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2.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造性地对腹诊进行了发挥、发展,依据病家的自觉症状-腹症和他觉体征-腹证冠以各种各样的腹证名称和采取相应的腹诊手法,用以指导临证的诊断和治疗,为后世医者开拓了腹诊应用之先河。 相似文献
3.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造性地对腹诊进行了发挥、发展,依据病家的自觉症状-腹症和他觉体征-腹证冠以各种各样的腹证名称和采取相应的腹诊手法,用以指导临证的诊断和治疗,为后世医者开拓了腹诊应用之先河. 相似文献
4.
5.
6.
7.
8.
本文根据中医古代文献记述,参考国内外有关论文,特别是大量参考日本汉方医腹诊,并结合临床,对许多腹诊内容进行了临床研究而写成。全文分为腹诊的源流与基本理论、腹诊的临床应用、腹诊法等几个部分,并以腹诊的临床应用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毛发诊的义界,历史沿革,介绍了毛发的古今分类,论述了毛发诊断的原因:“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发眉须髭毫毛与五脏、气血精液、经络密切相关。叙述了毛发诊的内容,包括头发(脱发、白发、枯发、断发)、髭须与眉毛、腋毛与阴毛、毫毛的诊断方法及内容。讨论了毛发诊的价值及展望,认为其意义在于①.推断疾病,了解气血经络病变;②.了解人体生命活动状况,养生延年,预防早衰。 相似文献
10.
<正>腹诊之术,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特色方法之一,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发挥发展于《伤寒杂病论》。然自宋代以后,中医腹诊在临床的应用明显减少。清代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推崇腹诊,并提出“腹诊”之名[1]。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总结、概括相关文献,从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现代药理研究方面进行阐述,认为血脂异常的发生与瘀、痰有关,多由脏腑虚损及功能失调所致,其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型论治。指出中药降脂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扩大中医药包括单味药和复方在降脂治疗中的作用尚需做大量的工作,如需进一步加强中药降脂作用机制环节及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分析、总结、概括相关文献,从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现代药理研究方面进行阐述,认为血脂异常的发生与瘀、痰有关,多由脏腑虚损及功能失调所致,其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型论治。指出中药降脂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扩大中医药包括单味药和复方在降脂治疗中的作用尚需做大量的工作,如需进一步加强中药降脂作用机制环节及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广泛性焦虑症的病因多为脏腑虚弱或气机失常,病机以阴血亏虚、气郁、痰浊居多,病位涉及心、肝、脾、肾。治疗方法常用疏肝理气、养阴清热、交通心肾、补养心脾。古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现代中医医家以经方加减应用较多,对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为探索新型天然抗焦虑药物提供了新途径。从文献资料来看,中医中药治疗焦虑症疗效肯定,具有副作用少、临证灵活变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药谱效关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指纹图谱和药效学通过化学计量学模型进行关联,建立以化学分析与生物活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助于揭示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成为中药有效成分预测和质量评价的方法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按照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镇痛、祛痰、降尿酸、抗氧化、保肝、抗肝纤维化、抗骨质疏松、抗糖尿病、调节免疫等药效作用,对中药谱效关系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建议开发指纹图谱化合物数据库,并实现化合物的自动匹配。 相似文献
16.
黑眼圈俗称“熊猫眼”,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较大,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导致身心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故此病十分普遍,但在中医诊疗的临床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且中医眼科对此病治疗的研究较少,现就中医对此病的诊疗作一概述,并简要介绍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18.
生物电阻抗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提取人体生物医学信息,是新一代更为有效的无损伤功能成像技术。本文从生物电阻抗技术原理、生物电阻抗技术的发展进程、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在中医学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地综述。 相似文献
19.