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经典古籍中已有对冠心病症状特点、病因病机及处方用药的论述。从古代医家和现代名老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及治疗经验出发,探讨并归纳冠心病的中医病名、病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处方用药等,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首先,古代和现代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发展性,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辨证分型和处方用药具有一定规律性,为治疗冠心病提供了实践指导;最后,设计严谨准确的临床方案及系统客观的疗效评价更有利于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收集魏晋以前的医籍文献,归纳该时期各医家对中风病名演变、病因病机、发病部位等方面的认识。病名方面,《内经》时期以厥名之;汉代医家并未将中风作为病名,只表中风邪之意;宋代陈无择首次将中风作为独立病名。关于病因病机均持外因、内因两端。关于发病部位,多认为病位在头、病位在经络脏腑和病位在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冠心病合并中风各阶段每一证型的主要治法、遣方、用药,筛选并制定有效的基础诊疗方案及证候层面的诊疗方案,为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中医规范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冠心病合并中风治则治法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使用R3.1.2统计分析平台及Microsoft Office 2007办公软件,以列联表、堆叠条形图形式汇总统计,并应用组合分析、排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不同分期分期治则治法。急性期热毒炽盛、阴竭阳脱证,应用清热解毒、回阳救阴治法,方选犀角地黄汤等,用药优选清营解毒、温阳固脱、大补元气药;急性期风阳痰火、蒙蔽清窍证,应用潜阳熄风、泻火豁痰开窍治法,方选清热导痰汤等,用药优选清热化痰、化浊开窍、泻肝熄风药。恢复期气虚痰瘀证应用益气化痰、活血化瘀治法,益气类方选四君子汤等,用药优选补益元气、健脾化痰、养血活血药(祛痰类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用药优选健脾化痰药;祛瘀类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用药优选养血活血、活血化瘀药);恢复期气虚络滞证应用益气理血通络治法,方选补阳还五汤等,用药优选益气通络、养血活血、活血化瘀药。后遗症期气虚瘀阻证应用益气、活血化瘀治法,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用药优选健脾益气、补益元气、活血化瘀、活血养血药。后遗症期肝肾亏虚证应用补益肝肾、燮理阴阳治法,方选大定风珠等,用药优选滋阴潜阳、补肾填精药。结论:冠心病合并中风不同分期治则治法研究得出了专家共识,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中医规范化诊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和口眼㖞斜为主症,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该文从古今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阐述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264-226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中风的基础治则治法。方法:冠心病合并中风治则治法临床专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分布在全国六大地区,61家医院的具有3年及3年以上连续从事冠心病、脑卒中治疗经历的1500位临床一线医师,共计收回1500份合格问卷。使用R 3.1.2统计分析平台及Microsoft Office 2007办公软件,以列联表、堆叠条形图形式,并应用组合分析、排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专家的基础法方药。结果:在冠心病合并中风判断病情时,应首先判断病势缓急轻重,然后判断病位(脏腑、经络、在气在血),再则判断闭证、脱证,最后判断病势的顺逆及标本、虚实。基础治法为熄风、通络;中经络治方为解语丹加减,中脏腑治方为安宫牛黄丸加减;治药为以虫类药搜风通络和芳香药开窍醒神为主。结论:冠心病合并中风基础治则治法研究得出了专家共识,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中医规范化诊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之一,在我国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在城市中居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1]),由于环境污染以及吸烟率居高不下,肺癌死亡率明显升高[2]。历代文献虽无"肺癌"病名,但在中医"肺积"、"息贲"、"咳嗽"、"咯血"、"痞癖"、"胸痛"、"癥瘕积聚"中有关于类似于肺癌病因、病机、症状、辨证、治疗等相关论述,近些年以来在古法基础之上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医药治疗肺癌取得了肯定的疗效~([3]),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血压病属祖国医学的“头痛”、“眩晕”、“肝风”等病证范畴,是当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正呈上升趋势,它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防治高血压病,成为当今医学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源远流长,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了中医药治疗这类疾病的临床疗效,特别是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学的有机结合研究,揭示了不少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作用机理,显示了中医药对该病治疗的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131-1136
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每个阶段每个证型对证的法、方、药,以及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法、方、药。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对于问卷数据分析,常以描述统计为主,针对特定数据结构也能采用其他数理模型。以列联表及堆叠条形图展现每一题的原始结果,并运用关联规则方法(组合分析)分析各专家给出的诊疗顺序、治法、治方以及治药4个方面的方案组合;除了孤立分析每一题,组合分析部分采用的关联规则分析还能够发掘专家在回答法、方、药各问题时的内在联系,从而找到合适的诊疗方案(包括法、方、药)。  相似文献   

9.
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保林 《河南中医》2003,23(11):74-77
中医中药在抗HBV、调整机体免疫力、保护肝细胞、转阴病毒指标方面都发挥出较好的疗效。但在乙肝的病因、病机及其实质的研究方面尚缺乏深度和广度,仍停留在一般酶学及病毒的监测和症状的好转上,未进入分子、细胞水平的微观研究。运用中医气血、阴阳、脏腑、伏气温病、疫病等理论,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相似的动物模型,从细胞、分子水平深入研究乙肝的病因病机及其实质,筛选出抗乙肝的新型高效中草药及复方,对乙肝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合理、严谨的科学设计。注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的最佳组合方案,是中医研治乙肝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从活血通络、调理气血、清热解毒、通腑化痰及补肾扶正5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年前《内经》开始就有详细的记载。中医对冠心病治疗的手段非常多样,包括中药、针灸等,现对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一些经验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属"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从病因病机、经典方药、自拟方剂、中成药、外治法、机理研究等方面介绍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进行了系统综述。本研究主要从传统医学文献研究、现代医学文献研究、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中医证候的多方位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为量化临床症状和体征,建立冠心病心绞痛计量诊断表,探讨常见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和量化研究方法提供依据,为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常见中医证候诊断模型,实现冠心病心绞痛定量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休息、抗感染、消除诱因、利尿及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每次普通型9g或无糖型5g,3次/d,温开水冲服。治疗2~4周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陈善达  梁昊  李亮 《世界中医药》2022,(17):2501-2505
目的:挖掘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医病案的证候与用药规律。方法:运用Excel及Python软件,对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中收集的343个冠心病临床病案的证素、证候以及用药进行频数统计、权值计算和数据可视化。结果:冠心病最常见的3个证素为血瘀、痰和气虚,最常见的3个证型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和痰瘀互结,出现频率居前5位的证候为胸闷、胸痛、气短、苔白和舌暗,使用频率居前5位的中药为丹参、甘草、川芎、半夏和茯苓。结论:通过证素-证候分析得出,气虚血瘀特有的证候有苔白、舌淡、脉沉、汗出与气短,气滞血瘀特有的证候有瘀点(斑)舌与苔黄,痰瘀互结特有的证候有苔腻、纳呆、苔厚、脉滑与舌胖;通过证素-中药分析得出,气虚血瘀证用药可归纳为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气滞血瘀证用药可归纳为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痰瘀互结证用药可归纳为温胆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  相似文献   

16.
从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因,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从脾胃辨证论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三方面说明了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从病因、病机、诊断、辨证等方面介绍中医对冠心病的研究概况,指出胸痹治疗宜审病因病机,辨病、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善识主症,同时用动态的观点辨病、辨证;期望未来建立胸痹规范化中医辨证诊断标准,统一疗效标准,以适应中医临床、科研等方面需要。  相似文献   

18.
心肌代谢障碍是心力衰竭(HF)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在调节心肌组织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相关中药的有效成分调节心肌细胞ATP酶活性、激活AMPK信号通路、刺激肌酸激酶(CK)反应、提高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保护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等途径,保证ATP的供应及传递,改善心脏的能量代谢,纠正HF。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HF的优势逐渐突出,并取得良好成果,研究中医药对HF时心肌组织ATP的供应机制,有助于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7版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和学术界对冠心病辨证构成的比较分析,发现在权威文献之间,学术界之间,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的辨证差异较大,文中对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建议中医界组成有机协调、统一操作的辨证规范团队,在症状体征规范的基础上,开展冠心病证规范,配合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前瞻性辨证研究,或可实现对冠心病辨证的规范统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近二十年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挖掘,揭示糖尿病冠心病临床常见的基本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糖尿病冠心病的中医临床诊治及疗效评价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检索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1998年-2018年公开发表的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文献542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45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型有40余种,分布呈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点,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痰、瘀、湿、热为主;糖尿病冠心病证素分布中,病位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肾(48.02%)、肝(22.33%)、心(17.98%)、脾(11.66%),病性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阴虚、瘀、痰、湿、阳虚、热;证候研究文献中包含舌脉信息的文献较少,仅为3篇,出现2种舌形,9种舌色,7种舌苔,9种脉象。结论:肝在糖尿病冠心病发病中的核心和枢纽地位越来越突出,位于脏腑病位的第二位,高于心和脾;除传统的气虚、阴虚、痰、瘀外,湿、热证素在疾病病机演变中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冠心病临床诊治要标本兼顾,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尤其要注重调肝和清利湿热,综合治疗,方可取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