=0.999 4,n=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为95.94%,RSD为1.54%;连翘酯苷在0.54-10.80 μg(r=0.999 7,n=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为98.33%,RSD为1.68%.结论:经过系统的方法学考察,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为裸花紫珠片提供了科学、专属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血瘀证目征与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6种标准对781例患者的诊断研究,提示在诊断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总和积分值等方面,中国血瘀症诊断标准和国际血瘀证诊断标准最优,血瘀证目片和日本瘀血证诊断标准次之,国际瘀血诊断标准试行方案和中山氏瘀血压痛点更次之。各种标准各有其独特优点,应相互取长补短,同时,探讨了导致各种标准不足之处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曾健  第五永长 《河南中医》2015,35(2):349-351
目的:观察脑清通汤加减治疗眩晕肝热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肝热血瘀证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脑清通汤加减治疗,日1剂,早晚温服,7d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控制10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4%。结论:脑清通汤加减治疗眩晕肝热血瘀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宋景龄 《河南中医》2012,32(8):956-960
瘀病可因部位差别、量的多少、时间新久而产生诸如疼痛、肿、积聚、出血、发热、口渴、咳喘、心悸怔忡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瘀血致病具有阻滞气机、瘀阻心脉、影响新血形成、生风、生热等特点。单纯瘀血所致病证,治以活血化瘀即可;除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以及虚实夹杂,兼见气血阴阳亏虚者,则需适当配伍其他药物,如活血养血、补气益气之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瘀证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的肾损害以及对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探讨DKD血瘀证大鼠肾损害与ER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建立DK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血瘀证组,其中糖尿病+血瘀证组(0.05 mg·kg-1)采用右旋糖酐法制备。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24 h尿蛋白含量、肌酐、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ERS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活化转录因子6(ATF6)和肾脏纤维化指标纤维连接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减轻,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明显升高(P0.05,P0.01),24 h尿蛋白含量、肌酐、尿素氮显著上升(P0.01),肾脏病理加重,肾组织的GRP78,ATF6,FN和α-SMA的mRAN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经过右旋糖酐法制备血瘀证模型后,糖尿病+血瘀证组大鼠死亡率增加,体征变化较糖尿病组更加明显,全血黏度、血浆黏度,24 h尿蛋白含量、肌酐、尿素氮等较糖尿病组显著升高(P0.01),同时病理改变较糖尿病组加重,肾组织的GRP78,ATF6,FN,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在病证结合模型下,血瘀证可能明显加重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病理损害,且与增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的ERS有关。  相似文献   

16.
痰瘀证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就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探讨痰饮、瘀血致病的临床基本特点。结果显示 ,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痰证及痰瘀相兼证多见于男性 ,而瘀证则以女性多见 ;痰证、瘀证及痰瘀相兼证均与增龄有关 ,且多有眼底动脉硬化的改变、血液循环障碍及微循环障碍 ,尤以痰瘀相兼证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中氨基酸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收治的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气滞血瘀证30例和气虚血瘀证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以液相-质谱联用为技术平台,通过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检测血清样本中20种氨基酸含量,同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及差异代谢物的分析。结果:根据PLS-DA图显示对照组与冠心病不同证型之间氨基酸代谢轮廓明显不同,其中冠心病组缬氨酸、组氨酸、鸟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较对照组含量升高,而γ-氨基丁酸与谷氨酰胺含量降低。气滞血瘀组和气虚血瘀组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有组氨酸,瓜氨酸等,且2种证型中气虚血瘀组中含量较高。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证中的氨基酸代谢机制紊乱,为区分冠心病中医证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1986年建立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具有较好普适性。但冠心病血瘀证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制订符合循证医学理念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对进一步深化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领域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组对蓄血症大鼠模型"瘀热"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间隔24 h两次大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50μg.kg-1造模。第1次尾静脉注射后0.5,12 h,第2次尾静脉注射后0.5 h灌胃给药。给药组剂量全方组10 g.kg-1,调胃组5.7 g.kg-1,调桃组8.6 g.kg-1,调桂组7.1 g.kg-1,桃桂组4.3 g.kg-1。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给相应剂量生理盐水。末次注射后2 h取血,检测血清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血浆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F1α),血栓烷素B2(thromboxane B2,TXB2)。结果:全方组,调胃组,调桂组,调桃组能上调SOD(P<0.01),下调MDA(P<0.01)。全方组,调胃组,调桂组能下调PAI-1及t-PA/PAI-1(P<0.01)。调胃组,调桂组还能上调t-PA(P<0.01)。桃桂组对SOD,MDA及PAI-1干预作用小,与全方组比较有差异(P<0.01)。各给药组均能升高大鼠血浆中TXB2,降低6-Keto-PGF1α/TXB2,降低NO。结论:桃核承气汤对"瘀热"指标均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各拆方组中,调胃组处于核心地位,对"瘀热"指标作用均比较好。调桂组对反映"瘀"的指标干预作用好于全方组。桃桂组在调解"瘀热"指标中表现均最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理论特点的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丹参组,每组10只。丹参组给予丹参水煎液13.5g/kg灌胃,灌胃体积20mL/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纯净水灌胃。均每天2次,连续7天。给药第4天,模型组及丹参组大鼠腹腔注射角叉菜胶50mg/kg,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注射24h后,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悬液(10mL/kg),6h后观察大鼠体温、舌象、尾部瘀斑、耳廓和四肢皮肤颜色等表征以及耳廓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舌质红紫,舌下脉络增粗增长,爪甲色红紫,耳廓边缘发红,尾部出现明显瘀斑(P<0.01),体温明显升高(P<0.01)等瘀热表征;耳廓微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大鼠尾部瘀斑长度明显减少,微血流流态评分明显升高,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减少,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联合注射角叉菜胶和活性干酵母方法建立的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具有动物表征明显以及重现性、稳定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瘀热互结证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效筛选以及中药药性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