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中医腹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王凌 《北京中医》2011,(8):590-592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造性地对腹诊进行了发挥、发展,依据病家的自觉症状-腹症和他觉体征-腹证冠以各种各样的腹证名称和采取相应的腹诊手法,用以指导临证的诊断和治疗,为后世医者开拓了腹诊应用之先河。  相似文献   

3.
王凌 《北京中医药》2011,30(8):590-592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造性地对腹诊进行了发挥、发展,依据病家的自觉症状-腹症和他觉体征-腹证冠以各种各样的腹证名称和采取相应的腹诊手法,用以指导临证的诊断和治疗,为后世医者开拓了腹诊应用之先河.  相似文献   

4.
中医腹诊浅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邦言 《陕西中医》2004,25(4):336-337
腹诊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法之一 ,它是“望、闻、问、切”四诊综合运用并以切(按 )诊为主的腰腹部诊察法。本文从古代医家对腹诊的认识 ,腹诊的内容和方法 ,腹诊的临床意义及运用 ,腹诊指导治疗的意义 ,腹诊对推断预后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郑蒙  俞晓飞 《河南中医》2021,41(1):31-35
中医腹诊对于诊察病位之在气、在血、在脏、在腑,辨病性之寒热虚实、鉴别诊断、指导遣方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掌握常见的腹证,对临床辨证论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中医腹诊及所得腹证对于审察气滞、血瘀、痰饮、宿食、燥屎等病因病机,确定病位、鉴别疾病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根据腹证直接选方用药,相对于脉诊,更易于临床医...  相似文献   

6.
张英英 《陕西中医》2009,30(7):852-853
目的:探讨中医妇科腹诊。方法:根据临床经验,结合中医历代文献资料,当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中医妇科腹诊是中医腹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中医妇科腹诊是中医腹诊的内容之一。腹诊起源于《内经》、《难经》,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腹诊内容有明显发展,并且与辨证论治相联系,从而成为中医临床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医妇科腹诊参照现代医学的腹部触诊等方法,丰富了诊法技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根据中医古代文献记述,参考国内外有关论文,特别是大量参考日本汉方医腹诊,并结合临床,对许多腹诊内容进行了临床研究而写成。全文分为腹诊的源流与基本理论、腹诊的临床应用、腹诊法等几个部分,并以腹诊的临床应用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毛发诊的义界,历史沿革,介绍了毛发的古今分类,论述了毛发诊断的原因:“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发眉须髭毫毛与五脏、气血精液、经络密切相关。叙述了毛发诊的内容,包括头发(脱发、白发、枯发、断发)、髭须与眉毛、腋毛与阴毛、毫毛的诊断方法及内容。讨论了毛发诊的价值及展望,认为其意义在于①.推断疾病,了解气血经络病变;②.了解人体生命活动状况,养生延年,预防早衰。  相似文献   

10.
<正>腹诊之术,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特色方法之一,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发挥发展于《伤寒杂病论》。然自宋代以后,中医腹诊在临床的应用明显减少。清代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推崇腹诊,并提出“腹诊”之名[1]。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以其整体观、辨证施治等特点,具有减毒增效、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防止复发等作用,在治疗大肠癌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中医药在大肠癌治疗方面研究不断深入,总结研究现状,对进一步开展大肠癌中医药治疗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总结、概括相关文献,从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现代药理研究方面进行阐述,认为血脂异常的发生与瘀、痰有关,多由脏腑虚损及功能失调所致,其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型论治。指出中药降脂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扩大中医药包括单味药和复方在降脂治疗中的作用尚需做大量的工作,如需进一步加强中药降脂作用机制环节及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分析、总结、概括相关文献,从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现代药理研究方面进行阐述,认为血脂异常的发生与瘀、痰有关,多由脏腑虚损及功能失调所致,其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型论治。指出中药降脂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扩大中医药包括单味药和复方在降脂治疗中的作用尚需做大量的工作,如需进一步加强中药降脂作用机制环节及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广泛性焦虑症的病因多为脏腑虚弱或气机失常,病机以阴血亏虚、气郁、痰浊居多,病位涉及心、肝、脾、肾。治疗方法常用疏肝理气、养阴清热、交通心肾、补养心脾。古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现代中医医家以经方加减应用较多,对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为探索新型天然抗焦虑药物提供了新途径。从文献资料来看,中医中药治疗焦虑症疗效肯定,具有副作用少、临证灵活变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药谱效关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指纹图谱和药效学通过化学计量学模型进行关联,建立以化学分析与生物活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助于揭示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成为中药有效成分预测和质量评价的方法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照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镇痛、祛痰、降尿酸、抗氧化、保肝、抗肝纤维化、抗骨质疏松、抗糖尿病、调节免疫等药效作用,对中药谱效关系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建议开发指纹图谱化合物数据库,并实现化合物的自动匹配。  相似文献   

16.
黑眼圈俗称“熊猫眼”,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较大,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导致身心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故此病十分普遍,但在中医诊疗的临床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且中医眼科对此病治疗的研究较少,现就中医对此病的诊疗作一概述,并简要介绍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了解肺炎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进一步研究肺炎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的新靶点以及新药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研究表明,已知肺炎的发生发展与相关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中医药调控肺炎相关信号通路有着独特的优势,且中药、药对、中药复方及其活性成分和中成药具有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发挥药效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现对肺炎相关信号通路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肺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后续临床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提供精准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生物电阻抗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提取人体生物医学信息,是新一代更为有效的无损伤功能成像技术。本文从生物电阻抗技术原理、生物电阻抗技术的发展进程、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在中医学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地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肾纤维化可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血管硬化及肾细胞外基质(ECM)堆积,与炎性细胞浸润,促炎因子分泌异常,以及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活化,增殖,凋亡密切相关。肾纤维化涉及包括TGFβ1-Smad、MAPK、Wnt/β-catenin、PI3K/Akt/m TOR等多条信号通路,共同的效应分子又使各通路间有串话机制,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控制。近10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肾纤维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肾纤维化信号通路研究也成为筛选和研究中药作用机制和靶点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