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花红片联合布洛芬治疗湿热瘀阻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瘀阻型原发性痛经7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 例。对照组予内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花红片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比较2 组经行时间、月经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及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72.2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经行时间和月经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经行时间、月经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疼痛VAS 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2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花红片联合布洛芬治疗湿热瘀阻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情况,减轻疼痛及其他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分析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对原发性痛经(PD)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及艾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进行穴位埋线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VAS评分、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D)低于对照组,而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高于对照组,而前列腺素F2α(PGF2α)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艾灸治疗PD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其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减轻疼痛,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发表的有关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归类整理,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升其临床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西药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按4∶3比例随机分为埋线组(40例)、西药组(30例)。埋线组予穴位埋线法治疗,穴取三阴交、曲骨、会阴、足三里、中极、肾俞,2周埋线1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西药组给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0.2mg,每天1次;吲哚美辛缓释片75mg,每天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总评分及疼痛评分、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个数、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等指标的变化,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①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1.9%(34/37),西药组为86.2%(25/29),埋线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且埋线组优于西药组(6.42±2.81vs 10.99±3.11,P0.01)。③治疗后两组卵磷脂小体均明显增加(均P0.01),且埋线组优于西药组(33.56±5.88vs 29.78±7.06,P0.05)。④治疗后两组NIH-CPSI总评分及疼痛、SAS及SDS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1),且埋线组均优于西药组(P0.01,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增加卵磷脂小体数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瘀阻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湿热瘀阻型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清热利湿自拟方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0%、85.0%;服药过程中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结论:清热利湿法对于湿热瘀阻型痛经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8):90-9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效果.方法:以87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6~31岁之间,于月经前3d对关元穴、三阴交、十七椎、次髎进行穴位埋线.月经后一周再次对上述穴位进行埋线一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明显,具有安全、经济、方便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化癥止痛汤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化癥止痛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API)、阻力指数(RI)以及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S/D)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子宫API、RI以及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化癥镇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痛经症状,降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评测患者的肥胖指标,检测患者血脂各项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45/49)和67.35%(3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肥胖指标BW、BMI、F%、WC和血脂四项TC、TG、HDL-C、LDL-C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效果(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治疗腹型肥胖合并高脂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肥胖与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何希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5):89-9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240例顽固性面瘫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120例,治疗组使用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针刺疗法治疗,治疗1-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镜观察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7例采用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积分的变化,并比较其胃镜检查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胃镜检查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胃镜疗效比较:观察组57例中,治愈21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55例中,治愈14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9.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积分,提高胃镜检查疗效,且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针刺跷脉与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失眠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6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针刺组30例,予针刺跷脉主穴及辨证配穴治疗;埋线组30例,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kupermann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雌二醇(E2)体内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优于埋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kupermann评分除皮肤蚁走感、泌尿系感染两项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埋线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除皮肤蚁走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失眠、抑郁疑心及疲倦kupermann评分优于埋线组(P<0.05);针刺组E2升高更显著(P<0.05);埋线组总有效率83.33%(25/30),低于针刺组总有效率96.67(29/30),针刺组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跷脉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疗效优于埋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穴位埋线法与质子泵抑制剂相配合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并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67%,观察组的症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内镜治疗总有效率为88. 00%,对照组为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 00%(13/100),对照组为8. 00%(8/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穴位埋线与质子泵抑制剂相配合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治愈率较高,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STC模型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及不同穴位调节STC的穴位特异性。方法将34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6只)、模型组(7只)、天枢组(7只)、上巨虚组(7只)及大肠俞组(7只)。其中,天枢组、上巨虚组及大肠俞组大鼠在造模成功后,分别对天枢、上巨虚及大肠俞予穴位埋线处理。继采用活性碳灌胃法测定大鼠6 h内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大便重量;活性碳推进试验测定碳推进百分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6 h内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模型组、大肠俞组(P0.01)及上巨虚组(P0.05)均高于正常组,天枢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枢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高于天枢组(P0.01)。6 h内大便重量,模型组低于正常组(P0.01),天枢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上巨虚组、大肠俞组与天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推进百分率(%),模型组、大肠俞组(P0.01)及上巨虚组(P0.05)皆低于正常组;天枢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大肠俞组低于天枢组(P0.05)。Cajal间质细胞阳性细胞表达数量,模型组低于正常组(P0.01);天枢组、大肠俞组(P0.01)和上巨虚组(P0.05)都高于模型组;上巨虚组、大肠俞组均低于天枢组(P0.01);大肠俞组高于上巨虚组(P0.05)。结论 Cajal间质细胞的分布减少及功能异常可能是STC的发病机制之一。而穴位埋线能通过改善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的表达,以达到治疗STC目的;且不同穴位调节STC存在穴位特异性,特别是天枢更具有明确治疗STC的临床选取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希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3):128-13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2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单双数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小针刀治疗。治疗组56例穴位埋线,于小针刀治疗后5min,在皮下注射0.5%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无菌2号羊肠线以专用埋线针,从标记处以45°刺入皮下组织,深度为3.5~5cm,然后缓慢退针,使羊肠线留在皮下,酒精棉球压迫30s,止血后创可贴固定创口;小针刀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VAS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随访1年,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9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9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与膝关节局部穴位埋线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的即时、近期与远期疗效,以探寻本病的较佳疗法。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共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共164膝,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86膝,行膝关节局部穴位埋线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78膝,行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根据治疗前、治疗5周后、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HSS评分对照比较,以评估2组治疗的即时、近期以及远期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S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5周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5周后治疗组优良率60%,对照组优良率5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随访期时治疗组优良率70.0%,对照组优良率4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治疗组优良率76.7%,对照组优良率3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与膝关节局部穴位埋线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对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有一定的效果,即时效果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膝关节局部穴位埋线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在近期和远期效果都优于单纯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李志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3):113-115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最终入组82例,随机分2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变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PAC-QOL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49%(33/4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39/41),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佳(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可以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能够增加排便次数,改善大便质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