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析了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模式,认为中医药的海外多媒体传播需要借助不同的传播媒介,海外传播过程中的采纳者决定了信息接受主体的态度,早期采纳者和潜在采纳者是中医传播的重要对象,对中医的传播有着促进作用。在具体策略上,打造中医的"凡客体""年轻态"广告轰炸、应用H5和AR技术以及"自定义中医产品"是中医海外多媒体传播的有效方式,能够在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下有效地推进中医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检索与数据统计,梳理了澳大利亚主流纸质媒体对中医的相关报道,分析媒体关注热点,并结合澳大利亚国情就中医在澳大利亚的传播策略进行探讨,强调因时因地制宜,创造理解包容氛围,加强媒体沟通,促进中医海外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法国主流媒体《费加罗报》中的中医药报道话语进行研究,旨在了解中医药在法国主流媒体中的传播热度和认知态度,可以对当前学术界研究起到补充和丰富的作用。研究发现,与中医药在法国漫长的传播史相比,《费加罗报》对中医药的关注较晚,关注度偏低,报道主题以针灸类、中医类和推拿类为主;报道倾向以正面和中性报道为主;关于中医药的报道信源主要是来自法国本土相关专家;《费加罗报》大多以类似科普的方式来报道中医药,内容浅显易懂,治病原理简单明了,让深奥的中医药知识变得更接地气,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在法国普通民众中的传播;但《费加罗报》对于接受中医药治疗后受众的体验反馈以及利用名人效应的宣传等相关报道则较匮乏。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推进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部署下,海外中医药中心作为新形势下的国际中医药文化推广和传播的重要平台,应抓住机遇,做中医药"走出去"的主力军和国家队。通过调研海外中医药中心推进中医药全球版图的拓展实践,作者提出借力"中医+"思维理念,通过中医特色医疗开道、开展境外中医药特色教育、加速海外中医本土化、寻求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整合资源合力出海等方式来推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阿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医药国际服务困境展开对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的探讨,从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内国外合作办学;打造中医文化产业国际品牌企业和鼓励中外游客到中医药和保健品企业旅游参观;重视海外中医文化教育和鼓励学习汉语;海外中医师必须具备科学严谨,知己知彼,团结互助等行医风范4方面探讨中医文化传播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基于中医药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医医院治疗实践和名医海外讲座;利用互联网+中医3个方面探讨中医文化传播策略,指出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在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落实下,在国家各级领导人海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引领带动下,在中医治疗和保健的良好口碑宣传下,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地位和成效将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3月15日讯: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罗马尼亚锡比乌中医诊疗中心、俄罗斯圣彼得堡中医诊疗中心分别挂牌成立。陕西中医药在海外设立中医诊疗中心,旨在通过派出中医特色专家团队,在海外从事中医诊疗、中医技术输出及为当地中医师提供正规培训等方式传播中医药诊疗技术和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和针灸学是特殊的治疗方法,很早就传播到海外各国。中医药和针灸在国外的传播和发展都经过了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研究中医药和针灸在国外的传播和发展,对正确处理中医国际化的有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海外的关注,但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障碍仍然存在。中医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统一体,中医人文文化的有效传播,促进了中医药的跨文化宣传和推广,而翻译作为文化传播手段,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医药国际合作困境探讨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的现状,从提高中医文化翻译质量、重视国际学员在中医文化及汉语知识方面的学习、加强海外中医执业人员继续教育等三方面探讨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现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型在线语料库,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剖析全球英语网络媒体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现状和传播问题.发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呈现国内热、国际冷,传播方热、接受端冷的现象;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等国家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热土,中医康养、临床疗效、新冠肺炎防治等议题是传播的焦点;英媒对针灸、艾灸、拔罐持肯定态度,而质疑中医药...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国经验"要进入美国医疗系统会遇到很多障碍,包括中医药的定位、医院系统的屏障、专业执照的限制等等。海外中医界期待中国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数据能够跨过循证医学的门槛,希望能用不可拒绝的诉求,以破例的方式打开西方现有医疗制度的壁垒。其实,无论海外中医界最终能以何种方式参与,这次百年不遇的抗疫大战可能成为一次发展的契机。作者特别提醒海外中医界关注大疫之后医疗需求的变化和中医针灸擅长领域的真正机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留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学习中医的总课时彼此不同的问题更加凸显。给西医院校多批次的留学生提供不同的中医教学成为当务之急。按不同的汉语水平、不同的学制、不同的需求来讲授中医、传播中医,应该是一种比较务实可行的方法,本文以课时数和汉语水平为分类依据,预先准备三种不同深度和广度的授课内容,然后从授课内容、方法以及师资准备等方面进行西医院校留学生中医学课程设计与构建的探讨,以期规范相对小众规模的留学生的中医学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中药及其复方对病毒性肺炎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发源地至今仍未确定。在救治COVID-19患者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医药参与COVID-19的防治作用,加强医疗救治工作中中医药的及早介入。中医药在病毒性肺炎的防治方面有其特色和优势,能收到较好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除能够消除或减轻、缓解临床症状外,还能够调节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防治病毒引起的机体免疫过度反应。针对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肺炎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包括COVID-19在内的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用药及后期基础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辉  于志斌 《中国现代中药》2022,24(10):2004-2009
2021年,中药进出口克服全球贸易形势多变的影响,植物提取物、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保健品进出口均有较大程度的增长。传统市场为中药外贸的强劲走势贡献力量,新兴市场充满活力。国际化分工日益深化的当下,中药外贸对转口贸易的依赖度不断减弱。2022年,虽然国际形势更为严峻,但俄乌冲突对中药外贸的影响有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及“一带一路”倡议释放的红利逐渐显现,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迎来新的挑战。在遵循海外规则的同时,中国在中药海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需要由积极参与者向引导者转换,努力打造“本土化”的中医药全球产业链,推动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站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加坡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新加坡中医管理部门及法规、中医师注册条件、中医学术团体机构、中医学历教育和中医继续教育等方面介绍了新加坡中医药发展现状。随着新加坡中医药事业从立法规范到管理制度方面逐渐完善,从学历教育到继续教育形成了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学术团体及学术交流不断发展,新加坡中医药的发展前景会变得更加广阔。加强中新两国中医药文化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向海外扩展,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0  
介绍近年来中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检测分析方法。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30多篇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分类汇总。文献报道中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以血药浓度法为主,还有证治药动学,中药血清药理学,中药胃肠动力学,PK-PD模型等新方法。检测分析方法以液相法为主,而色谱联用技术的应用更为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我国中药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对单味中药的单体成分的代谢研究较多,今后的研究应对中药复方的代谢过程及作用机制进行探索,以寻求更好的复方代谢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实施,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加,中药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具有深厚的发展基础,且澳大利亚与欧盟20多个国家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相互认证,因此我国中药产品在澳大利亚上市对于促进中药国际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大洋洲”“新西兰中药”“澳大利亚药品”“澳大利亚中药”“中药出口”等为主题词,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等数据库和相关研究报告,分析我国中药产品在大洋洲的准入政策和市场结构,梳理中药出口大洋洲的优势与局限,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与建议,旨在为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大洋洲的路径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雪  何玉成  张佳 《中草药》2024,55(8):2853-2862
采用2002-2022年中国与40个中药资源进口国的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中药资源贸易现状与特征,运用扩展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中药资源出口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中国经济规模、中医文化海外传播、固定贸易成本、文化距离和区域贸易协定均对中国中药资源出口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中国人口规模和可变贸易成本则对中药资源出口贸易有显著负向影响。中国与大部分中药资源进口国贸易潜力属于潜力巨大型,合作空间大。基于实证结果,为发挥中国中药资源出口贸易潜力,从加强文化交流、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协定战略、利用孔子学院扩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因地制宜制定出口策略5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建立中医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中医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的建立方法。根据肿瘤治疗理念的变化和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特点,结合国内外有关肿瘤药物评审标准的变化情况,认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应以体现病情稳定的无病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为首要评价指标,并引入国际通用的生存质量、实体瘤肿瘤负荷变化等指标,中医证候是否应该作为疗效评价依据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