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解毒破瘀汤治疗7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门诊及住院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所有患者使用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占36例,实验组患者占36例。对照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单一使用羟基脲治疗,实验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羟基脲联合解毒破瘀汤进行治疗。将以上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NK)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8.89%,相较于对照组(69.44%)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CD3为(69.84±6.22)%、CD4为(35.20±5.03)%、CD8为(24.85±4.11)%、NK为(14.89±5.01)%,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羟基脲治疗基础上采用解毒破瘀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近期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前瞻对照性研究观察中药全蝎解毒汤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全蝎有效成分对CML患者获得血液学缓解的重要作用。方法将临床诊断为CML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予全蝎解毒汤+羟基脲、干扰素;对照组20例,予羟基脲、干扰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象稳定,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蝎解毒汤联合羟基脲、干扰素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方法,是提高CML血液学缓解及维持CML长期血液学缓解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HCR和总HCR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骨髓象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急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联合用药的剂量及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169-171
目的:观察研究血康联合羟基脲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室收治疗的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基础上加用血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应用羟基脲片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分别为(100.9±20.7×109/L、83.7±11.0 g/L、108.5±10.0×10~9/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72.3±22.6×10~9/L、86.4±11.3 g/L、99.7±9.3×109/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性中幼粒细胞和中性晚幼粒细胞水平分别为(4.86±2.14、3.87±2.01)%,显著低于对照组(10.25±3.75、9.95±4.2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早期病死比例分别为(62.22%、22.22%、8.8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3.33%、、11.11%、28.89%)。4观察组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氧自由基ROS水平为(48.72±5.72)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21.69±2.84)mmol/L。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康联合羟基脲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肯定,与单独应用羟基脲片相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新中医》2016,(5)
目的:观察糖尿病基础治疗联合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11%,对照组为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53%,对照组为31.58%,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清肝化瘀汤配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 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 0例用健脾清肝化瘀汤辨证加减配合适量羟基脲化疗,对照组18例单纯应用羟基脲化疗。结果: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70 % ,中数生存期为63 7个月;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5 5 5 % ,中数生存期为5 1 1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 5 )。提示健脾清肝化瘀汤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黄杜仲汤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中州 《光明中医》2008,23(6):792-793
目的:观察地黄杜仲汤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用自拟方地黄杜仲汤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结果:总用效率90%以上,结论:中药地黄杜仲汤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全方位肿瘤立体放疗(3D-CRT)联合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诊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46)采取3D-CRT联合化疗,对照组(n=47)单纯进行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1年生存率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1年生存率是86.96%(40/4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0%,1年生存率是68.09%(32/4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放疗比较,3D-CRT联合化疗方案在老年食管癌治疗中效果更为突出,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张丑丑  冯永笑  万强 《新中医》2017,49(3):103-105
目的:观察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对照组只服用伊马替尼治疗,2组均治疗3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表现、外周血象、骨髓象、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缓解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治疗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伊马替尼治疗,裴氏升血颗粒可以减轻伊马替尼的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华蟾素联合紫杉醇和顺铂(TP)方案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和预后因素研究。方法:将老年晚期NSCLC患者7 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华蟾素联合TP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TP方案进行化疗。随访并观察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价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免疫指标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 1.1%,高于对照组4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以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方面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KPS评分提高20%、KPS评分提高10%的患者数量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完成治疗的患者进行1年随访及预后因素的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80.5%,对照组为7 8.3%,联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提示,性别、病理、分期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经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KPS评分、是否合并胸水及组别情况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联合TP方案化疗,能够提高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其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有助于患者远期生存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2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神经麻痹 ,亦称面瘫 ,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以成年人多见 ,好发于冬春及夏季 ,在临床上可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面瘫两类 ,本篇介绍的是以周围性面瘫为主。笔者1 9 75~ 1 999年采用针灸治面瘫数百例 ,现在就资料记载 2 66例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迅速 ,于数小时至 5天内症状可达高峰 ,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可有患侧耳后乳突部疼痛或按痛 ,患者常在清晨起床洗漱时发现口面歪斜 ,患侧面部麻木或失去知觉 ;额部皱纹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被牵向健侧 ,患侧不能作蹙额 ,皱眉 ,闭眼 ,吹口哨…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 ,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 ,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 ,累累如串珠 ,每多缠腰而发 ,故又名缠腰火丹。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 ,以成年患者为多 ,常突然发生 ,集簇性水疱 ,排列成带状 ,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 ,伴有刺痛 ,好发于腰胁、胸、颜面、大腿内侧等部位。笔者治疗带状疱疹 3 6例 ,采用中医治疗及护理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带状疱疹患者 3 6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1 4岁 ,男性 1 4例 ,女性 2 2例。诊断要点为 :发病时常有带索状皮肤刺痛 ,集簇性水疱 ,常发于身…  相似文献   

13.
习医者莫不先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证地本”。及至行医莫不遵“善诊者,察色脉,先别阴阳”。然临证真正能够明辨阴阳,谈何容易。吾业师曾言:“医者众多,真能辨阴阳者有几?有为医几十年不明阴阳者”。初不以为然,认为师言过偏,自持经言已背育无遗,分明阴阳何难。行医数载,方感师言诚笃,辨阴阳难矣。体会到分辨阴阳难非难,难者深详非者浅。因为疾病的过程是十分复杂性的;病因有风、寒、暑、湿、燥、气、血、痰、食、虫、郁、疫疬、七情、劳伤等;病位有表、里、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脏腑等;病性有寒、热、温、凉、噪、湿等:病机有虚、实、盛、衰、出、入、升、降、进、退等:更有真热假寒,下虚上实,真寒假热,真虚假实,寒热错杂,宿疾新感等。能从这样复杂的情况和不断变化之中综合,归纳,概括出阴阳属性,需要根基扎实,积累经验,耐心细致,四诊详尽。  相似文献   

14.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辨经分型、取穴施治,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是一种神经和皮肤同时受累的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此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 ,并沿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 ,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病毒被激活而沿神经轴索到达相应神经后支配的皮肤 ,而产生皮肤损害 ,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 ,产生神经痛。带状疱疹是以皮疹和神经疼痛为特征的皮肤病 ,其中以疼痛为主。所以治疗时自始至终都应以止痛为首要 ,特别是老年人 ,更应以镇痛为治疗的关键 ,本病最易遗留神经痛 ,运用针刺加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可迅速缓解疼痛 ,缩短病程 ,并减少后遗神经痛。我科自 1 9…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辨经分型、取穴施治,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腱鞘囊肿是多发病,多发生于腕、踝关节周围,以腕关节为多见.我们以针刺拔罐法,治疗了50例腱鞘囊肿患者,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8岁.腱鞘囊肿最大如红枣,最小如杏核,囊肿高于皮肤,不红,轻按有酸胀的感觉,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8.
针刺结合血栓通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静滴血栓通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以体针配合静滴血栓通治疗,10次为1疗程,休息3~5天进行下1疗程;对照组以口服强的松、消炎痛、地巴唑、肌注B1、B2治疗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8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血栓通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优于西药对照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2例、草药组70例和颗粒剂组68例。对照组西医对症治疗,草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颗粒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颗粒剂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结果:草药组、颗粒剂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草药组有效率为90.00%,颗粒剂组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有效率为85.24%,草药组、颗粒剂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毒化瘀方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风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清毒化瘀方治疗。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中2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4.9%;对照组39例患者14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有效率为64.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毒化瘀方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