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支原体肺炎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西医多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程较长,且近期内有一定的复发率。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特别在防止复发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①发热,咳嗽明显;②两肺呼吸音粗,年长儿多无细湿罗音;③胸片示肺炎改变,体征不明显,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的特征;④咽拭子在相差显微镜下可见支原体活动,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支原体DNA阳性。 1.2 中医辨证标准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多属毒热闭肺,症见:发热,面赤烦渴,咽红,咽痛,咳嗽… 相似文献
2.
自 1 996年 1月~ 1 998年 7月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肺炎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2例 ,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 2例 ,男 3 0例 ,女 2例 ;年龄 60~ 82岁 ,平均 71岁。对照组 3 0例 ,男 2 9例 ,女 1例 ;年龄 60~ 78岁 ,平均 69岁。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大致相似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 :①有咳、痰、喘症状 ,或伴有心悸 ;②X线摄胸片检查示 :肺内有实质性炎性病变 ;③血WBC≥ 1 0 0× 1 0 9/L ,N >0 70 ;④痰细菌学检查阳性。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舒氨西林 6…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肺炎北京市妇产医院(100006)何芳,傅谦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周跃庭,袁立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中西医结合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已往对该病常以抗菌治疗为主。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4.
5.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索血症主要原因之一。较严重的病例可以出现重度贫血、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科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ABO溶血病40例,采用静脉大剂量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发于3岁以上儿童。2005年10月至今,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共88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儿,分为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45例。其中男48例,女40例;3~5岁36例,5~7岁28例,7~12岁2 相似文献
7.
8.
我科于 1 999— 4~ 2 0 0 3— 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74例 ,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 50例对比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1 .1 硬肿分度 [1 ]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 :肛温≥ 35℃ ,腋一肛温差正值 ,硬肿范围 <2 0 % ,器官功能无明显改变。中度 :肛温 <35℃ ,腋五肛温差 0或正值 ,硬肿范围 2 5~ 50 % ,伴见不吃、不哭、反映差及心率慢等。重度 :肛温<35℃或 <30℃ ,腋一肛温差负值 ,硬肿范围 >50 % ,伴有休克、 DIC及急性肾衰等。1 .2 对象全部 1 2 4例均系住院病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74…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自 1995年 6月以来 ,采用自制中药冲剂止咳散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小儿肺炎 112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年龄 6个月~ 1岁 2 3例 ,2~ 3岁 3 5例 ,4~ 5岁 4 2例 ,6岁以上 12例 ;男 72例 ,女 4 0例 ;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以冬春季为多 ;发热 76例 ,咳嗽 112例 ,喘憋 68例 ,肺部罗音 94例 ,呼吸增快 112例 ,心率增快 91例 ,呕吐 5 3例 ;X线检查两侧肺纹理增多 ,肺门模糊有点片状阴影者 88例 ,两肺纹理增多者 2 1例。2 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常规治疗下加服中药冲剂止咳散 ,其组成如下 :炙麻黄 3 0 g ,生石膏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25岁~35岁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西药和中西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肺结核有良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补液、禁食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方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指标改善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8.6%),对照组MODS、肾衰竭、腹腔感染、转手术及死亡例数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方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7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46例本病患者分为治疗组7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1组28例,单用中药治疗,对照2组41例,单用西药治疗;3组均以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清尿酸浓度方面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中医药在急救医学中的优势与不足,说明中西医互补、中西医结合在急救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以中医药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数据证明中医药药廉方简,法效理明、快捷有效。结果:中西医互补、中西医结合在急救医学中确实快捷、有效。结论:中西医互补、中西医结合是中医急救医学的必由之路。卫生技术管理人员应站在发展、弘扬中国急救医学的高度,大力倡导中西医互补和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踝肱指数、溃疡愈合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改善和溃疡愈合平均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而对照组仅为82.2%,两组比较,P〈0.05;且两组HP转阴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57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7,治疗组30例,对照组以西医治疗为主,治疗组除西医治疗外加中药治疗,对照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迅速好转,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5):4-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静脉点滴络泰,中药辨证分型施治。2组均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外用联合口服奥施康定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2组均按滴定剂量给予奥施康定,治疗组同时用中药药液擦于痛处皮肤,3~5次/d,3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止痛效果、奥施康定用量以及2组便秘情况。结果:治疗组疼痛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5),奥施康定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5),对照组便秘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控制癌性疼痛,提高疗效,减少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慢作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关节功能活动程度、扩胸试验、Schober’s氏试验、指地试验、枕墙距的变化;实验室检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2组各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明显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